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测定了N,N′-双-β-萘甲基哌嗪(DMNP)在苯与乙腈混合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在乙腈含量<5(mol·dm-3)时,乙腈猝灭DMNP苯溶液的荧光符合Stern-Volmer方程,表明极性溶剂分子乙腈与DMNP分子内激基复合物存在着相互作用。随着乙腈含量的增加,DMNP分子内激基复合物(exci-plex)荧光的猝灭与红移以及分子内激基缔合物(excimer)的逐步形成则仅与体系的极性有关。文中还讨论了DMNP激发态复合物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聚苊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形成的三分子激基复合物。提出了稀溶液柔性聚合链内形成三分子激基复合物的理论模型,推导了单分子荧光、激基复合物荧光和三分子荧光随时间的衰减符合双指数规律。估算了该体系中,激基复合物形成速度常数,k_3=6.0×10~9s~(-1)(mol/L)~(-1);三分子激基复合物形成速度常数,k_6=5.2×10~7s~(-1)。并从非晶态膜和分子内激基复合物的荧光寿命证明了三分子激基复合物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在稀溶液中,聚2-乙烯基萘分子内不同生色团之间相互作用后先形成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然后与受体分子相互作用后再生成三分子激基复合物的机理。测定了聚2-乙烯基萘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的荧光寿命的r_2=18.83ns;形成三分子激基复合物的速度常数k_7=4.18×10~9(mol/L)~(-1)S~(-1),受扩散速度反应控制。首次提出了激基缔合物或激基复合物可能是形成三分子激基复合物的中间体,并提出了由激基缔合物再形成三分子激基复合物的光物理过程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4.
对一种新型苯乙烯衍生物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进行了研究。1-9-蒽基-4-氯甲基-2,5-二甲氧基苯的溶液随浓度的增大,其单体荧光逐渐减弱而激基复合物发光逐渐增强。在薄膜状态只有激基复合物荧光,表明在溶液和薄膜状态下均存在单体向激基复合物的能量转移过程,用分子间距离越近,能量转移效率越高。以该化合物制成的单层二极管器件,其电致发光光谱随电压增强从激基复合物发光逐渐转变为激复合发光。  相似文献   

5.
测试了ω-对联苯基多亚甲基羧酸4-[5′-对联苯基-1,3,4-(口恶)二唑基-2′-]苄酯及其模型化合物2-对甲苯基-5-联苯基-1,3,4-,(口恶)二唑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荧光发射光谱。它们既能形成分子间的激基缔合物又能形成分子内的激基复合物和三分子激基复合物。实验结果表明,溶剂极性的增加,有利于分子内激基复合物和三分子激基复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水杨醛缩对-(N,N-二甲氨基)苯胺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光谱的研究,发现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存在3个发光体,它们是激发态中间体(EI),激基复合物(EX)和激发态的二聚体(ED),研究了该化合物在溶液中的性质,发现该化合物在溶液中的基本存在形式不是单分子而是二聚体,通过研究溶剂的性质对发光体的影响,所得到的结论是溶剂的极性越小,越有利于二聚体的形成,根据荧光光谱和动力学数据提出了三种发光组份的形成过程和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含有不同硫酸浓度的2,6-萘二甲酸二甲酯溶液的吸收光谱、室温和低温下的荧光光谱及荧光寿命的研究,观察到了2,6-萘二甲酸二甲酯与硫酸分子之间各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即基态下的电荷转移复合物吸收谱,激基复合物的发射谱,氢键作用吸收谱,质子转移后的吸收谱和发射谱以及质子化前后不同的荧光寿命。提出了2,6-萘二甲酸二甲酯与硫酸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激基复合物过渡到氢键,然后由氢键过渡到质子转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N-苯基吩噻嗪(PHZ),N-(α-吡啶基)吩噻嗪(PYZ)荧光发射光谱和荧光寿命的溶剂效应及温度效应,证明了在PYZ发射光谱中表现出很强的分子内扭曲引起的电荷转移态(TICT),还研究了PHZ,PYZ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所形成的激基复合物,并通过闪光光解观察到了在极性溶剂中由激基复合物解离而形成的正、负离子的瞬态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9.
以1,8-萘酰亚胺和三聚氯氰为主要原料, 合成了两种由三嗪环桥连的双1,8-萘酰亚胺化合物3 和5.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手段考察了两种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光物理行为. 与参比化合物N-丁基-1,8-萘酰亚胺相比, 在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甲醇等极性溶剂中, 化合物3和5除了在短波区(λ<400 nm)存在1,8-萘酰亚胺的特征荧光发射峰外, 在长波区(>450 nm)均产生一个较强的新荧光发射峰, 表现出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的光物理行为. 与化合物5相比, 由于化合物3特殊的构象异构, 其荧光强度发生严重的猝灭. 在非极性溶剂甲基环己烷中, 化合物5 由于存在较强的分子间氢键作用而聚集, 受激后形成了较稳定的分子间激基缔合物, 但未观察到明显的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的形成. 在甲苯溶剂中, 化合物3和5与甲苯分子形成了激基复合物, 并未形成分子内激基缔合物. 进一步研究3和5的固态激发态性质, 发现化合物3和5的固体薄膜受激后分别在465和469 nm处出现激基缔合物的特征荧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10.
本文测定了双荧光团化合物2-(ω-联苯基多亚甲基)-5-联苯基-1,3,4-二唑及其模型化合物2-甲基-5-联苯基-1,3,4-二唑和2,5-二联苯基-1,3,4-二唑的荧光光谱.对分子内,分子间激基缔合物和激基复合物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并对分子构型与形成分子内激基复合物之间关系作了初步探讨.从实验结果得到,亚甲基桥链的碳数为奇数时容易形成分子内激基复合物.  相似文献   

11.
以两种常用的芳香二胺TPD和NPB为空穴传输材料(HTM)和BBOT为电子传输材料组成双层器件,获得了相对于组成材料的荧光光谱红移和宽化的电致发光.用光致发光表征了这种发射来自激基复合物,并用器件的能级图说明激基复合物的类型为BBOT的激发态BBOT*与基态的HTM相互作用的复合物.比较TPD和NPB的分子结构和能级表明,分子具有有利的构型和取向比合适的能级更容易形成激基复合物.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系列含柔性间隔基和末端烷氧基的双噁二唑化合物OXDs, 利用1H NMR、 元素分析和FTIR等手段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用UV-Vis, PL, CV和DSC等方法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对甲氧基苯基与1,3-二(1,3,4-噁二唑基)苯基之间形成分子内激基复合物, 而端位烷氧基会阻碍分子内激基复合物的形成; OXDs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电子注入、 电子传输及空穴阻挡的特性; 当末端取代基较短(或无末端取代基)时, 固体样品中的晶态结构含量较少, 经热处理后能够形成稳定的非晶态.  相似文献   

13.
2,6-萘二甲酸二甲酯与一些二甲基萘可以形成激基复合物。本文通过稳态和动态荧光光谱研究了这类激基复合物的形成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尽管这些二甲基萘的电离能基本相同,但因取代基位置不同使分子中电荷分布不同,从而影响了激基复合物的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4.
白建伟  张宝文  曹怡 《化学学报》1995,53(5):495-500
本工作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以不同链长相连的芘-对二氰基乙烯基苯(Py-DCVB)化合物,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核磁共振谱研究了Py-DCVB的光诱导分子内电子转移激基复合物的形成与基态构象的关系, 并且利用激光闪光光解开展了盐效应的研究, 瞬态吸收光谱的结果证实了Py-DCVB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经历激基复合物的中间过程。  相似文献   

15.
前文报道了合成一系列1,3-双-β-萘基丙烷的衍生物C_(10)H_7CHXCH_2CH_2C_(10)H_7,在次甲基链的第一位碳原子上分别引入OH、OAc及Cl等基团,并测定了它们的荧光光谱。从荧光光谱的结果可以看出,它们都能形成分子内激基缔合物(excimer)。最近,我们又合成了CN取代的衍生物,测定了这一系列双-β-萘基丙烷衍生物的低温荧光光谱,并计算出它们形成分子内激基缔合物所需之活化能。由于在溶液中激基缔合物的形成是扩散控制过程,在低温条件下升高温度将有利于激基缔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设计合成了三个以不同链长相连接的蒽-对二氰基乙烯基苯(An-DCVB)化合物。利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激光闪光光解和单光子计数器等证实An-DCVB受光激发,发生分子内电子转移,生成激基复合物且发现有三重态能量传递,描述了分子内电子转移的主要途径,研究并探讨了An-DCVB的三种不同连接链长对分子构象,激基复合物的形成以及三重态能量传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α、ω-双香豆素长链化合物激基缔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α、ω-双香豆素长链化合物详细研究了香豆素激基缔合物的荧光行办,通过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激发光谱,考察了香豆素激基缔合物的发光位置与激发波长,借助单光子技术确定了形成的是分子内的激基缔合物,通过1HNMR谱研究了不同双香豆素长链化合物的构象分布,揭示了在水溶液中由于疏水相互作用促进了长链化合物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已知甲基、乙基咔唑等咔唑的衍生物与对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P)和邻位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可以形成激基复合物[1],但是咔唑与DMTP或DMP相互作用时观察不到激基复合物的荧光。  相似文献   

19.
聚苯乙烯在溶液中的激基缔合物荧光被发现以来一直引起人们的兴趣[ 1, 2]. 聚苯乙烯激基缔合作用主要与处于基态的苯环层叠对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其形成方式主要有(1)符合n= 3规则的相邻苯环间的相互作用.(2)主链上非相邻苯环间由于链段的卷曲而相互作用.(3)分属于不同主链上的苯环相互贯穿时的相互作用. 由于激基缔合作用是近程作用, 因此利用它研究聚合物线团在稀溶液的变化及由稀溶液到浓溶液的变化是十分有效的[ 3]. 嵌段聚合物在形成胶束时, 一种聚合物分子链段形成核, 在核内大分子链段相互缠结, 相互贯穿. 而另一种聚合物分子链段形成壳, 其链段较为舒展. 因此利用激基缔合物荧光技术研究分子链段在核内的变化也应是十分有效的. 本文研究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体系。  相似文献   

20.
热活化延迟荧光分子因具有高效发光、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与单分子相比,激基复合物容易实现小的单线态-三线态能隙差,在开发延迟荧光材料方面备受关注.然而,相应受体材料的种类仍较为稀少,且激基复合物延迟荧光性质与受体材料结构之间的关系还需深入探讨.本工作设计合成出两个新型的基于螺芴氧杂蒽的电子受体材料(CNSFDBX和DCNSFDBX).结果表明,它们与给体材料TCTA掺杂后均呈现激基复合物发射,其中TCTA:DCNSFDBX掺杂体系显示更高的发光效率,其原因归结为双氰基取代使得DCNSFDBX具有更强的接收电子的能力.该工作为开发新型电子受体材料用于激基复合物延迟荧光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