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以二甲亚砜(dimethylsulfoxide,DMSO)作为外源因素研究其对培养的植物外植体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籼稻广陆矮4号(Oryza Satira L.Subsp.Indica CV.Guangluai 4)种子.1.1%DMSO预处理:去壳种子经酒精表面消毒后,浸于1%DMSO水溶液中,在25—30℃振荡培养6,12,24小时,并以不经DMSO溶液浸种的种子为对照。2.诱导培养基:N6,加蔗糖3%,2.4-D3mg/l,KT0.5mg/l,pH5.8。分化培养基:MS,加蔗糖3%,NAA0.5mg/l,KT10mg/l,水解乳蛋白500mg/l,pH5.8。培养条件:25±1℃,光照培养。接种9—10天后,统计愈伤组织诱导率,转入分化培养后15天统计分化率。3.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凝胶电泳:按照方国伟等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2.
}MSo浸种对大麦种子萌发及若干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二甲亚矾(DMSO)浸种影响大麦“早熟3号”种子的萌发以及浸种后种子的渗漏和呼吸强度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4℃条件干浸种,。.1%和5芳的DMSO明显促进种子的萌发,5劣DMSO浸种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然而这种影响效应在zs c条件下浸种则完全相反,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表现明显的温度效应.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在固体KOH及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 ,四氯化碳与二甲基亚砜 (DMSO)发生一种新颖碳化反应 ,生成棕色的富碳材料 .该富碳材料在 70 0℃下加热分解 ,提纯后得到直径为 30~ 80nm的多孔碳粒子 .该碳材料比表面积为 4 30m2 ·g-1,平均孔径为 2 .6× 10 -9m ,其结构中同时含有sp2 与sp3 杂化的碳原子  相似文献   

4.
TDZ(Thidiazuron)是一种苯基脲的噻重氮取代物(又名噻重氮苯基脲),Mok等发现TDZ在微量情况下具有高度细胞分裂素(CTK)活性,在多种植物组织培养试验中其活性超过嘌呤类CTK.TDZ对延缓叶片衰老作用报道较少,本文将以大麦离体叶为材料,测试TDZ在延缓叶片衰老过程中的作用,并以嘌呤类的6-BA与之作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5.
在25℃的二甲亚砜(DMSO)溶剂中,测定了二卤二茂钛,Cp_2TiX_2(C_P=环戊二烯基,或甲基环戊二烯基;X=F、Cl、Br、I)的当量电导,浓度范围为3.6~390×10~(-4)N。结果表明:Cp_2 TiX_2(X=Cl、Br、I)和(MeCp)_2 TiCl_2在 DMSO 中表现为1:1型电解质。纯水中,由于二茂钛发生水解,很难确定其电解质类型.  相似文献   

6.
红山茶植物细胞含有大量的多糖、脂质、色素和酚类物质,严重影响基因组DNA的提取.本研究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对CTAB法进行了改良,结果表明:采用细胞核被解裂之前加入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用冰冻异丙醇沉淀基因组DNA等关键技术,可以从山茶属红山茶组56个物种的植物叶片中快速提取高质量的DNA,满足ITS序列测定的需要;用嫩叶提取可获得纯度较高的DNA;样品在-20℃低温下保存对DNA的提取质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扦插繁殖可以活化酶系统,增强吸收作用,促进细胞分裂,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根.试验表明,在植物扦插中,应用生长调节剂处理插穗可以使易生根的植物多生根,使难生根的植物加速生根,提高生根成活率.N A A 和 BI A是目前常用的生根剂.  相似文献   

8.
轻度富营养化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植物的特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了杭州植物园人工湿地中7种植物的生长和营养吸收特性.种类包括美人蕉(Canna indica)、香蒲(Typha augusti foli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紫露草(Tradescantia reflexa)、斑茅(5accharum arundinaceum)、黑麦草(Loliump erenne)和灯芯草(JunCus effusus).这些植物生长在用于处理植物园观鱼池轻度营养化水的砂砾床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2002年7月中旬,各物种的平均总生物量为348~967 g·m-2.斑茅显示了最高的地上生物量,为853 g·m-2,而黑麦草的地上生物量最小,只有127 g·m-2.植物体中N和P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在16.43~35.33 mg·g-1和1.15~1.61 mg·g-1.最大的植物氮磷积累量分别是27.02 g·m-2和1.46 g·m-2.植物积累量与植物生物量之间显示了一个显著的正线性关系.同时,对这7种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在人工湿地中的营养吸收、积累和运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其中,对于具有景观功能的植物,通过隔行、轮换收割可以既保持景观效果,又取出湿地中的N和P  相似文献   

9.
大孔膦酸树脂吸附某些金属离子的研究已见报道,然而,用膦酸树脂在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体系中吸附La(Ⅲ)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La(Ⅲ)在大孔膦酸树脂上的吸附行为,结果当pH=4.6时,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220.85mg,吸附速率常数k_289=7.64 ×10~(-5)sec~(-1),等温吸附曲线符合Freundlich关系式,吸附反应中的配位比(Fc:La)为3:1;用0.25molL~(-1)NaCI-0.1molL~(-1)HCI为洗脱剂时,可以定量回收.  相似文献   

10.
同源盒基因(homeoboxgenes)在植物,动物,真菌的广泛存在说明这种结构在真核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并暗示其具有重要功能.本文将玉米kn-1同源盒插入表达载体pGEM△XbaI,并将形成的重组克隆pGEM△MK转化BL21(DE3)而获得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为29×103,并主要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Kn-1,Quox-1,OSIH-1间的交叉免疫反应证实三者在蛋白质水平具同源性.而Kn-1同源结构域(Homeodomain)高效表达有助于进一步寻找其靶基因.  相似文献   

11.
使用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在碱性环境下对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污染膜进行清 洗, 测量清洗前后膜的纯水通量及孔径变化,探讨海藻酸钠对CPAM污染膜的清洗流程与清洗效果. 结果表明, 使用质量分数为0.05%~0.70%氢氧化钠与0.03%~0.09%海藻酸钠共混溶液对膜进行清洗, 可以有效地恢复膜的纯水通量, 但是直接清洗会导致膜孔径变大, 膜表皮受损; 而在过滤前将膜预先浸泡在质量分数为0.05%~0.10%可溶性阴离子聚合物海藻酸钠溶液中, 可在膜表面形成海藻酸钠预保护层, 在其过滤CPAM污水受到污染后, 再采用碱性海藻酸钠溶液清洗2~3h, 就可在膜表面形成由海藻酸钠预保护层-CPAM污染层-海藻酸钠清洗层构成的可溶性的“三明治”型聚集体, 在保护膜结构和过滤孔径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实现清洗效果, 且多次重复清洗的膜仍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余姚某鸭场濒死鸭肝组织悬液,接种鸭胚尿囊腔增殖病毒,蔗糖梯度离心法纯化病毒,电镜观察见直径约20nm的球形病毒粒子,免疫琼脂扩散实验结果显示与鸭细小病毒(duck parvovirus,DPV)抗血清有明显沉淀线;SDS-PAGE电泳可见3条结构蛋白带,与DPV毒株一敛;参照GenBank DPVns基因序列979~1566bp设计引物,PCR扩增反应获得其目的片段.克隆到载体pMD18-T后测序,该序列与GenBank中的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以及巴比里鸭细小病毒(Barbarie duck parvovirus,BDPV)的ns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8%.病鸭肝组织匀浆液雏鸭感染试验显示雏鸭发病症状及剖解病理变化明显,死亡率为75%.利用血清学实验与鸭肝炎Ⅰ型、禽流感和新城疫病毒感染举别.由此确定引起本次鸭场疫病的病原为DPV,命名为04NY株.  相似文献   

13.
选择海藻酸钙和聚乙烯醇凝胶为固定化载体包埋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以提高该菌以L-酪氨酸为底物生产L-多巴的效率.海藻酸钙和聚乙烯醇固定的假单胞菌分别将发酵周期缩短了8和14h.半连续发酵的结果表明,海藻酸钙和聚乙烯醇固定化细胞分别能重复使用5次和14次,L-多巴生产效率比游离细胞分别提高了16%和160%.聚乙烯醇固定化细胞经过热处理和在生理盐水中振荡处理可明显提高L-多巴的生产效率和产量,过高的底物加入量不利于固定化细胞的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方法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烟草及油菜纯化的叶绿体,然后用氯化铯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纯化叶绿体DNA.不加DNase处理,但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得到的比较清晰的限制图谱,产物可用于制作物理图谱和DNA重组合.  相似文献   

15.
在二价镍配合物催化剂存在下,用3,6-二氯哒嗪与2,5-二溴噻吩格氏(G rignard)试剂共聚合成了哒嗪与噻吩共聚物,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 R)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该合成方法所得共聚物的收率为75%,而且溶解于DM F、DM SO等普通溶剂.共聚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 is)中在410nm处观察到最大吸收峰.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对所得聚合物的结晶性和热稳定性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二苯基甘脲为母体的酯基冠提篮分子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二甲亚砜(DMSO)作为反应溶剂,用K2CO3作碱,通过相应的多甘醇双氯乙酸酯([ClCH2CO(OCH2CH2)nOCOCH2Cl],n=1,2,3,4)和1,2-双羟乙氧基苯双氯乙酸酯作为关环试剂,与二苯基甘脲母体的分子夹1,3:4,6-双(3,6-二羟基-1,2-亚二甲苯基)四氢-3a,6a-二苯基酰亚胺[5,5-d]咪唑-2,5(1H,3H)-二酮反应,制备得到了一系列的含酯基冠的提篮分子,产率分别为15%,35%,40%,38%,20%.对反应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核磁共振谱(NMR)和质谱表征,证实了它们的结构.同时探讨了反应溶剂和碱的用量对产物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纳米TiO2复合膜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改性的纳米TiO2,以不同掺杂比与2%壳聚糖醋酸溶液相混合,用流延法制得分散比较均匀的纳米复合膜。用FT—IR,xRD及TEM表征了其结构,并测试了透光率、水蒸汽透过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改性纳米TiO2的大量表面羟基和壳聚糖分子之间有较强的氢键作用;纳米TiO2的适当加入有利于提高膜的抗水性.当纳米TiO2的掺杂比为1%时,复合膜的湿态抗张强度和抗水性分别为27.25MPa和45.6%,与壳聚糖膜相比,分别提高了40%和11.6%.  相似文献   

18.
通过裂解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菌体细胞得到基因组DNA。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无乳链球菌(菌种编号ATCC13813)新型双功能谷胱甘肽合成酶基因(gshF)的核酸序列与2种不同表达载体多克隆位点序列,分别设计引物F1、R1和F2、R2,再以总DNA为模板,经过特异性PCR扩增出长度约为2 200 bp的目的基因。随后分别对目的基因gshF和2种表达载体进行双酶切、连接等操作,得到表达载体pPIC9K-gshF与pET-gshF。用Sal I线性化表达载体pPIC9K-gshF后电转至毕赤酵母GS115中。经MD平板筛选重组子、菌落PCR鉴定阳性菌株、G418抗性梯度平板筛选多拷贝菌株,最终在4.0 mg·mL-1 G418抗性平板上筛选出阳性菌株。用甲醇终浓度为2%的BMMY培养基诱导该阳性菌株表达,每隔12 h取样并添加甲醇,96 h后离心收集发酵上清,经SDS-PAGE蛋白电泳显示:在85 kDa处出现1条明显蛋白带,大小与预期GshF蛋白一致。重组菌BL21-pET-gshF用IPTG诱导表达,先在37 ℃下培养90 min,再加入IPTG至1 mmol·L-1后诱导7 h,离心收集表达产物并对重组菌进行超声破碎处理后,进行SDS-PAGE蛋白电泳,同样在85 kDa处有1条蛋白带。采用Bradford法测定2种表达产物上清的蛋白量,其中重组酵母表达上清中蛋白量为0.46 mg·mL-1,重组大肠杆菌表达产物破壁后的蛋白量为1.46 mg·mL-1。测定并比较2种不同表达方式所得酶活,发现GshF在毕赤酵母表达中的比酶活仅为14.15 U·mL-1,经原核表达后比酶活可达62.15 U·mL-1。  相似文献   

19.
通过裂解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菌体细胞得到基因组DNA。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无乳链球菌(菌种编号ATCC13813)新型双功能谷胱甘肽合成酶基因(gshF)的核酸序列与2种不同表达载体多克隆位点序列,分别设计引物F1、R1和F2、R2,再以总DNA为模板,经过特异性PCR扩增出长度约为2 200 bp的目的基因。随后分别对目的基因gshF和2种表达载体进行双酶切、连接等操作,得到表达载体pPIC9K-gshF与pET-gshF。用Sal I线性化表达载体pPIC9K-gshF后电转至毕赤酵母GS115中。经MD平板筛选重组子、菌落PCR鉴定阳性菌株、G418抗性梯度平板筛选多拷贝菌株,最终在4.0 mg·mL-1 G418抗性平板上筛选出阳性菌株。用甲醇终浓度为2%的BMMY培养基诱导该阳性菌株表达,每隔12 h取样并添加甲醇,96 h后离心收集发酵上清,经SDS-PAGE蛋白电泳显示:在85 kDa处出现1条明显蛋白带,大小与预期GshF蛋白一致。重组菌BL21-pET-gshF用IPTG诱导表达,先在37 ℃下培养90 min,再加入IPTG至1 mmol·L-1后诱导7 h,离心收集表达产物并对重组菌进行超声破碎处理后,进行SDS-PAGE蛋白电泳,同样在85 kDa处有1条蛋白带。采用Bradford法测定2种表达产物上清的蛋白量,其中重组酵母表达上清中蛋白量为0.46 mg·mL-1,重组大肠杆菌表达产物破壁后的蛋白量为1.46 mg·mL-1。测定并比较2种不同表达方式所得酶活,发现GshF在毕赤酵母表达中的比酶活仅为14.15 U·mL-1,经原核表达后比酶活可达62.15 U·mL-1。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多种高浓度介质在高压灭菌前后的渗透值,pH值变化状况及其时程。分析了不同介质预处理后多核糖体状况、可溶性蛋白凝胶电泳谱和花粉雄核发育状况的变化。结果表明:多核糖体状况的变化与介质在高压灭菌后的pH差异相关;可溶性蛋白电泳谱的变化与介质渗透值关系较密切,且可能与离子胁迫相关;而雄核发育则与pH值、高渗均有关而以pH值关系更为密切。从试验结果看,可认为:1.高渗介质预处理的起始影响,按照介质种类,可能包括渗进胁迫、pH胁迫、和离子胁迫。2.不同影响的作用位置可能各不相同,时程也可能有异。3.在高渗介质预处理试验设计中应注意介质种类和影响特点的选择,注意对照的设置;即使采用过滤灭菌也应事先做好基础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