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Ⅱ)和锌(Ⅱ)分别在0.1mol/LKH2PO4-Na2HPO4缓冲溶液(pH6.5)和0.25mol/LNH4Cl溶液中,与氟哌酸形成良好的络合吸附波,峰电位分别为-0.26V和-1.28V(vs.SCE),络合比分别为1:3和1:2,峰电流与铜(Ⅱ)和锌(Ⅱ)的浓度均在4.0×10^-7~5.0×10^-6n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7.0×10^-8和5.0×10^-8mol  相似文献   

2.
于pH10.0~11.0的NH3-NH4Cl缓冲介质中,在TritonX-100存在下,铊(Ⅲ)与2-羟基-3-羧基-5-磺酸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HCS-DAA)形成组成比为1∶3的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和对比度分别为510nm和8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2×105L·mol-1·cm-1,线性范围为0~0.70mg/L,室温下显色反应立即完成,配合物至少稳定2h。方法用于水样、烟叶和煤灰中痕量铊的分析,回收率为90.0%~101.4%,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4.6%。  相似文献   

3.
4,5—二溴苯基荧光酮光度法测定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4,5-二溴苯基荧光酮灵敏光度法测定钇。在pH5.5缓冲溶液中钇与DBPE形成橙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50nm,表观摩吸光系ε值1.53×10^5L.mol^-1.cm^-1,钇量在每25mL0-8μh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测定极限6.8μg/L,对于钇0.24mg/L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络合物的摩尔组成为Y:DBPF=1:3。方法用于镁合金和地质标样中钇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锰电解液中铜锌镉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酸性和低温条件下,用适量乙醇使锰电解液中的MnSO4沉淀分离,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锰电解液中铜,锌、镉和铅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实用,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性。相对标准偏差3.8%-4.5%,回收率90.5%-106.5%,特征浓度铜为0.49μg.ml^-1/1%,锌为0.008μg.ml^-1/1%,镉为0.015μg.ml^-1/1%,铅为0.18μg.ml^-1/1%。  相似文献   

5.
高锰酸钾—连二亚硫酸钠—核黄素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酸性溶液中,高锰酸钾能氧化核素产生化学发光,连二亚硫酸钠的存在可使发光强度大大增强,采用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核黄素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检出限为6.2×10^-8g/kmL,线性范围为2×10^-7~1×10^-5g/mL对4.0×10^-6g/mL核黄素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8%,方法用于针剂和片剂中核黄素测定,与药典标准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照,相对误差不大于±2%。  相似文献   

6.
铜(Ⅰ)—苯骈三氮唑络合吸附波的极谱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敦虎  冯国臣 《分析化学》1994,22(6):626-629
本文在0.6mol/L NH3-NH4Cl缓冲溶液(pH=9.8)中,Cu(Ⅱ)在滴汞电极上还原生成Cu(Ⅰ),可与苯骈三氮唑(BTA)络合,产生一灵敏的络合吸附波,Ep=-0.73V(us,SCE)。苯骈三氮唑的浓度在0.40-10.0mg/L范围内与极谱波峰高呈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0.40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4%-3.2%;回收率为97.5%-101.5%。  相似文献   

7.
在pH4.0的介质中,Mo与新试剂4-(5-溴-2-噻唑偶氮0邻苯二酚和二苯胍反应形成稳定的三元离子缔合物其组成比Mo:5-Br-TAPC:DPG为1:3:2。该三元缔合物氯仿萃取液的λmax为536nm,对比度为119nm,表观ε为6.33×10^4L.mol^-1.cm^-1。钼含量在0-0.800,g/L范围内遵从比耳定律,并探讨了离子缔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新显色剂7-(2-羧基-4-溴-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与锌的反应条件,试验结果发现在乳化剂OP存在下,酒石酸介质中新试剂与锌形成稳定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0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5×10 ̄5L·mol ̄(-1)·cm ̄(-1),Zn ̄(2+)浓度在0~8μg/mL之间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茶叶中微量锌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王贵方  周艳梅 《分析化学》1997,25(5):617-617
1引言目前,已有多种杂环偶氮类试剂测定铂的报道,但其在显色灵敏度等方面大多还不理想。本文系统研究了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Br-PADMA)与Pt(Ⅳ)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0~6.0的酸度范围内,在加热条件下铂(Ⅳ)与试剂形成紫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1.6mol/L高氯酸溶液中转变为另一型体绿蓝色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8.3×104L·mol-1·cm-1,大多数常见金属离子及Au3+、Ag+等贵金属离子在一定范围内对测定无干扰。在EDTA存在下,可…  相似文献   

10.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甲基对硫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首次研究了农药甲基对硫磷在碱性介质中(pH:11.5~12.0)与鲁米诺和过氧化氢产生化学发光的行为及反应机理,并发现水溶性高分子聚乙二醇对该反应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甲基对硫磷的新方法。甲基对硫磷的浓度在 5×10-8~1.0 ×10-5g/m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 2×10-8g/mL;对 1.0×10-6g/mL甲基对硫磷进行了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标准加入回收率为83%~94%。该法应用于谷物中农药残余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合成了5-(2,6-二溴-4-硝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研究了在Tween-80增溶下新试剂与Zn ̄(2+)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4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7x10 ̄4L·mol ̄(-1)·cm ̄(-1),Zn(Ⅱ)浓度在0~1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法用于人发中微量锌的直接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新水溶性卟啉试剂5,10,15,20-四(3-溴-4-磺酸苯基)卟啉[T(3-BrP)PS4]与锌的显色反应。在pH4,锌与5,10,15,20-四(3-溴-4-磺酸苯基)卟啉形成稳定的1:1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22.0nm,摩尔吸光系数为3.9×105L·mol(-1)·cm(-1)。锌量在0~2.5μg/25mL范围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用于人发和大米中痕量锌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法一致。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了新显色剂7-(2-羧基-4-苯偶氮)-8-羟基喹吉林 -5-磺酸与锌的反应条件,试验结果发现在乳化剂OP存在下,酒石酸介质中新剂与锌形成稳定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00nm,表观摩吸光系数为1.15×10^5L.mol^-1,Zn^ 2+浓度在0-8μg/mL之间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茶叶中微量锌的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2.5次微分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人脑中铜,铅,镉,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硝酸-硫酸混合酸消化脑样,在0.03mol/LHClO4底液中,采用悬汞电极2.5次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人脑中铜、铅、镉、锌四种微量元素。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所述元素的浓度在5~100ng/mL范围内与峰高成线性关系。用于人脑中铜、铅、镉和锌的分析,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5%、10.5%、12.7%和3.1%,其回收率为98.0%、94.0%、102.0%和104.0%。  相似文献   

15.
在0.06mol/L柠檬酸钠-0.003mol/L HCl(pH6.5)介质中,2,3,4-三羟基-4'-磺基-偶氮苯和铋产生灵敏的单扫描极谱导数峰,铋含量在0~6.7×10^-6mol/L范围内与波高成线性关系,检测限2.4×10^-8mol/L。用提出的方法测定了锡中的铋,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用锌—镉测定天然水中硝酸盐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了用锌-镉测定天然水中硝酸盐的一种新方法即通过加入NH3.H2O-NH4Cl缓冲液,使硝酸盐的还原率由20%提高到87%。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2.1%,检出限为0.10μmol/L,回收率在95%-102%之间;与镉-铜法相比,两种方法的相对偏差小于8.2%。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反相流动注射法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存在下,L-色氨酸-H2O2-ClO-体系的化学发光行为,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诸因素和表面活性剂的增强作用进行了试验和探讨,建立了化学发光测定L-色氨酸的新方法。线性范围1.0×10-8~8.0×10-6mol·L-1,检测限为4.0×10-9mol·L-1(S/N=2)。对合成试样中三种浓度的L-色氨酸测定的回收率在97%~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  相似文献   

18.
本文合成了5-(2,6-二溴-4-硝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研究了在Tween-80增容了新试剂与Zn^2+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4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7×10^4L.mol^-1.cm^-1,Zn(Ⅱ)度在0~1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法用人发中微量锌的直接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在pH10.06的0.087mol/L氨-氯化铵缓冲体系中,锌(Ⅱ)-邻菲咯啉络合物在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于-1.06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还原波。其2.5次微分级谱波灵敏度高,波形好,峰峰值cpp″与锌(Ⅱ)的浓度在4.0×10^-8~2.5×10^-6mo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1.0×10^-8mol/L Zn(Ⅱ)。该法用于微量锌测定,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以1,5-二甲基-二杂氮十一烷亚甲基聚N-甲溴化物(HDB)为添加剂对毛细管柱进行动态修饰,对4种碱性蛋白质进行分离。实验结果表明:HDB可使电渗流(EOF)反转,很好地抑制了碱性蛋白质在石英毛细管壁上的吸附。HDB浓度(W/V)为0.012%,pH4.0~8.0之间时平均柱效为1.0 ×10~5~1.5×10~5理论塔板数/m。每次运行之间(n=6),天与天之间(n=6),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小于1%和4%,表明该动态涂敷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