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线性BC2nB (n=1~12)的结构特征和电子光谱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 在B3LYP/6-31G*水平上优化得到了线性簇合物BC2nB (n=1~12, D(h)的平衡几何构型, 并计算了它们的谐振动频率. 在优化平衡几何构型下, 通过TD-B3LYP/cc-pvDZ和TD-B3LYP/cc-pvTZ计算, 分别得到了n=1~12和n=1~7的电子跃迁的垂直激发能和对应的振子强度. 在B3LYP/6-311+G*水平上计算得到了簇合物BC2nB (n=1~12, D(h)的电离能. 基于计算结果, 导出了BC2nB体系电子跃迁能以及第一电离能与体系大小n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卡里普索结构预测程序和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搜索确定了VB2n-n=8~12)团簇的基态和亚稳态结构。结果发现,V原子的掺杂完全改变了原硼团簇的结构并提高了原体系的稳定性。掺杂体系基态结构分别呈现高对称性的鼓状(VB16-C2v)、管状(VB18-C2v和VB20-Cs)及笼状(VB22-C2和VB24-D3h)结构。基于基态结构,研究了体系的电荷转移和极化率,拟合出了光电子能谱、红外和拉曼谱图,分析了流变键和芳香特性。最后,研究了体系的热力学特性,讨论了温度对热力学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文瑾  张静  王艳宾  武海顺 《化学学报》2007,65(12):1110-1116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 在6-31G*水平上对GamN (m=1~9)团簇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振动频率等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 给出了将GamN团簇中化学键键型和成键数目的多少与团簇的稳定性相结合, 可以较快找到GamN团簇基态结构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基态结构的能量二次差分讨论, 得到m为奇数的GamN团簇比m为偶数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 在6-311G*水平上对AlmN2和AlmN2 (m=1~8)团簇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振动频率和分子轨道进行了理论研究. 结果表明, AlmN2类团簇的基态结构有两种基本构型, 一种是以N—N键为核心周围与Al原子相配位形成的, 一种是由两个AlnN (n≤m/2)分子碎片通过共用Al原子或Al—Al键相互结合形成的. 对AlnN分子碎片相互结合形成结构的绝热电离能讨论得到, m为偶数的团簇比m为奇数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林晓敏  李莉萍  苏文辉 《化学学报》2007,65(10):989-993
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在800 ℃焙烧10 h后, 合成了固溶体Ce1-xNdxO2-δ (x=0.05~0.55), 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固溶体已经形成立方萤石结构; 电子顺磁共振谱(EPR)研究表明在固溶体Ce1-xNdxO2-δ中随着掺杂量x的增大, Ce3+离子含量减少, 说明掺杂Nd3+离子可以抑制Ce4+的还原; 交流阻抗谱的测量表明固溶体Ce0.9Nd0.1O2-d 具有离子导电特性, 600和700 ℃时的电导率分别为4.25×10-3和1.12×10-2 S•cm-1, 活化能为0.68 eV.  相似文献   

6.
朱纯  李春森  谭凯  林梦海  张乾二 《化学学报》2005,63(19):1807-1812
采用杂化密度泛函方法(B3LYP)和有效核势基组预测了TixNy (x≤3, y≤2)团簇的结构及稳定性, 并分析了可能存在构型的电子结构. 结果表明Ti2N中体系的自旋多重度由Ti原子决定. Ti3N中随着N的配位数增加, N的负电荷增加, 平均每个Ti向N提供约0.3个电子. 从Ti2N2可能稳定构型分析, 成键数目越多, 能量上越有利, 且Ti—N键的数目的增加, 将削弱N—N间的成键.  相似文献   

7.
袁爱华  沈小平  周虎  陆路德 《化学学报》2005,63(19):1795-1801
将Ni(teta)(ClO4)2 (teta=5,7,7,12,14,14-hexamethyl-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的DMF溶液和K3[Fe(CN)6]的水溶液在填充了琼脂冻胶的U型管中通过扩散反应, 得到了标题化合物(H2teta)2{[Ni(teta)][Fe(CN)6]2}•17H2O, 该化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晶胞参数为a=0.9998(2) nm, b=1.5514(3) nm, c=1.6647(4) nm, α=114.15(2)°, β=100.91(2)°, γ=93.42(2)°, V=2.2863(10) nm3, z=1, Dc=1.196 g•cm-3, F(000)=890, μ=5.84 cm-1, GOF=0.894, R1=0.0582, wR2=0.1446 [I>2σ(I)]. 该化合物的基本单元由2个[H2teta]2+阳离子、1个{[Ni(teta)][Fe(CN)6]2}4-阴离子和17个水分子组成, 它们之间通过N—H…N氢键而形成具有二维平面结构的超分子化合物. 1.8~300 K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 化合物中三核体系Fe (s=1/2)-Ni (s=1)-Fe (s=1/2)中心原子间通过氰基桥联而发生强的铁磁相互作用, 磁参数J=4.33 cm-1, g=2.6, θ=60 K. 通过TG-DTG测定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上百个FenB2和Fen(n=1~6)原子簇模型进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用来模拟非晶态合金Fe-B体系的局域结构,并考察类金属元素硼的引入对体系性质的影响。将优化构型的键长和电荷分布与实验数值进行比较,发现本文所使用的原子簇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真实、准确地反映非晶态合金Fe-B体系的局域结构。利用这些构型,我们对其键级、电子、催化以及磁学性质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原子簇中均存在着强烈的Fe-B键作用,其中在高铁含量原子簇中Fe-Fe键的作用也较为明显;综合热力学、费米能级及态密度的研究结果,发现原子簇Fe4B2在合成氨和固氮过程中有可能表现出更为优越的催化活性。结合对原子簇Fen和FenB2(n=1~6)平均3d轨道布居数的分析,发现原子簇FenB2(n=1~6)的平均磁矩均小于相应原子簇Fen(n=1~6)的理论数值和纯金属铁的实验数值(5.7~6.0 BM),也就是说原子簇FenB2(n=1~6)均表现出软磁性。  相似文献   

9.
LaMgAl11O19∶Eun+(n=2,3) was synthesized by solid state reaction using H3BO3 as a flux at 1 400 ℃ for 4 hours. And their luminescent properties was investigated under UV and VUV excitation. Strong pure blue emission due to d-f transition of Eu2+ was observed in LaMgAl11O19∶Eu2+ both in 254 nm and 147 nm excitation. At the same time, red emission due to 5D07FJ (J=0, 1, 2, 3, 4) transition of Eu3+ also observed in LaMgAl11O19∶Eu3+. The dependence of emission intensity of blue/red emission on Eu2+ / Eu3+-content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blue emission intensity was arrived optimum when Eu2+-content was 0.10 mol·mol-1under both UV and VUV excitation while red emission intensity reached optimum when Eu3+-content was 0.125 mol·mol-1 under UV excitation. This suggests that LaMgAl11O19∶Eu2+ phosphors could be potential blue phosphor for the application in PDP.  相似文献   

10.
为了从理论层面深入探究团簇 ConMoS(n=1~5)的电子性质、光学性质及磁性,弄清其内在关联,依据拓扑学原理和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def2-TZVP量子化学水平和多个自旋多重度下对该团簇进行结构优化并分析。结果表明:团簇ConMoS共有21种稳定构型;通过对NPA(自然布居分析,natural population analysis)电荷、静电势、亲电指数、电离势、光学电负性和折射率等分析得出,金属原子有高概率失去电子,非金属原子相对更容易得到电子,团簇Co5MoS中的构型5a在最稳定构型中有高的得失电子能力、反应活性和折射率,Co和Mo原子易发生亲核反应,S原子易发生亲电反应;对该团簇自旋布居数、原子磁矩、轨道磁矩和态密度分析发现,该团簇磁性主要由Co原子的d轨道提供,且团簇Co3MoS表现出了比其它尺寸团簇更为稳定和优异的磁性。最终得出团簇Co3MoS在磁性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且构型5a在活性和光学领域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从理论层面深入探究团簇ConMoS (n=1~5)的电子性质、光学性质及磁性,弄清其内在关联,依据拓扑学原理和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def2-TZVP量子化学水平和多个自旋多重度下对该团簇进行结构优化并分析。结果表明:团簇ConMoS共有21种稳定构型;通过对NPA (自然布居分析,natural population analysis)电荷、静电势、亲电指数、电离势、光学电负性和折射率等分析得出,金属原子有高概率失去电子,非金属原子相对更容易得到电子,团簇Co5MoS中的构型5a在最稳定构型中有高的得失电子能力、反应活性和折射率,Co和Mo原子易发生亲核反应,S原子易发生亲电反应;对该团簇自旋布居数、原子磁矩、轨道磁矩和态密度分析发现,该团簇磁性主要由Co原子的d轨道提供,且团簇Co3MoS表现出了比其它尺寸团簇更为稳定和优异的磁性。最终得出团簇Co3MoS在磁性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且构型5a在活性和光学领域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钙钛矿型LaxSr1-xNi1-yCoyO3光电催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合成法, 制备LaxSr1-xNi1-yCoyO3复合氧化物的陶瓷粉末, 对钙钛矿氧化物进行了XRD结构分析. 在通氧或不通氧下测试氧还原和氧析出的循环伏安曲线. 结果表明: 该氧电极具有双功能催化特性, 但不完全可逆. 利用汞灯作为激发光源, 进行几种水溶性染料和五种混合染料光解实验, 利用紫外-可见、红外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光度法研究LaxSr1-xNi1-yCoyO3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LaxSr1-xNi1-yCoyO3 (x=0.7, 0.9, 1; y=0.3, 0.75)复合氧化物都具有较强光催化特性; LaxSr1-xNi1-yCoyO3的光催化活性高于LaxSr1-xNiO3, 这与B位离子(Ni2—, Co2-)的电子构型有关; Co2+的加入可使LaxSr1-xNiO3的光催化活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 在6-31G*水平上, 对(AIN)+n和(AIN)-n(n = 1~15) 团簇的几何构型、红外光谱和热力学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并对它们的电离能及电子亲和能进行了讨论. 结果表明: (AIN)n团簇的电荷状态对簇合物的结构有较大影响, 随着n的增大影响逐渐减小; 所有平衡结构中不存在Al-Al和N-N键, Al-N键是惟一键型;(AIN)+n和(AIN)-n结构稳定性幻数与(AIN)n相同, 即n = 2, 4, 6, …等偶数结构较为稳定; (AlN)10团簇具有最大的电离能(IP = 9.14 eV)和最小的电子亲和能(EA = 0.19 eV), 较其他团簇更稳定.  相似文献   

14.
(AlN) n团簇的结构与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飞行时间质谱法观察到AlN+,Al2N2+等团簇的存在.结合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6-31G* 方法,对(AlN)n(n = 1~15)团簇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振动频率等性质进行了优化计算,讨论了化学键的特征和热力学稳定性,解释了实验质谱.结果表明:在(AlN)n团簇的基态结构中,不存在Al?/FONT>Al和N?/FONT>N键, Al?/FONT>N键是惟一键型; (AlN) n结构稳定性的幻数为: 原子数为4, 8, 12, 16, 20, …等4的倍数.  相似文献   

15.
B离子掺杂TiO2催化剂(TiO2-xBx)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纳米TiO2和TiO2-xBx催化剂. 光催化实验证明, TiO2-xBx催化剂的紫外、可见光催化活性均高于TiO2. XRD, XPS和Raman结果表明, B离子是以取代式掺杂占据了TiO2的O2-的晶格位置. UV-Vis和PL谱的结果表明, B离子的2p轨道与O的2p轨道形成混合价带, 产生可见光响应, B离子的掺入有效地阻止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 促进了其分离, 是TiO2-xBx催化剂紫外、可见光催化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庞晓红  张桂玲  杨路清  王欣  张辉  戴柏青 《化学学报》2007,65(13):1197-1201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稀土钠钨青铜化合物的结构和导电性质. 在实验晶体结构数据的基础上构建NaxWO3和NaxLayWO3的模型分子, 优化其几何结构, 并与实验值比较. 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化合物的能带结构和电子能态密度. 通过这些研究探讨当La3+取代NaxWO3的中心Na后对结构和导电性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La3+的取代并没有改变结构的空间对称性, 但却使晶格参数和体积略有增大; 取代使电子结构发生了变化, 在费米面附近, 能带相互交叠更加密集, 电子出现的几率增加, 从而增加了其导电性. 这可能是掺杂后La3+的4f和5d电子的贡献使电子轨道杂化作用增强, 电子云密度分布重排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邸友莹  高胜利  谭志诚  孙立贤 《化学学报》2007,65(14):1299-1304
利用精密自动绝热热量计直接测定了配合物Zn(Met)SO4•H2O(s) 在78~370 K温区的摩尔热容. 通过热容曲线的解析得到该配合物的起始脱水温度为T0=329.50 K. 将该温区的摩尔热容实验值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摩尔热容 (Cp,m)对温度(T)的多项式方程, 并且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了它的舒平热容值和各种热力学函数值. 依据Hess定律, 通过设计热化学循环, 选择体积为100 cm3、浓度为2 mol•L-1的盐酸作为量热溶剂, 利用等温环境溶解-反应热量计, 测定和推算出该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ΔfHm0=-(2069.30±0.74) kJ•mol-1.  相似文献   

18.
采用B3LYP/6-31G*方法, 对(XY)12 (X═B, Al; Y═P)笼状团簇的同分异构体进行优化, 筛选出能量最低的构型. 讨论它们的几何构型、HOMO-LUMO能隙、生成焓、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和自由能. 得到(BP)12和(AlP)12团簇的最稳定构型均为具有Th对称性的四、六元环组成的笼, 亚稳态结构中含有五元环.  相似文献   

1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G*和6-311+G(3df)水平上对CnB(n=1~6)团簇及其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进行了优化和振动频率计算.得到了CnB(n=1~6)团簇的电离能,绝热电子亲合势以及CnBδ(δ=0,±1)团簇的能隙.结果表明CnB(n=1~6)团簇的基态构型均为线形,这与等电子的Cn簇合物的结构是一致的; CnB(n=1~6)团簇的基态构型中,除C2B为不对称的三角形,C6B为具有C2v对称性的环状结构外,其余均为线形结构.阳离子团簇中n=2、3、6的基态结构具有C2v对称性外,其它几个均为线形结构.从几何参数和振动频率上发现,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3df)和6-31G*两种基组上计算得到的键长参数和振动频率非常接近,说明B3LYP方法在计算CnB簇合物结构参数上对于基组的选择是不太敏感的.通过对CnB(n=1~6)的光电子能谱性质的研究发现,C4B容易获得一个电子形成阴离子团簇,但失去一个电子是很困难的,这与实验上观测到的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20.
邓少君  郑欧  刘金彦  赵剑曦 《化学学报》2007,65(13):1212-1216
以FT-IR方法研究了水/C12-EOx-C12•2Br/正己醇/正庚烷形成的W/O微乳中水的状态. 结果表明, 其中的水存在4种状态, 分别为阳离子头基结合水、反离子结合水、类似本体的水以及束缚在微乳栅栏层中的水. 由解卷积技术分解FT-IR谱图, 进而获得每个表面活性剂分子对应于这4种状态水分子的数目nN+, nBr-, nbnf. 随着水含量(W0)增加, nb急剧增大, nN+少许上升, 而nfnBr-维持不变, 这说明微乳水核逐渐长大, 且在所考察W0范围内, 表面活性剂头基解离度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