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天然高分子甲壳素对碱性橙Ⅱ染料的吸附性能。确定吸附时的pH,进行了等温吸附、吸附时间和选择性吸附探究。结果表明,溶液中只有碱性橙Ⅱ时,溶液pH3.0时,吸附效果最佳;甲壳素的吸附容量大于35.23μg/mg;在10min内,甲壳素对碱性橙Ⅱ的吸附量达到80%;当溶液中同时存在柠檬黄、日落黄和碱性橙Ⅱ时,溶液pH 10.0,甲壳素对碱性橙Ⅱ有选择性吸附。甲壳素可以用作碱性橙Ⅱ的前处理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2.
应用自行合成的分离材料对固相络合萃取脱除柴油中碱性氮化合物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条件下柴油在合成树脂柱中的穿透曲线和洗脱曲线,实验测得动态吸附容量达到了7.85mg/gwetresin,碱性氮的脱除率达到了91%。表明本法具有树脂吸附容量大,碱性氮或收率高的特点;同时利用二阶动力学推动力模型描述固定床动态过程,考察了轴向返混对穿透曲线的影响,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偶氮染料吸附和光催化氧化动力学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以甲基橙和酸性大红两种偶氮染料为模拟污染有机物,对它们的暗吸附和光催化氧化行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偶氮染料的吸附受溶液酸碱度影响很大,酸性(pH=3)条件下,两种染料吸附量都很大,酸性大红吸附量更大;近中性(pH≈6)时两种染料的吸附显著减少;碱性(pH=9)条件下两种染料不发生吸附.光催化反应结果显示,碱性条件或酸性条件下两种染料降解速度都很快.说明在不同酸碱度条件下,光催化反应按不同机理进行.酸性条件下,反应在催化剂表面进行,在碱性介质中,光催化氧化在溶液中进行.提出了一个碱性条件下的动力学方程,经过进一步简化,可以得到表观一级方程,形式上和准一级L-H方程十分相似,但其含义不同.  相似文献   

4.
以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附剂,对模拟废水中的磺胺二甲基嘧啶进行吸附实验。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为25℃,p H=7,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初始浓度为10mg/L,吸附平衡时间为40min的条件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吸附量为0.244mg/g。经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出的qe为0.263mg/g与实验所得值0.244mg/g接近,且相关系数R~2=0.9991,能较好地描述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SM2的吸附行为。通过Langmuir吸附模型拟合的qm为0.274mg/g,与实验值更接近,且R~2=0.9972。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的分析表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吸附行为是物理吸附为主的单分子层吸附。而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5℃,p H=7,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初始浓度为10mg/L时,动态吸附穿透时间为250min,吸附饱和时间为670min,动态吸附过程中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最大吸附量为0.231mg/g。  相似文献   

5.
碱性分子筛上不同吸附物的TPD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借助吸附不同酸性物的程序升温方法研究了碱金属交换的X型分子筛的碱性。发现吸附物对分子筛碱性的TPD表征有很大影响。主要与吸附物的分子体积和酸强度两种因素有关,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甲醇做吸附物对用TPD表征分子筛的碱性相对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6.
碱性树脂吸附有机羧酸的溶胀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强碱性树脂(201×4),弱碱性树脂(D301G)为吸附剂,以乳酸和乙酸稀溶液为吸附分离对象,实验测定了碱性树脂对有机酸和水的组分吸附量,讨论了树脂的溶胀现象.结果表明,随吸附温度的上升,碱性树脂的溶胀程度增大;随着树脂上酸的吸附量的增大,水的组分吸附量也增大.通过对水的组分吸附量的分析,提出溶胀中存在吸水量和表面增益量两个方面的影响.以水的表面增益量为基础,讨论了强碱性树脂201×4和弱碱性树脂D301G对酸-水体系的选择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7.
根据Lewis酸碱理论制备了苯乙烯磺化金属阳离子型树脂。以该树脂吸附柴油里碱性氮的吸附量为考察指标,选定Sr2 型阳离子树脂为最佳萃取剂,并对Sr2 型阳离子树脂吸附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最佳吸附温度为25℃,8h就达吸附平衡实验条件下,此树脂静态饱和吸附量达9.10mg/g,吸附速率常数为9.28×10-5/s,主要受液膜扩散控制,树脂的物理结构对其吸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NP型螯合树脂对铀的吸附性能,并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NP型螯合树脂在质谱法固体铀同位素分析中,对铀的吸附效率明显优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而两者对铀的电离效率基本相同,因此,NP型螯合树脂在质谱分析中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保护氨基的壳聚糖微球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得到不溶于酸的吸附剂,与氯乙酸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合成了羧甲基壳聚糖树脂,并用FT-IR对树脂进行了表征。其吸附Pb^2 的实验结果表明,在1h内有最快的吸附速率,吸附受pH值影响。在pH=5时,对Pb^2 的吸附量为1.12mmol/g,比壳聚糖树脂提高了70%。  相似文献   

10.
徐益升  凌昊  杨金凤  于锋 《化学教育》2018,39(10):29-32
设计了一个针对高年级本科生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实验,用以研究pH对生物小分子多肽分离的影响。5种多肽包括Bradykinin、[Hyp3]-bradykinin、Angiotensin I、Leucine Enkephalin和[Met5]-Enkaphalin,被用于毛细管电泳的分离实验。研究了毛细管电泳生物分析实验中最重要的2个因素即电渗流和样品吸附随pH的变化以及对于分离的影响。在pH=10的条件下,酸性多肽几乎没有吸附,少量的碱性多肽有吸附。在pH=6的条件下,碱性多肽具有非常强的吸附从而导致非常差的分离效果,在pH=2.3的条件下,5种多肽都能被很好地分离,由于多肽此时都带有正电荷因此几乎没有吸附。而在此pH,电渗流消失。对具有一定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生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生物分析实验,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环境因素对仪器分析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袁传军 《化学教育》2019,40(6):66-70
基于物理吸附原理,采用硅藻土和碱性染料(亚甲基蓝、藏红T)制备新型手印显现粉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硅藻土的形貌与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硅藻土对碱性染料的吸附性能,使用制得的复合粉末显现出不同客体表面的手印。该综合化学实验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分析化学的数据处理和仪器使用、物理化学的表面吸附机理、法庭科学的手印显现与提取,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不同交换量的CuY分子筛吸附剂。分别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对四环素的吸附性能。XRD结果表明,交换上的Cu2+不影响Y分子筛的晶型和骨架结构。四环素在CuY分子筛上吸附动力学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四环素在CuY分子筛的吸附明显强于Y分子筛,并且其吸附量随着Cu2+交换量增加以及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液的pH值对CuY分子筛吸附四环素的影响较大,其吸附大小顺序为中性>碱性>酸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变色硅胶吸附脱除氮含量为960.56μg/g模拟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喹啉、苯胺和吡啶。比较了氧化铝、硅藻土、硅胶及变色硅胶对模拟柴油中喹啉的吸附脱除效果。采用XRD、低温N_2吸附-脱附和NH_3-TPD等方法对硅胶和变色硅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粒径、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剂油质量比及共存芳香化合物(萘、苯或甲苯)对变色硅胶吸附脱除各种碱性氮化物的影响。变色硅胶吸附脱除碱性氮化物的顺序均为苯胺吡啶喹啉。吸附时间对三种氮化物的吸附脱除没有影响;吸附温度、变色硅胶粒径和共存芳香化合物对苯胺和吡啶的吸附脱除效果影响不大,对喹啉的吸附脱除效果影响较为明显;剂油质量比对三种氮化物的吸附脱除影响均较大,尤其是对喹啉影响最大。结果表明,变色硅胶吸附各种氮化物时Co能够与其中的N原子形成配位络合吸附。经焙烧再生,变色硅胶几乎完全恢复了对喹啉和吡啶的吸附脱除能力,并可多次再生,但变色硅胶再生后对苯胺的吸附能力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14.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原位FTIR反射光谱和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等方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异丙醇在Pt电极表面吸附和氧化行为. 结果表明:碱性介质中异丙醇电氧化过程不存在自毒化现象. 虽然电化学原位FTIR反射光谱未能检测到CO等毒性物种, 但EQCM结果证明异丙醇或其解离产物吸附于铂电极上. 在实验条件下, 碱性介质中异丙醇在铂电极上氧化的最终产物只有丙酮, 预示着碱性介质中异丙醇通过脱氢步骤氧化成丙酮. EQCM研究还从电极表面质量定量变化的角度提供了异丙醇吸附和电氧化反应机理的新数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聚4-乙烯基吡啶(PS@P4VP)复合微球,将其作为固相萃取材料,应用于碱性橙类食品违禁色素的检测,探究了该微球的吸附性能与最佳固相萃取条件,建立了方便面酱料中3种碱性橙类色素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微球对碱性橙2、碱性橙21和碱性橙22的最佳吸附pH均为9.0,最佳吸附材料浓度分别为0.9, 0.7和1.5 mg/mL,吸附平衡时间分别为1, 3和60 min。3种色素的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02.04, 129.87和27.47 mg/g。实际样品分析表明,相比于碱性橙22,所制得的PS@P4VP复合微球更适合于碱性橙21和碱性橙2的分析检测,加标回收率为83.2%~95.0%。  相似文献   

16.
吸附法脱除烷基化用汽油中的碱性氮化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磺酸树脂NKC-9、CT-175、D005-Ⅱ和LSI-600以及13X分子筛对催化裂化汽油(FCC 汽油)中碱性氮化物的脱除能力,以及对汽油中的烯烃和噻吩类硫化物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以LSI-600为吸附剂时,对FCC汽油中碱性氮化物的吸附选择性最佳.在室温25℃左右、常压,剂油质量比1:35,碱性氮的脱除率达到100%所需要的吸附时间为15min,经溶剂再生,可重复使用.对这5种吸附剂,增大孔径和比表面积均有利于碱性氮化物的吸附,但当孔径足够大时,孔径和比表面积对碱性氮吸附的影响程度减弱.  相似文献   

17.
脱脂棉在碱存在下与环硫氯丙烷发生醚化反应,合成了一种环境功能材料--聚硫醚纤维素(PTCC)。 考察了溶液酸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并研究了PTCC对3种阳离子染料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 研究结果表明,中性介质较有利于吸附的进行;298 K、pH=7.0时,静态吸附2 h后,吸附趋于平衡,PTCC对碱性艳蓝B、碱性艳蓝R和夜蓝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726、652和320 mg/g;PTCC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常数k2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低温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吸附过程ΔG、ΔH和ΔS均为负值,表明该吸附是自发的放热过程,主要是通过范德华力实现的。 吸附过程的吸附等温模型符合Langmuir等温式,可以用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8.
用交联的壳聚糖微球(CTS)与氯乙酸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合成了羧甲基壳聚糖树脂(CMCT)。其吸附染料活性艳红X-3B的实验结果表明,CMCT和CTS均对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3B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实验条件下,最大平衡吸附量分别为611.5mg/g和365.2mg/g,说明羧甲基的引入提高了壳聚糖的吸附能力。等温吸附可以用Langmuir方程较好的描述,表明为单分子层吸附。动力学过程用二级吸附动力学模拟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通过二级吸附模型计算出的平衡吸附量与实验值相符。流动床实验表明,CMCT和CTS对浓度为100mg/L的X-3B溶液吸附的穿透点分别为6000ml/g和3375ml/g,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洗脱,洗脱峰集中,洗脱率都在90%以上。洗脱再生后的CMCT和CTS树脂均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9.
用硝酸对活性焦进行改性,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硝酸浓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以及煅烧温度对活性焦脱硫性质的影响,并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进行了活性焦评价实验。利用酸碱滴定、碘值测定、N2吸附法、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等对改性活性焦的表面酸碱性、比表面积、孔容等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硝酸改性增加了活性焦的比表面积,提高了活性焦表面碱性;煅烧有助于提高表面碱性;硝酸改性明显提高了活性焦的脱硫性能。  相似文献   

20.
碱性氨基酸离子交换平衡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碱性氨基酸与001×7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平衡特性。测定了001×7树脂对碱性氨基酸两种价态离子的选择性吸附系数,并考察了pH和碱性氨基酸的浓度对平衡吸附量的影响,确定了离子交换的最佳pH 和碱性氨基酸的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