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SO_4~(2-)/TiO_2和SO_4~(2-)/Fe_2O_3固体超强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XRD、TG-DTG、SEM和化学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浸渍H_2SO_4的无定形TiO2和Fe_2O_3在焙烧过程中的晶化、相变、失水及失硫情况,总结出SO42-/MxOy型固体超强酸具有与SO42-/ZrO2体系相同的形成规律;用IR光谱和常温正戊烷异构化反应对SO42-/TiO2和SO42-/Fe_2O_3的超强酸性进行了表征,表明它们与/ZrO_2体系具有相似的表面酸位结构,无水状态主要为L酸位,吸水后部分L酸位可转变为B酸位,但这两种体系的超强酸性均比SO42-/ZrO_2弱,其H0大约在-13~-14之间. 相似文献
2.
以Hβ沸石为基础,通过TiO_2改性及硫酸铵处理制备了SO-TiO_2-Hβ-Al_2O_3催化剂,并由XRD、XPS、NH_3-TPD、FTIR及化学吸附等手段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对该催化剂表面性质、酸性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焙烧温度使SO-TiO2-Hβ-Al2O3的酸量大幅度增加,强酸比例增大,并产生部分增强酸中心。高强度的酸性中心中,以L酸中心为主;550℃焙烧的样品能使沸石表面上SO与TiO_2间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高温焙烧则使浓度下降;该催化剂明显促进了丙烯与异丙醇的醚化反应,丙烯转化率由8.0%增高到15.9%。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4.
5.
6.
SO_4~(2-)/ZrO_2固体超强酸储存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_4~(2-)/ZrO_2固体超强酸储存稳定性研究陈建民,缪长喜,华伟明,高滋(复旦大学化学系,上海,200433)关键词SO_4~(2-)ZrO_2,固体超强酸,储存稳定性,酸性,催化性能MxOy型固体超强酸在低温烷烃异构化反应中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盐酸处理γ-Al_2O_3的表面性质及其对负载的Pt的表面性质和反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盐酸处理γ-Al_2O_3对Al_2O_3的表面性质以及Pt/Al_O_3的表面性质和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处理的γ-Al_2O_3酸中心(强酸和弱酸中心)数目增加,Pt在Al_2O_3表面的表现分散度或Pt的低温活性中心数增加,与此同时,Pt的高温活性中心数也增多,从而使Pt/Al_2O_3的氢解、异构化和脱氢环化活性都增加。 相似文献
8.
9.
SO_4~(2-)/ZrO_2超强酸制备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BET、XRD、流动指示剂法、化学分析、低温正丁烷异构化反应等手段研究了制备条件对ZrO2前驱体和SO/ZrO2超强酸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制备条件,ZrO2前驱体的比表面可相差1.8倍,SO/ZrO2的酸强度相差约1000倍.SO/ZrO2的正丁烷异构化反应活性相差约300倍.ZrO2最高比表面可达245m2/g,SO/ZrO2酸强度为H0≤-1.60,20℃时SO/ZrO2正丁烷异构化反应速率常数为15.5×10-3h-1。 相似文献
10.
1.前言 采用具有ZSM-5,ZSM-11和ZSM-48沸石结构的高硅沸石作为CO加氢反应的催化剂载体,有效地控制了产物分布范围。AlPO_4-5分子筛的孔道结构和表面性质决定了它同样可作为催化剂载体以代替沸石。关于AlPO_4-n分子筛的研究,目前多着重于合成和结构方面,以其作为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的报道较少。由于AlPO_4-n分子筛无离子交换性,致使负载金属AlPO_4-n催化剂的制备受到限制。根据“某些盐类或氧化物与高比表面载体混合,在低于熔点的适当温度下焙烧,这些盐类或氧化物在载体表面能自发分散”的原理,本文采用固相焙烧法制备了系列Fe_2O_3/AlPO_4-5催化剂并用于CO加氢反应,研究铁活性组分在AlPO_4-5分子筛表面的分散状况及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用抑制型离子色谱,薄壳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分离柱,柱温为30±1℃,在常规淋洗液NaHCO_3-Na_2CO_3中加入对-硝基苯酚作为有机改进剂,测定了I ̄-、SCN ̄-、离子。它们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三种离子的浓度在5.0~30.0mg/L范围内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r_(SCN) ̄(-0.9906),检测限分别为:I ̄-0.17mg/L、SCN ̄-0.10mg/L、L。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TPD-MS、TPR等方法研究了Ag/γ-Al_2O_3催化剂的氧脱附和还原性能。结果表明,Ag/γ-Al_2O_3催化剂表面银物相由Ag0和Ag+(Ag2O)组成,其中Ag+所占比例随负载量增加而减少。Ag/γ-Al_2O_3催化剂有三个脱氧峰,并且随着Ag负载量的增加,脱氧峰从高温向低温依次出现。低温脱氧峰(370℃)归属为结晶态Ag2O的分解,高温脱氧峰(650和800℃)为分散在γ-Al_2O_3表面并且与Al_2O_3发生相互作用的Ag_2O的分解。TPR有三个还原峰;高温峰(230℃)为结晶态Ag_2O的还原,低温峰(100和120℃)为分散在γ-Al_2O_3表面的Ag_2O的还原。 相似文献
14.
采用X光光电子能谱(XPS)及曲线拟合手段对硫化态K-MoO_3/Al_2O_3合成醇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负载量及硫化前不同条件预处理对催化剂表面的S、Mo组分的物种形式及各物种相对含量的影响,以及表面不同组分的相对组成。结果表明,根据其电子结合能变化,S组分可区分为SO_4 ̄(2-)、SO_3、S ̄0、S_2 ̄(2-)、MoS_2、MoS_(2-x)等六种存在形式不同的物种;Mo组分可区分为Mo ̄(6+)、Mo ̄(5+)、MoS_(2+x)、MOS_2、MOS_(2-x)等五种存在形式不同的物种。MoO_3/Al_2O_3.重量比为0.03的样品,Mo组分硫化还原不完全,表面S、Mo组分均以多种物种形式并存,MoO_3/Al_2O_3比增加至0.08和0.24后,表面S、Mo组分中MOS_2物种形式所占比例有所增加,样品的硫化还原也较彻底,但负载量增加至MoO_3/Al_2O_3比为0.35后,表面存在较多的S ̄(6+)物种和Mo ̄(6+)、Mo(5+)物种,同时K组分在表面富集。对MoO_3/Al_2O_3比为0.24,样品硫化前不同条件预处理的研究表明,该样品与水蒸汽接触对其表面结构影响很大,与水蒸汽接触后再硫化,其表 相似文献
15.
运用BET、XRD、TPR及苯和丙酮氧化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了Cu/γ-Al_2O_3和Cu-Ag/γ-Al_2O_3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对有机物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金属负载量的Cu/γ-Al_2O_3催化剂的还原性能有明显差异,反映出催化剂表面存在着不同种类的铜物种。Ag的添加使催化剂的TPR峰位发生明显位移,提高了催化剂对有机物的催化氧化活性。同时还发现,热处理温度对催化剂中铜物种的存在形式、催化还原特性及催化活性有明显影响.Ag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17.
18.
利用XPS考察了超细Mo/Al2O3的氧化态及反应后的表面结构性质.结果表明,氧化态催化剂中Mo主要以Mo6+形式存在,而反应后则以Mo6+和Mo4+两种价态共存;硫亦存在-2及+6两种价态.不同价态Mo、S物种存在的比例受催化剂Mo含量及制备方法的影响.Mo含量增加,Mo6+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小,Mo4+所占比例逐渐增加,S6+的比例则随Mo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9.
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食品增香剂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国的合成方法,包括近期的合成研究进展,对一些合成方法的优缺点作了评述。参考文献28篇。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XRD,XPS,TPR和ESR研究焙烧温度对CuO/γ-Al2O3催化剂中铜物种分散状态的影响。在低负载量(5%Cu)不高于700℃焙烧时,以“表面尖晶石”形式存在的铜物种,包括两种分散状态:分散的和高度分散的,后者与载体有较强的相互作用,焙烧温度升高,使铜物种分散状态变化,高度分散的铜物种量增加.当焙烧温度为900℃或更高时,生成CuAl2O4以及载体的相变使高度分散的铜物种减少,从350~1000℃,存在一个使铜物种达到最佳分散态的温度,约为700℃。在900℃焙烧时,增加铜的负载量使CuAl2O4的生成量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