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花瓷的二百年:中葡文化交流的历史流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牙是第一个与中国建立持续而直接的贸易关系的欧洲国家,16~17世纪时期中葡之间所进行的中国青花瓷贸易,在给两国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很自然地引起了两国之间化艺术上的交流。葡萄牙不仅成为中国瓷器在欧洲的“传播”,而且还率先摹仿制造了具有中国艺术风格的瓷器,后来又发展成为具有本土风格的青花瓷。  相似文献   

2.
笔者试图从青花装饰的釉色、构图布局、纹样表现、色彩处理、官窑与民窑各具特色这五个方面着手剖析明代青花瓷装饰的主要特征,阐述了明代青花瓷特有的艺术魅力及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陶瓷生产,到明代已出现强劲的发展势头。有着明代景德镇陶瓷的计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代景德镇陶瓷生产的一些情况,也表露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4.
秦王作为明朝镇守边塞的藩王之一,拥有很高的地位。秦王府日常用瓷代表了明代宗室亲王一级的用瓷标准和等级。为了解秦王府日常用瓷的来源和制作水平,对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收藏的明代秦王府典膳所青花瓷进行了科技分析:采用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对50片青花瓷残片的胎、釉、蓝彩部位分别进行了成分测试,根据对成分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并结合外形貌观察、显微结构分析,对这批样品的产地和制作水平进行了分析和评判,发现这批样品全部为景德镇的民窑所生产,其胎质洁白细腻、釉层均匀莹润,唯青花发色较为多变、不够稳定,所使用的青料并非回青而是国产料。其整体制作水平与御窑产品虽有差别,但已经非常接近。该研究从一定程度了解了明代王府用瓷制度和明代晚期民窑的生产水平、产品体系,并为进一步研究明代青花瓷生产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6.
发展旅游产业能够促进景德镇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围绕景德镇大旅游产业,首先分析其发展现状,其次分析影响景德镇大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为旅游发展观念、管理机制、产业政策、旅游投资、旅游产品和旅游营销等;最后提出改变旅游发展观念、改变现行的旅游管理制度、制定全面长远的旅游产业政策、加大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和加大营销力度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通过对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在揭示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现状的基础上,依据产业经济相关理论提出了一些较为切合实际的对策、措施,以加快发展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青花艺术是中国陶瓷艺术历史长河中极具民族特征的一朵奇葩,青白相间的装饰风格一直被收藏者所青睐。自明代御窑厂的设立,其生产和设计达到鼎盛时期。在官窑青花烧制的同时,民间也大量生产,由于民窑生产者为广大贫民百姓,尽管其瓷质和工艺加工上都不如官窑,但在造型和装饰上却呈现出另一种粗犷、朴实劲健的风貌。任何艺术嬗变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本文就明代民窑青花在历朝不同之艺术特色上做一详尽论述。  相似文献   

9.
冯琳磬 《科技信息》2013,(14):88-88
陶瓷业一直是景德镇市的主导产业,但由于各种原因,与其它产瓷区相比,全行业经济效益不高,陶瓷税收总量仍有限。为促进景德镇市陶瓷业发展,本文从强化税收征管,优化税收服务,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通过税收管理手段、方式的创新,推动陶瓷业行业管理的创新,实现全市陶瓷生产、营销等环节的有序化和规范化。促进陶瓷业的结构创新,实现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做广做深。  相似文献   

10.
从经济、教育和理学(经学),以及科技发展自身几个方面论述了明代科学发展的迟滞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青花瓷装饰的艺术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青花瓷的民族元素、色彩以及青花瓷艺术的韵律美几个方面简述了对青花瓷的艺术审美。通过研发青花瓷的这些方面的装饰特点及艺术美学,总结和吸取青花瓷艺术的营养,对于我们继承传统文化,探索发展艺术设计新路将会产生相当有益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符号学视角研究了永宣青花瓷艺术。通过文献法、对比法总结了永宣青花瓷艺术的造型、色彩、纹饰等符号;通过历时性和共时性研究方法分析了永宣青花瓷艺术符号的符号学特征;运用符号美学解读了永宣青花瓷艺术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青花瓷”始于唐,成于南宋(1127-1279),圆熟于元(1279-1368),兴盛于明初,特别是永乐(1403-1425)、宣德(1426-1436)、成化(1465-1488)三朝.江西“景德镇”的产品,更是独步世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三保太监”郑和(1371-1433)七下“西洋”(1405-1433)时,“彩绢瓷器”是最重要的“赏赐”品,大量青花乃随“宝船”远走四方,或赠或售扬名四海.青花用“回青”直接在瓷胚上画绘,再上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以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青花的成功,除中国独有制瓷传统和瓷匠的精研努力外,另一项特殊因素是使用了“伊斯兰”传统的蓝色釉料:回青、回回青和“南海”周边国家的苏麻离青、苏泥腊青、勃青等等.青花不仅使用了域外原料,在造型和纹饰上,也容纳了“伊斯兰”宗教和民族风格.这里仅讨论明初“青花”,且以景德镇所出,于15世纪郑和下西洋时代前后者为主,也略论中国青花与阿拉伯青花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青花瓷"始于唐,成于南宋(1127-1279),圆熟于元(1279-1368),兴盛于明初,特别是永乐(1403-1425)、宣德(1426-1436)、成化(1465-1488)三朝.江西"景德镇"的产品,更是独步世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三保太监"郑和(1371-1433)七下"西洋"(1405-1433)时,"彩绢瓷器"是最重要的"赏赐"品,大量青花乃随"宝船"远走四方,或赠或售扬名四海.青花用"回青"直接在瓷胚上画绘,再上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以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青花的成功,除中国独有制瓷传统和瓷匠的精研努力外,另一项特殊因素是使用了"伊斯兰"传统的蓝色釉料回青、回回青和"南海"周边国家的苏麻离青、苏泥腊青、勃青等等.青花不仅使用了域外原料,在造型和纹饰上,也容纳了"伊斯兰"宗教和民族风格.这里仅讨论明初"青花",且以景德镇所出,于15世纪郑和下西洋时代前后者为主,也略论中国青花与阿拉伯青花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到清代,进入了它的全盛期。以景德镇为代表的陶瓷生产。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更是达到古代制瓷高峰。称康雍乾时期为古代制瓷高峰,生产规模之大、品种花色之多、文化品位之高是其主要标志。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清代景德镇的陶瓷诗歌对当时陶瓷生产有较为全面的反映.这类作品具有浓郁的行业气息和较高的艺术成就,与陶瓷生产和艺术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16.
论明代贵州民族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建省以后,明朝统治通过兴办各类学校,发展书院化,推进科举取士等政策,推动了贵州民族教育的发展,改善了贵州社会人口质量,贵州各族人民化水平的提高,为贵州民族地区的大规模开发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7.
御史巡按制度是明代监察地方的重要制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明代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明代政治环境的日渐腐败以及巡按御史自身素质的差别,使其在巡按实践中逐渐丧失了澄清吏治、扶政社会的应有功能,从而走向式微。  相似文献   

18.
明代中后期,消费凸显奢靡之风。尽管它冲击了封建礼制,有利于当时服务业与文化的发展,诱发了鲜活有力的新思想的萌生,但是它奔迟滞了明代中后期的社会发展。消费奢靡诱发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使社会经济畸形发展,导致了重财重利的社会风:气,助长了统治阶级的贪欲,激化了阶级矛盾,是明代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康熙青花山水瓷画是青花山水瓷画发展中的巅峰,其艺术特色深受"清初四王"山水画的影响。"清初四王"是康熙时期最有影响的山水画派,在其影响下,康熙青花山水瓷画呈现出仿古、渗入西法和程式化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明成化刻本《白兔记》是1967年在上海嘉定县城东公社澄桥大队宣家生产队西北的一处墓葬群发现的.它的发现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关于它的整理和研究也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