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在有机化学反应中,瞬时碳正离子的相对稳定性对于决定某些反应的主要产物有很关键的影响。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一般用“电荷分散”等电性效应来解释,例如超共轭效应、共轭效应、诱导效应等。但有时几种效应同时存在,再加邻近基团及化学环境的种种影响,使问题变得很复杂。例如溴乙烯与溴化氢的亲电加成反应,其主要产物是1,1-二溴乙烷而不是1,2-二溴乙烷。从电性效应来看,溴乙烯分子中的诱导效应和p-π共轭效应使电子云偏移的方向相反,为了说明反应中瞬时碳正离子 CH_3CHBr的相对稳定性大于CH_2CH_2Br,就必须用共轭效应的作  相似文献   

2.
碳正离子相对稳定性的定量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某些碳正离子稳定性的活性指标,将碳正离子相对稳定性的定性解释提高到定量表述的水平.尤其对某些碳正离子用电性效应难以解释清楚的问题,采用文中介绍的几种活性指标都能得到较正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是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针对当前不同教材和教学资料排序不一致的情况,本文在综合分析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数据两方面分析,结合实际反应结果,尝试给出了各种常见碳正离子较为合理的稳定性顺序和相应解释。  相似文献   

4.
8种不同的二茂铁甲醇衍生物与BF3·Et2O在二氯甲烷中作用形成相应的碳正离子,不需从溶液中提纯,即可与硫代乙酸钾反应得到取代产物α-二茂铁基硫代乙酸酯,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几种判断有机反应活性的理论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几种判断有机反应活性的理论指标,分析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并对其应用及发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6.
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对于研究和定量计算有机反应是很重要的。但由于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比无机反应更为复杂,因此,用直观或氧化数法直接配平整个反应方程式就更加困难。本文介绍一种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氧化与还原两个半反应,以配平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这种所谓的半反应法比较简便,又易于掌握。为了理解和掌握半反应法,首先应当弄清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概念。在有机化学中,氧化反应一般是指有机物脱氢或得氧的过程,而还原反应是指加氢或失氧的过程。因此,烃转变为醇、醇转变为醛、醛转变为酸是氧化反应,其逆过程是还原反应;而烷转变为烯、烯转变为炔是氧化反应,其逆过程是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子间竞争动力学的方法, 揭示了一种碳负离子对一些溴代化合物或氯代化合物的亲溴或亲氯反应的相对活性, 其顺序为: CF3CFBr2 > CF3CBr3≥CBr4> CHBr3>CF3CFBrCF2Br>CF2Br2>BrCF2CF2Br>BrCH2CO2Et≥BrCF2CFHBr> CH2Br2>BrCH2CH2Br, 和Cl3CNO2>Cl3CCN>Cl3CCOPh>cyclo-C5Cl6>Cl3CCOCl>CCl3CF2Cl>CCl3CF3≥CCl4>CCl3CCl3≥CC13(CF2)2Cl>Cl3CCOCCl3>CCl3(CF2)6Cl> Cl3CCO2Et>Cl3CF>Cl3CPh >Cl3CCH2O2CCH3.  相似文献   

8.
李致冉 《化学通报》1994,(10):54-56
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种配平法──代数法李致冉(山东大学化学系,济南250100)有的文献[1]和教科书 ̄[2]曾介绍过配平有机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两种方法,即半反应法和氧化数法。本文介绍另一种方法——代数法。它的具体步骤是:第一,写出基本反应式;第...  相似文献   

9.
以有机高分子为基础的一些非金属磁性物质能在常温下自动的工作已有过报道。但是这种磁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它们的表观饱和磁化强度(M_s)很小,其次是磁性行为的重演性较差。日本国家工业化学实验室(筑波市)的Kazuhisa Murara将1,2-二氨基丙烷在液氮温度下冷冻,并置于石英管中。在950℃真空  相似文献   

10.
运用等键反应能估算了一些气态环烷烃,环烯烃,螺环烃和二环烃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丁金昌 《化学通报》1992,(12):43-45
羧酸衍生物与亲核试剂反应的历程已经研究清楚,首先是亲核试剂进攻羰基碳原子发生亲核加成,然后进行消除,属于加成-消除反应。其活性次序为:RCOX>(RCO)_2O>RCO_2R′>RCONHR′,此活性次序可用电子效应加以解释。由于与羰基直接相连的—(X|¨)、—(O|¨)COR、—(O|¨)R′、—(N|¨)HR′等基团均具有供  相似文献   

12.
自由基和正碳离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活性中间体 ,它们的相对稳定性与其结构有密切关系。例如 ,烷基自由基、烷基正碳离子的稳定性顺序为3°>2°>1°。对于前者 ,一般是从 R- H键的离解能( D值 )进行推断的结果 ,D值越高 ,自由基越不稳定。而正碳离子的稳定性则与其生成热有关。生成热越大 ,正碳离子越不稳定。这就是人们判断上述活性中间体相对稳定性的一般方法 [1] 。那么 ,我们能否用一种统一的方法来评价自由基和正碳离子的相对稳定性呢 ?近年来 ,在物质的结构和性能关系研究方面 ,出现了一个很有应用价值的新概念——“等键反应能”( Iso…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由于溶剂和溶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因而预测溶剂效应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将这些效应与溶剂的内在性质加以联系十分困难,目前还没有一个适用于溶剂化作用的通用理论。尽管如此,许多研究者还是试图通过实测或是从理论上建立速率常数与溶剂特性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离子的溶剂活度系数就较理想地反映了离子的溶剂化作用,尤其是离子在质子和  相似文献   

14.
15.
大气气溶胶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监测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介绍和评述了近10年来大气气溶胶中的有机碳和元素碳的采样和分析技术的进展,引用参考文献41篇。  相似文献   

16.
依据标准GBT19145-2003,采用标准物质和实验室间比对对TOC分析仪测定页岩有机碳进行了方法验证。得出TOC分析仪法准确度和精密度满足标准的质量控制要求;其前处理与传统的碳硫分析测定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TOC分析仪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好、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聚合方法对一种正离子聚丙烯酰胺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相同进料比下,以过硫酸胺/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分别用溶液法和反相微乳液法合成的丙烯酰胺(AM)与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胺(MADQUAT)的共聚物P(AM-MADQUAT),根据单体竞聚率计算了两种共聚物的序列分布和组成分布.考察了两种聚合物结构对高岭土絮体尺寸、zeta电位降以及絮体压缩屈服应力的影响,初步建立了不同聚合方法合成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结构与絮凝性能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稳定氮氧自由基-2,2,6,6-四甲基-4-氯哌啶-1-氧(1a)在二氯甲烷中有三氟乙酸存在下与芳香胺及芳杂环化合物3—9的反应,发现在室温下3—9被氧化为相应的自由基正离子并可稳定存在很长时间。通过动力学ESR研究了反应机理,提出了在三氟乙酸存在下,1a首先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高活性的氧化剂——氧铵三氟乙酸盐2a,后者再与3—9发生单电子转移反应生成相应的自由基正离子,由此提供了一种用有机氧化剂产生自由基正离子的方便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刊在这一期刊登了徐葆筠先生的“光密度法研究溶液中的络合物”一文,对该问题介绍得颇为详尽。但是没有谈到一种常用的光密度法——“对应溶液法”,因此笔者写这篇短文作为补充;同时介绍一下求逐级稳定常数的方法。Ⅰ.对应溶液法在溶液中只存在一种物质时,按照 Beer-Lambert 定律,光密度 D 与物质的克分子消光系数ε,克分子浓度 C,吸收池的厚度 l 有下面的关系:D=log I_0/I=εCl (1)当溶液中有数种物质其消光系数(对所用波长的光)都不是零时,溶液的光密度 D 可写  相似文献   

20.
《化学分析计量》2017,(3):105-105
公开(公告)号:CN106556633A公开(公告)日:2017.04.05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明盛强力风机有限公司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碳电极的修饰方法,制得聚亚甲基蓝/石墨烯复合修饰的玻碳电极。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聚亚甲基蓝/石墨烯复合修饰的玻碳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