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牛顿运动三定律的内容及有关概念的论述,人们已阐述了很多,本文仅对第三定律及与之有关联的动量守恒定律作粗浅的讨论.一、牛顿第三定律是一条近似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反映了物体间的相互联系,它指明了力来源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是完全对称的,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沿着同一条直线上同时出现、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同时属于同一种性质的力.近代物理学的研究表明,宇宙中只存在着万有引力、电磁力、弱力和强力这四种基本的作用力,而其余各种力都可以看作这些基本的作用力的复合表现.其中弱力和强力只在原子核的尺度10-15米范…  相似文献   

2.
一、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之后,存在的问题是: 1.对“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认识不深刻,特别是经常无视摩擦力的相互作用; 2.分不清哪两个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例如常常对重力、弹力、拉力、压力和重量纠缠不清,因而在物体受力的图示上难免发生张冠李戴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1教材分析 牛顿运动三定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前两个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而言;但要全面认识物体间的运动规律,必须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就是牛顿第三定律.该定律是这节课的内核,它除了能更好地分析解决以前所学过的力:运动,力和运动的关系外,它对后面碰撞问题的研究更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论接触体间牛顿第三定律的可演绎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就相互接触的物体而言,经典力学体系下的牛顿第三定律不具有独立性,它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通过演绎得出;同样地,可以用演绎的方法推导出在非惯性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还牛顿第二定律的本来面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顿第二定律是牛顿三定律的精髓,它描述了物体所受力与运动状态改变之间的定量关系。历史上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建立过程及适应范围方面,存在很多误解和争议,损害了牛顿的光辉形象。牛顿第二定律建立过程的历史回顾在牛顿具体提出运动第二定律之前,伽利略已提出这种思想的萌芽,他在批判亚里士多德的力与速度的依赖关系基础上,提出了力与加速度之间的依赖关系,但是他没有也不可能在当时条件下发现作用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将其发展成科学的基本定律。牛顿接受并发展了伽利略的这种观点。在1684年,他明确提出动质量概念之前,只能定性地探索运动第二定律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时常常遇到求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问题 ,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 ,难于解决此类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是“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 ,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因为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当把两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时 ,属于内力 .我们用隔离法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因为隔离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把内力转化为外力 ,以便应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所以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内力 ,什么是外力 ,以及怎样把内力转化为外力 .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 ,谈谈粗浅的看法 .1 内力与外力例如 :在水平面上有两个…  相似文献   

7.
一、判断题1.10千克=10千克×9.8牛顿=98牛顿。2.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3.物体受到支持力,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4.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就一定平衡。5.两个物体只有直接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重力测量的历史和超导电 技术的应用 159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里略在比萨斜塔上的实验,证明了物体下落速度与它的质量无关.后来,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于是,形成了重力的完整概念──重力就是地球对单位质量的物体的引力和该物体随地球旋转的离心力的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重力是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力的单位──克·厘米/秒2,在物理学中称为达因,而重力加速度g是单位质量所受的重力,它的单位是1厘米/秒2,称为伽(gal).长期以来,围绕着对重力的测量和研究,不少人为之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因此,重力仪就成为人们认识地球,发展科学的重…  相似文献   

9.
例谈支持力     
任何支持力都与引起物体形变的因素 (作用力、支持面倾角、物体运动方向 )有着确定的关系 ;支持力的方向由支持面倾角确定 ,支持力的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确定 .当引起物体形变的因素发生变化时 ,支持力也随着发生变化 .1 物体作圆周运动时支持力的变化 ,支持力的“临界点”〔例  相似文献   

10.
姜立东 《物理实验》2004,24(6):16-17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发生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寻找力的方向上的位移问题.  相似文献   

11.
物理解题方法中有隔离法和整体法,而整体法思维方式在物理解题中若能正确运用,则解题会得心应手.整体法是在一个物理过程中把两个或者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样整体内部的物体之间的所有作用力都是内力,整体以外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力都叫外力.应用整体法时应注意“系统”的选取、“内力”和“外力”的确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重要结论之一是引力也应有“磁”分量,两个旋转物体之间会有引力“磁”矩的相互作用.而按牛顿引力论,两个物体的引力只决定于二者的质量,并不与二者旋转运动方向有关.因此,检验是否存在引力“磁”分量,乃成为区别牛顿引力论与广义相对论的关键之一.检验的方法是利用旋转物体,例如,在空间放置一个陀螺,按牛顿理论。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力本章知识要点为;两个概念─—力、力短;两种方法─—受力分析方法和力的计算方法;两种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和力矩平衡条件.1如何分析判断力1.1重力的分析判断1.1.1重力的产生:由于地球对物体吸引而产生的力,是一种非接触力.1.1.2.重力的大小:G-mg.1.1.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注意:重力只近似等于地球与物体间的万有引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1.2弹力的分析判断1.2.1弹力的产生:发生了形变的物体,对与它接触,并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弹力的产生,一定有接触和弹性形…  相似文献   

14.
杨雄生  张燕 《物理通报》2004,(10):36-38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讲授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时,也有两磁铁间相互作用力的演示实验,但有关磁悬浮现象的演示很少见,能证明磁铁间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定量实验,更是鲜有.我们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组装了一台既能演示磁悬浮现象,又能演示磁铁间相互排斥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定量演示的仪器,现介绍出来和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5.
《大学物理》2021,40(8)
通过对稳定悬浮在冲击水柱上方的轻质球形物体进行预实验猜想,判断出其稳定悬浮条件与水柱冲击点位置相关.在对水柱冲击点进行速度方向的分解后,由康达效应得知流体流经弯曲物体表面过程中存在相互作用力,遂试图利用边界层理论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进而给出物体横向受力的表达式.解释了物体在水柱冲击点稍偏离平衡冲击位置时,物体所受到的类似“回复力”的现象.通过实验测量结果验证了此理论的自洽性.  相似文献   

16.
牛顿力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低速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牛顿力学的原理是从前人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并经过实践检验,正确地反映了低速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正因为如此,它正确地指导着这个范围内的实际活动。因而我们不能否认牛顿力学的科学性,而认为它是人们认识绝对真理的长河中的一个相对真理。 物体机械运动的动力源泉是什么?牛顿认为物体只具有惯性,因而物体机械运动的动力,不是在机械运动物体的内部,而是在机械运动物体之外的外力。这就是牛顿关于机械运动的形而上学外因论,它是和唯物辩证法的内因论是根本对立的。当追问到最初的外力是…  相似文献   

17.
吴宏伟 《物理通报》2017,36(4):89-91
利用T r a c k e r软件分析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视频, 验证了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它所受到的作用 力成正比, 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相似文献   

18.
连彬星  李明哲 《物理通报》2022,(10):130-134+139
通过DIS实验,研究在不同宏观接触面积、正压力情况下,动摩擦因数的变化情况,并分析正压力对动摩擦因数是否会有影响.动摩擦因数可能与微观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动摩擦因数可能随着正压力的增大而趋于稳定;较轻物体滑动时,与接触物体间微小的卡顿、起伏、颠簸现象更显著,影响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从而可能影响动摩擦因数大小.通过视频截图和Tracker软件验证运动时确实存在卡顿、速度突变等现象.  相似文献   

19.
惯性与力     
人类进行生产劳动时,源于推、拉、提、抛等的肌肉活动,就认识了力.从此,力便与运动关联在一起.在我国,《墨子》里有这样的记述:“力,形之所以奋也”,古人认为力是物体奋起运动的原因.在西方,当亚里士多德的“有力才有运动”的理论被伽利略的“小车实验”推翻的同时,林利略提出的惯性原理认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而牛顿呢,他的惯性定律这样描述: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其他物体所作用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于是,历史进入了牛顿力学时代. 然而,随着历史在时空中的穿梭,自…  相似文献   

20.
问题解答     
《物理》1956,(2)
问:地球上物体的位能是怎样的?(答彼斯托夫同志)很多中学裸本里说:地球上物体的位能与高度成正比。但是如果用牛顿引力定律表示重量,那末位能便与物体同的距离成反比。怎样使这结果得到一致呢?我们把地球看作是一个质量为 M、半径为R 的均匀球体。因为球体在外部空同所发生的吸引力,如像球体所有质量都集中在它的中心一样。所以地球与在地面上高度为 x 处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