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乔金锁  刘冷  刘丹 《化学教育》2016,37(15):58-60
利用常用仪器、微型实验和相应物质的特征反应,对牛奶中所含营养素进行定性检验,结果表明:牛奶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钙、镁、磷、钾、铁元素。该实验具有微型化、绿色化、简约化和生活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用仪器、微型实验及相应物质的特效反应,对西红柿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了定性检测,结果显示:西红柿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铁、镁、钙、磷、钾。引导学生把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  相似文献   

3.
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含有钠和钾元素,只是植物性食品的钾含量高于钠含量,而动物性食品正好相反。体内钠主要来源于食盐,动物性食品和一些蔬菜如芹菜、榨菜、紫菜、胡萝卜等也能为体内提供少量的钠离子。发面用的小苏打,即碳酸氢钠也是体内钠离子的来源。植物性食物及动物性食物中皆有钾,饮水中也含有少量钾。豆类、马铃薯、紫菜、榨菜、花生、鳗鱼、牛肉、可可、咖啡、茶叶、蘑菇、海带等都含有丰富的钾,物别是豆类,无论是黄豆、绿豆、赤豆、豇豆、蚕豆和豌豆含钾都较高。因此,一般膳食不会缺钾。只有在肝硬变、呕吐、腹泻、糖尿病、酸中毒、大…  相似文献   

4.
芹菜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绍兴地区市售芹菜中的9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本芹和西芹中含有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Zn和Mn,而对人体有害的Pb和Cd等元素含量都比较低。而且各微量元素主要富集在叶和根中,茎中的含量相对较少。方法的回收率为92%~108%,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综合利用1H NMR、13C NMR、DEPT、COSY、HMQC和HMBC等NMR技术,对从黄草乌中分离提取的粗茎乌碱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解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含有乌头生物碱化合物母核,以及1个甲氧基苯基片段和1个乙酸基片段,并最终确证该化合物为粗茎乌碱Ⅰ.根据该化合物特有的刚性特征,利用ROESY实验并辅以1D-GOESY等实验手段完成了该化合物的相对空间结构的解析.  相似文献   

6.
植物细胞是植物响应重金属胁迫的重要生化反应场所,探索细胞层级中铅(Pb)的分布与形态转化是揭示有害元素对蔬菜毒性作用机理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芹菜为例,利用能量色散透射电子显微镜(TEMEDS)和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技术,考察了Pb胁迫后芹菜根细胞的超微结构、元素分布和形态转化。研究发现,Pb胁迫显著改变了芹菜根细胞的超微结构,导致胞间间隙加大、细胞壁增厚和质膜变糙;芹菜根、茎和叶对Pb具有显著且不同的形态转化功能,可将无机铅(Pb(NO_3)_2)转化为有机铅形态;芹菜根细胞中62.7%的Pb以Pb_5(PO_4)_3Cl形态沉积在根细胞壁,根和茎中有机铅(Pb(Ac)_2·3H_2O)约占34.4%~37.3%,叶中总有机铅(Pb(C_(17)H_(35)COO)_2和Pb(Ac)_2·3H_2O)占63.3%。结果表明,芹菜细胞的Pb-磷酸盐来源于植物体的生物合成,而非外界根际环境,芹菜根际环境的Pb能够以Pb-Ac的络合物形式进入根细胞,一部分转化成Pb_5(PO_4)_3Cl沉积于细胞壁,实现Pb的解毒和耐受,少部分经茎长程运输至叶片以Pb-大分子有机酸/磷酸盐的形式贮存。  相似文献   

7.
综合利用1↑HNMR、13↑CNMR、DEPT、COSY、HMQC和HMBC等NMR技术,对从黄草乌中分离提取的粗茎乌碱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解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含有乌头生物碱化合物母核,以及1个甲氧基苯基片段和1个乙酸基片段,并最终确证该化合物为粗茎乌碱I。根据该化合物特有的刚性特征,利用ROESY实验并辅以1D—GOESY等实验手段完成了该化合物的相对空间结构的解析。  相似文献   

8.
芹菜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和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碱溶酸析法,成功地提取了芹菜中黄酮类物质。经HCl-镁粉反应和红外光谱鉴定,提取物为黄酮类物质。另外,利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对芹菜的叶和茎中的总黄酮分别进行了测定,其质量分数分别为10.19mg/g,3.064mg/g。同时讨论了时间及色素对测定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显色时间在40min内稳定,色素引起误差为5%。  相似文献   

9.
陈瑞雪  冯清华 《化学教育》2017,38(17):64-66
从加热方法与钾块大小2个角度对钾燃烧条件与产物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认为开放体系中进行钾燃烧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固体能迅速升温至钾的着火点,减少钾表面氧化膜的厚度,保留较多的金属钾。因此至少预热瓷坩埚2 min,再加入豌豆或更大的金属钾块才可观察到钾燃烧的现象。燃烧的黑色物质冷却后变为橙红色,以超氧化钾为主,燃烧产生的白烟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钾。  相似文献   

10.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蘑菇中钾、钠和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戈 《分析化学》1999,27(5):614-614
1 引言 蘑菇是生活中常见食品,含有大量的无机元素和有机成分。钾、钠、铷是人体所必需的常量元素,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目前,国内对蘑菇中钾、钠、铷的测定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蘑菇中的钾、钠、铷,得到了满意的结果。2 实验部分  相似文献   

11.
芹菜素的电喷雾萃取电离串联质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电喷雾萃取电离源(EESI),结合串联质谱(MSn)技术,对芹菜素这一典型的黄酮类活性化合物的质谱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下,该化合物均能得到较好的EESI-MS信号,且在负离子检测模式下灵敏度更高。通过对比芹菜素的EESI-MS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谱图发现,芹菜素在EESI-MS和ESI-MS中的裂解规律相似,但是EESI是一种比ESI更软的电离模式。根据对芹菜素EESI-MS特征碎片离子的分析,提出了芹菜素在EESI-MS中裂解的基本规律,为EESI-MS技术用于分析、鉴定复杂基质中痕量芹菜素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不使用稳定剂,直接用蒸馏水制成芹菜样品的悬浮液,用SrCl2消除相关干扰,在磁力搅拌下进样,应用标准曲线法在同一溶液中利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Zn、Fe、Mn、Cu等4种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芹菜中含有丰富的Zn以及Fe、Mn、Cu。本文考察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试验表明,在选定的条件下,芹菜中各元素间相互不干扰,可在同一份制备液中进行4种元素的分别测定。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0.0%~10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21%~0.77%之间(n=3)。测定结果与高温灰化法一致,t检验表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红外光谱法测定芹菜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建立了红外光谱测定芹菜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新方法。以黄酮类化合物的羰基特征峰为定量峰,依据朗伯-比耳定律,采用面积定量法,测定了芹菜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与紫外分光光度法一致。芹菜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为86.62%;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2%(n=6),加标回收率在92.90%~104.06%范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为基材,结合芹菜素、丙烯酰胺、丙酮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在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合成对芹菜素具有特异性识别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WCNTs-MIPs),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比表面积分析(BET)对该印迹聚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碳纳米管表面能均匀稳定地接枝一层厚度约为10~20nm的印迹材料。对聚合物的静态吸附性能和选择性进行研究,表明MWCNTs-MIPs的吸附效果优于其非印迹材料(MWCNTs-NIPs)。固相萃取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重现性好,并能使芹菜素的纯度由0.53%增高至90.93%,回收率可达95.84%,富集因子高达171.6。可作为复杂天然产物中芹菜素分离提取材料。  相似文献   

15.
芹菜、草莓基质对甲胺磷等4种有机磷农药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芹菜、草莓基质对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毒死蜱4种有机磷农药检测的影响。利用样品基质溶液配制标准样品,对比草莓、芹菜样品、丙酮溶液中4种农药的保留时间、峰形、峰面积。结果发现DB–5MS色谱柱上,丙酮溶液、芹菜基质、草莓基质中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色谱峰出峰时间不完全重合,保留时间最大漂移0.1 min。丙酮溶剂、芹菜基质较草莓基质中的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更容易出现峰拖尾现象,且芹菜基质溶液中相同浓度的甲胺磷、乙酰甲胺磷峰面积分别约是草莓基质溶液中的75%,90%。毒死蜱的保留时间、峰形、响应面积在草莓基质、芹菜基质、丙酮溶液中基本一样。  相似文献   

16.
以葱、韭菜根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香蕉枯萎病菌进行了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葱茎的石油醚提取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最明显,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葱茎的石油醚提取液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42.07%的二硫化物和16.29%的噻烷类化合物,推断这2种化学成分可能是抑菌的主要成分.进一步对葱的根、茎、叶和韭菜根的石油醚提...  相似文献   

17.
肥料中氧化钾的测量目前大多数采用GB/T8574四苯硼酸钾重量法和GB/T17767.3火焰光度测量法,其中四苯硼酸钾重量法存在着对操作要求较严格、繁琐,且实验过程中检测结果的重现性差,坩埚的清洗有试剂污染等缺点。而利用钾的次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对贵州铜仁万山地区含钾页岩进行提钾研究。在焙烧过程中,通过添加低熔点的助熔剂来降低含钾页岩焙烧提钾的温度,分别添加Na_4P_2O_7·10H_2O、P_2O_5、Na HCO_3等作助熔剂进行了实验研究,经对比实验选择了Na HCO_3作助熔剂。考察助熔剂与含钾页岩的质量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提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碳酸氢钠作助熔剂提钾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助熔剂与含钾页岩的质量比为1,焙烧温度为600℃,焙烧时间为1.5 h,在此工艺条件下的有效钾溶出率可达80%。此工艺程序简单,对万山区含钾页岩的浸出研究有一定的科学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食物中含钙丰富的有豆腐、牛奶、奶粉、虾皮、蟹、海藻类 ,蛋类、田螺、芹菜、雪里、红苋菜、蒜苗、杏仁、瓜子、核桃、山楂、红枣、豆类等含钙也较多。烧排骨或鱼加点醋 ,能促使钙、磷、铁等成分从食物中溶解出来 ,利于机体的吸收 ,而且醋能开胃 ,有杀菌能力 ,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B族维生素、钙等多种营养素。人体的骨骼中 ,钙与磷的比例大致是 1 5比 1,如果食物中钙与磷的比例接近 1 5比 1,便有利于对食物中钙的吸收。符合这一条件的最好食品是奶制品 ,奶制品中钙、磷比例很接近 1 5比 1,而且钙、磷的含量又高。膳食中蛋白质供给充足 …  相似文献   

20.
人工合成NaX沸石的原位高温X射线衍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以含铁钾长石粉为原料、人工合成的NaX沸石分子筛,进行原位高温X射线衍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物中含有大量的非品质,受热发生相变,在沸石表面结晶;沸石在800℃以下物相保持稳定,800~1000℃发生相变,生成霞石、赤铁矿。铁对样品的结晶以及结晶后的性能存在影响,铁的存在导致沸石结晶差、非品质增多,含铁多的沸石熔点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