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0414号台风登陆过程的诊断与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MM5对0414号台风从2004年8月11日00时~14日00时(UTC)进行模拟,结合浙江省稠密的AWS资料、雷达资料、卫星云图对这次台风登陆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尺度模式对登陆台风的路径、强度、降水具有较强的模拟预报能力.台风登陆前副热带高压呈坝状发展,副高南缘超地转低空急流加强,以及登陆前台风周围的风速呈现东北象限最大,西南象限最小的分布状况,是造成台风登陆前加速西折的原因.高层辐合中心的维持有利于台风强度增强.台风螺旋雨带前沿存在中尺度热力性低压,在海陆间中尺度锋区的热力条件支持下,低压扰动获得发展,降水加强.水汽输送通道维持与内陆水体和饱和湿土的潜热输送是台风登陆后久留不散的原因.台风登陆后水汽源提供由孟加拉湾和南海转变为西太平洋.  相似文献   

2.
普查1951~2012年台风资料,对期间影响浙江台州的台风年月际变化、生成源地及常见影响路径、降水量地理分布特点及不同台风路径的降水量空间分布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台州的台风有较明显的年、月际变化特征;台风生成源地主要集中在3个区域,主要影响路径类型有5种;复杂的地形地貌,导致台风降水量分布差异较大;降水量分布与台风登陆前后的移动路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全球预测系统(global forecast system,GFS)分析资料,结合统计分析、合成分析、对比分析以及物理量诊断等方法,对5个福建登陆北上并严重影响杭州的台风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福建登陆北上影响杭州的5个台风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福建登陆北上越过30°N(北上台风),另一类是刚进入浙南就减弱为低压(1010号莫兰蒂台风)。北上台风对杭州造成了大风和暴雨双重影响,而1010号莫兰蒂台风主要带来的是暴雨。(2)在北上台风对杭州产生较大影响时,其合成台风中心位于福建中部地区,东南风低空急流和偏南风低空急流显著,杭州处于台风环流第一象限两支急流的交汇处,利于产生暴雨、大风;而在1010号莫兰蒂台风对杭州产生较大影响时已减弱为热带低压环流,其北部倒槽与西风带冷空气相结合是产生特大暴雨的主要原因,低压环流与副高之间的偏南风急流也有利于暴雨形成。(3)两类台风虽然部分指数和空间热动力结构相近,但北上台风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更好,而1010号莫兰蒂台风在冷空气切入和斜压性增强作用下,具备更高的对流有效位能,出现对流性强降水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全球预测系统(global forecast system,GFS)分析资料,结合统计分析、合成分析、对比分析以及物理量诊断等方法,对5个福建登陆北上并严重影响杭州的台风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福建登陆北上影响杭州的5个台风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福建登陆北上越过30°N(北上台风),另一类是刚进入浙南就减弱为低压(1010号莫兰蒂台风)。北上台风对杭州造成了大风和暴雨双重影响,而1010号莫兰蒂台风主要带来的是暴雨。(2)在北上台风对杭州产生较大影响时,其合成台风中心位于福建中部地区,东南风低空急流和偏南风低空急流显著,杭州处于台风环流第一象限两支急流的交汇处,利于产生暴雨、大风;而在1010号莫兰蒂台风对杭州产生较大影响时已减弱为热带低压环流,其北部倒槽与西风带冷空气相结合是产生特大暴雨的主要原因,低压环流与副高之间的偏南风急流也有利于暴雨形成。(3)两类台风虽然部分指数和空间热动力结构相近,但北上台风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更好,而1010号莫兰蒂台风在冷空气切入和斜压性增强作用下,具备更高的对流有效位能,出现对流性强降水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5.
四十二年来登陆浙江的台风及其对杭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1949-1990年共四十二年有关历史台风资料,详细分析研究了登陆浙江台风的气候特征及其对杭州的影响,发现近十年来,尤其是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登陆浙江的台风有增多的趋势.因此,台风对杭州的影响也呈上升趋势.从而加剧了杭州的台风灾害.作者提出了杭州抗台减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正压半隐式跳点格式的模式,在地图投影公式、地转参数、区域和格距大小等方面的处理,作了适当的改进,在此基础上,用来作台风路径的数值预报。对十几个台风个例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我们拟订的数值预报方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我们还对1976年第09号台风进行了一次实际试报。当时对该台风的去向,有报北上的,有报西行登陆的,也有报南下的,只有我们和浙江省气象台预报台风将在海上转向。所报的路径与台风实际路径相符。  相似文献   

7.
利用2.5 °×2.5 °的NCEP再分析资料、实况监测资料、卫星云图等资料,从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垫面、冷空气作用和物理量场诊断等方面对典型个例1211号台风进行了分析,寻找登陆台风(TC)强度变化的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中低空急流既是“海葵”主要的湿能源,也是动能来源之一,中纬度强锋区向“海葵”靠近使TC的动能机制得到持续加强,加强了对流,从而加强了降水的潜热释放,为变性后TC的维持和发展提供了能量,“海葵”登陆后最大的垂直风切变一直分布在TC南北两侧,这样的对称结构对TC垂直环流的维持更加有利,宽广的湿垫也为TC登陆后的维持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场.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从长期环流变化来看,地球与大气,大气内部各纬度间存在角动量输送,使得东西风带保持平衡。角动量输送短期变化对环流短期变化有影响,从而亦影响台风路径。张则恒等指出:角动量短期变化与台风路径关系密切,正值有利于台风转向。但是他们讨论仅是转向台风,而且在计算角动量输送时,仅考虑了水平输送,对铅直输送没有加以考虑。 本文选取了7805号强台风进行角动量输送计算。在计算中水平与铅直输送同时加以考虑。结果表明,台风所在纬度带的角动量变化与西行台风路径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预报台风路径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推导了台风的运动方程和移速公式,分析了台风的初速度和初始位置对移速的影响。结果指出,台风的初速度和初始位置是使台风移动与引导气流发生偏差的因素之一。实例计算表明,在台风沿引导气流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台风的初速度与初始位置的影响,比单纯用引导气流要更接近实际的台风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压能场与台风移行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台风移行公式分析了它的物理意义,并对四个台风个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与实况相当一致.此公式可供气象台站台风路径预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严重影响浙江东南地区的2005年05号台风的雷达和地面加密风场资料,分析对比台风中尺度暴雨过程中雷达回波与实况降水、中尺度地面流场与暴雨之间的关系,结果得到:多普勒雷达近地面强回波带或中心往往达到50dbz时,与一小时的强降水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暴雨中心区也与地面加密的中尺度流场中出现的中尺度气旋性环流和汇合气流有关,强暴雨区落在同时刻中尺度涡旋或汇合线附近.当台风移近大陆时,靠近沿海地区的地面流场中尺度涡旋特征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台风近地面偏东南气流出现分支,形成偏东与偏东南气流,有利于在沿海地区形成局部气流汇合并引起或增强对流.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的高分辨输出结果,分析了近地面流场特征及演变,证实了暴雨带近地面流场中存在气流汇合,它在沿海地区台风暴雨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台风路径预报研究中存在的预报精度不高、预报时次高耦合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集合预报的台风路径预报优化模型。运用混合模式集合预报思想和反向传播的多层前馈训练机制,充分挖掘数据特征,解决了单集合预报的固化性问题和单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的随机性问题,为现有台风数值预报方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提供了新思路。以2018年活动在西北太平洋、南海地区的台风为样本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60 h内的预报精度均得到了提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低纬度的经圈环流、纬圈环流和角动量的输送等的短期变化,结合1979年Judy(7910号)台风在135°E以西的路径,进行了一些计算和分析。由于经圈和纬圈环流以及角动量输送等变化,过去多以长期的平均状况来加以研究,因此它们的短期变化对天气系统,尤其是对台风路径是否有一定影响,还是一个新的课题。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台风路径转向点前后,在环流结构上存在明显的不同,经向角动量输送的净值也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对台风路径的趋势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利用欧州中心格点场资料,对7例近海北上西折台风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当达到一定强度的台风西折时,在其移动路径左前侧常有暖平流增强,水汽通量辐合增大,不稳定层结加强,高空辐散和整层气旋性环流增加以及在这些物理变量中心增大区相迭加地区有整层降高中心,从而引起台风将向负变高中心移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低纬度的经圈环流 、纬圈环流和角动量的输送等的短期变化 ,结合 1979 年 Judy ( 7970 号 ) 台风在 135 。E 以西的路径,进行了一些计算和分析.由于经圈和纬圈环流以及角动量输送等变化,过去多以长期的平均状况来加以研究,因此它们的短期变化对天气系 统,尤其是对台风路径是否有一定影响 ,还是一个新的课题.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台风路径转向点前后,在环流结构上存在明显的不同,经向角动量输送的净值也有显著 的差异. 因此,对台风路径的趋势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  相似文献   

16.
台风强度变化,尤其是强度的突变(突然加强和衰亡)是台风预报的难点.然而,由于缺乏对强度变化机理的认识,没有足够高的分辨率对现有数值模式表达强度变化精细的物理过程,近年来台风强度业务预报进展缓慢.研究表明,台风强度主要受3类因子影响,即大尺度环境场(如风垂直切变(Vertical Wind Shear,VWS))、海洋强迫(包括海表温度和海洋热容量(Oceanic Heat Content,OHC))以及台风自身的结构(含内核强对流变化(Density of core convection,DCC)以及内核变化).三者间存在作用和反作用现象.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赤道平流层线同风的准2年振荡(QBO)和浙江台风的关系,指出:浙江台风多发生在赤道平流层纬向风的东西风转向时期;在赤道平流层QBO为西风年时,浙江发生台风的总天数较多,在赤道平流层QBO的西风时段的内发生台风的总个数和总天数都较多,在东风时段,每个台风的生命史较长,厄尔尼诺和拉尼妇使当年浙江台风的总天数编少,厄尔尼诺年使浙江台风的生命史较长,而拉尼娜则相反。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结合WRF Var三维变分系统,同化了雷达资料和常规、非常规观测资料,对2006年第8号小型超强台风“桑美”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结合实况验证,WRF较好地模拟本次台风暴雨过程,基本反映实况台风演变过程.利用模式输出的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模拟结果对“桑美”台风短时强暴雨进行诊断分析,表明“桑美”台风具有较好的对称性结构,涡旋结构紧密,云团内部气流强烈辐合上升,这是降水高度集中的动力因素;中尺度辐合带以及强回波带始终环绕中心眼区呈同心圆形状逆时针旋转,验证了台风螺旋云带的形成是产生台风暴雨的一个必要条件,“桑美”螺旋辐合带靠近台风中心,范围小、弧状明显;风切变所产生的低层辐合为强对流低层发生的动力之一;“桑美”引起的暴雨属于台风区内暴雨,具有相当充沛的水汽条件,并且水汽对降水的作用主要在中低层,以低层最强;各物理量场相互之间都有很好的对应,说明台风暴雨的发生和维持需要大尺度环境场、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等的配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1984~2010年影响浙江省台州市的台风灾害资料,以新构建的台风规范化灾情指数评估台州历史台风的灾情等级,比较符合台州市的实际灾情状况.结果表明:台风规范化灾情指数预报模型拟合率较高,拟合误差1级准确率达到了88.00%以上;新指数模型计算简单,评估效果较好,可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定量化、科学化的灾情评估和灾后灾情评估产品.   相似文献   

20.
利用MICAPS资料和中小尺度地面自动站资料,对2013年10月6~8日台风“菲特”影响湖州地区时的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大暴雨降水分3个阶段:台风“菲特”外围云带中的强降雨、台风本体范围及边缘的暴雨和台风“菲特”减弱后的倒槽和北上近海转向的台风“丹娜丝”外围东北气流的叠加暴雨.分析可知,东北急流带来的充沛水汽、高能高湿的能量输送、强烈的上升运动和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等为大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环境场.天荒坪山区朝东北开口并由东北向西南多级收缩抬升的地形为暴雨的增幅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分析了几种可能产生暴雨增幅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