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铁列克特金矿的地质特征观察与分析,并对矿体中的石英进行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铁列克特金矿的流体包裹体有三种类型:纯液相流体包裹体、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气液固三相流体包裹体,其中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占有大多数,但是含子晶的流体包裹体较少,未发现含有CO_2的流体包裹体.测温可知均一温度在105~347.2℃,主要集中在130~220℃之间,冰点的温度为-0.5~6.7℃之间,计算得出的盐度在0.53~10.24Wt%NaCl.eqv,流体密度为0.6~1.0g/cm~3.运用Flincor软件计算获得流体包裹体的压力为5~28bar.其流体特征与浅成低温热液金矿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哈图金矿成矿元素与共(伴)生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以及矿脉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特征,结果显示:含矿石英脉中发育含CO_2的三相(V_(CO_2)+L_(CO_2)+L_(H_2O))包裹体以及富液相和富气相的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98?C~329?C,盐度0.7%~3.51%NaClwt%,成矿热液属于中低温、低盐度流体,其温度、压力随流体向上运移而明显降低.矿石中石英氧同位素δ~(18)OV-SMOW值为20.3‰~21.0‰,对应矿液中水的δ~(18)O值为8.6‰~14.8‰,具有变质水和岩浆水的混合特征.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CCA多元统计结果,认为成矿元素和共(伴)生元素按地球化学活性依次析出,形成了由下而上的尾晕元素组合→近矿元素组合→前缘晕元素组合的分带序列.  相似文献   

3.
摘要黄铁矿的反射率均低于标准黄铁矿。含金黄铁矿的晶胞参数a_0为5.4170A—5.4175A、热电系数为正值。在600—200(cm~(-1))波数内,红外光谱曲线的吸收谷较为开阔,且随含金量的增加有向长波方向产生系统位移的趋势。在其求I矿,氧、氢和碳的同位素丰度是:δO_(SiO_2)~(18)11.93—16.3‰、δO_(H_2)~(12)O-1.06—4.34‰、δD—84.4—-128.8‰、δC~(13)-12.92—-17.22‰。在石英的包裹体气相中,CH_4/CO_2值为0.009—0.056,在液相中,l_7矿脉富K~+,l_(17)矿脉的K~+、Na~+相等,其它均为富Na~+型。离子组合及矿化度与岩体一致,矿化度属淡水型。文中还提出了说明矿床成因的地质年龄、化探成果、稳定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成分的依据,补充了找矿评价的硫化物存在、黄铁矿的热电系数和红外谱标志。  相似文献   

4.
2(5-溴-2-吡啶偶氮)-二乙氨基酚(5-Br-PADAP)已广泛用作多种金属离子的萃取光度法分析的研究与应用。我们在对钴(Ⅱ)、镉(Ⅱ)与该试剂及OP体系的增溶效果的条件研究及应用的基础上,对铜(Ⅱ)-5-Br-PADAP-OP体系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与应用。结果证明,在碱性环境,玫瑰红色的Cu(Ⅱ)-5-Br-PADAP络合物瞬间即形成,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在530mm,络合物组成为铜(Ⅱ):试剂=1:2,摩尔吸光系数为1.5×10~5升·摩尔~(-1)·厘米~(-1);铜(Ⅱ)含量在0~16微克/25毫升服从比尔定体。  相似文献   

5.
喇嘛苏外围铜矿床产于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内及外接触带矽卡岩中.文章利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法,获得矿区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385.9±1.2Ma和387.6±1.3Ma,表明它们是中泥盆世岩浆活动的产物.锆石Lu-Hf同位素具有较高的~(176)Hf/~(177)Hf(0.282 53~0.282 72)值,εHf(t)值为-0.38~6.38,变化大且绝大多数为正值(-0.38、-0.15和-0.05除外),二阶段Hf模式年龄(t DM2)变化于971~1 401Ma(平均1 203.8Ma).上述特征表明,喇嘛苏外围铜矿区花岗质岩石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并有新生壳源部分熔融物质的加入,形成于北天山洋向南部的伊犁地块俯冲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6.
用pH电位法测定40%(V/V)二(口恶)烷-水介质中(I=0.1,25±0.1℃)Pd(Ⅱ)A(bpy、trp~-)-ATP~(4-)体系形成三元混配合物Pd(bpy)(ATP)~(2-)和Pd(trp)(ATP)~3的稳定常数,其lgK_(Pd(A)(ATP)~(2-))~(Pd(A))值分别为5.16和4.11,Jlgk值为-0.02和-1.08,并与lgK_(Pd(phen)(ATP)~(2-))~(Pd(A))-作了比较,其稳定顺序为Pd(phen)(ATP)~(2-)〉Pd(bpy)(ATP)~2〉Pd(trp)(ATP)~(3-).这一变化规律可从配体间πA~πB的合作效应及配体A和ATP~4间芳环堆积作用获得满意解释.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某些有关矩阵广义逆A_(T,S)~(2)表达式的惯性指数公式。基于所得惯性指数,作为应用研究了矩阵的正定(半正定)性、负定(半负定)性。给出了一些矩阵分别为正定矩阵、半正定矩阵、负定矩阵、半负定矩阵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在弱酸性的杏仁酸底液中,铌(Ⅴ)能在滴汞电极上还原,产生一个极谱波;当有氯酸钾存在时,则在还原波上出现峯现象,并有催化电流产生,可用于测定濃度低至1×10~(-9)M的铌。于0.08M杏仁酸、0.55M氯酸钾、0.05M四甲基溴化铵及pH2.2的最宜条件下,铌(Ⅴ)濃度在1×10~(-8)—1×10~(-6)M区间,峯电流与铌濃度成直线关系;而当实验条件为0.08M杏仁酸、0.55M氯酸钾、0.05M四甲基溴化铵及pH3时,则可测定1×10~(-9)—1×10~(-8)M濃度的铌g(Ⅴ)、铁(Ⅲ)及少量的钨(Ⅵ)、钼(Ⅵ)、钛(Ⅳ)、锆、铀(Ⅵ)和釷等离子存在时,不干扰铌的测定。经催化电流的性质分析及机理研究,证明畸峯现象的产生系铌(Ⅴ)—杏仁酸的络阴离子还原时,在滴汞电极上的吸附所致;在氯酸钾存在下,则还原产物铌(Ⅳ)被其氧化而再生五价铌,产生催化电流。故催化电流且有吸附性质。本法可用于纯钽中痕量铌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2-[5-溴2-吡啶偶氮]二乙氨基酚已用作多种金属离子的灵敏显色剂.我们研究了在乳化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存在下,镉(Ⅱ)与5-Br-PADAP的显色特性.在pH9的硼砂-硼酸缓冲体系中,Cd(Ⅱ)-5-Br-PADAP的λ_(max)为460nm OP-Cd(Ⅱ)-5-Br-PADAP的λ_(max)是560nm:其络合物组成比(M:R)为1:2;比尔定组范围:2.5微克~20微克/25毫升;ε_(560)=1.66×10~5升,摩尔~(-1),厘米~(-1);5分钟后达最大显色量;稳定时期达2小时.将其应用于水质、土壤及矿石中镉的测定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获得,提高反应体系的pH值、温度和加入微量Cu(Ⅱ)离子,能加快联氨还原Ag(S_2O_3)_2~(3-)的反应速度、提高银的还原沉析率和降低联氨的耗量.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影响联氨还原沉析银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pH、温度、Cu(Ⅱ)离子浓度及游离S_2O_3~(2-)的浓度.在起始浓度为0.0025mol·L~(-1)的联氨和0.0100mol·L~(-1)Ag(S_2O_3)_2~(3-)混合液中,联氨还原Ag(S_2O_3)_2~(3-)以沉析银的最佳反应条件是:Ag~+:S_2O_3~(2-)=1:4(摩尔比),[cu(Ⅱ)]=4.0×10~(-5)mol·L~(-1),pH=13.5,在50℃时搅拌反应60min,银的还原沉析率达99.0%以上.在此条件下,对实际废定影液进行处理,也获得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氢氯噻嗪对三(2,2′-联吡啶)钌(Ⅱ)(Ru(bipy)32 )-Ce(Ⅳ)化学发光体系的增强作用,构建了一种化学发光直接检测氢氯噻嗪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5.0×10-3~2.0mg/L和3.07×10-3mg/L.对含0.50 mg/L氢氯噻嗪的溶液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4%.该方法应用于氢氯噻嗪片中氢氯噻嗪含量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在濃盐酸介質中,当铌(Ⅴ)与羥胺共存时,能产生极譜催化波。在10.0N盐酸、0.40M盐酸羥胺的最宜条件下,铌濃度在1×10~(-6)—1×10~(-4)M区間,催化电流与铌濃度成直线关系倭康念?Ⅴ)、钛(Ⅳ)、钼(Ⅵ)、钨(Ⅵ)、锆、钍、铀(Ⅵ)等离子存在时,不干扰铌的测定。經催化电流的性質及机理的研究,証明电流完全受化学反应速度所控制,其反应机理系铌(Ⅴ)还原到铌(Ⅳ)后,被羥胺氧化而再生五价铌,重新在滴汞电极上还原。并经測得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为5.2×10~2升/克分子·秒(25℃)。  相似文献   

13.
在弱酸性的EDTA介質中,铌(Ⅴ)在滴汞电极上还原时,出現两个极譜波。当有氯酸钾存在时,則产生催化电流;其第一个催化波波形良好,宜作測量之用。在0.01M EDTA、0.50M氯酸鉀、pH2.9的实驗条件下,铌濃度为1×10~(-6)—1×10~(-4)M区間,催化电流与铌濃度成直綫关系。少量的钛(Ⅳ)、钨(Ⅵ)、鈾(Ⅵ)、钍存在时,不干扰铌的测定。催化电流的产生系铌(Ⅴ)还原为铌(Ⅳ)后,被氯酸鉀氧化而再生五价铌所致。經测得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为1.59×10~3升/克分子·秒(25℃)。  相似文献   

14.
催化动力学测定痕量砷(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醋酸介质中,发现痕量砷(Ⅲ)能灵敏地催化高碘酸钾氧化靛红la褪色的指示反应,研究了该催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与动力学参数,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痕量砷(Ⅲ)的方法。该法的线性范围0.0-40μg/LAs(Ⅲ),检测限为1.92×10-6g/L,用于环境水样中砷(Ⅲ)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给定N个线性方程的方程组Ax=b,(1,1)其中A为对称非奇异N×N的矩阵。解(1,1)通常采用迭代方法:X~(m+1)=Gx~(m)十g,m=0,1,….本文在H_1和H_2的假设下,给出SSOR迭代方法的误差界,即‖ε~(m)‖~2≤{(ω-1)~8‖δ~(m)‖~2-2(ω-1)~4(δ~(m),δ~(m+1)+‖δ~(m+1)‖~2}/D~2,其中D=ω~2(2-ω)~2(1-μ_1~2),ω为松弛因子,μ_1为相应的Jacobi迭代矩阵B的最大特征值,ε~(m)=x-x~(m),δ~(m)=x~(m)-x~(m-1),x为(1,1)的精确解,x~(m)为第m次SSOR迭代解。  相似文献   

16.
我们已在前文中根据文献[2]所提供的数据,经过计算和反复实验证明Hg(Ⅱ)—XO—HMTA三元络合物显色体系的摩尔吸光系数达不到10~5数量级(在文[2]由ε_(590)=2.2×10~5l·mol~(-1)·cm~(-1)),而应该是10~4数量级(ε_(590)=1.8×10~4l·mol~(-1)·cm~(-1))。本文根据有关理论和通过反复实验证明文[2]中得出的Hg(Ⅱ)—XO显色体系的摩尔吸光系数ε_(590)=1.7×10~5l·mol~(-1)·cm~(-1)是不成立的,在文献[2]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下Hg(Ⅱ)和XO不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关于Hg(Ⅱ)—XO显色体系灵敏度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研讨。众所周知,二甲酚橙(XO)并非是“超灵敏显色剂”,从XO与四十余种金属离子的显  相似文献   

17.
温州市PM_(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5年1~12月在温州市区采集448个PM_(2.5)样品,采用离子色谱法分析PM_(2.5)中9种水溶性离子(SO_4~(2-)、NO_3~-、NH_4~+、Cl~-、Na~+、K~+、Ca~(2+)、Mg~(2+)和F~-)的浓度,研究其污染特征、化学组分和来源.采样期间9种水溶性离子总浓度为39.97μg·m~(-3),SO_4~(2-)、NO_3~-和NH_4~+占所测水溶性离子总量的(40.19±10.04)%.离子总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从空间分布上看,多数季节市站采样点PM_(2.5)中离子总浓度低于南浦、龙湾和瓯海采样点.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M_(2.5)值与NH_4~+、Ca~(2+)、Na~+、K~+、Cl~-、NO_3~-、SO_4~(2-)浓度显著相关,PM_(2.5)中SO_4~(2-)和NH_4~+的主要结合方式为(NH_4)_2SO_4.硫氧化速率(SOR)和氮氧化速率(NOR)的年均值分别为0.44±0.09和0.13±0.04,表明温州市PM_(2.5)中SO_4~(2-)和NO_3~-主要由二次转化形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温州市PM_(2.5)中水溶性离子主要来源于燃煤(火力发电和工业燃煤)、生物质燃烧、机动车尾气以及道路和建筑扬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绘制出Ag-SO_3~(2-)-H_2O系电势—pH图,且对各种还原剂还原Ag(SO_3)_2~(3-)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静态法测试了甲醛、联氨、连二亚硫酸钠、抗坏血酸及硼氢化钾与Ag(SO_3)_2~(3-)溶液等当量混合以还原沉析银的得率,获得甲醛是最有效的还原剂。通过正交试验,得知甲醛和Ag(SO_3)_2~(3-)等当量反应沉析银的最佳条件是:pH=12.00,T=35℃±0.2,Ag~+∶SO_3~(2-)=1∶4(摩尔比)。经综合试验获得银的还原沉析率在98.5%以上。  相似文献   

19.
用~1HNMR法测定Pd~(2+)-A-UTP~(4-)体系中混配合物Pd(A)(UTP)~(2-)分子内的芳环堆积作用,A=邻氮二菲,Phen;2,2′-联吡啶(bpy)和色氨酸(trp~-);UTP~(4-)=尿苷-5′-三磷酸盐,认为由于UTP~(4-)中嘧啶环与A中的芳香杂环间发生部份堆积,使得UTP~(4-)分子内H(5)、H(6)和H(1′)发生明显的高场位移.混配合物中的芳环堆积作用按下列顺序减小:Pd(Phen)(UTP)~(2-)>Pd(bpy)(UTP)~(2-)>Pd(trp)(UTP)~(3-).这一变化恰与A的芳环大小相一致,即Phen>bpy>trp~-.  相似文献   

20.
新疆兴地Ⅱ号铜镍矿床位于库鲁克塔格前寒武纪基底陆壳隆起带南部,兴地深大断裂南侧,产于兴地Ⅱ号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内.本文通过对兴地Ⅱ号杂岩体中辉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精确定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740.2±5.7Ma,表明兴地Ⅱ号铜镍矿(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南华纪.对兴地Ⅱ号含铜镍杂岩体的年代学研究,为揭示兴地Ⅱ号铜镍矿床的成矿动力学背景,以及进一步寻找和深入研究区域内同类矿床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