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成 《化学教育》2018,39(12):19-24
有机化学教学中通常使用分子轨道理论和价键理论中的共振论来描述π轨道的共轭效应,而对于类似的σ轨道的超共轭效应,通常只用轨道理论来描述,而基本不采用价键理论中的共振式描述。尝试用共振式来描述σ键的超共轭效应,发现不仅能够获得清晰易懂的图像,还能将有机化学中多个跨章节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对电子结构和共振论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2.
目前有机化学中介绍分子轨道法应用的比重增加,但又必须看到,至今尚有不少问题,若想取得简洁明快的回答,仍不得不求助于价键法。众所周知,作为价键法一个分支的杂化理论,在中外教科书中广为采纳,但作为另一分支的共振论虽在国际书刊中普遍介绍和应用,国内出版的多种有机化学教材中却仍归回避。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从长远看将会影响与国际有机化学界进行学术交流,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不利的。因此我们认为,在有  相似文献   

3.
共振论的应用及量子化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振论自20世纪30年代鲍林(Pauling L)提出以来,其在有机化学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述了共振论的产生及有关的基础知识,其中用共振论观点解释了一些用经典结构理论所不能说明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并且用Gaussian98程序对其进行了量子化学探讨。  相似文献   

4.
关于共振论教学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振论是否应该进入有机化学教学?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完全得到解决.有的同志认为这么多年没讲共振论也教得不错,现在不讲也可以;另一些同志虽然有讲授的意图,但对如何安排共振论的教学仍有难处,本文拟对此进行讨论. 一、共振论应该进入我们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比分析一些分子及其一价阳离子的键长的基础上,运用分子轨道理论和共振论成功地解释了实验数据,以及部分分子的阳离子比相应分子的键长大的原因。并对分子失电子后体积变化的规律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价键共振论认为分子的电子结构通常不能用单一的经典结构式来描述,而是共振于两个或多个可能的Lewis结构之间的一种杂化结构,这种观点并没有任何直接的量子力学依据,只是由价键的概念引伸而来的。它提出,分子可能出现的经典结构式愈多,其基态就愈稳定。由于只凭经验画出分子结构式,故可靠程度较差,也不可能揭示化学结构的本质。共振论的这些缺点曾受到一定的非议,因此,人们试图基于简单计算来解决共振论的定量化问题.由此出现了结构共振论.可以认为是共  相似文献   

7.
周昌勇 《化学教育》2012,33(4):70-71,74
键级一般都从分子轨道理论、共振论、价键理论、等电子体等角度确定。研究了利用不饱和度方法计算简单分子或离子的键级,避免了分子轨道理论中的繁杂书写,比较直观和方便,并通过若干竞赛试题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8.
共轭效应是有机化学中特别重要的电子效应之一,存在于共轭体系之中;大学有机化学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并能熟练应用共轭效应理论解决有机化学中的实际问题。由于共轭效应涉及微观认知,学生普遍感觉不易理解。但作为教学重点与难点,又必须掌握;同时也是学生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掌握并能熟练应用该理论知识解决有机化学中的学习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并给出了3个二烯烃分子轨道中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最低空分子轨道(LUMO)结构图,揭示了共轭体系内部因存在电荷转移现象而产生电子云的平均化本质,表现在键参数中的键长平均化变化。  相似文献   

9.
共轭效应是有机化学中特别重要的电子效应之一,存在于共轭体系之中;大学有机化学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并能熟练应用共轭效应理论解决有机化学中的实际问题。由于共轭效应涉及微观认知,学生普遍感觉不易理解。但作为教学重点与难点,又必须掌握;同时也是学生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掌握并能熟练应用该理论知识解决有机化学中的学习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并给出了3个二烯烃分子轨道中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最低空分子轨道(LUMO)结构图,揭示了共轭体系内部因存在电荷转移现象而产生电子云的平均化本质,表现在键参数中的键长平均化变化。  相似文献   

10.
交替烃拓扑结构计数的研究余荣泮,杨良准,刘训亭,胡启山,张自先,莫宇翔,陈琼,王成瑞(武汉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2)关键词拓扑结构计数,交替烃,分子轨道分子稳定性的研究是理论化学中一个重要课题,关于这方面的工作,共振论是富有成效的理论之一。在偶苯型...  相似文献   

11.
许薇  许家喜 《大学化学》2016,31(8):60-65
用分子轨道来描述有机反应的过程对于正确理解有机反应的机理非常重要,分子轨道可以清楚地描述出反应的选择性和立体化学等信息。本文讨论了脂肪和芳香亲核取代、芳香亲电取代、加成和消除等几种经典有机化学反应过程的分子轨道描述。  相似文献   

12.
强调反应分子中某些特殊轨道起主要作用的普遍化的微扰理论(Generalized Perturba-tion Theory,简称GPT)是六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讨论有机化学反应性的重要理论模型之  相似文献   

13.
张桂玲  戴柏青 《化学通报》2000,63(10):46-49
SO2,SO3和H2SO4这样的分子,由于其中S原子的"超价”(supervalent)而被称为"超价分子”.对于它们的成键特性,除早期价键理论的共振论观点外,一般都采用简单分子轨道理论观点加以解释,认为在SO2和SO3分子中,诸原子在同一平面上,S原子sp2杂化,与O原子形成σ键,S的另一个p轨道与分子平面垂直,其余O原子也各有一个与分子平面垂直的p轨道,这些p轨道线性组合形成离域π轨道.SO2中的离域π键是Π43,SO3中则是Π64.之后对S原子d轨道是否参与成键的研究表明,S的dπ轨道可以与O的pπ轨道形成π键,认为S原子d轨道参与了π键的形成[1,2].本文通过分子轨道理论的自洽场法从头算和价键理论的广义价键法(Generalized Valence Bond,GVB)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SO2和SO3的成键性做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赵济伯 《大学化学》1988,3(2):21-24
关于苯的结构问题,从1865年Kekule提出第一个结构以来,至今已123年了,一直有争论,尚未完全解决。1872年Kekule进一步提出双键摆动学说。1899年Thiele提出余价学说。1930年前后Pauling把量子力学观念与经验知识相结合,创立共振论(RT),RT实质上是把价键(VB)理论的方法用于更为复杂的分子。根据RT,苯共振于两种Kekule(共振)结构之间。根据分子轨道(MO)理论,苯应描述为一种离域结构;这种观点已被普遍接受。近  相似文献   

15.
再评“共振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林(L.Pauling)在本世纪卅年代初提出了化学结构理论中的共振论。四十年代虽有人提出异议,但以五十年代初对这个理论的批评最为激烈。1951年苏联科学院组织全苏讨论会批判共振论,并作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决定。接着,1953年在我国化学界也进行了讨论。当时认为,共振论在学术上没有理论根据,哲学上属于马赫主义范畴,是化学中的一种唯心论和机械论。曾经预言,共振论之终被消灭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相似文献   

16.
孙培峰 《大学化学》1990,5(6):14-15
近年来虽有人对芳香烃结构式的书写提出异议(如把萘的结构式写成),但至今未能得到广泛承认.人们仍习惯于沿用经典的Kekule结构式,对于稠环芳烃更是如此. 在基础有机化学教学中,依据共振论的观点,写出一组Kekule极限结构式用以分子结构分析,揭示某些化学问题,确实显得极为得心应手.可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则只需写出一组Kekule结构式其中之一来表示该杂化体分子.那么其中之一的选用是否随  相似文献   

17.
量子化学近似计算方法中,Hückel分子轨道(HMO)计算方法简便迅捷,它对分析有机共轭分子的稳定性、化学反应能力和电子光谱,及其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都适用。目前在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是化学理论中的一个重大成就。这个原理说明了分子轨道的对称性质对化学反应进行难易程度及产物构型的决定作用,使人们对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的认识深入到了物质微观结构的一个新层次。对于这个原理,已有专论作过广泛的论述。这里只对其基本思想作一简单介绍。概述从理论观点研究化学键合现象的主要方法有价键法,分子轨道法和配位场法。在这些方法中,分子轨道法已被证明最能适合化学工作者、特别是有机化学工作者需要。但是,多年来,这个方法只被用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辛爽  潘玲  刘群 《大学化学》2018,33(4):27-30
有机化学选论课程是有机化学专业必修课的深入与延伸,既要满足学生对日新月异的现代有机化学知识的需求,又要兼顾知识的系统性,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本文以创新教学素材、使教学与现代科研以及社会工艺相结合为出发点,探讨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20.
鲍林关于共振论的研究策略和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振东 《大学化学》2004,19(4):59-62
从研究和教学两条线索入手 ,对鲍林在共振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相应研究策略和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