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均相伏安免疫法检测白喉类毒素和白喉抗毒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喉类毒素在pH9.4的0.1MNH4Cl-NH3·H2O底液中改性,产生还原峰和氧化峰,峰电位分别为-1.52V和-1.46V(vs.SCE)。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得到还原(或氧化)峰的峰电流与白喉类毒素浓度在2.5-180μg/ml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用微分脉冲极谱法可检测浓度低至0.3μg/ml的白喉类毒素。由特异性免疫结合反应,微分脉冲极谱法测得白喉类毒素的峰电流降低值与白喉抗毒素浓度在2.5×10-6-5×10-5IU/ml范围内呈正比关系,可测定白喉抗毒素浓度。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较高,可均相测定。用氧化峰电流测定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剂中白喉类毒素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方力  邱凤梅  余新威 《色谱》2021,39(3):338-345
鹅膏肽类毒素是一类环状多肽类蘑菇毒素,中毒后会造成急性肝损伤,病死率非常高。我国因误食野生毒蘑菇导致的中毒事件常有发生,测定人尿中鹅膏肽类毒素的浓度,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救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该研究建立了TurboFlow (TF)在线净化-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快速定量检测尿液中5种鹅膏肽类毒素(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γ-鹅膏毒肽、羧基二羟鬼笔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新方法。尿液样品经高速离心后,直接注入TurboFlow在线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分析。对影响TF在线净化的参数如TF净化柱、上样溶剂、洗脱溶剂、转移流速、转移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下,以TurboFlowTMCyclone柱(50 mm×0.5 mm)为净化柱,Hypersil GOLD C18柱(100 mm×2.1 mm)为分析柱,甲醇和4 m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下进行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鹅膏肽类毒素在1.0~50.0 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可达到0.997以上。方法的检出限为0.15~0.3 μg/L,定量限为0.5~1.0 μg/L。在2.0、5.0和10.0 μg/L的加标水平下,5种鹅膏肽类毒素的日内和日间回收率分别为87.0%~108.6%和86.8%~112.7%,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4.5%。该检测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易操作,适用于公共卫生应急检测或临床中毒病因识别检测。  相似文献   

3.
唐点平  袁若  柴雅琴  刘颜  钟霞  戴建远 《化学学报》2004,62(20):2062-2066,F009
将巯基乙胺 (AET)固载到玻碳电极 (GCE)表面 ,进而化学吸附纳米金 (NG) ,并通过半胱氨酸 (Cys)用戊二醛 (GA)作交联剂将白喉抗体 (anti Diph)固定在玻碳电极上 ,从而制得高灵敏电位型白喉类毒素 (Diph)免疫传感器 .通过循环伏安法考察了电极表面的电化学特性 ,并对该免疫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该传感器对白喉类毒素检测的线性范围是 2 4~ 60 0ng·mL-1,斜率为 3 8.9mV/decade ,线性相关系数为 0 .9979,检出限为 5 .2ng·mL-1,并将其用于生物制品中白喉类毒素的检测 ,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宋俊峰 《分析化学》1998,26(5):538-541
建立了测定破伤风类毒素的铜离子标记极谱免疫分析方法.用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酸酐法将用离子标记于抗原破伤风类毒素(TT).所得标记物中TT:DTPA:Cu的摩尔标记比为 1:6:6、铜离子催化底o-苯二胺(OPD)的氧化反应,生成电活性产物 2,3-二氧基吩嗪(DAP),以单扫描极谱法检测DAP.采用异相竞争免疫分析模式,本方法可测定0.05~1mg/L TT。  相似文献   

5.
贺丽迎  唐晓琴  赵舰  杨乾展  李莉 《色谱》2023,41(1):94-103
鹅膏肽类毒素是毒蘑菇中毒事件中最常见的致死毒素,因此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检测毒蘑菇中5种鹅膏肽类毒素的方法。样品经纯水提取后,以乙腈-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用HSS T3色谱柱(100 mm×2.0 mm, 2.1μm)对待测组分进行色谱分离;采用可加热电喷雾电离源(HESI),全扫描/数据依赖二级质谱扫描(Full mass-ddMS^(2))模式对待测物进行定性分析;在目标离子选择性扫描(Targeted-SIM)模式下,以外标法对待测物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显示,5种鹅膏肽类毒素在1.0~20.0μg/L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均为0.006 mg/kg,加标回收率为81.8%~102.4%,相对标准偏差为3.2%~8.3%。方法提供了丰富的化合物特征信息,可根据提取离子流色谱图结合同位素分布信息锁定可疑化合物,根据一级质谱和二级质谱碎片离子的精确质荷比,在没有相关标准品的情况下可对未知化合物进行结构推断和确证。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定性分析特异性强,定量测定灵敏度高,可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定性定量的检测要求,同时也为开展此类毒素中毒快速筛查及未知毒素的结构锁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测定人体血浆及尿液样本中3类5种鹅膏肽类毒素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固相萃取分离富集后,在CAPCELL CORE C18色谱柱上分离,流动相为10 mmol/L乙酸铵-甲醇,采用梯度洗脱分离,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血浆和尿液样品中5种鹅膏肽类毒素在较宽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2和0.5μg/L(S/N=3);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0%~114.6%和90.1%~99.4%,准确度、精密度及基质效应等均符合方法学要求。本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并被应用于鹅膏菌中毒实际样本中鹅膏肽类毒素的检测,为中毒病人的及时救治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蛋白结合类毒素(PBUT)在尿毒症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现有血液净化模式对其清除效果较差, 开发用于高效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PBUT的血液灌流吸附材料已成为迫切的临床需求. 本文首先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咪唑基改性低交联聚苯乙烯微球P(St-DVB-VMZ); 然后通过小分子外交联剂的一步法傅克烷基化后交联反应, 制备出血液灌流用含咪唑基超高交联聚苯乙烯多孔树脂吸附剂HCP(St-DVB-VMZ).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N2吸附-脱附分析等表征了吸附树脂的化学结构和微观孔结构. 结果表明, HCP(St-DVB-VMZ)具有丰富的孔结构, 比表面积达到709 m2/g. 尿毒症毒素吸附实验结果表明, HCP(St-DVB-VMZ)对蛋白结合类毒素[对硫酸吲哚酚(IS)、 对甲酚硫酸盐(PCS)和吲哚乙酸(IAA)]和中大分子毒素[甲状旁腺激素(PTH)、 β2-微球蛋白(β2M)及白细胞介素6(IL-6)]均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并展示出较好的血液相容性, 有望实现全血灌流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湿法精制磷酸中微量元素镁、钙、铁、砷含量,对仪器参数及元素谱线等相关参数进行实验和优化,方法具有线性范围宽、精密度高、结果准确、分析速度快等特点。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6%~0.82%,加标回收率为95.75%~102.8%,检出限为0.0021~0.0408mg/L,适用于湿法精制磷酸中镁、钙、铁、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采用减压蒸馏生物油为原料,与无水乙醇2:3(质量比)混合,在固定床中ZSM-5/MCM-41分子筛上共催化裂化,考查了反应温度和质量空速(WHSV)对裂化产物的影响。对ZSM-5/MCM-41进行了NH3-TPD、BET、N2吸附-脱附等表征,对裂化气体产物通过气相色谱仪分析,减压蒸馏生物油和精制生物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500 ℃、WHSV 3.75 h-1为反应优化工况。此反应条件下,精制生物油酸类物质从减压蒸馏生物油中的25.6%降至反应后的0.1%,效果显著,且精制生物油产率为46.8%,气体产物中CO2和CO的浓度共9.5%。  相似文献   

10.
贝类毒素(Shellfish toxins)是重点监控的海洋污染物。本研究通过将辛基功能化离子液体接枝到硅胶表面,制备了一种混合模式的共价键合硅胶材料(Silica-[SOIM][PF6]),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采用自制材料填制固相萃取柱,通过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SPE-LC-MS/MS)技术对海水中贝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毒素(OA)、鳍藻毒素-1 (DTX-1)和鳍藻毒素-2 (DTX-2))进行富集检测。研究发现,此固相萃取材料与目标贝类毒素可能存在疏水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等多重相互作用。分别对进样溶液的体积和pH值、淋洗剂和洗脱剂的种类、用量以及pH值范围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此固相萃取材料对海水中3种贝类毒素具有良好的萃取效果,优于或与商用化萃取材料性能相当,检出限(LOD)为0.01μg/L,定量限(LOQ)为0.05μg/L,在0.02~2.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5),回收率在93.0%~116%之间。同时,材料具有良好的重现性,批内和批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  相似文献   

11.
在有机锂引发体系下,以双螺杆挤出机为反应器,苯乙烯(St)、丁二烯(Bd)混和物作为单体,四氢呋喃(THF)为极性调节剂,本体法一步合成了苯乙烯/丁二烯(S/B)共聚物.采用过氧化氢在四氧化锇作用下对聚合物分子链中Bd双键进行了深度氧化降解,通过精制除去降解的低分子产物.利用18角度小角激光光散射仪联用GPC对降解前后的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通常规律相左,THF的加入使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加宽,同时使降解后的聚苯乙烯(PS)第一嵌段分子量降低.由1H-NMR谱图计算得知,THF使1,2-聚丁二烯(PBd)比例明显增加,但THF/引发剂摩尔比值超过一定量后,1,2-PBd含量增加趋势减缓.TEM分析结果表明THF的加入导致PBd相尺寸变小而且分布趋向均匀,再次表现出过程控制分子结构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贝类体内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浓度系列为0.04、0.07、0.10、0.15、0.20、0.25、0.30、0.40、0.50、0.70、1.0 mol/L的HCl和HAc溶液作为提取液,分别取10 mL提取液与10 g栉孔扇贝性腺混合,在沸水浴中加热5 min提取麻痹性贝类毒素(PSP);同时采用0.3 mol/L HAc和0.2 mol/L HCl,于冰水浴中进行超声波提取麻痹性贝类毒素5~30 min。提取完成后将混合物于4℃冷冻离心机内离心5 min(3500 r/min),取上清液并以0.1 mol/L NaOH或5 mol/L HCl调整至pH为2.0~4.0。经超滤膜过滤后的提取液以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法进行毒素分析,研究毒素组分间的转化关系和提取效率,并与超声波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0.04~0.25 mol/L HCl和0.04~1.0 mol/L HAc从贝肉中提取PSP毒素,各毒素组分浓度差异不大,当HCl浓度大于0.25 mol/L时,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C1浓度急剧降低,HCl浓度大于0.5 mol/L时,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C2和GTX5浓度急剧降低,三者在酸度过大的情况下分解或转化为膝沟藻毒素-2(GTX2),膝沟藻毒素-3(GTX3)和石房蛤毒素(STX)。在相同浓度酸的情况下,超声波提取液中C1毒素的浓度显著低于沸水浴提取法,但C2的浓度略高于沸水浴提取液。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日趋严重的赤潮已给海洋渔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也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赤潮毒素可对海洋养殖产生严重的污染,食用贝类所富集的贝类毒素严重损害食用者身体健康.根据其中毒症状,贝类毒素被分为4大类:引起腹泻性中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的贝类毒素;引起麻痹性中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的贝类毒素;  相似文献   

14.
吸附树脂对紫背天葵的水溶性色素精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吸附树脂吸附精制紫背天葵红色素的方法和工艺。以吸附量、解吸量为指标,在pH=7时吸附,确定出S-8极性树脂和盐酸-乙醇溶液为最佳吸附剂和解吸剂。正交动态吸附和解吸实验结果表明,当原花液浓度3g/L,吸附流速3ml/min,树脂床层径高比1:1时,树脂对色素的吸附量最大;以盐酸-乙醇为解吸剂,解吸液用量30ml/g,解吸流速是1/5BV。经树脂吸附精制后的色素色价是未精制色素的3.74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苄胺引发N-取代甘氨酸-N-硫代羧酸酐(NNTA)开环聚合.聚合对引发剂当量的水(100~600μg/g)具有很好的耐受性,能保持良好的可控性,聚类肽产率高(>70%),分子量可控(1600~7500),分子量分布较窄(1.13~1.25).随着水含量的增加(达到单体当量)(14000μg/g),聚合产率与产物分子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MALDI-To F质谱证明所得聚类肽均为苄胺引发产物,水不能引发NNTA聚合.聚合动力学实验表明该聚合体系表现出准一级动力学反应的特征,在不同单体转化率时,聚合物数均分子量与单体转化率呈线性关系,分子量分布窄,证明该聚合体系具有可控性.进一步地,使用未经除水精制处理的市售THF溶剂和未经烘烤除水的反应瓶进行NNTA聚合反应,也表现出很好的可控性.NNTA单体易合成、易储存,聚合时不受微量水的影响,极大地降低了聚类肽的合成难度,有利于聚类肽材料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对12种剧毒鹅膏菌的肽类毒素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样品经含0.5%甲酸-50%甲醇溶液提取, 采用Agilent 300Extend-C18色谱柱, 含0.05% TFA的20 mmol/L NH4Ac溶液-甲醇为流动相, 梯度洗脱分离.12种鹅膏菌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 各鹅膏菌所含毒素种类及相对含量差异较大, 呈现显著的色谱指纹特征信息, 12种鹅膏菌中共检测出19种化合物, 13种属于已知鹅膏肽类毒素, 5种为未知鹅膏肽类毒素, 1种为未知小分子化合物组分.本研究为准确识别鹅膏菌的种类、鹅膏肽类毒素的鉴定、预防和鉴别鹅膏毒肽中毒, 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端羟基聚丁二烯和端羟基SBS遥爪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一种以非极性烃为溶剂,α-甲基萘锂复合物为基体的双锂催化剂LM-T作为引发剂,在环已烷中使丁二烯或丁二烯/苯乙烯进行双活性阴离子聚合,用精制的环氧丙烷终止,合成了双端羟聚丁二烯(HTPB)和双端羟SBS(HTSBS)两种遥爪聚合物。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量和羟基含量可由催化剂用量调整,官能度达到或接近2。分子量分布由GPC测定,宽度指数D=1.4左右。聚合物微观结构通过IR和H-HMR测定,1.4-聚丁二烯含量达到75%左右。因此,HTPB和HTSBS是两种1.4含量较高、分子量分布较窄的离子型遥爪聚合物。  相似文献   

18.
邱召来  王兰芝  李文红  李媛 《化学学报》2011,69(10):1217-1224
研究了温度、时间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发现亚胺型杂卓4和烯胺型杂卓5分别为速度控制产物和平衡控制产物, 并且实现了两种互变异构体的选择性合成. 用核磁共振法研究了溶剂、酸碱度对4, 5互变异构的影响, 发现两种异构体在CD3OD, DMSO-d6, C6D6以及精制的CDCl3中比较稳定, 在未精制的CDCl3中容易发生互变及开环反应, 形成3, 4, 5的平衡混合物, 并以4为主要组分. 4, 5在酸中不稳定, 但在弱碱(吡啶)中能稳定存在.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G基组水平上对四组(八种)不同取代基的上述异构体进行了几何优化和计算. 结果表明, 烯胺型杂卓5比亚胺型杂卓4稳定, 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液体二氧化硫和抚顺页岩1号粗轻油在-10°、0°和20°时的液-液平衡溶解度,以及硫、氮和不饱和分在上述两相中的分布情况.试验证明,液体二氧化硫是一种精制页岩油的优良溶剂.与其他溶剂精制法比较,其选择性、脱硫和脱氮效率均较高;在得到相同氮含量和硫含量的产品时,所需的溶剂量及处理段数均最少.确定用二氧化硫精制的适宜条件为:温度0°,溶剂用量比为0.65(体积),处理段数为两段.在上述条件下经过处理后,所得精制油基本上可以合乎煤油和高速柴油的规格.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平衡数据的推算方法,并求得计算在不同条件下精制油收率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0.
进行了HEH(EHP)-煤油-HNO3-(Sm-Gd)(NO3)3体系的萃取平衡实验与分馏萃取实验。串级实验得到了水相出口Sm的纯度为96.7%,有机相出口Gd的纯度>99%的结果。应用萃取平衡实验数据建立了计算简便、精度较高的半经验两相分配模型: Hi3aXji4aYji5a(i,j=1,2)。给出了由各级平衡分配模型和物料衡算式组成的非线性方程组—串级模型。介绍了模拟计算所用的矩阵解法及其FORTRAN程序,计算所得各级金属离子浓度、水相酸度、以及自由萃取剂浓度的分布与实验值符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