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4,4′-偶氮二[4-氰基戊酰(对-二甲氨基)苯胺](ACPMA)/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聚合及其动力学行为.考察了聚合反应温度、单体浓度、ACPMA浓度和BPO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测定了反应级数和聚合反应的活化能.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聚合反应速率随单体浓度增大、ACPMA浓度增大、BPO浓度增大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聚合物分子量随单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ACPMA浓度的增大、BPO浓度增大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该体系具有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特征,其引发MMA的聚合速率方程为Rp=K[ACPMA]0.57  相似文献   

2.
<正> 我们曾报道可聚合的芳叔胺N-甲基-N-(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苯胺(MEMA)与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过氧化二月桂酰(LPO)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虽然文献报道了N-甲基-N-(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对-甲苯胺(MEMT)的合成,但没有研究它对甲基丙烯酸甲酯自由基聚合的影响。本文研究了MEMT对BPO或LPO引发MMA聚合的影响,从聚合动力学研究表明BPO/MEMT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其引发机理与BPO/MEMA很相似。  相似文献   

3.
以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和共乳化剂十六烷醇 (HD)作为复合乳化体系 ,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和N ,N 二甲基苯胺 (DMA)作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MMA BA)作为混合单体 ,制备了分散相占 83 %以上的稳定的超浓乳液 ,然后在低温下引发聚合 .探讨了引发剂浓度、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摩尔比、乳化剂的浓度、液膜增强剂的种类、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稳定性和聚合速率的影响 ,测定并计算得到了聚合速率的公式 ;用激光散射粒度分布仪测定了聚合物乳胶粒子的大小及粒径分布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聚合物乳胶粒的形态 ,讨论了乳化剂浓度、聚合温度等对乳胶粒形态、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 3_丙烯酰胺基_9_乙基咔唑 (AAECZ) /氯化二苯基碘钅翁盐 (DPIOC)组成的光敏引发体系引发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光聚合 ,并研究了各因素对聚合速率的影响 ,得到了聚合动力学方程 ;讨论了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并探讨了引发机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哌嗪 (PPZ)与二氧化硫 (SO2 )电荷转移复合物 (CTC)的制备及其作为光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的聚合 ,发现PPZ/SO2 摩尔比对聚合速率影响甚大 .当PPZ/SO2 为 1∶2时 ,形成了具有潜在引发能力的复合物 (Ⅰ ) .Ⅰ引发MMA光聚合的动力学关系式为Rp =Kp [Ⅰ ] 0 .34[MMA] 1.0 6 ,表观活化能为 2 3 7kJ/mol.并对引发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有机过氧化物BPO,LPO分别与N,N-二(2-羟烷基)对甲苯胺DHET,DHPT组成的体系引发MMA的聚合。测定其聚合速度R_p,聚合表观活化能,聚合速度方程,聚合放热过程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用自旋捕捉和ESR波谱技术,测定了上述体系反应产生的自由基中间体,同时通过聚合物端基分析证实DHET,DHPT组份产生的自由基能引发单体聚合。依据实验结果提出了这类体系的引发机理。  相似文献   

7.
刘钰铭  杨月琪 《化学学报》1984,42(8):785-791
讨论了在氧存在下辐照乙烯类单体形成的过氧化物在引发聚合及共聚合中的行为及辐照温度对形成过氧化物的速率和性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过氧化物的生成及其引发聚合皆按自由基机制进行.V_0∝c~(1/2),G_R=10;(2)过氧化物的生成活化能为:E_(f(MMA)=11,E_f(Sr)=9.6,E_(f(AN))=8.5kcal/mol.聚合过程中的表观活化能E_MMA=11.4,E_(▽A)=11.4kcal/mol.引发活化能E_i(MMA)=E_i_(▽A)=13kcal/mol;(3)过氧化物生成速率随辐照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温辐照的过氧化物的引发性质发生变化;(4)辐照形成的过氧化物在聚合条件下的分解速率较BPO的分解速率缓慢而平稳,保证了聚合进程的平稳性;(5)预辐照一种单体可以引发另一种未辐照单体共聚.预辐照不同单体在共聚中的引发能力主要取决于预辐照单体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有机过氧化物BPO,LPO分别与N,N-二(2-羟烷基)对甲苯胺DHET,DHPT组成的体系引发MMA的聚合。测定其聚合速度R_p,聚合表观活化能,聚合速度方程,聚合放热过程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用自旋捕捉和ESR波谱技术,测定了上述体系反应产生的自由基中间体,同时通过聚合物端基分析证实DHET,DHPT组份产生的自由基能引发单体聚合。依据实验结果提出了这类体系的引发机理。  相似文献   

9.
丙酮对MMA-St无皂乳液聚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溶剂热法,以丙酮-水为分散介质,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共聚,制备了P(MMA-St)。讨论了丙酮含量对MMA,St均聚和MMA-St共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丙酮含量的增加,MMA成核速率先减小后增大,聚合速率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St成核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聚合速率先增大后减小;丙酮含量对MMA-St共聚的聚合速率的影响与单体比例有关,当V(MMA):V(St)=1:1时,聚合速率随丙酮的增加逐渐降低,当V(MMA):V(St)=1:3和3:1时,聚合速率随丙酮的增加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当丙酮含量高于40%后,MMA,St各自均聚和共聚的反应速率均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受阻胺TMP、TMPM、TUV-770对MMA、St本体聚合的影响。无论用BPO或AlBN引发MMA聚合时,TMPM或TUV-770都能延长诱导期,但对R_p的影响较小,而TMP能使R_p略增。测定了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1.
<正> 前文我们报告了含有芳香叔胺基的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4-N,N-二甲氨基苄酯(DMABMA)在过氧化二月桂酰(LPO)引发下的聚合动力学。从所得的聚合速度方程式及低的聚合活化能,认为DMABMA与LPO形成氧化还原体系而使DMABMA聚合,在本文第Ⅳ报中报道了DMABMA不仅能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还参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链中,因此称这种既能参与引发聚合反应,又参与聚合物链中的引发“引发剂单体(initiatomer)”。这种含有可聚合胺引发体系的优点是,用于丙烯酸酯类医用  相似文献   

12.
以过氧化二酰(BPO、LPO)或有机过氧化氢物(TBH、CHP)和芳叔胺如DMA或对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衍生物组成的引发体系进行MMA聚合,研究过氧化物与胺的结构对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二酰的活性要比有机过氧化氢物大,其顺序为BPO>LPO>CHP>TBH。对于BPO-芳叔胺或LPO-芳叔胺体系,芳叔胺中给电子取代基能提高聚合速度,而吸电子取代基能降低聚合速度。测定了MMA聚合的总活化能E_α,BPO-芳叔胺体系时E_α=36-54kJ/mole,LPO-芳叔胺体系时E_α=56-71kJ/mole;还研究聚合动力学。  相似文献   

13.
<正> 有机过氧化物引发烯类单体的聚合,可以加入芳叔胺促进过氧化物的分解,提高聚合速度。其中最常用的芳叔胺有N,N-二甲苯胺(DMA)、N,N-二甲基对甲苯胺(DMT),本文采用过氧化二苯甲酰(BPO)、过氧化二月桂酰(LPO)、叔丁基过氧化氢(TBH)和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四种过氧化物为引发剂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本体聚合,测得其聚合速度R_p的顺序为LPO>BPO>TBH>TBPB,但在添加芳叔胺DMT或脂环叔胺N-乙基哌啶(NEP)时,则聚合速度的顺序变为BPO-胺>LPO-胺>TBH-胺>TBPB-胺。添加这两种叔胺虽然都能促进聚合,但只对BPO引发剂有显著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我们曾报道过甲基丙烯酸-4-N,N-二甲氨基苄酯(DMABMA),4-N,N-二甲氨基苯乙烯(DMAS)等含芳香叔胺基的烯类衍生物不仅可以作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组分引发烯类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聚合,而且还进入MMA的聚合物链中。在另文中报道了两个芳香叔胺取代的丙烯酰胺:N-(4-N′,N′-二甲氨基苯基)丙烯酰胺(DMAPAA)和N-(4-N′,N′-二甲氨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的合成及其聚合的研究,本文研究了这两个丙烯酰胺衍生物与过氧化苯甲酰(BPO)组成的氧化还  相似文献   

15.
Aliphatic tertiary amino-group N-substituted acrylamides, N-acryl-N′-methylpiperazine (AMP)and N-methacryl-N′-methylpiperazine (MAMP) were synthesized directly from N-methylpiperazinewith corresponding acryloyl chlorides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 of their picrates,~1H-NMR, IR and MS. AMP did not polymerize with benzoyl peroxide (BPO), but could poly-merize with lauroyl peroxide (LPO). The rate equation of the polymerization was given as R_P=K_P [AMP]~(1.5)[LPO]~(0.5) and the overall activation energy of this polymerization system was 10.8Kcal/mol. The redox nature of LPO with the monomer itself was suggested. Even though AMP and MAMP hardly proceed the polymerization initiated with BPO, butunder lower concentration would form redox system with BPO to initiate the polymerization of MMAreadily. The rate equation of the polymerization of MMA initiated with MAMP-BPO systemwas given as R_P=K_P [MMA] [MAMP}~(0.5) [BPO]~(0.5) and the overall activation energy was 10.2Kcal/mol. The analysis of the obtained polymers confirmed that MAMP not only initiated the poly-merization of MMA by combining with BPO, but also took part in the polymer chains impartingthem with better biocompatibility.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DMAEMA)在过氧化月桂酰(LPO)引发下的聚合动力学。求出了在40、50、60和70℃下的表观聚合速率。得到其聚合速度方程式为: Rp-Kp[DMAEMA]~(1.5)[LPO]~(0.5)其表现聚合活化能E_a为9.7 kcal/mol,并提出了含脂肪叔胺基单体参与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而引发其自身单体聚合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4-N-二苯甲酮基马来酰亚胺与可聚合脂肪叔胺构成的光氧化还原体系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光聚合高青雨,杨更须,张福莲,张举贤(河南大学化学化工系开封475001)李福绵(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100871)关键词4-N-二苯甲酮基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酸-N,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