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成为GLP的研究热点.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因变化剧烈而特殊,一直都是LUCC研究的重点领域.本研究采用国际前沿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空间建模方法——CLUE-S模型,基于GIS分析和统计分析,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运用1996年和2004年土地利用数据,构建CLUE-S模型,对2007—2015年不同土地利用政策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模拟,得到2010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模拟图.结果表明:(1)专门针对中小尺度区域的CLUE-S模型能够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较好的模拟和预测,其中对分布相对集中的林地和建设用地的模拟效果相对较好,而对比较分散的园地、耕地和城市绿地的模拟效果相对较差;(2)在Markov情景下,建设用地的扩张最为明显;粮食安全情景下,山前平原区质量比较好的耕地没有转换为建设用地;而生态安全情景下,林地得到比较好的保护,并且林地的增加在靠近城区和高速公路的两侧最为明显.本研究可为研究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和土地可持续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和数理统计分析,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采用1996—2004年土地利用数据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空间分析与时间分析结合起来研究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在空间上,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从自然因素、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3个角度选取与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的驱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耕地与建设用地间的转换,主要与非农业人口增量、第二产业产值和河流远近有关;农用地类型间的转换主要受坡度、海拔和距河流远近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建设用地类型间的转换主要由城市化和产业布局的变化引起;农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则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建设用地向农用地的转换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在时间上,通过定性分析,发现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与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政策驱动直接相关,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和GDP之间呈现良好的对数正相关,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和GDP之间呈现良好的对数负相关,农业结构调整政策是耕地向园地、林地的流转的主要驱动力,生态退耕政策则是耕地、园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未利用地转换成为林地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和数理统计分析,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采用1996-2004年土地利用数据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空间分析与时间分析结合起来研究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在空间上,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从自然因素、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3个角度选取与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的驱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耕地与建设用地间的转换,主要与非农业人口增量、第二产业产值和河流远近有关;农用地类型间的转换主要受坡度、海拔和距河流远近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建设用地类型间的转换主要由城市化和产业布局的变化引起;农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则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建设用地向农用地的转换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在时间上,通过定性分析,发现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与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政策驱动直接相关,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和GDP之间呈现良好的对数正相关,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和GDP之间呈现良好的对数负相关,农业结构调整政策是耕地向园地、林地的流转的主要驱动力,生态退耕政策则是耕地、园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未利用地转换成为林地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4.
大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以成都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大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城市化背景,指出边缘区的重要性;借用国内外理论研究动态,分析成都市作为西部统筹规划试验区在城市化进程中边缘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涪陵区荒田村属喀斯特地貌区,自然环境条件特殊,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问题突出.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该区土地整理的生态条件,以及东、西片区土地利用和景观特征的差异,并据此提出西片区是土地整理开发的重点,东片区是生态保护的重点的规划方案,同时提出其利用对策及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为例,结合宽城区自然状况和土地利用现状,采用均质度变化作为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研究方法,运用GIS技术对宽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网格化,建立了均质地域方格网.讨论了土地均质度变化和用地类型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得出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长春市用地均质度的变化呈现先慢后快、先近城区后远城区逐渐呈变的特点.针对目前存在的不同问题,相应提出了集约的土地开发模式、营造疏密有致的城市空间、有机协调各类功能空间以及留足城市开放空间等管理对策,为指导宽城区未来土地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地用地需求不断变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已在全国展开.在规划修编中,需要处理好规划的“刚性”与“弹性”问题.该文以重庆江津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例,在修编工作中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问题开展探索,重点论述了“可耕地”、“机动指标”以及“弹性控制区”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