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溶液法合成了2个含2-巯基吡啶-1-氧(mpo)的Au(Ⅰ)配合物:(ph3P)Au(mpo)(1)和[Au(mpo)2][Na(H2O)4].H2O(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与元素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而配合物2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配合物1的结构为零维的(ph3P)Au(mpo),而配合物2的结构是Au(mpo)2单元与一维Na(H2O)4带以及游离水分子通过氢键连结而成的三维结构。荧光测试表明,化合物2在300 nm紫外光激发下可以发射较强的蓝光(423.5 nm)。  相似文献   

2.
以2-4-(1H-咪唑-2-[4,5-f][1,10]菲咯啉基)苯氧乙酸(HPIMPHC)和2-2-(1H-咪唑-2-[4,5-f][1,10]菲咯啉基)苯氧乙酸(HOIMPHC)为配体,水热合成了2种新型配合物[Zn(PIMPHC)2]n(1)和{[Pb(OIMPHC)2]·4H2O}n(2)。配合物1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n;Zn(Ⅱ)的配位数为6,配位构型为变形的八面体,形成2D网状结构。配合物2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Pb(Ⅱ)的配位数为7,配位构型为变形的五角双锥,形成2D网状结构。荧光光谱的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3.
利用5-甲基-3-吡唑甲酸, 分别与CoCl2·6H2O和Ni(NO3)2·6H2O反应, 得到了配合物[M(MPA)2(H2O)2](1:M=Co;2:M=Ni)(HMPA=5-甲基-3-吡唑甲酸)。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单晶衍射结构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2的晶体结构参数如下:配合物1和2的晶体都属于六方晶系, 空间群为R3c。配合物1的晶胞参数为a=1.483 94(4) nm, b=1.483 94(4) nm, c=3.207 66(6) nm, V=6.117 2(3) nm3, Z=18;配合物2的晶胞参数为a=1.466 53(14) nm, b=1.466 53(14) nm, c=3.243 0(6) nm, V=6.04 03(14) nm3, Z=18。金属离子与来自2个5-甲基-3-吡唑甲酸配体中的2个氮原子及2个氧原子, 2个水分子中的2个氧原子配位, 形成八面体配位构型。配合物中的独立结构单元[M(MPA)2(H2O)2]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具有六方孔道的三维结构。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此外, 考察了配合物1和2的荧光和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4.
以2-4-(1H-咪唑-2-[4,5-f] [1,10]菲咯啉基)苯氧乙酸(HPIMPHC)和2-2-(1H-咪唑-2-[4,5-f] [1,10]菲咯啉基)苯氧乙酸(HOIMPHC)为配体,水热合成了2种新型配合物[Zn(PIMPHC)2]n (1)和{[Pb(OIMPHC)2]·4H2O}n (2)。配合物1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n;Zn(Ⅱ)的配位数为6,配位构型为变形的八面体,形成2D网状结构。配合物2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Pb(Ⅱ)的配位数为7,配位构型为变形的五角双锥,形成2D网状结构。荧光光谱的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5.
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一个杂金属的配位聚合物{[NdZn(H2pimda)3(Hpimda)(H2O)2]·H2O}n(1),(H3pimda=2-丙基-1H-4,5-咪唑二酸),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1是由配体2-丙基-1H-4,5-咪唑二酸连接而成的二维层状结构,该二维层通过氢键延伸为三维超分子结构。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1中相邻钕离子间存在着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由4-甲基-1,2,3-噻二唑-5-甲酸(HMTC,C4H4N2O2S)和菲咯啉(Phen)合成了2个铜配合物[Cu(MTC)2(H2O)2]n(1),[Cu2(MTC)2(Phen)2(H2O)4](MTC)2(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一维链状结构,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中心金属铜(Ⅱ)离子的配位构型是一个畸变的四方锥结构。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是一个双核结构,由2个配位水分子上的氧桥连2个铜(Ⅱ)离子形成六配位的扭曲八面体结构。用溴化乙锭荧光探针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无论是配体还是配合物均能使EB-DNA复合体系的荧光发生不同程度的猝灭,且配合物的作用强度大于配体,具有刚性平面辅助配体的配合物2的作用强度又大于不加辅助配体的配合物1。  相似文献   

7.
用溶液法合成了钴的配合物[Co(Hdhpmy)(H2O)3]·3H2O(H3dhpmy=4,6-二羟基嘧啶-2-硫醇乙酸),对它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等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标题配位聚合物晶体属正交晶系,Pca21空间群。弱的π-π相互作用将单分子连接成一维链状结构,而氢键使配合物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8.
基于2-丙基-4,5-咪唑二甲酸配体合成了2个新型锶和钡配合物,分别为[Sr(H2pimda)2(H2O)2]n (1)和{[Ba(H2pimda)2(H2O)3]H2O}n (2),(H3pimda=2-丙基-4,5-咪唑二甲酸),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产物进行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12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07 18(12) nm,b=1.319 13(12) nm,c=1.168 24(11)nm,β=98.477 0(10)°。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P1 空间群,晶胞参数:a=1.0316 0(10) nm,b=1.054 60(10) nm,c=1.098 11(11) nm,α=75.878 0(10)°,β=78.512 0(10)°,γ=84.399(2)°。并且研究了配合物1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大环草酰胺与2,2′-联吡啶、间苯二甲酸共配设计并合成了2个同多核配合物[Cu2L(2,2′-bipy)(H2O)(ClO4)]ClO4 (1)和[Ni3L2(ipt)(H2O)]H2O (2)(ipt=isophthalic acid,H2L=2,3-dioxo-5,6,14,15-dibenzo-1,4,8,12-tetraazacyclo-pentadeca-7,13-diene),并利用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红外对该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其荧光性质。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a=1.413 1(17) nm,b=1.091 7(13) nm,c=2.325 4(19) nm,β=119.35(5)°,Z=4。配合物2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a=1.159 7(2) nm,b=2.059 9(4) nm,c=1.847 7(4) nm,β=90.788(3)°,Z=4。配合物12分别是通过草酰胺桥联的双核、三核配合物,并通过氢键分别构成三维、二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以2-甲基-4-噻唑甲酸(HMTZA,C5H5NO2S)为配体合成了3种新型过渡金属配合物[Co(MTZA)2(H2O)2]·3H2O(1),[Cu(MTZA)2(H2O)]·2H2O(2)和[Zn(MTZA)2(H2O)2]·3H2O(3)。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中心金属Co(Ⅱ)离子的配位数为6,配位构型为略为变形的八面体;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Cu(Ⅱ)离子的配位构型是一个畸变的四方锥;配合物3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中心金属Zn(Ⅱ)离子的配位构型为畸变的八面体。用溴化乙锭荧光探针法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与DNA作用的荧光光谱,结果显示无论配体还是配合物均能使EB-DNA复合体系发生不同程度的荧光猝灭,且配合物的作用强度远大于配体。  相似文献   

11.
以5-甲基-3-吡唑甲酸和菲咯啉为配体, 合成了一个单核锰(Ⅱ)配合物[Mn(HMPCA)2(phen)]·2H2O (1)和一个具有双核结构单元的一维镉(Ⅱ)的配位聚合物[Cd2(HMPCA)2(phen)2(H2O)2]·2H2O (2)(H2MPCa=5-甲基-3-吡唑甲酸, phen=菲咯啉), 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热重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 配合物2属于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Pccn。配合物1中的锰(Ⅱ)离子位于一个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 独立结构单元间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构成一个三维的超分子结构。而在2中, 每个镉(Ⅱ)离子位于一个五角双锥体中, 来自5-甲基-3-吡唑甲酸根的氧原子桥联2个相邻的镉(Ⅱ)离子, 形成一个一维链;这些一维链和水分子通过分子间氢键进一步形成一个三维的超分子结构。考察了配合物12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以5-甲基-3-吡唑甲酸(H2MPCA)为主配体,桥联配体4,4’-联吡啶(4,4’-bpy)和吡嗪(pyz)为辅助配体,合成了2个新的配合物{[Co(HMPCA)2(4,4’-bpy)]2·5H2O}n(1)和{[Ni(HMPCA)2(pyz)]·5H2O}n(2),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热重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ccn,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c。在1和2中,金属离子都位于一个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分别由4,4’-联吡啶(1)和吡嗪(2)两端的氮原子桥联2个相邻的金属离子,形成一维链状聚合物。考察了配合物12的热稳定性、荧光性能和磁性。  相似文献   

13.
在水热反应条件下FeCl2·6H2O、2,4,6-吡啶三羧酸(H3pyta)和NaOH反应合成了1种一维链状铁配位聚合物[Fe3(pyta)2(H2O)8] (1);同样条件下Ni(OAc)2·4H2O、2,4,6-吡啶三羧酸(H3pyta)、NaOH和4-氨基-3,5-二(4-吡啶基)-1,2,4-三氮唑(abpt)反应合成了1种二维网状镍配合物[Ni3(pyta)2(abpt)2(H2O)3]·2H2O (2)。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这2个配位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表明:配合物1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c空间群;配合物2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在配合物1中,pyta3-配体采取μ2-和μ4-pyta3- 2种桥连模式将Fe原子连成了沿c轴方向延伸的Fe-pyta链。而在配合物2中,pyta3-配体仅采取μ2-桥连模式将Ni原子连成线型三核[Ni3(pyta)2]单元,这些三核单元进一步通过abpt辅助配体桥连成二维 (4,4)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14.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含2,3-吡嗪二羧酸配体的3个镉配位聚合物,{[Cd(pzdc)(2,2′-bpy)]·H2O}n(1),{[Cd(pzdc)(2,2′-bpy)]2H2O}n (2)和{[Cd(pzdc)(H2O)2]·2H2O}n (3)。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2为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配合物3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每个pzdc配体通过4个配位原子与3个金属Cd配位,在配合物12中形成了具有(4,82)网格状的二维平面构型,而在配合物3中得到了一维链状和氢键3D网络结构。尽管配合物12的分子只是结晶水分子数目存在差异,且具有相同的(4,82)网格状二维平面构型,但是他们的分子结构趋向存在很大差别。配合物13的荧光光谱均在415 nm处出现较强的发射峰。  相似文献   

15.
在水热反应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配合物,[Cu(nphth)(phen)(H2O)]2·2H2O(nphth=3-硝基邻苯二甲酸阴离子,phen=邻菲 咯啉),经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单晶衍射表征了配合物。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结构参数:a=0.999 8(1) nm,b=1.044 5(1) nm,c=1.820 6(1) nm,β=91.423(1)°,V=1.900 7(2) nm3,Z=2,R=0.039 4,wR=0.096 5。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为分立环状二核结构,并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作用扩展为二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以苯乙酸甲酯、水合肼和呋喃甲醛为原料, 合成了配体2-甲酰基呋喃苯乙酰腙(H2L:C13H12N2O2), 再与六水氯化镍反应, 制得配合物Ni(HL)2 (1), 并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表征, 结果表明, 配体晶体属单斜晶系, P21/c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1.161 9(3) nm, b=1.359 8(3) nm, c=0.792 16(19) nm, β=109.307(4)°;Ni(Ⅱ)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 P1 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0.455 70(14) nm, b=1.094 7(3) nm, c=1.204 8(4) nm, β=98.302(5)°。利用热重实验研究了H2L和1的热稳定性, 并计算了各自热分解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a), 发现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要远高于配体。采用微量热法研究了H2L及1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配合物的作用焓值(ΔH)要大于配体的焓值, 说明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要比配体与CT-DNA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7.
采用常温溶液挥发法,以D-(—)-/L-(+)-对羟基苯甘氨酸(D-/L-Hhpg)为主配体,2种含氮吡啶配体4,4′-联吡啶(4,4′-bipy)和5,5′-二甲基-2,2′-联吡啶(5,5′-BM-2,2′-bipy)为辅助配体,与CoCl2·6H2O反应合成了2对手性配合物{[Co (D-hpg)(4,4′-bipy)(H2O)]Cl·H2O}n(1-D)、{[Co (L-hpg)(4,4′-bipy)(H2O)]Cl·H2O}n(1-L)、[Co (D-hpg)2(5,5′-BM-2,2′-bipy)]Cl·5.5H2O (2-D)、[Co (L-hpg)2(5,5′-BM-2,2′-bipy)]Cl·5.5H2O (2-L)。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等多种测试方法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配合物的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表明,配合物1-D1-L属于单斜晶系,P21手性空间群,分别呈现1D左手螺旋链和右手螺旋链,通过4,4′-bipy分子扩展为2D网状矩形格子结构。配合物2-D属于单斜晶系,P21手性空间群,为0D小分子,在氢键的作用下形成1D超分子双链,并以ABAB形式在a轴方向堆积排布。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差异归因于辅助配体和Hhpg配位模式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配合物1-D表现出电化学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并可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有效地检测组氨酸对映体和定量测定组氨酸混合物中的对映体过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5-甲基吡嗪-2-羧酸(Hmpca)同Pb(NO3)2和Sr(NO3)2水热反应得到了2个配合物{[Pb2(mpca)4]·H2O}n (1)和{[Sr2(mpca)4(H2O)2]·H2O}n (2),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均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分别是P21/nP21。在配合物1中,Pb(Ⅱ)的配位环境为扭曲的四方锥构型;在配合物2中,每个Sr(Ⅱ)与5个羧基氧,1个水分子和2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八配位的多面体构型,配合物1和2均是一维链状结构的化合物。在配合物1中游离的水分子与羧基氧之间的氢键作用将相邻的2条链连接成双链结构。配合物2中配位水和游离水分子与未配位的羧基氧以及配体中的氮原子之间的氢键作用将链连接成二维平面结构。  相似文献   

19.
{[Cd(NTO)2(CHZ)]·2H2O}n的合成、分子结构和热分解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3-硝基-1,2,4-三唑-5-酮(NTO)镉与碳酰肼(NH2NHCONHNH2,CHZ)反应制备出了新型配合物{[Cd(NTO)2(CHZ)]·2H2O}n,研究了其分子结构和热分解机理。该配合物的晶体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体学参数:a=0.8623(1)nm,b=1.8259(4)nm,c=1.9997(3)nm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水热技术,合成了2个新的配合物{[Co(Hbtc)(Pyphen)(H2O)]·H2O}n (1)和{[Cd2(btc)(Pyphen)2Cl]·2H2O}n(2) (H3btc=1,2,4-苯三酸,Pyphen=[2,3-f]吡嗪并[1,10]-菲咯啉),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荧光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643 44(13) nm,b=1.202 9(2) nm,c=1.371 6(3) nm,α=95.03(3)°,β=90.46(3)°,γ=103.54(3)°,V=1.027 7(4) nm3,Z=2,CoC23H16N4O8,Mr=535.31,Dc=1.730 g·cm-3,μ(MoKα)=0.900 mm-1,F(000)=546,GOOF=1.089,R=0.099 2,wR=0.249 0;配合物2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968 93(8) nm,b=1.223 82(10) nm,c=1.592 21(14) nm,α=67.486 0(10)°,β=73.158 0(10)°,γ=78.468 0(10)°,V=1.660 9(2) nm3,Z=2,Cd2C37H23N8O8Cl,Mr=967.88,Dc=1.935 g·cm-3,μ(MoKα)=1.432 mm-1,F(000)=956,GOOF=1.051,R=0.077 9,wR=0.141 2。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无限一维双链结构,配合物2为二维层状结构。此外,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在加固配合物的结构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