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才贵 《大学物理》2011,30(3):22-23,26
讨论了小球与定轴转动杆碰撞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规律,进一步明确了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的能量特征,指出完全非弹性碰撞后两物体不一定粘在一起共同运动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小球与均质自由杆的碰撞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任才贵 《大学物理》2006,25(5):16-17,25
讨论了小球与自由杆碰撞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规律,明确了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的能量特征,指出完全非弹性碰撞后两物体不一定粘在一起共同运动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于志明 《大学物理》2007,26(9):11-12,16
讨论了小球在杆上任一点的碰撞问题,并指出《大学物理》2006年第5期《小球与均质自由杆的碰撞》一文中"完全非弹性碰撞后两物体不一定粘在一起共同运动"的说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多功能球-球碰撞实验仪,利用该仪器对三组碰撞实验的研究发现,未退火小球和未退火小球碰撞可近似为弹性碰撞,其恢复系数为0.96;未退火小球和退火小球、退火小球和退火小球之间的碰撞为非弹性碰撞。本实验源自生活中的打靶实验,将其进行改造升级为物理实验中的研究性设计性实验,在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发散思考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英  王秀庭 《物理与工程》2008,18(1):15-16,19
从小球与均质定轴杆(质心轴)的碰撞问题出发,讨论了不同类型碰撞所遵循的物理规律,总结了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的能量特征.  相似文献   

6.
文[1]讨论了两个等质量小球二维碰撞的偏转角.下面再讨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光滑小球,一个运动,另一个静止,发生非对心碰撞,两球碰后速度之间夹角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7.
张林 《物理与工程》2009,19(6):36-39
本文建立了小球在谐振桌面上做弹跳运动的动力学模型,并用Simulink仿真软件模拟了小球在不同参数下从规则运动到无规则运动的各种动力学行为,仿真的结果表明,控制参数对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任才贵 《大学物理》2012,31(7):19-20,23
从碰撞过程中形变与能量的转换关系出发,采用弹性度的概念,提供了解决小球与定轴杆一般非弹性碰撞问题的一种解法.  相似文献   

9.
银燕 《大学物理》2013,(2):31-32,36
用相对论力学考察两个小球的二维完全弹性碰撞过程.通过比较相对论力学与经典力学所得到结果的差异,显示了相对论力学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astroblaster多体碰撞过程,运用分离碰撞模型和同时碰撞模型进行分析,对分离碰撞模型给出了计算公式,对同时碰撞模型则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首先,采用刚性分离模型研究二体、三体碰撞物体的运动速度、弹射高度与碰撞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弹射高度最大化的条件;其次,利用计算机模拟建立同时碰撞模型,研究物体弹性性质对碰撞的影响,分析物体在碰撞时加速度的变化情况,给出在同时碰撞模型下弹射高度最大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王永乐 《物理实验》1989,9(6):287-288
目的让水平运动的实心小球和气轨滑块做非弹性碰撞来测量小球水平运动的速度,并由测量出的小球速度来确定当小球从斜面滚下时,百分之几的势能用来旋转小球,百分之几的势能转变成小球的线速度。  相似文献   

12.
路峻岭  汪荣宝 《大学物理》2005,24(10):27-28
超弹性碰撞演示实验是灵活运用大学物理知识的典型实验,本文对其最佳工作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当大球和小球的质量比为3时可以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3.
牛顿碰撞球的解释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牛顿碰撞球的常规碰撞形式和混合联珠单球碰撞形式做了理论分析和解释.在常规碰撞时,将悬线(钓鱼线)先悬挂小球一段时间后组装仪器,可克服悬线的拉力.在混合联珠单球碰撞时,根据理论分析,选取大球和小球的质量比为27∶8时,演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1 问题的提出弹性碰撞是中等物理中重要内容之一 ,虽然教材中已经明确指出 :两个物体在弹性碰撞中动能与动量都守恒 ,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在遇到这类问题时表现得束手无策 ,主要是学生还没有对弹性碰撞问题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有的同学也能列出动能守恒与动量守恒的方程组 ,但由于繁琐的求解不但耗费了大量时间 ,还容易出现求解的错误 .现在我们就对弹性碰撞的相对速度问题进行讨论 ,发现有关速度的规律 ,简化解题过程 .设两质量分别为m1 、m2 的物体分别以v1 、v2的速度向右运动 ,发生弹性正碰后速度分别变为v′1 、v′2 ,碰撞前后的两…  相似文献   

15.
在空气中运动的物体必然会受到其阻力的作用,多数情况下这个阻力是有害的,如超音速飞机、高速运动的火箭就必须克服极大的空气阻力,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降落伞就是利用空气阻力让跳伞者以一个很小的速度降落的.空气阻力的大小与运动物体的速度、形状、表面状况等诸多因素有关,其精确计算相当复杂.本文将以一种简化的空气分子碰撞模型来推导运动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这个模型将空气分子视为弹性小球,其基本假定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球与细杆的碰撞问题是大学物理教学中刚体部分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对小球与静止细杆的碰撞问题进行了分析计算,给出:通常情况下小球—细杆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矩为零或近似为零,角动量守恒;如果细杆没有固定的光滑轴,小球与置于光滑水平面或是竖直放置的细杆碰撞时,动量或沿某一方向的动量分量守恒.如果细杆有固定光滑轴,则只有小球与...  相似文献   

17.
用DEM软球模型研究颗粒间的接触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 DEM(Discrete Element Method)软球模型来研究颗粒间的碰撞过程,用金属球代替流场中的颗粒,研究这些金属球在平面上的运动。运用DEM软球模型求出碰撞过程中小球所受的瞬时接触力以及碰撞时间,并分析这些参数随颗粒物性以及运动参数的变化规律。计算得出:颗粒间的接触力以及碰撞时间与颗粒的相对速度、碰撞角度以及杨氏模量等参数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两等质量小球二维碰撞偏转角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两个质量相等(m1=m2=m)的光滑小球,一个运动,另一个静止,发生非对心碰撞.下面证明:对于完全弹性碰撞,则两球碰后速度之间的夹角等于90°;对于非弹性碰撞,则两球速度之间的夹角小于90°.  相似文献   

19.
陈琼  杨先清  赵新印  王振辉  赵跃民 《物理学报》2012,61(4):44501-044501
本文运用二体碰撞近似理论研究了孤波在周期型二元颗粒链中的传播. 周期型二元颗粒链由N个大球和一个小球交替排列而成, 球的材质都相同. 将小球和与之相邻的大球等效成一个球, 形成一条等效链. 采用二体碰撞近似理论, 推导了孤波在颗粒链中传播的速度、通过颗粒链时间以及小球的振荡频率. 理论分析得到小球振荡频率随着半径的增大而减小, 该结果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符合得相当好. 二体碰撞近似理论给出的波通过整条颗粒链时间, 在N ≤ 2时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符合得很好. 理论计算的误差随链长的变化不大. 但随着N的增大, 理论得到的结果相对误差变大.  相似文献   

20.
以改革实验教学为基础的教学改革罗明远(江西省永新县禾川中学343400)一、“研究弹性碰撞”实验装置的改革高中物理课本(甲种本)第一册“研究弹性碰撞”实验装置中斜槽末端与支持被碰小球的小支柱等高。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碰撞后,入射小球从斜槽末端水平抛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