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温超导体的临界电流密度(J_c)的温度、磁场和取向关系特性J_c(T、B、θ)及其维度效应,是高温超导电性的中心课题。近几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结果。本文对此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虚阴极振荡器(Vircator)一种新的物理模型,用自己编写的两维半、全电磁、相对论性的粒子模拟程序WGCF模拟了两个对称虚阴极互相耦合振荡产生高功率微波(HPM)的物理过程,激发的柱面波横向360°引出。通过大量的计算(包括单束情况)表明:(1)极距d不变时,无论双束还是单束,比值J_0/J_c在12~2之间效率较高;(2)J_0/J_c不变时,极距d有一最佳值,大于或小于此值时效率略降低;(3)双束情况输出波型较纯净,无“直流”分量,单束情况却不然;(4)双束时频率增宽;(5)与一维情况不同,J_0≈J_c时也会发生振荡,但直流成分较大。此外,我们对横向外边界的透射边界条件和辐射功率按模式、频率分布的表达式进行了推导。  相似文献   

3.
R_2Fe_17稀土三元碳化物的磁学与结晶学性质钟夏平R.J.Radwanski、F.R.deBoer、T.H.Jacobs、K.H.J.Buschow(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物理实验室)(荷兰菲利浦研究实验室)本刊编者按本文原作发表于荷兰《磁学与磁性材...  相似文献   

4.
ExperimentaldeterminationofcavityparametersforTEM_(00)Nd-YAGlaserusingactiveresonatorHai-peiLiu;Chun-ChangHo;JohnJ.C.Huang;l-...  相似文献   

5.
直接键连原子间的NMR偶合常数的自然杂化轨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直接计算偶合常数 ̄1J_(CN)和 ̄1J_(CF)的线性关系式,结果表明, ̄1J(CN)和 ̄1J_(CF)主要由成键原子的轨道杂化作用和键极性这两种结构因素所决定,且偶合相互作用中的Fermi接触项仍是最主要的.为从简单价键理论角度解释并计算J_(CN)和J_(CF)的值提供了简便直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较宽的温度(4.2-80K)和磁场(0-8T)范围内测量了YBa_2Cu_3O_(7-δ)和Y_(0.9)Eu_(0.1)Ba_2·Cu_3O_(7-δ)样品的磁滞回线和磁弛豫,研究了其M(t),J_c(T)和U_(ef_f)(J)关系,并与现有的一些理论模型所预言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与YBa_2Cu_3O_(7-δ)相比,Y_(0.9)Eu_(0.1)·Ba_2Cu_3O_(7-δ)样品的有效钉扎势和无磁通蠕动时的临界电流密度有明显提高,表明Eu的部分替代引入了新的、具有更大的钉扎势的钉扎中心;(2)与其它模型相比,集体钉扎——蠕动理论对我们的实验结果作了更好的描述,因而本文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物理喷束淀积制得的C_(60)、C_(70)等薄膜的拉曼和荧光光谱研究王德嵘,柯国庆,黄大鸣,钱士雄(复旦大学物理系上海200433)RamanandFluoresceneSpectraofC_(60),C_(70)FilmFabricatedbyP...  相似文献   

8.
测量了Tl系2223相银包套超导带(J_c=1.5×10 ̄4A*cm ̄(-2),77K,0T)在0-0.8T磁场下电阻转变展宽,实验结果引用热激活磁通蠕动模型加以解释。磁场平行于带面(Hab面)和磁场垂直于带面(HJ⊥ab面)两种情况下,激活能与磁场之间满足幂指数关系:U_(0)=0.21,其中H的单位为kG。对Hab面,HI时出现的与宏观洛仑兹力无关的耗散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PEG(聚乙二醇)-2000-钍试剂-(NH_4)_2SO_4体系对Fe(Ⅲ)、Al(Ⅲ)、Ni(Ⅱ)的非有机溶剂萃取行为。指出在pH为3.5-6.5(NaAc-HAc)的水溶液中,有(NH_4)_2SO_4存在下,Fe(Ⅲ)、Al(Ⅲ)可被PEG-2000相几乎完全萃取,而Ni(Ⅱ)则基本上不被萃取。从而获得了Ni(Ⅱ)与Fe(Ⅲ)、Al(Ⅲ)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10.
晶粒尺寸对BaTiO_3居里温度的影响孟进芳,黄亚彬,张伟风(河南大学物理系开封475001)EffectsofGrainSizeonCurieTemperatureofBaTiO_3¥MengJinfang;HuangYabin;andZhangW...  相似文献   

11.
系统地研究了R_(1-x)Pr_xBa_2Cu_3O_(7-δ)的超导T_c与Pr替代浓度x的关系。发现在离子半径r_i≤r_i(Dy)时,在低Pr浓度范围内存在一个超导T_c平台,并且平台宽度表明一个R ̄(3+)离子尺寸效应。我们认为,T_c平台宽度的离子尺寸效应可能起源于Pr4f电子局域态的改变。提出一个临界R ̄(3+)离子半径r_(ic),r_i>r_(ic)时RBa_2Cu_3O_(7-δ)的超导电性消失  相似文献   

12.
Splittingofopticalmodein(NH_4)_2PtBr_6studiedbyRamanscatteringSplittingofopticalmodein(NH_4)_2PtBr_6studiedbyRamanscattering¥...  相似文献   

13.
0.53μm激光产生的超热电子的实验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在“神光”I号装置上利用波长0.53pμm、脉宽τ约750ps、能量60~230J激光(靶面激光强度1×10 ̄(13)~5×10 ̄(15)W/cm ̄2)照射Au盘靶和Au拄黑腔靶产生超热电子的实验观测结果与分析。实验测量10keV以上硬X光谱和通量表明:采用倍频激光可以使超热电子能量明显比基频光小一个量级左右,超热电子温度T_h、热电子温度T_e均降低一半左右,受激Raman散射光能量E_(SRS)减少二个多量级。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Au盘靶(等离子体定标尺度L≤100μm)产生超热电子的主要机制可能是双等离子体衰变和共振吸收,此外还有受激Raman散射(n≈n_c/4),100μm<L≤240μm超热电子产生的主要机制是TPD,此外还有SRS(n≈n_c/4);黑腔靶(L≥300μm)超热电子产生的主要机制是SRS(n<n_c/4)。  相似文献   

14.
根据Asai,Jimbo,Miwa和Pugai给出的玻色化的A ̄(1)_(n-1)面模型的顶点算子,用面顶点对应关系,得到了与Z_n对称的BelavinR矩阵相关的玻色化顶点算,它们实现了与这种R矩阵对应的Zamolodchikov-Fadeev代数。  相似文献   

15.
自从W.Kratschmer等 ̄[1]用石墨电弧法制备出克量级的C_(60)的方法问世以来,人们对C_(60)固体的性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仅就C_(60)、C_(70)晶体的结构、有序-无序相变和玻璃化转变的实验和理论工作做一扼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16.
自从W.Kratschmer等 ̄[1]用石墨电弧法制备出克量级的C_(60)的方法问世以来,人们对C_(60)固体的性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仅就C_(60)、C_(70)晶体的结构、有序-无序相变和玻璃化转变的实验和理论工作做一扼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 ̄(19)FNMR研究了Al(Ttfac)_3-aeac、Al(Ttfac)_3-Al(aeac)_3体系分子间配体交换反应,其中Ttfac为非对称二齿配体噻吩甲酰三氟丙酮,acac为对称二齿配体乙酰丙酮(CH_3-C-CH_2-C-CH_3).实验结果证实了新物种的产生,求得了交换反应的平衡常数、自由能,发现这一非对称二齿配体金属络合物与对称二齿配体金属络合物体系的配体交换反应平衡时各物种的摩尔分数服从随机统计分布,并讨论了结构与能量及交换反应平衡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Gd_(1-x)Ca_xBa_2Cu_3O_(7-y)(0.0≤X≤0.20)高温超导体在常压和高压下的超导电性在1-300K温度范围内,利用Bridgman对顶砧获得压力达9.0GPa,测量了(X=0.10,0.15,0.20)样品的dT_c/dp分别为7.68,7.8和4.46K/GPa。发现T_c的压力导数随着ca ̄(2+)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分析了氧含量对T_c和dT_c/dP的影响.利用常压下晶格参数精修值和阳离子与氧离子间距随压力的改变,说明CuO_2面在超导电性上的作用,用CuO_2面之间耦合解释T_c(P)曲线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Bi_(2-x)Fe_xTi_4O_(11)体系的拉曼光谱研究赵明旭,孟进芳(长春教育学院物理系长春130061)(河南大学物理系开封475001)InvestigationsofRamanSpctrainBi_(2-x)Fe_xTi_4O_(11)...  相似文献   

20.
掺杂分子晶体NH_(4-x)D_xNO_3相变中的分形行为──NO_3~-u_1、u_4振动模临界态拉曼峰强的研究马树国,吴国祯(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84)TheFractalInterpretationofthePhaseTrasitiono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