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优选了钢纤维混凝土,并利用蒸汽养护技术提高其早期强度,以达到快速修补高强路面的目的。通过控制变量的方式,采用强度试验、红外光谱(FTIR)检测及X射线衍射检测(XRD)等手段研究了蒸养制度包括预养时间、恒温温度、恒温时间对钢纤维混凝土强度和水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钢纤维混凝土适宜的蒸养制度为:预养4 h后,以30℃·h-1升温2 h至90℃后恒温4 h。预养期能够提供足够的初始强度,使钢纤维混凝土能承受较高的恒温温度和较长的恒温时间,过高的恒温温度和恒温时间不利于抗压强度的提升。利用蒸汽养护钢纤维混凝土以快速修补路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路面现场修补试验时其,8,10 h强度可分别达到70,80 MPa,可满足大多数高强度路面快速修复需求。  相似文献   

2.
蒸养混凝土早期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蒸汽养护条件下,粗细集料对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C60塑性蒸养混凝土而言,当水灰比一定时,混凝土强度随砂率的增加而增加;混凝土强度一般随细集料细度模数的增加而增加;当砂率一定时,混凝土强度随粗集料最大粒径的减小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三聚氰胺减水剂对α半水石膏水化硬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磺化度三聚氰胺(Sulfonated melamine formaldehyde,SM)改良α半水石膏使用性能,研究了减水剂对石膏水化硬化过程的影响.首先测定了SM对α半水石膏的减水效率,然后通过强度测试、热重分析和电镜扫描,揭示了SM对α半水石膏强度发展过程、水化速度及硬化体亚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M对α半水石膏的最大减水率为15.6%,对应最佳掺量为0.5%.经SM改性的α半水石膏其强度发展过程发生了变化,且2h湿抗折和湿抗压强度、绝干抗折和抗压强度分别提高38%、29%、20%和27%.此外,SM能加速α半水石膏的水化,经其改性后的石膏硬化体结构中二水石膏晶体数量增多,长径比明显减小,硬化体结构更为密实.因此,SM可用于改良α半水石膏,特别有利于提高石膏硬化体的强度.  相似文献   

4.
激光烧蚀固体表面开始于激光对表面层的加热,该阶段持续时间极短(与激光脉冲持续时间相当),随即加热层发生熔融、汽化和电离,形成烧蚀等离子体。烧蚀之前表面首先发生热电子发射,形成热发射电子流脉冲。本文以金属Cu、Al、Ti作为靶材,利用Nd:YAG脉冲激光在真空条件下引发烧蚀过程,针对热电子发射设计了一种测量电路,根据电路模型提出了计算热电子流强度的方法,并以此考查了烧蚀热电子发射行为,验证了该测量方法的可行性。该电路基于电流源短路测量原理设计,可以监测热电子流强度的时间演化。文中以热电子流密度的峰值为指标,分析了光斑面积对热电子发射的影响。表明:表面温升过程是决定热电子流密度的主要因素,而激光脉冲能量与光斑面积决定表面温升;当激光能量一定时,热电子流密度随光斑面积增加而迅速减小。根据包括烧蚀区温度及逸出功的热电子发射模型,讨论了三种靶材的烧蚀热电子发射行为,认为逸出功对热发射影响不大,而靶材熔点是热电子发射峰值电流密度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项研究以浙江省储量较富的地开石作为聚丙烯塑料的填料,以常规方法造粒、注塑成型后,对其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电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并作为制品与聚丙烯塑料制品进行了比较。从总体上看,复合改性后的塑料的力学性能与纯聚丙烯塑料相差不大,但绝缘耐电压强度及热变形温度则略有提高。复合改性塑料的可电镀性及注塑制品的收缩性方面均优于纯聚丙烯塑料。  相似文献   

6.
多壁碳纳米管/魔芋葡甘聚糖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多壁碳纳米管(MWNT)氧化处理后与魔芋葡甘聚糖复合,制备氧化多壁碳纳米管/魔芋葡甘聚糖复合膜材料(OMWNT/KGM),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用TG(热重分析),DMA(动态力学分析)和力学性能实验检测其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多壁碳纳米管的引入提高了复合膜材料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氨基化碳纳米管被引入己内酯单体微波辅助开环聚合体系,一步制备出碳纳米管纳米复合聚己内酯材料.其中,碳纳米管表面的氨基引发己内酯单体聚合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聚己内酯接枝链.氨基化碳纳米管的引入明显提高了聚己内酯材料的强度和模量,甚至在低含量(<2%)时断裂伸长率也同时得到提高.利用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示差扫描量热分析和动态力学分析揭示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断裂形貌、结晶情况和热性质,进而探讨了氨基化碳纳米管对提高力学性能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强台风“菲特”进行高低层形势场分析,对其移动路径的预报和台风强度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发现,“菲特”主要受中低层引导气流的影响.利用日本静止卫星MTSAT的反演产品分析了“菲特”的强度变化情况,得到“菲特”在登陆后垂直风切变在10~15 m·s-1,不利于其强度的维持或发展.  相似文献   

9.
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得出了磷石膏地聚合物强度规律的数学模型,由优化配比实验分析了磷石膏及胶凝材料的理化特性,得出了其最优配比.通过对单轴抗压强度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了活性率Kα值与SiO2-Al2O3的三元相图,并结合数学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地聚合物的强度数学因子模型,定量得出了外加剂、灰砂比、水灰比对强度的影响值;通过对地聚合物的水化机理进行定性分析,推导得出了强度与其各组分体积和密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并结合两种地聚合物体系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从而构建出磷石膏基地聚合物强度规律数学模型,为实验研究和工业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立式加工中心为对象,重点研究了其主轴系统热态性能(温度场、热变形)仿真、试验及优化方法.基于建立的机床实体模型,提出了热特性仿真中有限元边界条件:热源、换热系数和零件间接触热阻等参数的计算及获取方法,对该机床的温度场和热变形进行了仿真,分析了主轴系统的热态性能及对整机热特性的影响,并通过热特性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研究表明:主轴系统温升主要集中在主轴轴承和主轴电机部位,主轴Y、Z两向热变形较大,主轴热特性对其他零件影响较小.通过改变主轴箱冷却槽的结构和尺寸,对主轴系统的热特性进行了优化,并通过仿真验证了优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共混膜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以溶液共混法成功制备出壳聚糖与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共混膜,用FT-IR,XRD,SEM及透光率测试表征了其结构,并测试了其吸水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与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在共混膜中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及良好的相容性,共混膜的力学性能随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含量的增大而得到明显提高,当壳聚糖与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重量比为7:3时,共混膜的抗张强度最大,其干,湿态热张强度分别达89MPa和49MPa,比屯壳聚糖膜的干,湿态抗张强度分别提高了97.8%及147.5%,该共混膜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基用材料,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真空中AAO模板上定向碳纳米棒阵列膜的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多孔阳极氧化铝(AAO)模板上的有序纳米孔中电化学沉积过渡金属Co作为催化剂,通过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在650℃下制备出有序、均匀的定向碳纳米棒阵列膜;采用扫描电镜(SEM)及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等方法分析定向碳纳米棒阵列膜的微观结构;并利用球-盘摩擦磨损实验仪讨论真空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液纺丝法制得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用FT-IR、XRD、SEM表征了其结构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在共混纤维中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共混纤维的抗张强度随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增大得到改善;聚乙烯醇对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和保水性能有明显影响.壳聚糖脱乙酰度为90.2%时,共混纤维的抗张强度在聚乙烯醇含量为20%(wt)最大,其干、湿态抗张强度分别达到1.82cN/d和0.81cN/d,比纯态壳聚糖纤维的干、湿态抗张强度分别提高21.3%和14.1%;共混纤维的保水值均高于170%,大于纯态壳聚糖纤维的保水值(120%).  相似文献   

14.
海藻酸/明胶共混膜结构表征及性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由海藻酸钠和明胶的水溶液共混,在5%(质量分数)的CaCl2水溶液中凝固,然后1%(质量分数)的HCl水溶液处理,成功制得海藻酸/明胶共混膜,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原子吸收光谱,扫描电镜对共混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共混膜的透光率,吸水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共混膜中海藻酸与明胶分子间存在着强的相互作用及良好的相容性,其中Ca^2 交联和海灌酸与明胶分子间静电作用使共混膜力学性能是到了显著改善,此共混膜可望成为一种潜在的伤口包扎,止血及人造皮肤材料。  相似文献   

15.
对轴承钢GCr15在油润滑条件下开展滚动接触疲劳试验,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疲劳样品亚表面微观组织进行观察, 并分析塑性变形层微观结构变化引起的形变强化和裂纹萌生机制. 结果表明: 在摩擦力作用下, 接触表面组织发生塑性流动是由于晶界处的位错滑移使晶粒产生滑移变形, 越接近表面组织滑移变形越严重, 硬度也越高; 塑性变形层内有纳米晶产生, 并有部分碳化物溶解, 无相变发生; 由于在塑性变形层的晶界处产生孔洞而出现层状纤维组织, 孔洞在循环应力的作用下形成裂纹; 塑性变形层的厚度随着接触应力和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对3种不同残奥(RA)含量的马氏体高强钢进行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 研究RA含量对其磨损性能的影响. 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试验后的磨损表面及横截面显微组织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RA含量越高, 磨损表面越光滑, 摩擦系数和磨损率越小, 也即马氏体高强钢的耐磨性越好. 磨损引起的大应变使RA发生应变诱导马氏体相变, 导致硬度和硬化层厚度显著增大. RA含量最高的HT3试样的硬度提高了18.3%, 硬化层厚度达70μm. 相比RA含量低的试样, HT3试样表现出很好的耐磨性. 这是因为马氏体相变使硬度逐步增加, 抗裂纹萌生能力提高; 同时由于亚表面良好的韧性, 可延缓和阻止裂纹扩展, 使得点蚀和剥落不易形成. 因此, 要提高马氏体高强钢的耐磨性, 除了硬度要求外, 还需要考虑其亚表面韧性.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淀粉-苯甲酸钠三元共混膜的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溶液共混法制备了壳聚糖-淀粉-苯甲酸钠三元共混膜,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过率(T)表征了其结构,同时测试了其吸水率(Q)、力学性能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当壳聚糖含量为80%时,共混膜的湿态抗张强度(σw)和干态断裂伸长率(εd)均达到最大值;而壳聚糖含量为60%时,共混膜的干态抗张强度(σd)和湿态断裂伸长率(εw)均达到最大值.苯甲酸钠的加入仅对共混膜的σw有一定程度的增强,主要是提高了其抗菌性,且苯环的引入还可以降低膜的吸水性.同时也发现温度的升高对共混膜的σw的影响并不明显,但εw得到很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冻融后型钢与混凝土间的黏结滑移对型钢混凝土结构在冻融环境下的受力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冻融循环后型钢混凝土的黏结强度与滑移特性,对9个常温及冻融后的型钢混凝土短柱试件进行推出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后,型钢混凝土各特征黏结承载力与特征黏结强度下降,而保护层厚度增加,使试件端部与柱身裂缝减少,试件的承载力提高.同时冻融前后的型钢混凝土荷载—滑移曲线与黏结—滑移曲线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并在总结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了冻融型钢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结合本次试验数据与以往常温及冻融后的型钢混凝土有关试验数据,回归得到冻融型钢混凝土的各黏结强度特征值与相应滑移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符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