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Cu(Ⅱ)印迹壳聚糖交联多孔微球去除水溶液中金属离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以Cu2+为模板的壳聚糖交联多孔微球(Cu-CSCPM)对溶液中Cu2+的吸附性能,为该材料应用于去除废水、果蔬汁等有毒重金属铜离子提供理论基础。首先制备了Cu2+印迹壳聚糖交联多孔微球,并表征了微球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其次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该微球对Cu2+的吸附行为。结果发现,制得的微球表面多孔,含有活性-NH2,其含水量为69.59%,树脂骨架密度为1.22g/cm3,孔度值为73.68%,交联度为82.42%。初始浓度为60mmol/L、吸附温度40℃、pH=4.0时,Cu-CSCPM对Cu2+的饱和吸附容量为1.89mmol/g。Cu-CSCPM再生5次对Cu2+仍然具有较高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2.
模板交联壳聚糖对Cu^2+,Ni^2+,Co^2+离子的吸附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市售的壳聚糖在水介质中与Cu^2+生成络合物,用二醛处理进行交联,稀酸洗去Cu^2+离子,制得Cu^2+离子模板交联壳聚糖树脂。这种树脂在PH值5-6条件下对其模板离子Cu^2+离子有最大的吸附量,对过渡金属离子的吸附次序为Cu^2+〉Ni62+〉Co^2+。在酸性再生条件下不会发生软化和溶解,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离子印迹技术,以羧甲基壳聚糖(CMC)为原料、戊二醛(GLA)为交联剂,制得交联印迹材料GLA-Cu-CMC。研究了该材料对模板离子的结合性能与识别选择性。探讨了溶液的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GLA-Cu-CMC对Cu(II)可产生吸附作用,最大吸附量达到36.5mg/g;在Cu(II)/La(III)二元离子混合溶液下,该印迹材料仅对模板Cu(II)有吸附作用,而对La(III)没有吸附。  相似文献   

4.
二甲胺修饰戊二醛交联壳聚糖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在均匀水相介质条件下,采用戊二醛稀溶液制备交联壳聚糖树脂的方法,并以三聚氯氰为活化剂,合成了二甲胺修饰戊二醛交联壳聚糖树脂.研究了该树脂的红外光谱及吸附性能.该树脂对铜(Ⅱ)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吸附容量分别为42mg/g(干)和940mg/g(干),其吸附行为均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该树脂制备工艺简单,机械强度较好,可作为金属离子或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吸附剂和色谱填料.  相似文献   

5.
表面印迹纳米磁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对Cu(Ⅱ)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壳聚糖与自制的纳米四氧化三铁反应,加入一定量的铜盐使其与壳聚糖络合,再用环氧氯丙烷交联,用酸洗脱铜离子,得到表面印迹的纳米磁性壳聚糖.考察了阴离子、交联剂浓度对铜印迹效果的影响.用振动磁力仪及透射电镜对样品的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表面印迹的纳米磁性壳聚糖对Cu2 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显示,用硝酸铜印迹制备的表面印迹纳米磁性壳聚糖吸附剂平均粒径为25nm,饱和磁化强度为98.56emu/g,壳聚糖含量为18.7%.吸附剂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在Cu2 初始浓度为3.91mmol/L,pH为5时,15min即达到吸附平衡,以壳聚糖计Cu2 的饱和吸附量为4.07mmol/g,比纯壳聚糖粉高2倍.在含Zn2 或Cd2 、Pb2 的二元体系溶液中,离子印迹吸附剂对Cu2 具有明显的选择吸附性,而未印迹的纯壳聚糖粉几乎没有选择性.吸附剂易回收,重复使用性好,重复使用4次后,吸附量约保留最初饱和吸附量的98%.  相似文献   

6.
模板交联壳聚糖对过渡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以锌离子为模板,合成了戊二醛交联壳聚糖树脂,通过对过渡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合成的树脂对Zn(Ⅱ)离子具有较强的“记忆”能力,且对同族的Cd(Ⅱ)Hg(Ⅱ)也有较高吸附量。在酸性下条件再生不会发生软化和溶解,重复作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基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金属离子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综述了近年来以壳聚糖和壳聚糖衍生物为原料的金属离子吸附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交联和功能化反应,以及交联后的树脂对多种金属离子的吸附情况.常用的交联剂包括戊二醛、甲醛及环氧氟丙烷,(聚)乙二醇双缩水甘油醚等,壳聚糖树脂的功能化主要包括向其中引入冠醚、羧甲基等功能团,其中羧甲基化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另外,还介绍了金属离子模板壳聚糖树脂以及基于壳聚糖衍生物的蛇笼树脂的合成。  相似文献   

8.
球形铜离子模板缩聚物的制备及其选择吸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苯酚,甲醛、四乙烯五胺为反应单体,铜离子为模板,反相悬浮聚合物备出球形离子模板缩聚物。该模板缩聚物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显著的优于相应的非模板缩聚物。实验表明,应用离子模板聚合技术可提高普通吸附树脂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铅离子为模板,壳聚糖为功能单体,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加入交联剂环氧氯丙烷,合成了铅离子印迹的交联壳聚糖。通过红外光谱对铅离子交联壳聚糖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扫描电镜对其形态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交联壳聚糖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溶液p H=4.5时,交联壳聚糖对溶液中铅离子的吸附效率较高。吸附在交联壳聚糖上的铅离子可用0.1mol·L的EDTA溶液洗脱,洗脱率达82.73%。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印迹聚合物的最大吸附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模板交联壳聚糖分子印迹聚合物对铅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对印迹聚合物的选择性吸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印迹聚合物对铅离子的选择性好,能用于水溶液中除去铅离子。  相似文献   

10.
以壳聚糖为原料,先在氨基上引入羧甲基制备出N-羧甲基壳聚糖,再和环氧氯丙烷发生交联反应,合成出新型交联羧甲基壳聚糖,FTIR表征其结构。研究了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对Pb2+的吸附性能,探讨了交联剂用量、铅离子溶液的pH值、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对铅离子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对铅离子的吸附量优于壳聚糖,平衡吸附量可达297.6 mg/g。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对铅离子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er等温吸附,吸附主要依靠结构中的羧基和氨基基团。  相似文献   

11.
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吸附法是处理重金属废水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本文以马铃薯淀粉磷酸酯为原料合成高吸水树脂,并且检测了高吸水树脂对Cu2+的静态等温吸附性能。讨论了不同丙烯酸中和度的高吸水树脂产品、Cu2+离子浓度、树脂用量和吸附时间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并由X射线光电子能谱验证了铜离子在树脂上的吸附。  相似文献   

12.
以交联甘油环氧树脂交联的聚乙烯醇(PVA)为笼树脂,羧甲基壳聚糖(CCTS)为蛇树脂制备了具有蛇笼结构的复合螯合膜,研究了其对Cu^2 、Ni^2 、Pb^2 、Fe^3 、Zn^2 ,Hg”^2 、Cd^2 等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该树脂对Cu^2 、Ni^2 、Pb^2 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其中PVA是对Cu^2 的吸附的主要贡献者,而CCTS则是在对Ni^2 的吸附中起主要作用。该树脂可以用于含Cu^2 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以三聚硫氰酸为原料,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增塑剂,聚氯乙烯为大分子骨架,在MgO的存在下,合成得到了三聚硫氰酸交联聚氯乙烯树脂.对交联树脂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性能研究表明,合成树脂对Cu2+的吸附容量及选择性最大,在实验条件下吸附量达到1.056mmol/g;对其他金属离子吸附量很小,甚至不吸附.  相似文献   

14.
交联壳聚糖的结构及其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交联壳聚糖的结构及其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交联壳聚糖;Cu2+;Co2+;Ni2+;结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5.
陈新  邵正中  黄郁芳  黄曜  周平  于同隐 《化学学报》2000,58(12):1654-1659
仔细研究壳聚糖膜的结晶度、溶胀度及其对二价铜离子的吸附量与交联剂戊二醛含量(特别是在戊二醛含量较低时)的关系。结果发现膜的结晶度、溶胀度以及对铜离子的吸附量均在戊二醛摩尔分数为0.25%时达到极大值。结晶度的增大可归结于轻度交联能使壳聚糖分子链在成膜时排列更为有序;而溶胀度和对铜离子吸附量的增加则可认为是交联能使壳聚糖中原先被氢键作用所束缚的氨基获得了自由。  相似文献   

16.
结合溶液体系Cu-EDTA形态分析,研究了广泛pH值下EDTA对多胺螯合树脂(PAMD)选择性吸附Cu(Ⅱ)的影响规律。酸性条件(2.0pH7.0)下,随pH值升高,Cu(Ⅱ)的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显示出受游离EDTA离子形态变化的明显影响,这与阴离子络合态铜(CuHEDTA-和CuEDTA~(2-))与质子化氨基的静电作用相关。碱性条件(7.0pH12.0)下,随pH值升高,Cu(Ⅱ)的吸附量逐步增大并趋于稳定,这主要是因为作用机制由去质子化氨基与EDTA络合态铜形成三元络合物(7.0pH9.5)转变为去质子化氨基直接置换EDTA络合态铜中EDTA配体的方式(9.5pH12.0),进而增加了PAMD树脂对Cu(Ⅱ)的选择性吸附性能。另外,无机盐离子促进了PAMD树脂对EDTA络合态铜的配体置换作用,提高了Cu(Ⅱ)的选择性吸附性能。在盐、碱共存体系中Cu(Ⅱ)对EDTA的选择性系数高达73.1,可作为常见有机络合重金属离子选择性去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保护氨基的壳聚糖微球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得到不溶于酸的吸附剂,与氯乙酸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合成了羧甲基壳聚糖树脂,并用FT-IR对树脂进行了表征。其吸附Pb^2 的实验结果表明,在1h内有最快的吸附速率,吸附受pH值影响。在pH=5时,对Pb^2 的吸附量为1.12mmol/g,比壳聚糖树脂提高了70%。  相似文献   

18.
以壳聚糖为原料,通过交联和黄原酸化反应制备出交联黄原酸壳聚糖,采用FT-IR和XRD表征了其结构,并探讨壳聚糖及交联黄原酸壳聚糖对Pb2+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初始溶液pH值、温度以及吸附时间等因素对Pb2+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2+起始浓度0.01 M,起始溶液pH=5,室温25℃吸附2h条件下,壳聚糖和交联黄原酸壳聚糖对铅离子的吸附量分别为126.8 mg/g和238.9 mg/g,交联黄原酸壳聚糖吸附能力为壳聚糖的1.89倍。  相似文献   

19.
以大孔交联聚丙烯酸甲酯为原料,引入多乙烯多胺[H(NHCH2CH2)nNH2,n=2,3,4]配体,络合二价铜离子,合成出一系列以交联聚内烯酸甲酯为载体的多乙烯多胺/铜(Ⅱ)络合物,研究了这类高分子络合物在不同条件下对尿素的吸附性能。结果说明,在载体树脂相同时.配体不同的络合物树脂对尿素的吸附性能有很大差异,以二乙烯三胺或三乙烯四胺为配体,产物树脂对尿素的吸附量较大,而以四乙烯五胺为配体则吸附量较小。在尿素浓度130mg/dl、吸附时间8小时、介质为pH=7的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温度18℃时,该类高分子络合物对尿素的最大吸附量达到75.2mg/g。  相似文献   

20.
多胺化合成球形Ni2 模板交联壳聚糖吸附剂,该吸附剂对重金属镍离子具有更好的吸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模板化、胺化使吸附容量由1.072mmol/g提高到2.746mmol/g.通过不同吸附剂的红外光谱分析、含水率和Ni2 吸附容量的比较,验证了技术路线的正确性.研究了吸附剂对Ni2 的吸附性能,其对Ni2 的吸附具有较好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