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区间数的排序方法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指出献^[3-5]所定义的用于区间数排序的可能度存在的不足,分别给出了刻画区间数大小比较的相对优势度的定义和模糊互补矩阵排序的一种新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区间数的一种排序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由两个模糊数的隶属函数确定三个面积,据此建立一个对模糊数进行大小比较的可能度计算公式.公式表达式非常简洁,同时还具有传递性、互补性等诸多良好的性质,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给定的一组模糊数,先利用两两比较的结果建立一个可能度矩阵,同时给出基于可能度矩阵的模糊数排序算法.最后给出一个排序算法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建设项目现有评标方法,根据已有文献资料和评标办法建立了综合评估法评标指标体系.引入区间数排序可能度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工程项目综合评估法模型.首先运用AHP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根据各评标专家给出的区间数建立初始决策矩阵;然后按照区间数运算法则确定各投标文件的综合评标值,并由投标文件可能度矩阵的排序向量确定中标人.最后,举例应用了该模型,表明了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在对区间数比较的可能度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能度公理,构建了多指标区间决策的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区间数比较的可能度,给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案排序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因区间数排序方法差异或可能度函数失效带来的区间数排序结果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和保序性较差的问题,系统梳理两区间数在实数轴上相离、相交以及包含等三类6种位置关系,引入集对分析方法定义了区间数集对及其二元联系数,利用区间数长度、集对、同一集、差异集以及比较空间的3个特征量,构造了基于二元联系数的可能度函数,进而建立了基于二元联系数可能度函数的区间数排序方法,全面地反映和描述了区间数相对大小比较时的确定性信息与不确定性信息.通过二元联系数的可能度函数性质证明和实例分析,证明了二元联系数的可能度函数的有效性,也验证二元联系数可能度函数的区间数排序方法的保序性和广泛适用性.最后,将基于二元联系数可能度算法的区间数排序方法用于采矿方法优选中,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区间数的一种改进的排序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志林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4,34(6):124-127
为了解决具有不确定性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 ,本文给出了区间数的一种简洁有效的排序方法 .我们首先引入了一个区间数大于另一个区间数的可能度概念 ,进而推出其有关性质 ,并对排序起着重要作用的结论给出了证明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指出了区间数排序的一种简洁算法 ,使得对多个区间数的排序更为快捷有效 ,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 . 相似文献
8.
9.
将模糊集理论与区间粗糙数融合,提出了区间粗糙模糊数的概念,并定义了区间粗糙模糊数的运算法则。为对区间粗糙模糊数进行比较及排序,定义了区间粗糙模糊数的上近似距离和下近似距离,每个距离下分别讨论了最大、最小和平均三种情形,并通过调节因子α将上近似距离和下近似距离集成为区间粗糙模糊数的距离。为解决区间粗糙模糊数形式下的多属性决策问题,定义了信息系统的最优解、最劣解、正距离、负距离、优势度等概念,并借助熵权法确定属性权重,给出对象的加权综合优势度及排序结果。算例结果表明,最大距离、最小距离和平均距离三种情形下得到的结果无显著差异,且与决策者主观认知基本一致,验证了算法的合理性与稳健性。 相似文献
10.
11.
提出了决策指标的权重不能完全确定而只能对权重进行大小排序,并且决策矩阵中的元素包含区间数的多指标决策问题.分4种类型给出区间数决策矩阵的规范化方法,给出了决策方案综合评价值区间的计算模型及算法:给出了区间数比较大小的可能度的概念及可能度的性质;给出了优序数的概念及有关定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简易且具有保序性的方案排序方法.最后应用实例对方法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2.
13.
区间数可能度的二维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二维空间的面积,提出了一个新的区间数可能度的定义,并给出了简单实用的计算公式和证明了相关的性质,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该定义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区间数贴近度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只有部分权重信息且属性值以区间数形式给出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数贴近度的决策方法.首先讨论了区间数贴近度的定义和性质;然后给出了解决不确定多属性决策问题的一般步骤.并依据传统的逼近理想解的基本思路,以实际评价值与理想解之间的贴近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从而得到指标权重.进而计算出每个方案与正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即可得到所有方案的排序结果.方法能充分利用规范化评价的先验信息,评价结果客观可靠,不具有主观随意性.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