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教材《物理学》第三版第 13页〔例题〕和第 15页〔例题 2〕 (原题见该教材 )中 ,关于斜面上的重力G分解为下滑力F1 ,和正压力F2 (如图所示 ) ,笔者认为把重力的分力F2 称之为正压力是错误的 .理由是 :1.重力的分力F2 和正压力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力 .因为重力是属于万有引力 ,是由于地球的存在对放在它周围的物体能产生吸引的力 ,不论这个物体在地面上还是在空中 ,它的作用是要把一切物体拉向地面 .当一个物体放在斜面上时 ,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 ,但它并不竖直下落 ,而是沿着斜面下滑 ,同时压紧斜面 ,即 :重力G分…  相似文献   

2.
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第14题:如图1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ψ满足.  相似文献   

3.
汪飞 《物理通报》2013,(4):86-87
1问题的提出【题目】(2011年高考江苏物理试卷第9题)如图1所示,倾角为α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铺放在斜面的两侧,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现将质量分别为M,m(M>m)的小物块同时轻放在斜面两侧的绸带上.两物块与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在α角取不同值的  相似文献   

4.
1原题题目:(2011年高考江苏物理卷第9题):如图1所示,倾角为a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铺放在斜面的两侧,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现将质量分别为M,m(M〉m)的小物块同时轻放在斜面两侧的绸带上.两物块与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在a角取不同值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5.
一、填空题(每题2分,计32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加有下划线的空白位置.只要求写出结果,不写运算过程. 1.如图1所示,物体质量为优,人的质量为M(M>研),忽略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及摩擦,人以大小为F的力向下拉绳子(F<优g),重物对面板的压力大小为 . 2.质量为研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目的斜面上,如图2所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3.一辆汽车原来的速度是36km/h,现在以0.25m/s。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则40s末的速度为 .图 8图 2图 3 4.画出如图3所示的静止在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图. 5.光滑斜面高3m,斜面长5m,一物块沿斜面下滑…  相似文献   

6.
静摩擦力是力学中常见的摩擦力的一种形式,其定义是;当物体有滑动趋势但尚未滑动时,作用在物体上的摩擦力称为静摩擦力.关于静摩擦力的大小,好多教材举例都是静摩擦力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即静摩擦力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容易忽视的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静摩擦力却随拉力的增大而减少,下面举例说明上述情况及条件. 例1.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a所示),此时物体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mg,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垂直斜面向上.静摩擦力f0,方向沿斜面向…  相似文献   

7.
对一道常见物理习题的看法王相佐(辽宁省医疗器械学校沈阳110026)有这样一道常见习题,题图如下图,已知条件是斜面高为h,且光滑,平面不光滑.由平面顶端静止滑下的物块在平面上滑行的最大位移为S,求证平面摩擦系数μ=此题本意是考查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及...  相似文献   

8.
[题目]:一质量为M,倾角为α高为h的光滑斜面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斜面顶端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让物块由静止开始下滑,求物块滑到底端时的速度是多少? 原解:如图1,设物块滑至斜面底端时  相似文献   

9.
陈玺君 《物理通报》2017,36(9):105-108
研究了一个滑块在光滑的斜面体上运动的力学问题, 给出了定量细致的推导过程, 结论表明: 物块的速 度、 位移随下落高度变量变化, 加速度、 作用力为定值,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对内力弹力分别做了功, 但总功为 零, 且进行了教学方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李高斌 《物理通报》2009,(10):11-13
力学中有一类现象称为“自锁现象”,当自锁条件满足时,外力越大,物体保持静止的能力越强.人们利用自锁现象的力学原理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机械工具,这些工具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的现象也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1.
2011年高考江苏卷物理第9题所考查的力学模型很新颖,作为压轴选择题,显然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如图1所示,倾角为α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  相似文献   

12.
李开玮 《物理通报》2017,36(4):48-49
在力学中, 斜面运动常只讨论斜面固定情况下物块的运动, 文章分析了斜面不固定情况下物块的运动 情况, 其求解过程对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摩擦力,本文向同学们介绍几种摩擦力的分析方法.1滑动摩擦力1.1滑动摩擦力是成对出现的例如,一物体由斜面上滑下时如图1-a,物体受到斜面对它沿斜面方向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和物体对斜面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图1-b).1.2滑动摩擦力...  相似文献   

14.
动能定理F·s=△Ek和动量定理F·t=△mv中的F是被研究物体所受合外力.如果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为恒力,则两个定理中F是相同的.若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是变力,两定理中的F就不同了.请看下面两题.  相似文献   

15.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新课程卷第15题是求雨滴在无风情况下终极速度的计算题,该题不仅物理情景新颖,而且还给出了中学阶段没有学习的新公式(球形雨滴缓慢匀速平动时所受到的阻力f=krv),有利于考查考生提取、运用有用信息的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本文就谈一谈雨滴的终极速度及其应用---沙里淘金。一、物体在粘滞流体中运动受到的阻力粘滞阻力物体在粘滞性流体中运动时,由于物体表面附着一层流体,这层流体被物体带走,从而造成物体表面附近的流体有一定的速度梯度,流层之间有内摩擦力,因而物体也受到内摩擦阻力的作用,这种由流体的粘滞性直接引起的阻力叫做粘滞阻力。  相似文献   

16.
问题:斜面上放一貭量为m的物体,静止不动。在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重力分力P_1与静摩擦力f_r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一直线上,为什么能平衡呢?图1所表示的物体受力情况正确吗?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这样表示?如果将斜面逐渐抬高,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开始滑动而不翻转?又在什么条件下翻转而不滑动?等等。新教师回答这些问题时遇到了困难。现在分析如下: 对于一个不能看作成为貭点的物体来说,图1的分析是不正确的。物体在斜面上的平衡不是受了两对正交力的作用,而是受到两对力偶的作用(图2)。一对力偶是重力分力P_1与静  相似文献   

17.
力学一题     
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其密度p大于水的密度p水,将其放入一盛水容器内,使它正好被水浸没,如图一所示.松手后使该物体的一面沿容器些向下运动,初速度为零.试描述该物体的运动情况. 按照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条件,只要 P>P水,物体就下沉.但值得注意的是,本题中物体的一面与容器壁相接触,两者之间无水渗入,故当物体在下沉过程中,在竖直方向除了受到向下的重力G和向上的浮力F以外,还受到物体与容器壁之间的摩擦力f,方向向上,如图二所示,而f是随着水对物体的水平压力N的增大而增大的,N又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故当物体运动到某一深度时,将停止…  相似文献   

18.
《技术物理教学》2003,11(3):46-46,F003,31
一、填空题 1.力是_量(填矢量或标量),二个相同的力是指_ 2.轻质弹簧一端挂起来,另一端空载时长10二。.巧m.当挂上重力为‘,二0.6N的物体时弹簧长为l,二。.18m,若换为q二1.2N的物体挂在弹簧上,这时弹簧长l:二_,此弹簧的劲度系数k=空中匀速下降时,人和伞受到空气的阻力大小是 N,方向是 14.甲、乙两物体在同样外力作用下,使甲产生0.7而s,的加速度,使乙产生2.8耐扩的加速度,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_ 巧.工人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将木箱沿斜面匀速拉上去,若木箱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拜,则拉力的大小等于_.二、选择题竺 3.物体受两个互…  相似文献   

19.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是高考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该理论经常被用到现代科技和生产生活中.高考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和磁场中的受力分析及对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试题经常以电场和磁场叠加的形式出现,也就是所谓的“复合场”.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Ⅱ卷第25题考查的就是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但该题没有考虑清楚实际的物理情境,在电场的边界模型上出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普通物理的一道摩擦力对斜面上物体做功的力学选择题,从简单到一般分别进行了讨论,分析发现如果不考虑物体垂直斜面方向的运动,在斜面的高度和水平长度均相同的情况下,只要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因数相同,无论斜面是直的还是凹下或是凸起,摩擦力所做功都是相同的.如果考虑物体垂直斜面方向的运动,摩擦力对凸起斜面上的物体所做的功小于摩擦力对直斜面上物体所做的功,摩擦力对凹下斜面上的物体所做的功大于摩擦力对直斜面上物体所做的功。同时选择特殊情况对有关的微分、积分方程进行了求解,利用计算机作图技术对微分方程的求解结果分别不同情况、不同的摩擦系数进行了讨论,发现微分方程求解的结果中有些是与物理事实不符,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