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相干结构核模型和格劳伯多次散射理论,计算了16O和18O的π-核双电荷交换反应截面。结果表明,由于核子的成对结构,同位旋非相似态之间的双核子跃迁显著增大。理论计算的18O(π+-18Ne与16O(π+-16Ne反应截面的比值,在16O基态不需含有太大的两个粒子-两个空穴组态成份时,便能很好符合实验。多步过程中间激发态的贡献也被估计了,表明贡献是小的。  相似文献   

2.
用相干结构波函数和格劳伯尔近似, 研究了18O(π+, π-) 18Ne(2+1, 1.89MeV)反应, 发现核结构对π核双电荷交换四极跃迁有重要影响, 多次散射机制能解释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π核散射的微观描述,计算了Tπlab=240、343MeV时π+-16O弹性散射微分截面,定性地符合实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求出了梯形近似下(π+π-s 态原子的相对论协变的 B-S 波函数,并通过应用这一相对论协变的 B-S 波函数和假设复合场论微扰展开中的最低次项——“直通图”为主,计算了过程π++n→p+(π+π-s的截面,讨论了直通图的一些性质.此外,这一计算对如下更有兴趣的过程或许提供了粗略的估计:μ++n→(μ+π-)+p.  相似文献   

5.
用Isobar激发机制研究了到达同位旋相似态的单电荷交换反应13C(π+0)·13Ng.s.。计算了最低阶图的贡献,得到的总截面与实验很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π-核散射的Δ33准门口态的概念。在这个简单的模型下,计算了Tπ1ab=163、220、240、254、303、380MeV的π--16O弹性散射的微分截面和总截面,并与实验进行了比较,得到与实验大致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海拔3220米的实验室里,用磁谱仪动量予选装置和多板云室,对落在0.23m2面积上的单根荷电强子进行了观测.考虑到各种可能的修正以后,得出在10—20 GeV/c之间,荷电强子的负正比为:N-/N+=0.53±0.05.当认为N+只包含有P和π+,N-是π-,而且Nπ+/Nπ-=1时,推算出Nπ-/Np=0.9±0.1.若π-积分谱的形式为j(>p)=Kp-r,估算出在5—20 GeV/c的动量范围,r(?)2.3.本文也对荷电强子的积分流强作了粗略的估计,其结果是:jp+π(>12 GeV/c)=(7.4±0.7)×10-5cm-2·st-1·s-1.  相似文献   

8.
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计算了飞行 K-奇异交换反应9Be(K--A9Be 和13C(K--A13C 的角分布.在平面波冲量近似下,计算了协同产生反应到达超核 A9Be、A13C 的奇异相似态和超对称态的微分截面的相对比,并且估算了这些微分截面绝对值.根据这些计算,讨论了通过奇异交换反应和协同产生反应产生超对称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 A(p,π-)B 反应的两核子模型,给出了反应矩阵元的约化和与核结构的关系.在平面波近似下,计算了入射质子能量为185 MeV 时的13C(p,π-14O(O+基态)的微分截面,定性地符合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推广静止π吸收的两核子模型用于讨论几百Mev飞行π介子被原子核吸收后发射核子能谱的现象。计算了220MeVπ介子被12C。58Ni和181Ta核吸收后的发射核子能谱以及吸收截面σabs、平均发射核子数N和π+-吸收后发射质子的产额比值R与A的依赖关系。这些实验都能成功地用两核子吸收机制给与描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复合粒子量子场论的微扰展开式和相对论性的(π&;#177;μ?)、(K&;#177;μ?)的B.S.波函数,计算了在原子核屏蔽库仑场中高能(π&;#177;μ?)、(K&;#177;μ?)原子的裂解能谱和截面。在极端相对论近似下,对大多数原子核,它们的裂解截面分别约为10-18cm2和10-17cm2。利用同样的波函数,还计算了(π&;#177;μ?)→π0+vμ(vμ),(K&;#177;μ?)→K0+vμ(vμ),以及(π&;#177;μ?)→μ+-+vμ(vμ),(K&;#177;μ?)→μ+-+vμ(vμ)的衰变几率。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程函扭曲的DWIA框架下,用跃迁密度方法计算了230MeV的π到18O的2+(1.98MeV)激发态上的非弹性散射微分截面,分析了π-和π+截面比,研究了中子半径的变化对微分截面的影响。我们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G.E.Brown和W.Weise的π-核散射理论推广应用到(π,N)反应上,计算了Tπ=100、200、290MeV时的4He(π-,n)3H反应的角分布,并与实验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π-核散射的Δ33准门口态模型下,计算了不同入射能量的π-4He(Tπ1ab=110、150、180、220、260MeV)和π-40Ca(Tπ1ab=115.5、163.3、241.0MeV)弹性散射的微分截面和总截面,结果与实验大致符合。对于π-4He散射,我们进一步考虑了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的修正,得到了与实验更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15.
本工作采用金硅面垒型半导体探测器和固体径迹探测器测量了57.0—73.0MeV 12C+169Tm, 175Lu, 181Ta, W, Re, Pt, 197Au, Pb和209Bi裂变反应碎片角分布和裂变激发函数. 由相当于全动量转移的裂变事件的碎片角分布统计理论直接确定了全熔合反应截面σfu, 从而获得了作为激发能函数的<Γfn>实验值. 与理论计算符合得到裂变位垒高度, 标准偏差为2.5MeV. 实验上确定的裂变位垒与非旋转液滴模型计算值相符合. 用同样方法, 我们还分析了已经发表了的12C+174Yb, 12C+198Pt, 16O+142Nd, 16O+170Er, 16O+181Ta和18O+192Os裂变反应激发函数, 研究了裂变位垒随裂变核质量数A的变化, 并且和液滴模型理论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程函扭曲的DWIA框架下,用跃迁密度方法计算了180MeV和230MeV的π在18O上的非弹性散射到2+(1.98MeV)激发态的微分截面,分析了π-对π+的截面比,研究了中子分布半径对微分截面的影响,我们的结果与实验定性符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推广了W. Weise等人处理π核散射的方法,把它用于研究(p,π)反应,并用此方法计算了3He(P,π+4He(Tp1ab=415MeV)的角分布。所得角分布的形状与实验符合,绝对值比实验值大3-5倍。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中微子实验可能产生了中性和带电重轻子,我们讨论了每“行”有四个元素,如 ve,e-,E0,E- vμ-,M0,M- vτ-,T0,T- ……的轻子模型.非对角中性流看来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文章提出的SU(2)×U(1)模型中,μ→eγ,仍可用Bjorken-Lane-Weinberg机制压低,重轻子的产生截面基本上与实验符合.最后我们讨论了一些SU(3)×U(1)及具有更高对称性的模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两核子吸收机制下讨论了B(π+d)c反应, 导出S-波πN相互作用下的(π+d)反应截面公式. 并在平面波近似下计算了12C(π+d)10C(0+,2+)的微分截面. 结果表明了氘核D-波分量的重要性; 中子对空间反对称的结构与对称性的结构对截面的贡献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QCD的渐近自由性质,求出一条腿动量平方固定另一条腿动量平方趋于无穷大时的波函数,并把它应用于计算e++e-→π+q+(?)过程(其中π介子相对于层子喷注轴有大的横动量)。计算结果表明,这个过程对e++e-→强子截面的贡献比e++e-→g+q+(?)过程的贡献小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