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射线荧光光谱滤纸片法测定钇、铒、铥、镱、镥的组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土分离过程中常出现仅含有几个稀土元素的中间产物,产物的组分数据对研究稀土元素的分离机理及规律具有重要意义。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稀土元素已有许多报导。溶液法对稀土含量低的试样其荧光强度较低,同时在真空条件下溶液法又比较复杂。然而在研究分离稀土的过程中有时仅有几十mg试样。为此本法选用了试样用量少的薄试样的滤纸片法。薄试样法应用的比较多,六十年代初期已有过推荐和报导。由于稀土元素的离  相似文献   

2.
化学-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痕量稀土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对氯偶氮氯膦(CPA—PCL)为螯合剂,VS-Ⅱ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为载体,以先吸着后螯合方式对稀土元素与基体元素进行分离与富集,并经酸溶制备成溶液,采用溶液进样法直接由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S)测定15个稀土元素。该法具有简便、整合剂用量少、基体效应小的特点,精密度、准确度及检测限均能满足地质样品分析要求,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对氯偶氮氯膦(CPA-PCL)为螯合剂。VS-Ⅱ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为载体,以先吸着后螯合方式对稀土元素与基体元素进行分离与富集,并经酸溶制备成溶液,采用溶液进样法直接由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S)测定15个稀土元素。该法具有简便、螯合剂用量少、基体效应小的特点,精密度、准确度及检测限均能满足地质样品分析要求,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4.
X射线荧光光谱法不仅是测定常量稀土元素分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而且对微量以至痕量稀土元素的测定也是可能的,尤其是测定轻稀土元素更为有效。若与化学分离相结合,其应用范围更加扩大,测定下限一般在ppm级,已有这方面的报导。本文以高纯氧化铕为分析对象,经离子交换分离后的轻稀土元素富集液,采用国产离子交换纸搜集制样,分别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溶液进样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定单一稀土元素已有报导。为了防止溶液进样系统堵塞,提高分析灵敏度,降低氩气的消耗量和酸性溶液对摄谱仪尤其是对光栅的腐蚀,本文试验了载PMBP泡沫塑料吸附,粉末进样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定岩石中15个稀土元素。采用本法15个单一稀土元素含量在0.0001-0.03%时,经25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4.8-12.1%。本法具有相对灵敏度高、准确度好、成本低等优点,经一年多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以进行稀土元素分析为目的,在已建立的激光荧光寿命测量装置的基础上,建立了时间分辨激光荧光光谱测量装置。结合在此装置上取得的初步实验结果,对装置的原理、特点、使用范围、工作条件进行了讨论。为进行稀土元素的时间分辩激光荧光光谱分析建立了必要的手段,也为某些发光材料的发光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荧光光度法测定稀土元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稀土元素荧光光度法的研究进展.主要从测定体系、测定波长、检出限、线性范围等方面对铈、铕、钐、镝、铽、镧、钇等稀土元素进行研究.最后对一些新的荧光技术如激光诱导时间分辨光谱、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等进行了简单讨论.文章引用文献69篇.  相似文献   

8.
准确测定钨矿和钨酸盐晶体等高钨基体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有助于开展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钨酸盐激光晶体材料的制备和性质研究。在高钨基体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时,为了考察高钨及高含量阳离子等基体组成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实验针对Na2WO4、CaWO4、NaY(WO4)2、MnWO4和(Fe,Mn)WO4等高钨基体样品,采用硝酸和氢氟酸高压密闭消解,加入稀土元素并用2% HNO3溶液稀释定容配制成稀土元素浓度为1 ng·g-1的基体匹配标准溶液;同时,直接用2% HNO3溶液配制稀土元素浓度相同的非基体匹配标准溶液以对比系统考察两种基体溶液中稀土元素的相对灵敏度系数(RSC)差异。结果显示,基体匹配溶液与2% HNO3溶液中稀土元素的RSC相对偏差基本小于15%,表明基体效应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进而,为了准确测定常见高钨基体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实验建立了基于ICP-MS的高钨基体样品中稀土元素准确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线性关系好(R2 ? 0.9997),检出限低(0.5 ~ 27.9 pg·g-1),准确度理想(相对误差-6.25 ~ 10.74%)。采用该方法测定了钨酸钙单晶实际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并将其与基体匹配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显示两者相对偏差为0.80 ~ 12.75%,说明本文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可靠,能用于定量测定高钨基体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X射线荧光谱法分析稀土元素时,采用滤纸片法制样,引起测量误差的问题报道中已有讨论。由于滤纸上吸附样品量仅1—2mg,一般认为基体效应可以忽略,但稀土元素谱线间的干扰是严重的问题。本文主要是探讨稀土元素谱线间干扰系数的求得及将其应用于混合稀土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10.
稀土提高碳钢耐蚀性的行为研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验室干湿周浸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稀土对碳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对含稀土钢锈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元素的添加能大幅度提高碳钢的耐蚀性,在加速腐蚀试验条件下,在含稀土钢的锈层中发现了稀土元素的存在,稀土元素不均匀分布于内锈层中,在锈层中稀土元素部分以稀土化合物颗粒形式存在,并且还有少量的稀土化合物颗粒含有Si和Al等合金元素。  相似文献   

11.
采用荧光光谱法对蜂蜜含量进行检测,首先将蜂蜜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然后采用稳态荧光光谱仪采集不同浓度的蜂蜜溶液的荧光光谱,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分析,得到蜂蜜溶液浓度与其荧光光谱的关系。蜂蜜溶液的最佳激发波长为283nm,蜂蜜溶液最大发射波长为333nm,最大发射波长处的荧光强度与蜂蜜溶液的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通过该方法得到的模型函数决定系数为0.97,预测准确率在90.4%~100.0%之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用 ICP—AES 测定茶叶、茶水及茶酒中痕量稀土元素的方法。样品经处理制得的溶液,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对稀土元素进行分离和富集,选用1M 盐酸和2M 硝酸作基体元素淋洗液,7M 硝酸作稀土元素淋洗液。  相似文献   

13.
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炬(简称ICP)用于分析岩石矿物目前多数采用溶液进样,为适应岩石矿物样品多为固体粉末的特点,参照云南地质局实验室研制的固体粉末进样装置,自行设计制造了一个固体粉末进样装置,并用于分析测定岩石中的稀土元素。其灵敏度比溶液进样法有显著提高,精密度能满足要求,为岩石中稀土元素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2.7稀土元素的吸光光度测定除了一些中间合金之外,金属材料中的稀土元素含量一般较低;例如球墨铸铁中的稀土的质量分数在0.01%~0.10%之间,有一种镍铬合金中钇的含量仅为5×10-3%左右。在分析这一含量范围的稀土时,采用吸光光度法较为合适。测定稀土元素的吸光光度法有两类:一类是基于测量稀土元素无机盐溶液在一定波长下对光的吸收并据此对某一稀土元素量进行定量测定;另一类则是测量某稀土离子与有机显色剂所生成的配合物对一定波长的光的吸收而对该稀土元素进行定量测定。除镧、镥、钇之外,其他稀土元素的无机盐,包括高氯酸盐、硝酸盐及氯…  相似文献   

15.
ICP-AES直接测定氯化稀土中稀土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电荷耦合器件为检测器的ICP-AES光谱仪直接测定了混合稀土中的十五种稀土元素。考察十五种稀土元素的五十余条灵敏线的谱图,分析稀土元素之间的干扰并选取了合适的分析线,利用多组分谱图拟合方法扣除了空白及稀土元素间的谱线干扰,试验了最佳的溶液酸度及仪器工作参数,方法回收率为98.4% ̄101.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  相似文献   

16.
稀土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06~2010年间我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重量法和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分子荧光和发光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质谱法、电化学法、气体分析及色谱等其它方法,引用文献251篇。  相似文献   

17.
混合稀土中钦、铒、铥的测定,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其盐类(氯化物、硝酸盐等等)溶液本身对光的吸收来进行比色分析。这个方法虽然操作简便,一般不须作烦琐的稀土元素分离工作,但灵敏度不高,仅适用于测定常量和高含量的单一稀土元素(一般含量约在10%以上),不适于低含量稀土元素的测定。为此,我们对最近报导的在水-丙酮溶液中应用二苯酰甲烷测定钬、铒、铥的方法进行了试验。实践证明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溶液颜色稳定的优点。用于混合稀土中钬、铒、铥的测定,获得较满意的结果。本法灵敏度为:每毫升Ho_2O_3 1.29、Er_2 O_3 3.68、Tm_2O_3 20.9微克。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改性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稀土元素的吸附。 采用硝酸、次氯酸钠、过氧化氢、高锰酸钾4种方法对MWCNTs进行改性,考察了改性MWCNTs对稀土元素的吸附能力。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元素的浓度,比较了未处理和不同方法处理的MWCNTs对稀土元素的吸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NaClO改性的MWCNTs对稀土元素的吸附能力最强。以稀土元素钐(Sm)、钆(Gd)、镱(Yb)为代表,研究了NaClO改性MWCNTs对稀土元素的吸附性能。 考察了溶液pH值、离子强度、吸附剂用量、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当溶液pH值在2~7范围内,NaClO改性的MWCNTs对Sm、Gd、Yb的吸附随pH值增大而增强。 当离子强度和MWCNTs的用量增大时,对稀土元素的吸附能力降低。3种元素在NaClO改性的MWCNTs上的吸附均为放热过程,其反应焓变ΔH分别为:-6.44、-5.63和8.31 kJ/mol。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19.
在微波助离子液体介质中制备稀土元素Y掺杂改性TiO_2光催化剂,以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用XRD、SEM和BET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以甲基橙溶液和苯酚溶液为模拟污染物,分别在紫外光照(UV)和微波辐射-紫外光照(MW-UV)条件下考察TiO_2-Y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以对苯二甲酸作为荧光探针利用荧光技术检测TiO_2-Y催化剂表面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并对光催化降解反应进行动力学分析,探索了光催化降解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后制得的TiO_2-Y催化剂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在UV和UV-MW条件下降解甲基橙和苯酚溶液1.5h后,甲基橙降解率分别为98.3%和99.5%,苯酚降解率分别为97.5%和98.2%.荧光光谱分析表明,TiO_2-Y在MW-UV条件下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比UV条件下要多,因而微波辐照具有强化TiO_2-Y降解模拟污染物的作用;反应动力学数据分析表明,TiO_2-Y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反应呈现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其表观速率常数K最大值为0.051 9min-1.  相似文献   

20.
单一稀土元素检测方法的新近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999~2004年间有关单一稀土元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光谱法,荧光光度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中子活化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以及其干扰效应、进样技术和分析应用.引用文献127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