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镁合金与钢铁、铝合金、工程塑料等材料相比,具有轻质、高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阻尼性和易于回收等优越的性能优势。因此镁合金的应用技术与开发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镁的化学性质活泼、稳定性低,即使在室温下也会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形成一层疏松的氧化膜。因此,必须对其进行表面处理,才能使镁合金在工业生产中发挥其优良的性能。其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微弧氧化、离子注入、化学转化膜、激光表面处理等方法。  相似文献   

2.
微弧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新颖的表面处理技术。在镁合金的应用技术与开发研究受到了发达国家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的时候,将做弧氧化技术应用于镁合金的表面处理以增强其耐蚀、耐磨性能,止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不同的电流密度在AZ91D铸造镁合金上制得氧化膜层.主要研究了电流密度对微弧氧化膜层厚度、硬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膜层的相组成;并且对膜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在电阻点焊过程中喷溅的产生直接降低焊接接头的强度,是最不希望出现的焊接缺陷,而在镁合金的电阻点焊过程中,使用大电流短时间的强规范会使低熔、高导热、高线胀系数的镁合金极易产生喷溅。镁合金对于喷溅的敏感性远远大于钢和铝合金。对镁合金电阻过程中喷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控制和减少焊接过程中的喷溅现象,保证焊点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静磁场对镁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镁合金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轻合金材料,但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实验研究静磁场作用下镁合金AZ61的凝固过程及其组织,发现在施加静磁场后镁合金的组织发生明显变化,晶界减薄,溶质元素含量在晶内显著增加,而在晶界处略有下降,因此静磁场改善了镁合金的组织,对提高镁合金的性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镁合金 静磁场 溶质元素  相似文献   

5.
杂质对镁合金耐蚀性影响的电子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国英  张辉  赵子夫  李昱材 《物理学报》2006,55(5):2439-2443
利用大角重位点阵模型建立了Mg合金[0001]对称倾斜晶界模型,应用实空间的连分数方法计算了杂质在晶界的偏聚能,杂质原子间相互作用能和不同体系的费米能级,讨论了杂质在晶界的偏聚行为,杂质间的相互作用与有序化的关系及杂质对镁合金腐蚀性能影响的物理本质. 计算结果表明,杂质原子偏聚于晶界,且主要偏聚于晶界的压缩区;杂质原子间相互排斥,因此在晶界区形成有序相;费米能级与材料的腐蚀电位存在这样的关系:材料的费米能级越高,其腐蚀电位就越低,容易被腐蚀,相反费米能级低,其腐蚀电位就高,不容易腐蚀. 体系中成分不同区域的费米能级差导致电子从费米能级高的区域流向费米能级低的区域,正是费米能级差构成了镁合金电化学腐蚀的电动势. 关键词: 电子理论 晶界偏聚 镁合金 腐蚀机理  相似文献   

6.
稀土对镁合金应力腐蚀影响电子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贵立 《物理学报》2006,55(12):6570-6573
建立了镁合金纯净晶界及其析出Mg17Al12相的晶界原子集团,应用实空间的递归方法计算了铝、稀土元素在晶界的偏聚能,晶界处铝、稀土原子间相互作用能和不同体系的费米能级.讨论了铝、稀土在晶界的偏聚行为,铝、稀土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与有序化的关系及稀土对镁合金晶间应力腐蚀影响的物理本质.研究发现:铝、稀土原子偏聚于晶界;铝原子间相互排斥,在晶界区形成有序相Mg17Al12,稀土原子间互相吸引,形成原子团簇;稀土原子团吸引铝原子,使铝原子渗入稀土团簇中,形成稀土化合物.因此,稀土具有抑制铝在晶界形成导致应力腐蚀的阴极相Mg17Al12的作用,提高镁合金的晶间应力腐蚀抗力. 关键词: 电子理论 镁合金 应力腐蚀 稀土  相似文献   

7.
强脉冲激光在AZ31B镁合金中诱导冲击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强脉冲激光在镁合金中诱导冲击波的衰减,采用Nd:Glass脉冲激光(1054 nm,23 ns)对AZ31B变形镁合金试样表面进行冲击,并利用响应快、测量范围大的PVDF压电膜传感器以及示波器实时测量了强脉冲激光在镁合金靶中诱导激光冲击波的相对压力.根据冲击波每次在靶材背面反射时,所经过距离的不同得到激光冲击波在镁合金中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在激光能量为5J的强脉冲激光作用下,镁合金中冲击波衰减的平均速度为5.83×103 m/s,与镁合金中应力波纵波的传播速度相符;强脉冲激光诱导冲击波在镁合金中是以指数规律衰减的.试验所得分析结果对激光冲击强化镁合金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激光 镁合金 压电膜传感器 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8.
许光明  郑佳伟  刘勇  崔建忠 《物理学报》2007,56(7):4247-4251
通过研究不同外场作用下镁合金AZ61的凝固组织,发现在静磁场单独作用时的晶界主要由镁基体和连续的网状化合物组成,在静磁场与交流电组合外场下的晶界主要由镁基体和网状及点状Mg-Al-Zn化合物组成,而在静磁场与直流电组合外场下晶界上的连续网状化合物彻底消失,化合物以不连续的薄片形态分布于镁基体上.相对于单一静磁场作用时,静磁场与电流共同作用时提高了镁合金晶内溶质含量,降低了晶界上的溶质含量. 关键词: 镁合金 静磁场 电流 晶内溶质含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飞秒激光冲击AZ31B镁合金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激光冲击处理对镁合金变形过程的影响,分析了单脉冲激光冲击下材料内部的位移、动能、应力和应变的分布情况,得到了材料的瞬态速度和应变率变化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单脉冲飞秒激光冲击镁合金产生的塑性变形,可在材料表面形成微米级凹坑,中心点处最大位移为34μm,最大变形速度390m/s;在冲击初期,材料表面的应力和应变主要分布在冲击区域中心节点和边缘附近,并且得到镁合金的最大应力和最大应变率分别为955 MPa和1.8×106 s-1.研究结果能够为深入分析飞秒激光与镁合金作用时材料变形参量的变化规律提供数值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ICP-AES测定镁合金中的痕量Zr、Fe、Ni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帆  邹斌 《光谱实验室》2002,19(6):762-764
用ICP-AES同时测定了镁合金中痕量Zr,Fe,Ni等杂质元素,不采用基体匹配法,研究了基体元素和共存元素对分析元素的光谱干扰,并进行了加入回收试验,精密度试验和方法检出限的测定。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1.
黄锋  邸洪双  王广山 《物理学报》2009,58(13):313-S318
用元胞自动机方法模拟铸轧凝固组织,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铸轧过程中熔池内部的宏观传输现象,将二者耦合模拟了镁合金铸轧薄带凝固过程中晶粒的形核与长大过程.阐明了薄带铸轧工艺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浇注温度、铸轧速度等)对镁合金薄带凝固组织中晶粒大小、取向等的影响规律.这为通过工艺优化来控制铸轧薄带的凝固组织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双辊铸轧 镁合金 凝固组织 元胞自动机  相似文献   

12.
采用显微红外成像技术对镁合金阳极氧化膜表面的腐蚀特性进行了研究。镁合金在7.3 Wt% Na2SO4溶液中浸泡后,表面氧化层中的部分MgO逐渐转化为Mg(OH)2,进而发生溶解和脱落,使得镁合金失去保护作用。当浸泡时间达到2 h时,显微红外成像结果表明阳极氧化膜中Mg(OH)2的红外吸收信号最强,Mg(OH)2的含量最多。而4 h后Mg(OH)2的红外吸收信号开始减弱,Mg(OH)2开始减少,镁合金不断被腐蚀。氧化膜中另一成分Al2O3随浸泡时间的显微红外成像信息与Mg(OH)2的变化规律相同。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对阳极氧化膜的阻抗进行测试,其阻抗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基本符合氧化膜腐蚀规律。本研究对于镁合金阳极氧化膜的表征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大角重位点阵概念建立了AZ91镁合金基体(α相)和镁[0001]对称倾斜晶界原子结构模型,应用实空间的连分数方法计算了体系的结构能,环境敏感镶嵌能以及相互作用能.结果发现,在镁合金基体中,Al和稀土形成团簇时比较稳定,Al,Bi或Sb与稀土形成团簇时不稳定.Bi或Sb和稀土元素同时存在于AZ91镁合金中时,一方面Bi或Sb将可与RE结合形成RE2Bi(RE2Sb)或RE-Bi(RE-Sb)化合物弥散分布于晶界,另一方面镁合金基体中会形成Al11关键词: 电子理论 晶界偏聚 合金元素 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4.
铸造镁合金不可避免地包含许多微孔洞,这些微孔洞在材料的后续加工及服役过程中将发生演化,并对材料的力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基于球形孔洞体胞模型,提出微孔洞长大及形核方程,它们构成微孔洞的演化方程.根据孔洞演化将造成材料性质弱化的物理机制,将微孔洞演化以弱化函数的形式引入到非经典弹塑性本构方程,得到考虑孔洞演化的铸造镁合金弹塑性本构方程.发展与本构方程相应的有限元数值分析程序,用其模拟了铸造镁合金ML308的微孔洞演化及力学行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关键词: 铸造镁合金 孔洞体胞模型 孔洞演化方程 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15.
软X光滤光片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叙述了软X光滤光片的原理和制备工艺.对制备工艺中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最后结出了实验结果.特别是将铝-镁合金膜和铝膜滤光片的性能进行了比较.铝-镁合金膜滤光片在抗火箭发射所产生的损伤能力方面比铝膜滤光片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低场核磁共振日益展示其在弛豫与扩散测量中的有效应用。在材料研究领域,诸如催化剂的研制、水泥的水化、岩石及土壤中的液体输运等,以及地质勘探和医疗诊断学中的人体组织性质的表征方面,核磁共振的弛豫与扩散测量都十分重要。特别是此技术在多维度方法方面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其在多孔材料方面的应用。多孔材料在人们生活的环境中无所不在,其微结构(微米级至毫米级)对于其性质和应用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该文概述低场核磁共振的弛豫及扩散的多维度技术的基本原理、核磁共振方法学及其应用的若干关键性进展。  相似文献   

17.
小尺寸传热面对磁性液体的强化自然对流换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磁性液体(MagneticFlu问是将超细的纳米级铁磁微粒稳定弥散于水、煤油、氟里昂等不同基液中而制成的胶体溶液.不同材料的超微粒子有着广泛的技术应用,如军用飞行器的隐身材料、固体火箭的高能添加剂、新型高效催化剂和高性能磁性材料等等.而用其制成的磁液在工业上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因而日、美、俄、英等国均已投入巨资,在这一领域进行竞争,其成果已经投入工业应用。根据1992年的统计,有关磁液的公开技术报告和论文已达到5000余篇,专利超过2100项l‘,‘],有关产业的年产值已超过一亿美元K‘]磁液的应用非常广泛,归纳…  相似文献   

18.
赵海燏  王荣 《光谱实验室》2003,20(2):295-297
采用ICP-AES测定了镁合金中的Zn、Mn、Zr、Ce,进行了酸度试验,氢氟酸用量试验,分析线的选择,并研究了基体元素对待测元素的干扰。测定值与标钢值吻合较好,RSD<5%。方法简便可靠,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9.
微光纤器件由于其优异的光波导特性、较高的机械强度、操作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的特性,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实现了在传感、激光、生物化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然而,二氧化硅微光纤器件尺寸相对较大、材料折射率较低,使其在微纳尺度的气、液态环境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挑战性。一维纳米材料的出现弥补了这一不足,由于其具有更小的尺寸和更高的折射率,基于单纳米线集成的微光纤器件在一些特殊环境中可以实现更高灵敏度和更高空间分辨率,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器件制备、耦合原理以及具体应用等方面对纳米线集成的微光纤器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以及南京大学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王宏明  朱弋  李桂荣  郑瑞 《物理学报》2016,65(14):146101-146101
研究强磁场对AZ31镁合金塑变能力和微观组织的作用,在3 T脉冲强磁场条件下对合金进行磁场耦合应力时的拉伸实验.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Ⅹ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分析等方法研究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与0 T拉伸试样相比,3 T拉伸试样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提高了2.2%和28.7%,说明将强磁场耦合作用于材料塑性变形过程时,能在不降低材料强度的同时提高镁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有助于同步改善材料强韧性.磁场作用机理主要表现为磁致塑性效应,计算表明主要合金相β(Mg_(17)Al_(12))为顺磁性,有助于发挥磁场作用效果.磁场提高了位错运动灵活性并促使位错增殖,晶界处位错堆积和应力集中促进了再结晶形成,晶粒发生细化,发挥细晶强韧化效果;同时磁场诱发塑性变形时的晶粒转动,新生成非基面取向的晶粒弱化了镁合金(0001)基面织构,该组织特征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塑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