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类短命植物”英吉独尾草(Eremurus antisopterus)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在根、茎、叶中皆具有特大型贮水细胞,在叶和茎的表皮具有柱形的贮水表皮毛,叶的栅栏组织发达,且为等面叶,属于C_3植物,根、茎仅有初生结构,其内部结构极为简单。  相似文献   

2.
新疆菊科短命植物疏齿千里光营养器官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菊科短命植物疏齿千里光(Seneico subdentatus Ldb。)的根、茎、叶解剖结构,其结果表明疏齿千里光具有早生植物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
新疆沙生植物粗柄独尾草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沙生植物粗柄独尾草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解剖学研究表明,为适应沙漠环境,其形态结构表现出下列特征:根肉质,皮层厚;茎皮层内有4—7层厚壁细胞组成的纤维带,维管束大致3轮;叶表皮细胞外壁有较厚的角质层。气孔器小,略下陷,孔下室发达,等面叶,环栅型,叶脉维管束发达;雌蕊三心皮三室,中轴胎座,直生胚珠。  相似文献   

4.
短命植物异喙菊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命植物异喙菊,直生胚珠,双珠被,薄珠心,合点受精,合点端有帽状珠孔塞,合点端胚胎基部有短柱状装饰物,孢原细胞1个,直接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大孢子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发育成功能大孢子,其他三个退化.合点端、胚囊中都有不定胚发生.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报导了禾本科短命植物的旱麦草[Eremopyrum triticrurm(cmerth)Nevshi]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茎在抽穗时,仍具有实心的薄壁组织,此特点在禾本科中生植物中罕见.在根、茎、叶中皆有大型薄壁细胞.茎、叶的表皮细胞及根中柱鞘内的薄壁细胞,它们的细胞壁均增厚,起着机械支持作用.叶的栅栏组织发达,由 2~3层栅栏细胞组成,等面叶,属于C_4植物型,根、茎仅有初生结构,其内部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7.
8.
文章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到十字花科短命植物鸟头荠[Euclidium syriacum(L.)R.Br.]的根、茎、叶有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构特点,其结果表明鸟头荠有中生植物结构特点.它的根系分布在土壤的表层.根的次生木质部导管直径大.根、茎、叶中都有大型的薄壁细胞.茎、叶表皮细胞外壁有角质层,叶的表皮细胞还有表皮毛和腺毛,叶表皮气孔多,栅栏组织发达,其维管束围有一层维管束细胞,内含较多叶绿体,为C4植物型.综上所述,鸟头荠的根、茎、叶的结构虽然有一些旱生特点,但总体上看,仍然属于典型的中生植物.鸟头荠是一种结构简单,生长发育快,光合效率高,具有一定的耐旱性中生结构特点的一年生短命植物.因此可以断定,一年生早春短命植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是内部结构的特化,而更重要的是利用其特殊的生理特性和短的生活周期来完成的.因此早春短命植物鸟头荠是干旱植被中一类特殊的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9.
新疆十字花科短命植物荒漠庭荠营养器官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短命植物荒漠庭荠的解剖结构,以探讨它的根、茎、叶内部结构及某些生物学特征,荒漠庭荠时为C_4植物型,叶肉栅栏组织发达,由2—4层栅栏细胞组成,叶绿体小而多.根的次生木质部占横切面积的1/2、叶、茎在结构上具有适应高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新疆“短命植物”独行菜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命植物独行菜的结构特征为:根、茎、叶有大型及特大型薄壁细胞.根的次生木质部导管腔很大,在次生的薄壁细胞有黑芥子酶,栅栏组织特别发达,叶为等面叶.叶绿体体积小而数量非常多.在上、下表皮内方的栅栏组织之间夹有类似海绵组织的结构,这种特殊结构,在中生植物中极为罕见.其叶属于C_4植物型.  相似文献   

11.
新疆六种盐生植物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生长在新疆石河子盐碱荒漠的6种盐生植物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植物表现出许多适应旱生和盐生环境的特点。其基本特征为:叶表面有表皮毛、盐腺或乳状突起,气孔下陷;栅栏组织和储水组织发达,构成等面叶和肉质叶;具粘液细胞;部分植物叶片退化成鳞片状,而由同化枝执行光合功能。茎中维管束发达,具异型维管束,维管束帽及纤维细胞的存在增强了植株的坚固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花佩菊属3种7居群的叶表皮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种花佩菊属植物上表皮细胞均为多边形,垂周壁式样均为垂直弓形,无气孔器;下表皮细胞除采自湖南省永顺县韭菜坡叶片为全缘的假花佩菊表皮细胞为多边形、垂周壁为平直弓形外,其他种的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形,垂周壁为波状,气孔器均为无规则型。花佩菊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分类学意义,也为系统学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总酚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苗期、营养生长期、初花期、盛花期、果期的根、茎(花葶)、叶及花,依照Nurmi等1996年提出的改良Fulin-Ciocaltell法测定其中总酚含量。叶和根器官中,总酚含量初花期最高,盛花期最低,且在初花期叶中总酚含量叶上部位〉叶中部位〉叶下部位。花葶和花总酚含量都在盛花期最高。初花期不同器官的总酚含量依次为叶〉根〉花〉花葶。  相似文献   

14.
论藓类植物适应环境的形态与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藓类植物是一类特殊类群的高等植物,其形态结构与其它植物相比非常独特,在长期的环境选择下,形成了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形态解剖结构。本文从叶片、茎轴、假根等方面,综述了藓类植物对环境适应的形态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入侵植物粗毛牛膝菊为材料,在观察其种子形态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其在不同埋种深度、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粗毛牛膝菊种子小,长仅为1.3~2.0 mm,具伞形冠毛,利于远距离传播扩散;重量轻,千粒重为0.228 6~0.230 3 g;含水量较低,为5.78%,利于储存。当埋种深度为0~2 cm时,发芽率较高、差异不显著(P0.05);当埋种深度为4~8 cm时,随着埋种深度的增加,发芽率逐渐降低,差异显著(P0.05),且种子的始见发芽时间和发芽持续时间也延长;当埋种深度为10 cm时,发芽率仅为13%,极显著的低于其他处理(P0.01)。10~35℃条件下,粗毛牛膝菊种子虽均可萌发,但在各温度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之间均存在差异,25℃是其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发芽率达97.33%,与15℃(90.67%)、20℃(93.33%)及30℃(96.67%)时发芽率差异不显著,而与10℃(12%)和35℃(52.7%)时差异极显著(P0.01),发芽势(90%)、发芽指数(32)与10℃(0; 0.65)、15℃(57.33%; 19.8)、35℃(34%; 10.82)时差异也显著(P0.05),说明低温与高温都会影响粗毛牛膝菊种子的萌发,同时也推迟其萌发时间且出苗不整齐。  相似文献   

16.
牛膝菊属两种外来入侵植物叶片的形态解剖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布在辽宁省的牛膝菊属两种入侵植物牛膝菊(Galinsogaparviflora)和粗毛牛膝菊(Galinsogaquadriradiata)叶片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观测指标包括叶片形态特征(叶片的长、宽、周长、面积、长宽比、叶形指数和比叶重),解剖结构(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P)、海绵组织厚度(S)、P/S比值)及叶片的表皮特征(气孔的面积、密度和气孔指数).结果表明:牛膝菊和粗毛牛膝菊叶片的长宽比、叶形指数、单叶干重和比叶重差异不显著,而单叶面积为牛膝菊<粗毛牛膝菊,差异非常显著(P<0.01).牛膝菊和粗毛牛膝菊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形,垂周壁呈波状;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分布,且下表皮数量多于上表皮的数量,差异非常显著(P<0.01).保卫细胞为肾形,气孔器类型为不规则形.牛膝菊和粗毛牛膝菊的上、下表皮细胞均为一层,上表皮细胞厚度>下表皮细胞厚度,差异显著(P<0.05);牛膝菊和粗毛牛膝菊具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为异面叶.牛膝菊和粗毛牛膝菊的中脉仅有1束维管束,外有2层维管束鞘,属于C3植物类型.  相似文献   

17.
18.
外来入侵植物牛膝菊的入侵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牛膝菊为实验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对牛膝菊的花和花粉进行研究,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其入侵-}生做相应的研究.结果:牛膝菊入侵的内因是其生殖特性和环境适应特性,而外因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天敌食物链的缺乏.  相似文献   

19.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形态学研究和标本考证,对入侵杂草牛膝菊属(Galinsoga Ruiz & Pavón)进行了分类和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牛膝菊属植物包括牛膝菊(G. parviflora Cav.)和粗毛牛膝菊(G. quadriradiata Ruiz & Pavón)2种,入侵性均较强.2)牛膝菊和粗毛牛膝菊具有明显的区别特征:前者茎几无毛或仅在上部被少量短毛;边花的舌瓣小,全缘或2裂或3裂,冠毛无或明显短于花冠管.而后者茎被柔毛或密被长柔毛;边花舌瓣大,3裂,冠毛与花冠管近等长.3)牛膝菊和粗毛牛膝菊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入侵,且二者分布区大部分重叠:牛膝菊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在西南、东北和华北东部地区;粗毛牛膝菊在西南、华中、华东、华北南部和东北南部地区均有分布,分布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20.
中国柞蚕鲁红品种的遗传致死时期是转青期.遗传致死蚕的胚子头壳、上腭壳片骨质化程度低下,胚子体节膨胀,腹足有不同程度畸形和退化,刚毛数量减少,刚毛长度为正常刚毛长度的1/2~1/3,中肠前部有明显缢缩,蚁蚕无疏毛现象,半蜕皮致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