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MAl2O4:Eu^2+,RE^3+,长余辉发光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张天之  苏锵 《发光学报》1999,20(2):170-175
研究鳞石英结构碱土铝酸盐MAl2O4:Eu^2+,RE^+(M=Mg,Ca,Sr,Ba:RE=Y,La,Ce,Pr,Nd,Sm,Gd,Tb,Dy,Ho,Er,Tb,Dy,Ho,Er,Tm,Ym,Yb,Lu)的荧光及长余辉发光性质。其发光由Eu^2+的4f-5d跃迁产生。RE^3+作为辅助激离子,提供合适的陷阱能级。即使用RE^3+的特性波长激发,在MAl2O4:Eu^3+的发光中也观察不到RE^3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Gd^3+与Eu^2+共掺杂的钡镁复合氟化物在室温下的发射光谱中,不仅存在Eu^2+的带状发射,而且还出现了Eu^2+的4f(^6P7/2)-4f(^8S7/2)线谱发射,在该体系中,由于Gd^3+掺入后,诱导出一另一种Eu^2+的线谱发射中心,两种Eu^2+发射中心的激发光谱明显不同,f-f跃迁线谱发射的强度与Gd^3+及Eu^2+的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陈伟  宋家庆 《光学学报》1994,14(2):59-163
本文报道了Eu^2+:Sr9Ca(PO4)6Cl2的新型色心。它的吸收带主峰分别位于708,785,845及990nm。用对应于F心吸收带和这些吸收带波长的光束分别激励样品时得到相同的光激励发光。通过对比研究表明,这些吸收带是由F心的缔合中心,即由FA心产生的。由于这些色心的吸收带偏离Eu^2+的发射波长(450nm)更远,故更适应于Eu^2+:Sr9Ca(PO4)6Cl2光波励发光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4.
Ca8Mg(SiO4)4Cl2中Ce3+和Eu2+的光谱性质和能量传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次合成了Ce^3+和Eu^2+共激活氯硅酸镁钙Ca8Mg(SiO4)4Cl2:Ce^3+,Eu^2+高效绿色荧光粉,报道了它们的漫反射光谱、激发和发射光,观察到氯硅酸镁钙中Ce^3+ Eu^2+  相似文献   

5.
张迈生  祁家雄 《发光学报》1999,20(3):258-261
用Sol-Gel法和微小法合成了亚纳米级Zn2SiO4:Mn^2+,Er^3+高效绿色荧光体,考究了Mn^2+单掺和Er^3+敏化的荧光体的发光,探讨了掺杂浓度对发光性质的影响,发交Er^3+可有效敏化Mn^2+的发光。SEM表明Zn2SiO4:Mn^2+,Er^3+的粒度约为150~350nm。  相似文献   

6.
A3M2GeO12石榴石体系中Cr^3+离子的宽带发射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在A3M2Ge3O12:Cr(A=Cd^2+,M=Al^3+,Ga^3+,Sc^3+)锗酸盐石榴石体系中,Cr^3+离子室温下的红-近红外宽发射带光谱性质。随位于八面体格位上的Al^3+→Ga^3+→Sc^3+和十二面体格位上的Cd^2+→Ca^2+组成顺序变化,室温下,Cr^3+离子的^4T2→^4A2能级跃迁的R-NIR宽发射带,发射峰及光谱的长波和短波边逐渐向低能长波边移动。  相似文献   

7.
在晶体场理论基础上,研究了刚玉Al2O3中分别掺杂Cr^3+和Cr^4+的d-d电子光谱和EPR零场分裂D,理论计算同实验值符合好,研究表明,掺杂晶体Al2O3:Cr^4+中络离子(CrO6)^8-局城结构应在压缩的三角畸变(△θ≈3°)这是零场分裂D反常大(≈7cm^-1)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电弧法SrAl2O4:Eu2+长余辉发光陶瓷的制备及其光谱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采用电弧法制备出SrAl2O4:Eu^2+长余辉发光陶瓷,通过荧光光谱和激发光谱研究了它的发光和余辉特性,结果表明,陶瓷的发光衰减与多晶粉末磷光体相同,也是由初始的快衰减与后期的慢衰减的构成,但余辉的特征明显好于多晶磷光体,而且耐环境性能得到显著地改善。  相似文献   

9.
Ca3Al2M3O12(M=Si,Ge)石榴石中Ce^3+离子的荧光光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Ca3Al2M3O12(M=Si,Ge)石榴石中Ge^3+离子的荧光光谱。在这两种石榴石中,Ce^3+的发射光谱均为Ce^3+的5d→4f能级跃迁发射宽谱带,但有很大差异。在锗酸盐中,Ce^3+的发射强度很弱,而在硅酸盐中发射强,295和77K下在Ca3Al2Si3O12中Ce^3+的荧光寿命分别为46和49ns。Gd^3+和助溶剂的引入可提高Ce^3+的发射强度。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Cu^+,Eu^2+共激活的Ca1-xMgnS的发光性质,基质组分变化与荧光性质的关系,Cu^+和Eu^2+在纯CaS基质中的发射光谱分别位于430nm及630nm附近,随着基质中Mg含量的增加,红,蓝区发射峰值波长基本不变,但强度发生明显改变,当n为0.25时,红区发射强度最强。  相似文献   

11.
采用Sol-Gel方法首次在比较低的温度下制备了具有氧磷灰石结构的发光体Mg2Y8-x-y(SiO4)6O2:Eu,Bi(x,y≥0),利用XRD、IR、TG-DTA三种手段研究了发光体的形成过程。室温(293K)和液氮温度(77K)的荧光光谱表明Eu3+和Bi3+在这种基质中分别发射红光和蓝光,每mol基质中其最佳掺杂浓度分别为0.14mol和0.03mol,并且其发光都存在温度猝灭。Eu3+的激光感生荧光光谱中存在两条5D0-7F0跃迁线,表明Eu3+同时进入4f格位和6h格位。在Eu3+、Bi3+共掺杂的发光体中,观察到了Bi3+→E3+的部分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12.
束嵘  周映雪 《发光学报》1998,19(3):245-247
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时间分辨光谱站(U10B光束线)研究掺杂Eu2+的卤磷酸盐:(Ca,Sr,Ba)5(PO4)3ClEu2+样品和(Ca,Sr)5(PO4)3ClEu2+的真空紫外辐照特性、反射光谱.前者在185nm光的激发下,60分钟内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发光强度下降;而后者在185nm光的激发下,15分钟内就可以观察到其450nm发光的明显变化,从强到弱,直至完全消失.测量了两种样品的反射谱(100nm至400nm),并根据K-K关系计算得出的吸收谱,我们认为:由于Ba2+的加入,改变了晶格对称性,(O)-色心的能级发生变化,晶体对185nm附近紫外光的吸收明显降低,从而起到了耐185nm辐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本文中制作了五种不同SrAl2O4∶Eu2+和Dy3+的样品。样品分别是SrAl2O4基质的α相和β相的粉末和片状样品,以及单晶样品。我们对所有样品进行了形貌的SEM研究。我们还对α相和β相粉末样品及片状样品以及α相单晶样品的荧光发射谱进行了测量。它们的荧光发射的中心波长为520nm,对应于SrAl2O4基质中的Eu2+的4f65d1的2eg激发态到4f7的8S7/2的跃迁发射。我们发现一般β相的初始发射要比α相样品的初始发射要强。我们认为这一差别,主要是由于SrAl2O4基质中的Eu2+占据的六重态分支的跃迁相对于八重态分支具有较长的跃迁寿命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Eu3+:Y2SiO5晶体透射光谱和荧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室温条件下,对Eu^3+:Y2SiO5晶体的透射光谱和457.9nmAr^+激光激发荧光谱进行测量和研究。这些光谱表明,Eu^3+离子在Y2SiO5晶体中占据两种最低对称性C1格位。利用透射光谱和荧光谱对Eu^3+离子的最低激发态^5D0的两种格位光谱进行了成功分离。实验发现,在^5D0态两种格位谱的谱宽只有0.1nm左右,其峰间隔约为0.18nm。另外,文中还测量了Eu^3+离子的基态^7FJ  相似文献   

15.
采用Sol-Gel方法首次在比较低的温度下制氧磷灰石结构的发光体Mg2Y8-x-y(SiO4)6O2:Eux^3^+,Biy^3^+(x,y≥0),利用XRD,IR,TG-DTA三种手段研究了发光体的形成过程。室温(293K)和液氮温度(77K)的荧光光谱表明Eu^3^+和Bi^3^+在这种基质中分别发射红光和蓝光,每mol基质中其最佳掺杂浓度分别为0.14mol和0.03mol,并且其发光都存在  相似文献   

16.
成建波  饶海波 《光学学报》2000,20(8):117-1121
报道外延生长的多激活中心掺杂的红色单晶荧光体Eu^3+:Sm^3+:Cr^3+:YAG,其直径达到54mm,荧光色坐标为x=0.6137,y=0.3738,相当于波长λ=599mm的红色荧光,具有较高的色饱和度。这种单晶材料具有委好的抗电子束灼伤能力,在入射能量达到10^5W/m^2时无发光猝灭现象,是一种较理想的红色单晶荧光材料。  相似文献   

17.
吴涛  邓佩珍 《光学学报》1997,17(7):66-869
测量了Cr^4+,YAG、Cr^4+,Mg2SiO4晶体在室温和液氮温度下的荧光光谱,吸收光谱和激发态寿命,讨论了温度变化时,两种晶体中Cr^4+近红外辐射积分强度变化与激光发态寿命变化的关系,得出结论:在77K ̄300K范围内,Cr^4+的^3T2能级荧光辐射截面本身受温度影响不大,Cr^4+辐射荧光的变化,主要是由无辐射弛豫速率随温度变化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稀土配合物作为前驱体合成Y2O3:Eu纳米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纯华  姚疆 《发光学报》1999,20(3):254-257
以稀土酸配合物为前驱体,采用快速热分解方法制备了纳米Y2O3;Eu荧光材料,进行了结构、尺寸及形貌表征,随着Eu^3+掺杂浓度的提高,样品的晶胞参数加大,当Eu^3+掺杂量高达30%时,体系仍能保护保持Y2O3基质的立方相结构;样品的晶粒度与退火温度及配合物前驱体组成有关。退火温度越高、前驱体中Re^3+与配体的摩尔比越小,样品的粒虎大,随着Eu^3+掺杂浓度的提高,激发光谱红移,发射强度在掺杂浓  相似文献   

19.
本工作采用光学发射谱方法测量了TEA CO2脉冲激光辐射SiH4+CH4系统产生的等离子体反应过程中的发射谱特性,探测到了Si,Si^+,Si^2+,C,C^+,C^2+,CH,SiH,SiH^+,Si2和H的特征辐射,研究了含C,Si碎片粒子光谱随实验条件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反应条件对OES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稀土离子Eu3+掺杂Y2SiO5晶体的光谱和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用514.5nm、488.0nm的Ar^+激光和441.6nm的He-Cd激光激发Eu^2+:Y2SiO5晶体的获得了一系列窄带荧光谱线,其中双重谱线结构源于Eu3^+离子发光中在该材料中占据两种不等价的非对称光学格位,测得了Eu^3+:Y2SiO5的X射线多晶衍射谱的面间距数据;计算了晶格常数和晶在角度,通过和非掺杂Y2SiO5晶体数据的比较,探讨了Eu^2+和Y2SiO5格位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