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刘逸鹏 《物理实验》2004,24(9):27-28
物体如果在一个(或几个)恒力和一个变力共同作用下运动时,在什么条件下物体将具有最大速度?最大速度将怎样计算?解此类题时要对运动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在掌握变力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了解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各时刻所受合力、加速度、速度的变化规律.下面结合几个例题进行具体分析,来探讨解题规律.  相似文献   

2.
气垫导轨拓展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气垫导轨上研究了变质量物体在变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利用在滑块上放置载水装置实现质量的减少,通过质量均匀的刚性绳改变作用在滑块上的力,有固定在导轨上的4个光电门获得滑块的位移及速度.本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杨洋  王晓耕 《大学物理》1990,9(12):34-35
本文陈述了如何在气垫导轨上借助于柔软的金属细链来验证变力情况下的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及物体的运动方程等力学规律.并详细地叙述了实验原理,介绍了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分析概括了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 在普通物理学实验中,对变力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我们曾借助于柔软的金属细链与气垫导轨结合起来,来研究变力问题,很好地验证了变力情况下的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4.
用电子秒表取代打点计时器朱成标(安徽凤阳县总铺中学233100)在高中物理实验中,一般都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用这种方法实验存在如下问题:1.实验误差大.物体运动时会受到纸带的阻力作用,这个阻力是一变力,所以物体的运动就不...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利用Tracker验证动量定理的实验方法,将一般仪器难以测量的冲量转换成对时间的测量,再运用Tracker的追踪功能,读出物体运动的时刻与对应的速度,进而验证变力作用下的动量定理.  相似文献   

6.
张效瑞 《物理通报》2017,36(5):53-54
针对高考中一道物体在变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 力随上升高度成线性变化. 这一特点与 被压缩弹簧的弹力随长度的变化相同, 采用小球弹簧模型求解, 运算既简单又准确  相似文献   

7.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中,力对时间的平均值与力对位移的平均值大小有何区别?它们与变力初、末力的平均值又有何关系?  相似文献   

8.
圆周运动的鲜明特点是它的运动轨道是圆或圆弧 .物体做圆周运动时 ,它必须受到向心力的作用 .向心力可以是某一个力 ,也可能是合力或分力 .向心力的大小总是等于mv2 /R ,而方向总是指向圆心的 ,方向一直在变 ,所以向心力是一个变力 .那么 ,物体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过程中 ,  相似文献   

9.
赵斌 《物理通报》2009,(9):23-25
做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所以,功在机械能的教学中十分重要.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如果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能量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从运动的角度看,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则这个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相似文献   

10.
陈玺君 《物理通报》2018,37(4):21-24
对一道“ 绳联物体”运动的力学问题进行了研究, 定量细致地讨论了物体A运动的速度、 加速度、 位移、 力、 做功的关系以及物体B的分运动角速度、 角加速度关系, 阐述了物体B水平向右的匀速直线运动可等效为变加 速圆周运动与变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对物理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在有关教材中讨论过物体下落这类运动.如图1所示,物体受到动力F和阻力f,F不变(在下落运动中F=mg),f与速度v成正比,f=kv是变力.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版本的新课标教材中"功"的概念是从动能和势能的变化角度来定义的,即"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动能或势能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它对于解释物体在运动中高度或速度有变化的情况还比较方便.然而,当一力作用于物体使之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时,由于其动能或势能并未发生变化,由此则会得出"此力不对物体做功"的错误结论,可见这个版本教材功的定义不能涵盖此种情况,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牛顿对天上星星运动和地上物体运动的规律进行了总结, 提出了运动三定律, 建立了经典力学, 并在开普勒三定律的启发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指出星星的圆周运动起因于相互吸引;物体自由下落也是因为物体与地球相互吸引, 从而统一了天上力和地上力。  相似文献   

14.
利用"微元"思想借助Excel软件的计算功能推演出在变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并可以描绘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像.列举了三个实例,简谐运动、洛伦兹力作用下的圆周运动、带电小球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相似文献   

15.
惯性与力     
人类进行生产劳动时,源于推、拉、提、抛等的肌肉活动,就认识了力.从此,力便与运动关联在一起.在我国,《墨子》里有这样的记述:“力,形之所以奋也”,古人认为力是物体奋起运动的原因.在西方,当亚里士多德的“有力才有运动”的理论被伽利略的“小车实验”推翻的同时,林利略提出的惯性原理认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而牛顿呢,他的惯性定律这样描述: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其他物体所作用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于是,历史进入了牛顿力学时代. 然而,随着历史在时空中的穿梭,自…  相似文献   

16.
 在自然力“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对力的认识,经历了三次飞跃:第一次,从“定性”到“定量”,即从墨翟的“力,形之所以奋也”到牛顿的“力与运动的改变成正比”,也就是说,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描述到实验、理论研究,其间,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来研究落体运动并第一次用数学公式来表述物体的运动规律,随后开普勒借助第谷的观测资料发现了行星绕日运动三定律,为牛顿发现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创建经典力学,奠定了实验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张春玲  唐蕾  钱钧  孙骞 《物理实验》2011,31(4):31-33
在气垫导轨上研究了滑块在变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利用质量较为均匀的细铁链的下落改变作用在滑块上的力,利用摄像机记录随铁链下落滑块的运动过程,通过取帧技术获得滑块运动的位移、速度和时间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形式,在高中物理中所占分量较重,涉及面也较广.学生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很多,下面就模型分类进行探讨. 1单个物体(实际是物体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的问题 对于单个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如物体下落、上升、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等)如果只受重力的作用或者除重力做功之外其它力不做功或者其它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则机械能守恒.解决此类问题时,不仅要正确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外,而且要掌握一些特殊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9.
郑金 《物理通报》2012,(10):55-57
对于两个相互作用物体的相对运动,若合外力为零,则相当于其中一个等效质量为m’=mM/m+M的物体与一个固定不动的物体在原相互作用力作用下的运动,把等效质量m’称为折合质量.当利用折合质量应用有关公式解题时,只有原相互作用力和时间不随参考系而改变,其余的位移、  相似文献   

20.
如果放在光滑桌面上的物体只受一只弹簧的作用,那么物体所作的运动是简揩运动.简谐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基本运动,它的动力学特点是物体所受合力满足F=-kx,该力叫回复力.简谐运动的特点是具有周期性,周期T=2π√m/k,其中m是振动物体质量,k是回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