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弘正  李佳  王后雄 《化学教育》2014,35(15):49-54
以重点中学高一新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学生化学考试失误诊断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其化学学习自我诊断能力的现状。研究发现,即使在重点中学,高一新生的化学学习自我诊断能力也普遍不高,大部分学生只能进行较为片面、浅层的诊断,同时也存在易忽视知识性和思维性失误、提出改进方案不够具体等问题。高中生化学学习自我诊断能力受其主观意识与态度、学习环境、教师引导等因素影响。建议教师留给学生必要自我学习空间,并引导学生提高自我诊断意识等。  相似文献   

2.
杨东移  沈理明 《化学教育》2011,32(10):65-68
为了了解中学生化学概念的学习状况,采用编制问卷对苏州和无锡8所中学的初三、高一和高二的一千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化学概念有很强的学习动机;大部分学生能辨析概念和掌握概念的内涵、外延;主要通过举例和自己琢磨习得化学概念,预习和类比方法运用不够,期望借助实验、多媒体学习化学概念;保持化学概念的方法中常用的是划线、分类和比较,画图表、复述和复习运用得不够。化学概念学习中存在着过度练习和轻视概念形成过程的情况。对此,提出了改进化学概念学习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中学生在化学概念、化学用语、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等学习中精加工策略的运用情况,自编《化学学习中精加工策略运用情况问卷》,对江苏省赣榆县约2000名初三学生实施了调查与分析。提出在化学学习中提高学生精加工运用能力的教学建议是,加强比较法、笔记法、图示法、自我提问技术和联想记忆法等的学习指导。  相似文献   

4.
李艳岭  范艳花  陶偌偈 《化学教育》2012,33(2):57-59,63
以新课程背景下河南省开封市区327名高中生为被试,以《高中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为测量工具,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调查高中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探讨不同性别、年级以及成绩水平的高中生在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高中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一般;)2)高中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高一学生的化学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高二、高三年级,性别差异不显著;)3)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化学学习成绩呈显著正相关,且不同成绩水平高中生的化学自我效能感差异显著。根据被调查高中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及特点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学习投入是评价教与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先学后教”是转变教学方式的重要抓手。调查了“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九年级学生的化学学习投入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化学课堂学生学习投入水平较高,其中情感投入水平最高,行为投入次之,认知投入最低;情感投入在性别变量上呈现显著差异,女生的情感投入显著高于男生。学生学习投入与学习成绩整体上呈低度相关,具体来看,与上、中游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相关,与下游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相关。学习环境、教师教学、自我效能感因素对学生学习投入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果为理解“先学后教”形态下的化学课堂学生学习投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6.
“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口号,由于学生思维活动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的特点,大多数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也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造成学生认为化学难学.笔者尝试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理论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自主性,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运用元认知理论引导学生反思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涛 《化学教育》2003,24(Z1):31
“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口号, 由于学生思维活动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的特点, 大多数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 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 也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 造成学生认为化学难学。笔者尝试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理论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自主性, 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 使学生学会学习,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冯涛 《化学教育》2003,24(7):31-32,60
"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口号,由于学生思维活动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的特点,大多数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也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造成学生认为化学难学.笔者尝试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理论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自主性,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学生选择化学专业的动机调查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伟群 《化学教育》2002,23(9):31-34
学习动机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也影响学生将来的学习方向。调查研究表明 ,学生在高考时选择化学专业的主要动机因素来自认知需要、自我提高需要和交往需要 ,分析其中最重要的化学学科成绩、化学实验、化学的社会地位和化学教师四项因素 ,探讨运用动机因素的注意点 ,有助于在化学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和兴趣 ,开展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化学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对2所中学的高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高一学生化学元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计划性、意识性、方法性、总结性等维度正向比例较低;男生的化学元学习能力水平总体上比女生略高,主要体现在计划性、补救性和总结性等3个维度,但女生的反馈性比男生略高;优秀学生、中等学生和学困生的化学元学习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提出鼓励自我设定学习目标培养学习计划性,提高元学习的意识性,加强元学习能力知识和策略的直接指导等措施培养元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