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引言 单热丝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材料的导热系数的精确测定。1978年J.Boeret al提出Parallel wire模型,这种模型不再将热丝既作为加热单元又作为测温单元,而是热丝只作为加热单元,检测温度变化是由距加热丝一定距离处的一对热电偶来完成,采用这种方法,他们将以往单丝法所能测试的导热系数的上限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如果应用上述方法测定多孔材料(或非均质材料)的导热系数,则其热电偶所反映的  相似文献   

2.
含湿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报道了用常功率平面热源法测定含湿加气混凝土砌块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的试验结果。发现实测到的总当量导热系数λ随含湿量的增加而单调地递升,名义导温系数α随含湿量的变化曲线却在低含湿量区出现明显的拐点和极小值。文中,对含湿建筑材料在温度梯度下的湿—热迁移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并给出了一种半经验方法,提供了实用的算图(图8)和进行温度修正的式(14)和(15),可由式(13)从实测的总当量导热系数λ中扣除湿迁移影响,由此得到的真导热系数λ_0和含湿量之间呈现线性关系(图7)。  相似文献   

3.
热线法测量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热线法测量导热系数原理的基础上,应用热线法测定了几种保温材料不同温度下的导热系数。并通过Origin7.0对测量结果进行了数据线性拟合,可快捷、精确地获得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分形理论的多孔介质导热系数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根据分形理论,对多孔介质几何结构进行了描述,计算出了不同孔隙率多孔介质简化模型的剖面面积分布分形维数d,并利用分形维数结合土壤导热模型推出了土壤的有效导热系数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相似文献   

5.
液相饱和度对多孔介质稳态导热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非饱和含湿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的过程中,由于湿分迁移的存在,使得真实导热系数的测量和处理存在争议。为此,运用有限元方法,求解了二维稳态条件下非饱和含湿多孔体特征单元的温度和热流密度,给出了不同液相饱和度时的有效导热系数。结果表明,对于通常的导热能力固体远大于液体、液体远大于气体的情形,随着液相饱和度的增加,多孔介质的导热系数先迅速增加,然后逐渐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6.
导热系数测定设计性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热系数测定是大学物理热学中比较重要的实验,对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原理和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对于不同形态的导热材料,提出了几种可行的实验方案。实验内容和测量结果符合设计性实验要求,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7.
实验装置如图1.待测金属为紫铜圆柱体,它的 A 端接蒸汽发生器,B 端绕一细铜管,从稳压水槽流出的冷却水通过此管使 B端冷却.设进水温度为 T_4,出水温度为 T_3,整个仪器外围包一铁皮,使筒内空气成静止状态.  相似文献   

8.
多孔介质等效导热系数的较高精度通用计算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概述 多孔介质的材料在建材和隔热技术中应用很广,用理论方法计算其导热系数并指导材料改性的设计是十分有意义的。已被广泛使用的Eucken,Loeb和Russell等算式仍然有缺点,不能反映在某些参数改变时的差别。本文根据最小热阻力法则,导出了包含气孔内气体传导和辐射项的多孔体的等效导热系数λ_e的计算式。它含有8种参数,由λ_(et)、λ_(eb)及加权因子P_λ组成。  相似文献   

9.
热线法测定气体导热系数实验的探讨与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准静态低气压下测量气体的热传导系数时,理论上在低压强范围内应得到Q^-1低-p^-1线性关系图象,但实验数据所绘出的图象出现明显的非线性.本文着重分析出现非线性的原因,并提出实验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含湿多孔介质表面和大气接触时湿分向空气中扩散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第三类边界条件下同时测定含湿多孔体有效导温系数、质扩散系数和热质扩散系数的方法。本方法以电子分析天平作为主要测试手段,可避免瞬态测定含湿量场变化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双平板导热仪中的过渡过程,按试样冷表面为第三类边界条件时,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了试样中的瞬变温度场,在温度场的分析解和差分解的基础上,拟订了在双平板导热仪上测定不良导热材料导温系数的方法,并作了细致的测试误差分析,文中还报道了对玻璃和加气混凝土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在现行的普通物理实验教材中,有关热学和物性测量的实验比较少,而掌握这方面的实验方法和手段在生产实践中常常是很有用的。所以,我们安排了一个用热线法测量气体导热系数的实验,它可以验证教材中的傅里叶热传导定律,实测气体的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13.
用Origin处理导热系数测定实验的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用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实验,为了求得更为精确的导热系数,用origin软件处理实验数据,拟合出温度和时间的曲线,并求得冷却速率及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14.
考虑毛细滞后效应的未饱和含湿多孔介质传热和传质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细滞后是未饱和多孔介质中很重要的特性之一。在许多情况下,毛细滞后现象对介质中传热和传质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引入最小梯度概念,用以描述多孔体中毛细水运动滞后的定量行为,进而建立了考虑毛细滞后效应的未饱和含温多孔介质传热和传质的系统理论,为进一步定量研究毛细滞后对传热传质的影响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含湿毛细多孔介质干燥过程相变传热传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含湿毛细多孔介质干燥过程的主要机理,建立了以液相饱和度、温度和气体压力为参数的一维数学模型, 采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干燥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不稳定阶段和稳定阶段。 在不稳定阶段,模拟参数变化剧烈,而在稳定阶段,模拟参数变化平稳。  相似文献   

16.
将单片计算机与温度传感器结合用于导热系数测定仪中测量温度,改进后的导热系数测定仪结构紧凑,操作简单、读数方便.  相似文献   

17.
在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热导系数的实验中,样品上、下表面的温度值分别通过测量发热盘和散热盘的温度来获得.在实际操作中,通常是测量发热盘(散热盘)中心的温度;而由于发热盘(散热盘)本身具有一定厚度,因此其中心的温度并不能代表它与样品接触面的温度,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温度补偿的方法,可以减小测量样品上、下表面温差时产生的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含湿毛细多孔体介质中的热湿迁移过程,求得常物性假定下一维半无限大物体在边界常热流作用下的瞬变温度场和含湿率场,探讨利用常功率平面热源法测定合湿多孔材料热湿迁移特性的可行性。 影响含湿多孔体介质中的热湿迁移因素很多。文献中,各研究者由于所作的假设和着重点不同,导出的基本方程组也不尽相同。重要而又困难的问题是确定方程组中的各种热湿迁移特性。清华大学曾利用常功率平面热源法对测定含湿材料的导热系数和导温  相似文献   

19.
测量固体导热系数的方法有很多,但能直接应用于冰的测量方法并不多.考虑到冰的零下低温环境等问题,本实验基于稳态法,根据傅里叶导热定律对相关细节进行了设计与改进,先后研究了待测冰直径与厚度的比值、环境温度和含盐率对冰的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待测冰的直径厚度比值为12时,导热系数有最佳值2.25 W/m·K,且最佳测量环境温度为-10℃;不同浓度盐水冰的导热系数相比于纯水冰显著下降,且随着含盐率的升高降幅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透过燃料电池增湿系统中多孔介质板的热湿传递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实验系统,测量并比较了高温高湿气体(增湿气体)透过多孔介质板对低温低湿气体(被增湿气体)进行加热加湿时,气体的相对流向、温度与相对湿度等对多孔介质板热湿传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使用相同的多孔介质板的前提下,使用逆流流向、提高增湿气体进口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多孔介质板两侧的换热和水分传递量的提高更加有利;同时,使用逆流流向、提高增湿气体进口温度以及降低其相对湿度有助于水分回收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