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源水杨酸对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根的NaCl胁迫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25mg/L外源水杨酸对0,50,100mmol/L NaCl处理下水稻幼苗根的胁迫缓解效应,测定了根组织内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氨同化关键酶活性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外源水杨酸可使组织内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至与正常对照相当水平,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说明外源水杨酸存在时可溶性糖作为主要渗透胁迫调节物并对盐胁迫适当缓解,表现在幼苗根谷氨酰胺合成酶及依赖于NADH的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上升20%左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提高,氮同化加强而对盐胁迫有一定的抗性.对50mmol/L NaCl胁迫处理的材料缓解效应较显著.  相似文献   

2.
拟南芥高盐耐受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floral dip方法,将雌激素诱导激活标签系统PER16ACT转入拟南芥中,最终获得了18000株T-DNA插入株系.通过挑取能够在250mmol/L NaCl条件下萌发的拟南芥突变体,从200000粒该突变体库T2代种子中筛选到一株高盐耐受性突变体hst1(highs salt tolerant 1),进一步分析表明hst1在种子萌发阶段和幼苗生长阶段都对NaCl具有耐受性,在没有盐胁迫的条件下,hst1同野生型没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通过正交实验测试了水体溶氧、温度、氮和磷水平对菹草芽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氧对菹草冬芽最终萌发率和单个冬芽萌发出芽的个数有极显著的影响,厌氧条件下萌发率和单个冬芽出芽的数目较高;而温度、氧和磷水平均无影响,对于萌发后两周内幼苗的生长、温度、溶氧有显著影响;氮和磷水平对幼苗的生长无显著效应,氧饱和条件下,20℃和10℃时幼苗虽然生长速度较快,但均为白化苗,且根的发育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4.
等渗水分和盐胁迫对水稻幼苗叶片氨同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盐(NaCl)胁迫和等渗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引起的水分胁迫下,检测了水稻叶片NH4^+同化酶及其相关参数。结果表明,两种胁迫均对水稻叶片NH4^+的同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与PEC-6000相比,在等渗条件下,NaCl更显著的抑制了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造成叶片中NH4^+的积累水平更高,与盐胁迫一样,NH4^+的积累同样也诱导了水分胁迫下依赖于NADH的谷氨酸脱氢酶(NADH—GDH)水平的上升,但与盐胁迫相比,上升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5.
芒萁水提液对几种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生化他感角度,研究了芒萁地上,地下部分水提液对油菜,白菜,水稻,绿豆,萝卜,玉米等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芒萁地下部分水提液对所有供试植物种子萌发无抑制作用,地上部分水提液除对白菜,萝卜有极显著抑制作用外,对其它几种供试植物无抑制作用,两种水提液对全部供试植物的根生长和多数供试植物的苗高,全株鲜重有抑制作用,地上部分对幼苗生长的抑提强于地下部分,水提液对幼苗根生长的抑制强于对茎、叶。  相似文献   

6.
对涝渍和低温胁迫下的玉米幼苗叶片进行了超氧物歧化酶(SOD)、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X)、过氧化氢酶(CAT)四种酶的同工酶分析及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低温下,玉米幼苗叶片中SOD和EST酶活性增加。POX同工酶谱有不同程度的变  相似文献   

7.
通过盆栽模拟酸雨喷淋实验,比较了不同酸雨酸度(pH值分别为2.5、3.5、4.5和5.6(CK))下,乌药(Lindera aggregata) 幼苗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膜脂过氧化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探讨酸雨胁迫对乌药幼苗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不同酸雨酸度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日均净光合速率随着酸雨酸度的升高而降低.随酸雨酸度的升高,乌药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相对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且pH 2.5处理的影响更为显著.酸雨处理降低了乌药的光饱和点(LSP),而pH 2.5、pH 3.5处理的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显著高于对照.Fv/Fm随着酸雨酸度的增加而减小,过氧化物酶活性(POD)、丙二醛(MDA)含量和质膜透性随酸度的增加均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pH 4.5处理时显著升高,pH 2.5时显著降低,而pH 3.5时与对照差异不大.总之,酸雨降低了乌药的光合能力,对其他生理指标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属间远缘杂交水稻耐旱性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在YOSHIDA水稻专用培养营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PEG 6000的方法,比较研究了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属间远缘杂交新型水稻品种“远诱1号”(Y)及其水稻亲本“圭630”(G)、高梁亲本“桃长红”(T)以及生产推广杂交组合“汕优63”(S)等试验材料某些生态生理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1.0MPa的高渗胁迫下,Y、G、T的萌发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正常培养条件下的萌发系数GC分别为36.9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说明模拟自然界温度渐降低温胁迫的冷害作用的机理,以黄瓜品种“津优1号”为试材,以直降低温胁迫(昼温/夜温=(10±0.5)℃/(5±0.5)℃)为对照CK,常温(昼温/夜温=(25±0.5)℃/(18±0.5)℃)为对照CK1,研究渐降低温胁迫(即以1 ℃·h-1的平均降温速度进行降温处理)对黄瓜幼苗叶绿体膜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Ca2+ATPase和Mg2+ ATPase活性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随着低温胁迫的进程,渐降低温胁迫下2种酶活性下降的幅度明显低于直降低温胁迫.(2)经过低温胁迫,冷害指数、叶绿体膜蛋白质量浓度和叶绿素质量浓度显著下降.(3)处理T的冷害指数、膜蛋白和叶绿素质量浓度、Ca2+ ATPase和Mg2+ ATPase活性均显著高于CK.总之,渐降低温胁迫可以减少叶绿体膜的损伤,增强抵御低温逆境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坛紫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强度酸雨(pH值分别为5.6、4.5、4.0、3.5)对坛紫菜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中测定了坛紫菜细胞膜透性、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生理指标,以比较适当干出和完全浸泡、黑暗和光照条件下酸雨胁迫对坛紫菜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过不同方式处理的模拟酸雨处理后,适当干出处理的坛紫菜...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选用预实验筛选所得的10mg.L-1的镉胁迫对宁波市常见的12个小白菜品种进行萌发实验,通过测定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胚根长、鲜重和干重等指标,同时结合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小白菜的耐镉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小白菜品种间种子萌发受镉胁迫的抑制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在供试的12个品种中,青种黄芽菜的耐镉性较强,而菊锦、耐热小将等耐镉性较差.  相似文献   

12.
对武夷慈姑的珠芽形成动态、珠芽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武夷慈姑的珠芽于6月底开始形成,至11月初成熟,成熟珠芽在植物生物量中所占比例较大,珠芽数目与植株大小有关,珠芽适宜于土表和水面萌发,其幼苗的定植需在水深小于10cm处.  相似文献   

13.
短穗柽柳幼苗水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短穗柽柳幼苗的水分状况进行了研究。幼苗自5月下旬萌发至9月份,其水势逐渐降低,由-0.75MPa降至-2.47Mpa,保水力逐渐增强,幼苗表现出较强的蒸腾调节能力。试验结果还表明,至7月份,幼苗已具有较强的抗旱生理适应性,这使幼苗顺利度过7月底至8月初的干旱炎热时期而存活。  相似文献   

14.
用盆栽试验方法,通过对玉米幼苗期生物学性状及核酸含量的测定,研究玉米经不同浓度尿囊素溶液浸种处理后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尿囊素处理的玉米发芽率、株高、根长、地上和地下部生物学产量及核酸含量等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0(-6)mol/L尿囊素处理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干旱胁迫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障碍。本研究以6种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模拟干旱胁迫,通过16S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干旱胁迫对长雄野生稻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的优势门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分别为24.3%~36.49%、11.94%~20.39%和8.9%~17.83%。古菌的优势门是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和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相对丰度分别为0.50%~1.05%,0.17%~0.64%。与空白土壤比较,干旱胁迫后的根际土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未发生明显变化,但群落组成结构发生显著改变(P<0.05)。在干旱胁迫处理下,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α-变形菌(Alphaprote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放线杆菌门(Actinobacteria)、TM7和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而δ-变形菌(Deltaproteobacteri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OD1、绿菌门(Chlorobi)、螺旋菌门(Spirochaetes)、OP11和NC10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长雄野生稻根际微生物能对干旱环境进行响应,发生群落结构改变达到新的平衡,保持同样高的群落结构多样性,来应对干旱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土壤湿度对鄱阳湖湿地植物芽库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水分含量对非淹水期湿地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影响较大,但目前相关研究不足。为了研究土壤湿度对湿地植物芽库萌发和生长的影响,本文采用控制实验分析不同土壤湿度条件(0%,20%,40%,60%,80%,100%)下鄱阳湖湿地3种优势植物(灰化薹草(Carex cinerascens)、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和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芽的萌发率、萌发时间及生物量等指标。研究发现:土壤湿度变化对灰化薹草、虉草、南荻芽的萌发率产生显著影响(P0.05),土壤水分干旱或过度饱和均能抑制3种植物芽的萌发。南荻和虉草芽的萌发率随土壤湿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灰化薹草芽的萌发率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3种植物芽的萌发率均为虉草南荻灰化薹草,土壤湿度达80%时,虉草芽的萌发率明显高于灰化薹草和南荻。另外,在不同土壤湿度下,南荻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其它两种植物,而当土壤湿度小于60%时,灰化薹草的根长大于南荻和虉草。本研究结果表明,退水后湿地洲滩土壤水分含量能够影响植物芽的萌发与生长。研究结果能够为揭示鄱阳湖植被群落的分布格局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12种蔬菜作物对铅,铜,镉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12种常见蔬菜作物幼苗在Hoagland营养液中进行水培处理,对其在3种重金属(Pb2 ,Cu2 ,Cd2 )胁迫下的抗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12.00 mg/L Pb2 胁迫下,抗性最强的为苋菜,抗性最弱的为大白菜或小白菜;在0.50 mg/L Cu2 胁迫下,抗性最强的为空心菜,抗性最弱的为小白菜;在1.00 mg/L Cd2 胁迫下,抗性最强的为空心菜,抗性最弱的为大白菜.  相似文献   

18.
研究r不同浓度Pb^2+对盐藻生长的胁迫作用及外源10mmol/L Ca^2+、La^3+对Pb^2+胁迫的影响。Pb^2+抑制盐藻的生长,其抑制程度与Pb^2+浓度成正相关;外源Ca^2+在初期可缓解Pb^2+对盐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后期加重Pb^2+对盐藻生长的抑制;La^3+处理加重Pb^2+对盐藻生长的胁迫作用。实验结果初步表明外源Ca^2+内流参与盐藻对Pb^2+胁迫的适应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选纸废水影响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用造纸废水浸种处理种子,种子的露白百分率下降,根,芽生长受到抑制 ,呼吸强度、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等也降低。 用与废水 pH值相当的缓冲液处理水稻种子 ,对种子萌发、生长及呼吸强度 、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无明显抑制作用 .而废水却表现出严重的抑制作用 .这表明造纸废水对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并不是由于pH值的原因 ,而可能是废水中存在着某些抑制性物质的缘故. 用造纸废水的酸溶性部分和酸沉淀部分分别处理水稻种子 ,酸溶性部分比酸沉淀部分 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故推测抑制性物质主要存在于酸溶性部分,这种物质可能是木质素 的降解产物酚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玉米在涝渍和低温胁迫过程中四种酶同工酶分析及丙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涝渍和低温胁迫下的玉米幼苗叶片进行了超氧物歧化酶(SOD)、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X)、过氧化氢酶(CAT)四种酶的同工酶分析及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低温下,玉米幼苗叶片中SOD和EST酶活性增加。POX同工酶谱有不同程度的变化,MDA含量先上升、下降、再上升。而在低温情况下,CAT同工酶谱有明显的变化。MDA含量呈缓慢上升后到第7天骤然上升,其SOD同工酶活性此时也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