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催化剂的酸性和氧化还原性在催化生物质平台分子转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杂多酸具有较强的酸性以及优良的氧化还原性,因而杂多酸在生物质催化转化领域备受关注。本文利用溶胶-凝胶法和硅烷化方法将杂多酸催化剂封装在二氧化硅载体内部,随后以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表明杂多酸在催化剂中保持了其完整结构,X-射线衍射表明杂多酸高度分散在二氧化硅载体上,电镜表征显示催化剂呈球形纳米颗粒形貌。基于以上表征结果,我们将包覆的杂多酸催化剂应用于甘油氧化,在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温和反应条件下,合成的材料对甘油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其中对甲酸的选择性大约为70%,对乙醇酸的选择性大约为27%。硅烷化过程对于催化剂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单纯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积为287m~2·g~(-1),二氧化硅包覆杂多酸经过硅烷化后,其比表面积降为245 m~2·g~(-1),而且孔径也有所降低。单纯二氧化硅与水的接触角为0°,而二氧化硅包覆的杂多酸在硅烷化之后的催化剂具有很强的疏水性,与水的接触角为137°。根据这些催化剂表征数据说明硅烷化过程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的疏水性,而且同时限制了载体孔径,阻止杂多酸流失到反应体系中,与传统的浸渍法将杂多酸负载在二氧化硅载体上得到的催化剂相比,催化剂的循环利用性显著提高。反应后的催化剂结构与新鲜催化剂相比,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催化剂经过一次循环后,表面暴露了更多的活性中心,活性稍有提高。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强质子酸可以显著提高反应的催化性能,揭示了Bronsted酸在甘油氧化过程中对甘油分子的活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催化甘油选择性脱水制备丙烯醛是一种较有应用前景的生物质转化反应。反应使用的固体酸催化剂包括无机酸及其盐、稀土焦磷酸盐、金属氧化物、杂多酸和分子筛等。相比于其它类型的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甘油脱水制丙烯醛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简要分析了氧化物催化甘油脱水反应的机理,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钼钒砷三元杂多酸氧化还原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杂多酸应用十分广泛 ,作为催化剂是迄今为止的一项最广泛、最重要、最具前途的应用。已经用杂多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实现工业化的大型项目有八个[1] ,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杂多酸具有酸性和氧化性 ,作为酸型、氧化型或双功能催化剂 ,应用于许多均相和多相催化反应中。其中 ,具有 Keggin结构的杂多酸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 ,是被广泛应用的酸种之一。杂多酸组成元素众多 ,可以通过调变元素的组成和比例来调变其氧化还原性 ,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催化需要 ,这对于开发新型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合成了四种钼钒砷三元杂多酸 ,经表征确…  相似文献   

4.
杂多酸的固载化─关于制备负载型酸催化剂的一般原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杂多酸同时具有酸和氧化-还原的催化特性,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前景.这类化合物在一系列精细合成中取代硫酸作为催化剂以满足环保的要求,显示出了很大的潜力.杂多酸固载化后,不仅能在液相氧化和酸催化反应中把催化剂从反应介质中很方便地分离出来,而且还为这类均相催化反应的多相化,甚至利用催化蒸馏新工艺等创造了应有的条件,可以使生产工艺大大简化,获得更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很好表征过的多种孔性材料,包括氧化物,如Al_2O_3、SiO_2、TiO_2、硅藻土、膨润土和来源不同的活性炭为载体,考察了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在大量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总结载体对固载杂多酸催化活性的影响等,探讨载体的内在性质在杂多酸固载、吸附和催化反应中的作用本质,为由吸附法制备各种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在液相中的应用提供可资参考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用浸渍、烧结方法制备了不锈钢网(3×15cm)负载催化剂:由溶胶-凝胶法制备含(400目)电气石粉的二氧化钛催化剂,并与直接混合电气石粉、P-25 TiO2的复合负载催化剂进行对照;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表征催化剂结构;研究了催化剂在反应器(14L)中由20W紫外杀菌灯照射下光催化氧化去除气相甲苯污染物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制溶胶过程中添加微米级电气石粉,得到催化剂粒径较小,其负载量和催化活性均有提高,平均催化比活性达到1.90mg·m-2·min-1或0.11mg·g-1·min-1,该催化剂在静态条件下反应4h,对初始浓度为180mg·m-3和70mg·m-3的甲苯去除率分别达到87%和82%;而同样的高初始浓度下,负载P-25仅可去除21%甲苯,复合负载P-25、电气石可去除58%甲苯,其催化比活性达到1.35mg·m-2·min-1或0.18mg·g-1·min-1.  相似文献   

6.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结构导向剂, 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 通过添加碳纳米管(CNTs), 制备介孔二氧化硅包覆碳纳米管网状结构的复合材料(C/Si). X 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显示, 介孔二氧化硅的孔道结构高度有序, CNTs 均匀分散于二氧化硅刚性骨架中. 以其为载体微波负载制备了Pt-C/Si-x 纳米粒子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在硫酸和甲醇溶液中电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具有较高导电性能的复合材料保持了二氧化硅的均匀的孔道结构有利于电解液存储和质子传输, 使得该催化剂显示了良好的电催化活性. 其中碳纳米管添加含量为40 mg 时,催化剂在H2SO4 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活性面积高达120.9 m2·g-1, 远大于Pt/CNTs 的电化学活性面积, 对甲醇的催化峰电流也达80.3 mA·cm-2. 预示其作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氢锆(ZPS-PVPA)为催化剂载体, 通过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其中无机磷酸氢锆的羟基进行修饰, 再与均相手性Mn(salen)催化剂进行轴向配位固载, 实现了手性均相催化剂的非均相化.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证实制得了非均相催化剂. 随后, 考察了该非均相催化剂对α-甲基苯乙烯、 苯乙烯以及茚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以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为氧化剂, 在 0 ℃反应 3 h, 催化剂用量为 0.03 mmol, 在轴向配体 N-甲基吗啉氮氧化物(NMO)的参与下, 催化剂能高效催化α-甲基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 反应的对映选择性(e. e.值)可达 91.5%, 转化率为 99%. 此外, 以茚为底物考察了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 结果表明, 催化剂重复使用10次后, 反应的e. e.值(>90%)远高于在相同条件下均相Mn(salen)催化剂催化茚反应的e. e.值(65%).  相似文献   

8.
甲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通过催化氧气氧化制备甲酸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不溶于水的生物质原料的转化,采用可溶于水的均相催化剂体系证明是有效的。本文总结了均相催化剂体系(包括含钒杂多酸、含钒杂多酸+H2SO4、含钒杂多酸基离子液体、NaVO3+H2SO4、VOSO4、NaVO3-FeCl3+H2SO4、FeCl3+H2SO4等)在催化氧气氧化生物质(包括生物质模型化合物、纤维素、木材、秸秆和玉米芯等)制备甲酸方面的研究,分析了其转化的过程和机理。最后,指出了目前催化氧化生物质制备甲酸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成云飞  陈立芳  漆志文  贺鹤勇 《化学学报》2013,71(10):1369-1372
将钯杂多酸锚定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修饰的SBA-15孔道内, 得到了一种新型、高效的钯杂多酸/SBA-15 (Pd3Bi2W22/SBA-15)多相催化材料. 采用XRD和FT-IR红外光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并检测了其对正十六烷氧化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以空气为氧化剂, 在无任何溶剂的条件下, 该催化剂对正十六烷烃氧化成醇类和酮类显示出了优良的催化性能, 并且可多次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以MCM-41为载体的过氧磷钨杂多酸季胺盐系列催化剂,并用XRD,FTIR,BET等方法测定了催化剂的体表结构.发现不同晶化时间合成的MCM-41具有不同的孔结构和比表面,负载过氧磷钨杂多酸季胺盐以后的催化剂对18醇催化氧化成18酸表现了不同的催化性能,与无载体的过氧磷钨杂多酸季胺盐催化剂相比显示了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异丙醇脱水、甲醇转化等为模型反应,采用改变12-钨磷酸在载体SiO2上担载量的办法,对Keggin型杂多酸催化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PA的表面和体相酸中心,对于极性较大可进入其体相内部的异丙醇分子的脱水反应,在担载量为5×10-5-1.5×10-1molHPA/(dm)3SiO2的范围内,具有相同的转化频率。HPA的表面和体相酸中心具有不同的催化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蒸氨法制备Cu/SiO2催化剂,分别考察气相二氧化硅(SiO2-aer)、硅胶(SiO2-gel)和碱性硅溶胶(SiO2-sol)对Cu/SiO2催化剂催化甲醇裂解制氢性能的影响,并采用N2吸附-脱附、N2O化学吸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硅源对Cu/SiO2催化剂的活性具有较大影响。以碱性硅溶胶作为硅源制得的Cu/SiO2-sol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活性中心粒径较小且分散均匀,这些使得其制氢性能优于其他两种硅源为载体所制备的催化剂。在反应温度280 ℃,反应压力1 MPa,甲醇质量空速0.6 h-1的条件下,相较于Cu/SiO2-aer和Cu/SiO2-gel催化剂,Cu/SiO2-sol催化剂的甲醇转化率分别提高10%和7%,气相副产物CH4和CO2浓度也有所降低,该催化剂上的甲醇转化率和气体收率分别达到98.4%和96.7%。  相似文献   

13.
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光谱和H2-TPR表征技术对CoMo/Al_2O_3-SiO_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增加CoMo/Al_2O_3-SiO_2催化剂中的SiO_2含量会促进八面体配位钼物种向四面体配位钼物种转变,SiO_2含量越高这种结构转变趋势越显著。在CoMo/Al_2O_3催化剂载体中加入适量的SiO_2能够改变载体与活性金属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硅溶胶和气相二氧化硅为载体,采用氨蒸法制备了Cu/SiO2-sol和Cu/SiO2-aer两种催化剂,采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2O-H2滴定、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样品进行表征,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两种催化剂对糠醛气相加氢制2-甲基呋喃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u/SiO2-sol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在150 h反应时间内,糠醛转化率为100%,2-MF选择性在91%以上。这主要归因于以硅溶胶为硅源可以生成更多页硅酸铜,还原后催化剂表面Cu的分散性更高、弱酸位更多,有利于提高糠醛的转化率与2-甲基呋喃的选择性。同时Cu/SiO2-sol具有较大的孔容孔径,有利于降低反应过程中积炭,延长催化剂寿命。  相似文献   

15.
水热法合成了铈铁纳米复合氧化物,采用化学沉积法在其表面包裹SiO2制备核-壳结构磁性材料,以其为载体负载H2O2结合Keggin结构磷钼酸(HPMo)制备了HPMo-H2O2/CeFexOy@SiO2吸附-氧化脱硫催化剂。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BET)、31P魔角核磁共振(MAS-NM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SiO2将CeFexOy包裹形成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以其为载体负载HPMo-H2O2后Keggin型多酸的骨架结构保持,并产生少量过氧化磷钼酸盐活性物种。 不同催化剂对有机硫化物二苯并噻吩(DBT)的吸附脱硫和氧化脱硫性能,均呈现出HPMo-H2O2/CeFexOy@SiO2>CeFexOy@SiO2>CeFexOy的活性顺序,多酸的引入大大提升了其对大分子有机硫化物的吸附和氧化脱除性能,催化氧化脱硫活性的提高源于多酸分子“假液相”反应过程的结果。 在反应温度60 ℃,反应3 h,m(油)∶m(催化剂)=35∶1,n(O)∶n(S)=10∶1的条件下,对DBT氧化脱除率达到99.4%。 制备的磁性核-壳结构氧化脱硫剂有理想的氧化脱除DBT的循环使用性能,并且可通过外加磁场进行简单分离,是一类制备方法简单、催化活性高且稳定性好的绿色环保型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Palladium, silver and palladium–silver catalysts supported on silica were prepared by coimpregnation of support with solution of AgNO3 and Pd(NO3)2.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D),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 (TPR), time of flight ion mass spectrometry (ToF-SIMS), chemisorption of carbon monoxide and were tested in the reaction of selective oxidation of glucose to gluconic acid.

XRD and TPR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n interaction between Pd and Ag on the surface of silica after oxidation at 500 °C and reduction at 260 °C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solid solutions.

ToF-SIMS images of the surface of 5% Ag/SiO2 catalyst after oxidation at 500 °C and reduction at 260 °C show that Ag atoms supported on silica are not distributed homogenously but tend to form regions of enhanced Ag concentration. Positive ions images of the surface of 5% Pd/SiO2 catalyst also display regions of enhanced concentration of Pd atoms, but they are more homogenously distributed on silica.

ToF-SIMS peak intensity ratio 108Pd+/107Ag+ for bimetallic 5% Pd–5% Ag/SiO2 catalysts has a lower value than that obtained for physical mixture 5% Pd/SiO2–5% Ag/SiO2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surface of bimetallic catalyst is enriched with silver atoms.  相似文献   


17.
用初湿含浸法制备了不同Ru添加量的Co/SiO2模型催化剂,然后进行N2物理吸附、XRD、H2-TPD、DRIFTS等表征和微分固定床费托(F-T)反应评价。F-T反应结果表明,催化剂中添加Ru后,CO转化率显著提高,TOF值增大,CO2和CH4选择性降低,烯/烷比(O/P)降低。FT-IR表征说明,催化剂添加Ru后Co-O键的强度减弱,相对应的H2-TPR也表明,催化剂的还原度得到显著提高。还原后的催化剂XRD结果进一步证实,加入Ru后,催化剂无钴氧化物被检出,并且当Ru添加量为0.5%(质量分数)时催化剂中金属钴主要以六方密堆(hcp)形式存在。CO-DRIFTS结果显示,Ru的加入使CO的吸收峰发生红移,即Ru促进了CO的解离。H2-TPD结果则表明,随着Ru添加量的增加,催化剂表面COads/Cos和CO*/Cos增大,这是CH4选择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activity of Ir4(CO)12 bound to tris-(hydroxymethyl)phosphine (THP) grafted silica (THP/SiO2)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EXAFS, FT-IR and kinetic studies. It was found that Ir4(CO)12 was uniformly attached on THP/SiO2 by substitution of CO by THP (Ir4/THP/SiO2). The tetra-iridium carbonyl cluster framework was remained during the substitution of THP ligands and two THP ligands coordinated to the iridium carbonyl clusters to form Ir4(CO)10(THP/SiO2)2. species. When Ir4/THP/SiO2 was evacuated at 373 K, bridge CO was desorbed and Debye-Waller factor of Ir---Ir contribution derived from EXAFS analysis was increased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cluster framework was distorted by the evacuation at 373 K. The resulting sample evacuated at 373 K was an active catalyst for hydroformylation of ethene and partial oxidation of propene, while the Ir4/THP/SiO2 without evacuation exhibited poor catalytic activities. The propene oxidation reaction proceed on the Ir4/THP/SiO2 evacuated at 323–353 K under subatmospheric pressures to give acetone as a product in high selectivity. The ethene hydroformylation proceed on the evacuated Ir4/THP/SiO2 at lower temperatures compared with other conventional iridium catalysts. EXAFS characterization and kinetic studies suggested that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structural distortion of the iridium cluster framework due to surface attachment by the bidentate phosphine substitution.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二氧化硅负载的不同碱金属硝酸盐催化乳酸缩合制备2, 3-戊二酮的催化性能。在考察的碱金属硝酸盐如硝酸锂、硝酸钠、硝酸钾和硝酸铯作为催化剂的前驱体中,重点关注的是碱金属阳离子对乳酸缩合反应的影响。通过对这些硝酸盐前驱体在反应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硝酸铯的催化性能最佳。为了探究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原因,对新鲜催化剂和用过的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进行表征,发现所有的硝酸盐在反应过程中快速地转变为乳酸盐,并认为乳酸盐才是催化活性物种。随后,又借助CO2程序升温脱附(CO2-TPD)表征手段对用过的催化剂的碱性进行表征,发现二氧化硅负载的硝酸铯具有最强的碱性。乳酸缩合反应制备2, 3-戊二酮被广泛认为是碱催化反应,因此,二氧化硅负载的硝酸铯展示了最佳的催化性能。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反应温度、硝酸盐的负载量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以4.4%(x,摩尔分数)CsNO3/SiO2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300 ℃条件下,2, 3-戊二酮的收率达5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