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李婷  孟子晖  王鹏  王伯周  王康  葛忠学  覃光明  李华 《化学学报》2010,68(20):2104-2110
通过红外光谱在线监测强酸催化下硝酰胺、甲醛和氨水合成二硝基五亚甲基四胺(DPT)的反应过程, 利用渐进因子分析(EFA)、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和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反应过程获得的红外光谱信息进行解析, 得到了各组分纯物质的浓度变化曲线和对应的红外光谱, 并把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与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 得出可相互验证的一致结论, 以此推测出该反应合理的反应机理. 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在线红外光谱信息的分辨可以快速有效地反映DPT合成过程中各组分的浓度和红外光谱变化情况, 对其反应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红外光谱在线监测1,5-二乙酰基-3,7-二硝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简写DADN)合成奥克托今(HMX)的反应过程,利用渐进因子分析(EFA)、多元曲线分辨 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和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反应过程获得的光谱信息进行解析,得到了各组分浓度变化曲线和对应的红外光谱,并将MCR-ALS和HELP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可相互验证的一致结论,从而推测出该反应合理的反应机理。 所得结果与文献报道吻合,表明化学计量学方法结合在线红外光谱是研究奥克托今合成机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红外光谱在线监测3,5-二氨基-1,2,4-三唑(DAT)的合成过程,应用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对过程中获得的光谱数据矩阵进行解析,推导出合理的反应机理.反应以水为背景,依次加入二氰二胺与二盐酸肼固体,用红外探头监测反应全过程.用MCR-ALS法对所得光谱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反应物、中间体和产...  相似文献   

4.
通过红外(IR)光谱在线监测醋酐法合成奥克托今(HMX)的反应过程, 采用渐进因子分析(EFA)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以及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反应过程的光谱数据矩阵进行解析, 获得了各组分浓度变化曲线和对应的IR光谱; 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 在6-31G*基组水平上得到该化合物的全优化结构, 在振动分析的基础上求得体系的振动频率和IR光谱. 通过对比发现, MCR-ALS和HELP法可得出相互验证的一致结论; 将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的中间体的IR光谱特征吸收峰与2种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吻合, 从而推导出合理的反应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化学计量学方法结合在线红外光谱是研究反应机理的有效手段, 对反应路线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对酶催化反应的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康  张方  李华 《化学学报》2007,65(15):1493-1498
以丁香酸(syringic acid)为模型化合物, 研究了漆酶(laccase)催化降解木质素(lignin)的复杂生化反应过程, 设计了一种反应过程动态量测系统, 该系统可以在5 s的时间间隔测定反应体系在190~800 nm波长范围内的实时光谱信息. 利用固定窗口因子分析-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FSMWEFA-HELP), 解析反应过程中测得的实时动力学光谱数据矩阵, 得到反应物和中间体的数目及其浓度的变化和纯物质的光谱曲线, 并推导出合理的反应机理. 将所得结果与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MCR-ALS)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利用在线红外技术监测3,4-双(4'-氨基呋咱基-3')氧化呋咱(DATF)的合成过程,并结合核独立成分分析算法对反应过程中获得的实时红外光谱数据进行解析,得到了反应物、中间体及产物各组分纯物质的红外光谱图.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上求得中间体的红外振动光谱,验证了所分离红外光谱图的正确性,从而推导出合理的合成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核独立成分分析算法能合理地解析红外光谱在线数据,并有效捕捉合成反应的中间体,对合成反应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3-氨基-4-酰胺肟基呋咱(AAOF)为原料合成出了含能化合物3-氨基-4-酰氯肟基呋咱(ACOF)。用稀碱3%~5%Na2CO3水溶液处理,ACOF脱去一分子HCl生成不稳定中间体3-氨基-4-氰基呋咱的氧化物(ACFO),随后发生歧化反应,生成3,4-二(氨基呋咱基)氧化呋咱(BAFF)及其异构体3,6-双(3′-氨基呋咱-4-基)-1,4-二氧杂-2,5-二氮杂环己-2,5-二烯(BADDD)。用IR、MS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对ACOF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子和晶体结构测试表明,BADDD是一具有新颖化学分子结构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以3-氨基-4-酰胺肟基呋咱(AAOF)为原料合成出了含能化合物3-氨基-4-酰氯肟基呋咱(ACOF)。用稀碱3%~5%Na2CO3水溶液处理,ACOF脱去一分子HCl生成不稳定中间体3-氨基-4-氰基呋咱的氧化物(ACFO),随后发生歧化反应,生成3,4-二(氨基呋咱基)氧化呋咱(BAFF)及其异构体3,6-双(3’-氨基呋咱-4-基)-1,4-二氧杂-2,5-二氮杂环己-2,5-二烯(BADDD)。用IR、MS、^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对ACOF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子和晶体结构测试表明,BADDD是一具有新颖化学分子结构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3-氨基-4-氧代氰基呋咱捕获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义芬  王伯周  霍欢  刘愆  廉鹏 《有机化学》2010,30(3):444-448
3,4-双(4-氨基呋咱-3-基)氧化呋咱由活性中间体3-氨基-4-氧代氰基呋咱分子间发生二聚获得,但3-氨基-4-氧代氰基呋咱不稳定,无法通过分离、纯化及光谱鉴定证实其存在.采用4种不同的烯烃与3-氨基-4-氧代氰基呋咱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得到3-(4-氨基呋咱-3-基)-5-氰基-Δ2-异噁唑啉、3-(4-氨基呋咱-3-基)-5-乙酰氧基-Δ2-异噁唑啉、3-(4-氨基呋咱-3-基)-5-正丁基-Δ2-异噁唑啉及3-(4-氨基呋咱-3-基)-环己烷并-Δ2-异噁唑啉4种Δ2-异噁唑啉衍生物;采用苯甲酰氯为捕获剂,与3-氨基-4-氧代氰基呋咱反应获得了3-氨基-4-(N-苯甲酸基氨基羰基)呋咱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元素分析表征了5种新化合物的结构,提供了活性中间体3-氨基-4-氧代氰基呋咱存在的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0.
2-肟基丙二腈与羟胺反应合成1,3-二氨基-1,2,3-三肟基丙烷是合成呋咱衍生物的关键步骤. 利用紫外光谱法对该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反应为二级反应, 分反应级数各为一级. 10 ℃时, 该反应速率常数为0.0679 L•mol-1•min-1|提高2-肟基丙二腈、羟胺的浓度和反应温度, 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1.
Y. Le Dréau  N. Dupuy  D. Ollivier 《Talanta》2009,77(5):1748-172
One of the most suitable analytical techniques used for edible oil quality control is Fourier transform mid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MIR). FT-MIR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continuously characterize the aging of various edible oils thanks to a specific aging cell.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spectra of fresh and aged oils from different vegetable sources, which provide the basis of a method to classify them according to the oxidative spectroscopic index value. The use of chemometric treatment such as multivariate curve resolution-alternative least square (MCR-ALS) made it possible to extract the spectra of main formed and degraded species. The concentration profiles gave interest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ability of the various oils to support the oxidative treatment and showed that all oils present the same aging process. Both methods led to concordant results in terms of induction times determined by the oxidative spectroscopic index and the appearance of oxidation products revealed by MCR-ALS.  相似文献   

12.
异喹啉酮(1)与羟胺反应得异喹啉酮肟(2),再经Schroeter重排合成得到 4-氨基异喹啉的盐(3),进而经催化加氢还原生成其脱烷基产物6.另外 ,异喹啉 酮与NaN3反应合成得到苯并二氮杂Zhuo酮(4),4经还原可生成苯并二氮杂Zhuo( 5),合成得到的5个新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1H NMR及质谱等方法所 证实。  相似文献   

13.
采用化学计量学中新近发展的二维数据分辨方法,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HELP)算法,对3-己炔-2,5-二醇在镍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得到的混合物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得到了各组分的纯物质质谱及浓度变化曲线,且可以得到反应动力学的合理解释。说明借助化学计量学可大大扩展色质联用分析的应用范畴。  相似文献   

14.
15.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 obtained from the reaction of potassium amide in liquid ammonia on 1,5-naphthyridine has been identified as 4-amino-1,5-naphthyridine by comparison with a known sample. The 2-amino isomer was not detected in the mixture. The NMR spectra for 2-and 4-amino-1,5-naphthyridine along with the corresponding chloroisomers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6.
Theanalysisofunknowncomplexrealsamples,suchasbiologicalproducts,naturalmedicines,environmentalsamples,etc.,playsanimportantroleinbiochemistry,pharmaceuticalchemistry,environmentalchemistryandotherfields.Ithasbecomeoneofthehotspotsanddifficultpointsinmo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