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光电OMS100     
OMS100光电桅杆不贯穿潜艇的耐压船体,用升降装置可以将光电桅杆的旋转传感头升出舰桥导流罩。头部在俯仰和方位上可稳定。用无齿轮直流电机驱动器对瞄准线可进行精调和连调。头部有两个通道,一个是CCD摄像机通道,另一个是7.5至10.5um波长红外摄像机通道。传感头可配全球定  相似文献   

2.
针对轴流风机运行过程中,导流罩进出口局部损失降低轴流风机性能的问题。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通过建立优化导流罩进出口外形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轴流风机风量随导流罩进出口弧度半径变化的规律,对比两种出口形状对轴流风机风量的影响,分析导流罩优化后轴流风机性能改善的原因。结果表明:圆弧角和渐扩式进出口均可提高轴流风机性能。导流罩入口弧度半径R~a为1/5时,700r/min转速下的风量增加30. 5%。导流罩出口为渐扩式管路时,存在一个最佳扩展角,使轴流风机风量优化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LES/FW-H方法,研究了在导流罩入口采用弧形锯齿结构的半开式轴流风扇的气动声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弧形锯齿进口的周向非等宽导流罩可减小叶尖涡影响区域,降低叶尖涡强度。导流罩进口结构的变化对叶尖涡涡心轨迹有一定影响,弧形锯齿进口导流罩使得叶尖涡轨迹更远离轴心,随着弧形锯齿数目的增加,其叶尖涡轨迹越远离轴心。半开式轴流风扇的总噪声和导流罩的声辐射特性密切相关,采用弧形锯齿进口导流罩可降低风扇气动噪声,其中出口轴线方向可降低3 dB以上,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弧形锯齿数目的增加降噪程度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风机频率及导流罩进出风口弧度半径下对冷风机进行实验测试,得出不同进出风口导流罩弧度半径对冷风机风量及迎风面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导流罩进风口更换为弧度半径R_(a,i)为0.1圆弧接口,不同频率下风机风量的提升幅度均10%,且在R_(a,i)为0.3时冷风机的风量达到最大,增幅均13%;迎风面的风速标准偏差随导流罩进风口弧度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导流罩出风口弧度半径R_(a,o)为0.4时冷风机的风量达到最大,整体增幅约8%,略低于进风口弧度半径对冷风机风量的影响;在导流罩出风口弧度半径R_(a,o)为0.4时,冷风机迎风面风速均匀性达到最佳。因此,增加导流罩进出风口弧度半径可不同程度增加冷风机风量,提高风速均匀性,改善冷风机性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功率LED光源存在的散热问题,在风冷散热条件下,对加装导流罩的大功率LED散热器进行优化设计。在肋片结构参数固定的条件下,利用流体分析软件对导流罩的内径、高度、进气口直径以及散热器肋片夹角进行优化。通过改变这些参数来改变散热片表面气体流体的流形、风速等值,最终改变肋片表面对流换热系数。获得的导流罩和肋片夹角参数:导流罩高度85 mm,进气口直径76 mm,出气口直径83 mm,散热器肋片夹角9。通过优化使散热器温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为大功率LED灯具散热设计提供了一种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液氧煤油发动机尾焰冲击导流槽的流场规律,采用CFD软件计算了液氧煤油发动机尾焰对无导流装置、有锲形导流装置和有圆锥体导流装置三种不同导流槽的冲击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冲击不同导流槽的尾焰燃气流动。结果表明:液氧煤油发动机尾焰燃气垂直冲击无导流装置的导流槽,沿着导流槽侧面流动和向上反射的燃气会对导流槽底面正上方环境产生高温影响;锲形导流装置能够避免沿着导流槽侧面流动和向上反射的燃气对导流槽底面正上方环境的高温影响;圆锥体导流装置能够避免向上反射的燃气对导流槽底面正上方环境的高温影响,在避免燃气沿着导流槽侧面流动方面仍有改进余地;相对尾焰燃气冲击无导流装置的导流槽,锲形导流装置和圆锥体导流装置表面最大压力分别增大了10.31%和33.81%,锲形导流装置和圆锥体导流装置受尾焰燃气冲击的最高温度分别降低了4.04%和8.95%。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内容属于舰艇声兼容性技术研究的一部分。应用声学软件SYSNOISE计算了,声纳定向发射时某试验用声纳导流罩及尾部吸声障板的声场特性,同时进行相同工况的水下模型试验。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说明应用声学软件对声纳声场进行计算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有可能推广至其他的水下模型的声场计算。结果数据反映了吸声障板对声纳定向发射时声场的影响,为舰艇总体声纳导流罩内吸声障板的结构设计、声兼容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中介绍了单压吸收式制冷系统中驱动装置的主要类型,并分别阐述了几种主要驱动装置的研究进展。以导流式气泡泵为例,对其性能进行了简单的实验研究。总结了三种驱动装置之间的联系,对目前驱动装置研究所面临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Navier-Stokes方程和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对只在叶轮尾缘带有导流罩的低压轴流风扇进行了三维稳态内流模拟,详细分析了叶顶流场中叶尖涡的产生和发展轨迹。研究结果表明,叶尖涡在距叶尖前缘约1/4叶顶轴向弦长的吸力面附近形成,在叶轮出口附近消失,在切向约占3/4流道,近似形成一个涡环,阻塞主流.在回转面上,叶尖涡涡核先沿流线方向发展,在导流罩附近逐渐转为切向方向发展;在径向方向,叶尖涡先沿外径方向发展,在导流罩附近转向内径方向移动。空调室外机系统的不对称结构引起叶尖涡在叶轮旋转过程中的相对位移.流量的变化对叶尖涡的轴向位置影响较大,而对其径向位置的影响不明显;小流量时叶尖涡的轴向移动能力减弱,切向移动能力增强,消失位置向前缘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0.
船舶球鼻艏导流罩声障板参数对艉部声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声障板相关参数对球鼻艏导流罩内声纳艉部声场的影响。对某舰缩比模型罩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然后运用有限元法声学分析软件,计算了某些频率下声源定向发射的声衰减特性和声场特性。计算结果与已进行的模型罩消声水池的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离轴凸双曲面的加工和检测是非球面加工检测中的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结合一块口径φ230mm、离轴量226mm的凸双曲面镜,提出了离轴凸双曲面镜单修加工以及采用离轴Hindle球检测偏转角度的离轴凸双曲面镜这一方案.给出了单修加工工艺,并解决了检测光路的搭建难点.加工完成的离轴凸双曲面的面形精度RMS优于λ/50(λ=63...  相似文献   

12.
We developed the improved absorption heat pump to promot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and obtain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Simplification of a uni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were realized by the tube-side falling film design. 2. Limit of output temperature could be raised up to 200°C with BTA as the most suitable corrosion inhibitor. 3. Weight reduction of a unit by about 40% compared to our conventional design and cost reduction could be realized. 4. The first commercial unit based on the improved technology of 5 Gcal/h is under manufacture.  相似文献   

13.
Bakulin  V. N.  Borzykh  S. V. 《Doklady Physics》2021,66(5):134-138
Doklady Physics - Equations are obtained, and a model is constructed for studying the dynamics of separation of fairing flaps of rocket and space system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angular...  相似文献   

14.
The development of a low-cost technology to manufacture high-contrast X-ray LIGA masks is topical because this technology is important for various applied research on microstructured products with minimum element sizes of 10–50 μm, such as microfluid analytical systems, selective waveguide mesh-based elements to control terahertz (THz) radiation, microshaped optical elements for the visible range, etc. Technological particularities of mask manufacture are considered. A method to check the quality of masks is presented. Test microproducts manufactured using the produced deep X-ray lithography masks are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15.
The flexible laser micromilling technology for ceramic MEMS production of microhotplates in the surface mount device (SMD) package is described. Curren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using described technology makes it possible to manufacture all parts of MEMS sensor in the SMD with form factor of SOT-23 package type.  相似文献   

16.
亚微米投影光刻物镜光学制造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亚微米光刻5倍g线与i线投影光刻物镜的光学制造技术。讨论超高精度要求的球面曲率半径、透镜中心厚度、球面面形与透镜偏心差等各项指标的综合控制技术与检测方法。着重介绍了作者所发展的大口径高精度双胶合透镜的计算机辅助无变形胶合技术。给出了加工检测结果以及镜头的主要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7.
MCP制造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金祥 《光子学报》1994,23(2):158-167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发展的MCP制造技术和几种制造技术的新发展,如AT-MCP、叠层MCP、光敏玻璃基MCP及微电铸MCP等制造技术;与RLSG-MCP制造技术相比,尽管它们目前仍未达到广泛应用的程度,但对促进MCP未来的发展将有很大的潜力,尤其是AT-MCP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18.
溶胶-凝胶技术在光学制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胶-凝胶技术是一种超结构材料处理技术,与浇铸工艺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光学制造技术。本文简要回顾和比较了基于溶胶-凝胶处理技术制造SiO2单片光学元件和玻璃的多种处理方法,重点描述在常压下用水解硅醇盐方法制造SiO2单片凝胶七个处理步骤的化学、物理过程。概述了这种方法的特点和制得光学元件的特性,列举和讨论其在制造折射、衍射、微型光学元件和复合系统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19.
Φ420mm离轴抛物面反射镜的制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Φ420mm大口径离轴抛物面反射镜的加工与检测技术。给出了加工方案的确定原则,起始球面的选择,离轴抛物面非球面度的计算。讨论了在母抛物面加工过程中,以离轴镜面位置做为子孔径检验来控制母抛物面面形,从而最终保证离轴镜面形的子孔径立式检验方法。并对加工检验中各元件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作了分析与估算。报告了离轴镜从母体镜上套挖的工艺方法。给出了离轴镜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20.
193nm光刻曝光系统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影曝光工艺是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曝光系统的工艺水平已成为衡量微电子制造技术的重要标志。重点介绍了目前193 nm光刻设备曝光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为提高曝光质量所采用的相关分辨率增强技术;通过分析曝光系统的构成和其中的关键技术,探讨了国内研制相关曝光设备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