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壳聚糖(CTS)分别与硝酸亚铈,硝酸锆,硫酸镉和硝酸铅在酸性介质中反应,制备了壳聚糖-Ce(Ⅲ)、壳聚糖-Zr(Ⅳ)、壳聚糖-CA(Ⅱ)、壳聚糖-Pb(Ⅱ)四种壳聚糖-重金属离子配合物(用通式M-CTS表示).用红外光谱(IR)、X-ray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光谱分析手段对M-CTS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壳聚糖-Cd(Ⅱ)配合物中的配位原子是壳聚糖-NH2上的N原子,而在壳聚糖-Ce(Ⅲ)、壳聚糖-Zr(Ⅳ)、壳聚糖-Pb(Ⅱ)配合物中不仅壳聚糖-NH2上的N原子参与了配位,同时OH上的O原子也参与了配位.说明不同的重金属离子与壳聚糖之间形成配位键的配位原子是不完全相同的.  相似文献   

2.
用羧甲基壳聚糖分别与硝酸铕和硝酸铽反应,制备了羧甲基壳聚糖-铕和羧甲基壳聚糖-铽稀土配合物。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配合物进行表征。对配合物配位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配合物中羧甲基壳聚糖中不仅羧基参与了配位,氨基上的N原子和羟基氧原子也参与了配位。  相似文献   

3.
赵兴龙  高保娇  丁浩 《发光学报》2013,34(3):268-275
通过大分子反应将萘甲酸(NA)键合在聚苯乙烯(PS)侧链, 制得萘甲酸功能化的聚苯乙烯PSNA。 以PSNA为大分子配基, 以邻菲罗啉(Phen)为小分子配体, 与Eu(Ⅲ)离子配位, 分别制备了高分子-稀土二元发光配合物PS-(NA)3-Eu(Ⅲ)与高分子-稀土三元发光配合物PS-(NA)3-Eu(Ⅲ)-Phen。 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吸收光(UV)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深入研究了配合物的化学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关系, 并应用Antenna效应理论, 从微观机理上进行了深入分析。 制备了配合物的固体薄膜, 考察了固体薄膜的荧光发射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大分子配基PSNA与Eu(Ⅲ)离子所形成的二元或三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 均能发射出很强的Eu(Ⅲ)离子的特征荧光, 即键合在PSNA侧链的配基NA能有效地敏化Eu(Ⅲ)离子的荧光发射。 大分子侧链的萘甲酸配基比苯甲酸配基对Eu(Ⅲ)离子荧光发射具有更强的敏化作用。 第二配体的协同配位效应导致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强度高于二元配合物。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具有生物相容性的低聚壳聚糖衍生物与活性药物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作用。合成了聚合度为20的窄分子量分布低聚壳聚糖 (NLCS20)的3种衍生物:N-马来酰化低聚壳聚糖(MNLCS)、N-羧甲基低聚壳聚糖(CNLCS)和N-琥珀酰化低聚壳聚糖(SNLCS)。通过紫外光谱(UV)、荧光光谱和等温滴定微量热仪(ITC)研究了NLCS20衍生物与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BSA的构象在NLCS20衍生物溶液微环境中没有发生变化,活性也没有受到影响。NLCS20衍生物与BSA的作用过程是放热的且是自发进行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和疏水作用。说明低聚壳聚糖衍生物能够作为潜在的亲水药物如活性医药蛋白或氨基酸的运输载体。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五种轻稀土高氯酸盐与苯基乙酰甲基亚砜(L)的配合物RE(C1O4)·L5·2H2O(RE=La,Pr,Nd,Sm,Eu),该系列配合物可溶于水,红外光谱及摩尔电导表明,配体通过亚砜基团上的氧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羰基氧不参与配位,3个高氯酸根离子有2个在内界与稀土离子配位,另1个在外界不参与配位。测定了配体的磷光光谱,并对配合物进行了热重和核磁共振氢谱等表征。铕(Ⅲ)配合物荧光光谱表明,Eu3+处于无反演对称中心格位上,且该配合物的发光机理属于M→M型发光。  相似文献   

6.
以4-乙烯基吡啶(4VP)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共聚物为配体,并以邻菲洛啉(Phen)及2,2′-联吡啶(Bipy)小分子配体协同反应,与Eu(Ⅲ)配位,合成了稀土高分子配合物;通过FTIR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通过紫外光谱与荧光光谱的测定,较充分地研究了稀土高分子配合物光致发光的光物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4-乙烯基吡啶共聚物通过吡啶环上的氮原子与稀土离子可直接配位;小分子配体的协同配位,可使稀土离子配位数趋于满足,且由于小分子配体能有效地加强能量吸收及分子内的能量传递,大大增强了配合物的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7.
稀土与丙氨酸、咪唑三元配合物的FTIR和UV/VIS光谱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氯化稀土(La,Pr,Eu)与α-丙氨酸、咪唑固体混配体配合物以及对应稀土盐、配体α-氨基酸和咪唑进行了FTIR光谱和固体UV/VIS、水溶液UV/VIS光谱测试,分析了配合物的光谱特性,讨论了配体和Ln(Ⅲ)离子配位方式与配合物光谱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TPP)NO3的合成、表征与分子识别N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氯仿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体积比为1:1)中,四苯基卟啉(TPP)与Ce(NO3)·6H2O混合反应后,得产物Ce(TPP)NO3.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的分析与表征,四苯基卟啉与铈原子以四齿方式进行配位,在同一个铈原子上还有一个硝酸根配位. 向Ce(TPP)NO3的二氯甲烷溶液中通入NO气体,NO可以配位在同一个铈原子上,得到新的配合物Ce(TPP)(NO)NO3,向此溶液中通入N2,金属卟啉配合物可以恢复为配合物Ce(TPP)NO3.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 4种茜素黄R稀土配合物 ,通过对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的分析 ,确定它们的组成为 :Na[REL2 ]·2H2 O(RE =Sm ,Eu ,Tb ,Y ,NaHL =茜素黄R)。红外光谱表明 :配体以羧羰基的氧与稀土离子以单齿配位 ;配体的酚羟基离解 ,脱去质子后羟基氧与稀土离子配位 ;即酚氧和羧羰基的氧与稀土离子形成一个六元螯合环。配体的吸收峰 398nm在形成配合物后移于 35 1~ 35 5nm ,发生了较大位移 ,这说明稀土离子与配体成键 ;配合物IR在 4 15~ 4 35cm-1之间出现的新吸收峰归属为RE—O键的伸缩振动 ,佐证了配合物的形成 ;硝基中的氧和偶氮的氮原子未参与配位 ;IR还说明有两个水分子配位于稀土离子。紫外灯下可以看到Eu(Ⅲ )的配合物很强的红色荧光 ;荧光光谱测定 :Na[EuL2 ]·2H2 O有两个荧光发射峰分属于Eu的 5D0 → 7F1和5D0 → 7F2 跃迁。  相似文献   

10.
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二苯甲酰甲烷(DBM)等β-二酮类试剂与稀土元素形成络合物后,其超灵敏跃迁谱带有显著的增强。当有第二配位体参与形成的三元稀土异配位络合物,其吸收谱带的强度和形状又有新的变化。鉴于导数分光光度法对锐形谱带有较高的放大能力和分辨能力,因而用导数分光光度法有可能提高单一稀土的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我们在系统探索各单一稀土与TTA和DBM以及吡啶类有机碱  相似文献   

11.
掺杂金属离子对(Eu,Tb)稀土配合物发光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鹏  魏长平  任晓明 《发光学报》2009,30(1):97-100
合成了以柠檬酸为第一配体、1,10-菲咯啉为第二配体的单核稀土(Eu、Tb)配合物和Tb/Y、Eu/Y按不同比例混合的掺杂稀土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激发和发射光谱等对合成的配合物结构和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表明稀土离子与第一、第二配体进行了配位,配合物的紫外吸收主要是配体的吸收,保持了π→π* 电子跃迁的特征。激发和发射光谱表明,不发光稀土离子Y3+的掺入能显著增强发光稀土离子的光发射强度。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铕 (Ⅲ )和噻吩甲酰三氟丙酮 (HTTA)形成的有机配合物与聚 (苯乙烯 丙烯酸 )PSAA在不同pH值时发生配位反应得到配位聚合物NaEu(Ⅲ ) TTA PSAA的 3种样品 (a) ,(b) ,(c)。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的测试表明了Eu3 分别与PSAA ,TTA- 发生配位。元素分析和电导率测定结果证明了配位组成和结构在不同的 pH条件下发生变化。结果表明 ,配合物试样 (a) ,(b) ,(c)中Eu3 的含量分别为11 89% ,12 5 5 % ,13 4 1%。  相似文献   

13.
在氯仿和乙酸乙酯溶液中合成了1,6-二[(2′-苄胺甲酰基)苯甲氧基]己烷(L)的铕和铽的配合物,及其与La(Ⅲ)、Gd(Ⅲ)、Y(Ⅲ)的混合配合物。元素分析数据表明单—稀土硝酸盐与配体形成的是2:3型的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表征,混合配合物和单一配合物具有相似的配位结构。紫外光谱的数据表明,掺杂数量相同的其他离子会干扰Eu和Tb配合物对紫外光的吸收。对混合配合物的荧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La(Ⅲ)、Gd(Ⅲ)、Y(Ⅲ)对铕和铽的发光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但对其发射峰位的影响不大,三种离子中Gd~(3 )的增强作用最大,且掺杂量对荧光增强作用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氯仿和乙酸乙酯溶液中合成了1,6-二[(2′-苄胺甲酰基)苯甲氧基]己烷(L)的铕和铽的配合物,及其与La(Ⅲ)、Gd(Ⅲ)、Y(Ⅲ)的混合配合物。元素分析数据表明单—稀土硝酸盐与配体形成的是2:3型的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表征,混合配合物和单一配合物具有相似的配位结构。紫外光谱的数据表明,掺杂数量相同的其他离子会干扰Eu和Tb配合物对紫外光的吸收。对混合配合物的荧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La(Ⅲ)、Gd(Ⅲ)、Y(Ⅲ)对铕和铽的发光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但对其发射峰位的影响不大,三种离子中Gd3+的增强作用最大,且掺杂量对荧光增强作用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稀土、2-羟基-3-萘甲酸、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稀土离子(RE=Tb,Eu,Sm,Nd)与2-羟基-3-萘甲酸(HL)、邻菲咯啉(phen)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L4·phen2·Na·H2O。初步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谱学性质并推测出羧基(—COO—) 与稀土离子和钠离子属于桥式配位, 形成了链状结构的化合物。其中钠离子和稀土离子分别为六配位和八配位模式。  相似文献   

16.
酰基吡唑啉酮缩β-丙氨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非水溶剂中,β丙氨酸与苯甲酰基吡唑啉酮反应制备出新氨基酸席夫碱试剂: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β丙氨酸(HL)。通过回流席夫碱与稀土硝酸盐合成了10种稀土配合物。元素分析与摩尔电导值表明新配合物的组成为[REL2NO3](nH2O(RE=La,Sm,Eu,Tb,Y,n=2;RE=Pr,Ndn=1;RE=Dy,Er,Yb,n=3)。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席夫碱配体以3齿形式配位,RE3 的配位数为8。在可见光区522nm;573,584nm处分别发现Er和Nd配合物的超灵敏跃迁吸收峰。配合物的荧光光谱主要体现稀土离子的ff跃迁发光,配体的发光影响较小。配合物的荧光强度:ITb>ISm>IEu>IDy。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对Pb(Ⅱ)的吸附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壳聚糖(CTS)与硝酸铅在酸性介质中反应制备壳聚糖-Pb(Ⅱ),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IR)对壳聚糖、壳聚糖-Pb(Ⅱ)进行结构表征,探讨壳聚糖对Pb2+的吸附机理。研究表明,Pb2+与壳聚糖的—NH2发生了配位反应,而其中的—OH未参与反应。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Schiff碱配体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缩乙二胺(L)及其与La(Ⅲ)形成的新的固体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及摩尔电导等表征可知,配合物属于1∶1型的电解质,La(Ⅲ)和来自2个Schiff碱配体的4个N原子以及来自2个硝酸根离子的4个O原子配位,中心La(Ⅲ)离子的配位数为8,配合物可能的结构式为[LaL2(NO3)2]NO3.2H2O。通过琼脂扩散抑菌法测定了产物的抑菌性能,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稀土氟碳酸盐矿物的振动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X射线能谱研究了四川冕宁氟碳铈矿和内蒙白云鄂博稀土矿区的黄河矿、氟碳钙铈矿、氟碳铈钡矿的谱学特征。结果表明,振动光谱是表征稀土氟碳酸盐矿物结构和组分特征的有效手段。CO32-离子的ν3红外谱带或ν1拉曼谱带的频率位置、谱带分裂状况和谱峰数目取决于矿物分子中的CO32-离子数目。而CO32-离子的ν2红外谱带或ν4红外和拉曼谱带的特征可区分稀土氟碳酸盐矿物、钡稀土氟碳酸盐矿物和钙稀土氟碳酸盐矿物。发现氟碳酸盐矿物中混有少量的重晶石。  相似文献   

20.
在水-乙醇溶液中合成了稀土离子(RE=La, Nd, Eu, Tb, Er, Y)与3-硝基邻苯二甲酸(H2L)的晶体化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系列配合物RE2L2(HL)2(H2O)6·2H2O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表征。谱学研究结果与通过X衍射表征的晶体结构数据是一致的。配体3-硝基邻苯二甲酸具有两种配位模式。两个全脱质子的配体L2-以桥联-螯合形式与两个稀土离子配位,而另两个单脱质子的配体HL-利用其酸根(—COO-)和羧基(—COOH)分别与金属离子以端基螯合形式配位。红外数据证实了羧酸根(—COO-)和羧基(—COOH)的存在以及羧基(—COOH)与结晶水之间的氢键作用。差热-热重数据与化合物的组成结构非常吻合,配合物中的结晶水和配位水在150 ℃左右开始失去并吸热,配体则在400 ℃左右开始氧化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