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通过分析送粉系统泄露的记录,建立泄露间隔时间序列ARMA(p,q)模型,从而预测出未来几次泄漏的时间间隔,为送粉系统维修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结果表明,预测值与真实值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3.
基于悬浮式气、固两相流理论 ,考虑了风 -煤合流过程中的压力损失及悬浮颗粒提升压损的影响 ,运用能量法提出了一种测量一次风管中风 -粉混合后煤粉浓度的新方法 ,对水平、垂直段测试的精度进行比较 ,并介绍了一次风管中煤粉浓度在线监测系统的开发过程和方法 .为低浓度煤粉输送的在线监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图 5 ,表 2 ,参 7 相似文献
4.
对火电厂煤粉浓度软测量中数据校正技术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几种常用的数字滤波方法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根据制粉系统测量量的特点,给出温度、压力信号滤波的具体方法.依据主元模型,对存在显著误差的"坏数据"进行校正,并通过仿真研究,表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于发的红外透射法粉体浓度计算机测定系统,在高炉氧煤喷吹气-固两相流动模拟装置上测定了氧枪的煤粉浓度场。结果表明,在直吹管内氧煤枪出口前端截面附近,煤粉浓度呈不对称分布状态。在射流流动方向所对应的半径一侧,煤粉浓度较大,但通过调节枪位可以改善这种状况。直吹管内气-固两相的掺混甚为剧烈,使得在氧煤枪出口前端轴向距离为2.5倍,直吹管直径的截面上气-固两相混合均匀。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利用光散射来测量粉尘尘粒的浓度的原理和方法。其中主要讨论了基于Lambert-Beer定律消光的方法来测量的原理和基于米氏散射(Mie theory)的方法进行测量的原理。并反比较了两种方法用于测量的情况。然后对于将实际粉尘尘粒按照服从一定分布模式(假设粉尘粒子服从Ros-in-Rammler分布)进行计算和将粉尘粒子看作是单一粒径的粒子群进行计算时的差别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以煤粉为例,用计算机做了模拟分析和计算,用图形表示出了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7.
煤粉锅炉燃烧工况的数值模拟及其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10MW 、四角切向喷射的煤粉动力锅炉为对象,借助CFX4.2软件,在α-250工作站对该型锅炉的均等配风、正宝塔配风及腰鼓配风等三种燃烧工况开展了数据模拟研究。研究发现:正宝塔配风及腰鼓配风工况较均等配风工况更易着火,但均等配风工况较之正宝搭配风及腰鼓配风工况可获得略高的烟气温度;在(煤粉锅炉的)浓相一次风(口)附近,炉膛1^#角、3^#角上着火距离略小于炉膛2^#角、4^#角处的着火距离。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厂煤粉锅炉经常在风粉配比不合理的条件下运行的情况,采取煤粉计量、合理配风、专家系统指导等措施,设计煤粉计量及优化配风系统。将其应用到锅炉系统,解决了目前电厂煤粉锅炉燃烧方面存在的锅炉燃烧效率偏低、煤炭消耗大、运行成本高以及燃煤电厂的燃烧工况差和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验确定了文丘里法测量煤粉流量的可行性。首先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了3种不同管型参数、固气比Z和气体速度u与差压Δp1m、Δp2m的关系,从物理意义上分析了上述关系的合理性,并进一步分析了气固两相流流经文丘里管产生压力损失的机理。然后从测量精度、重复性和压力损失等方面对3种不同的文丘里管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了设计文丘里流量计的基本方法。最后,在实验基础上,标定了3种文丘里流量计的系数。实验表明,管径比为0.71的文丘里管测量煤粉流量的最大误差不超过5%。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验确定了用文丘里(Venturi)法测量煤粉流量的可行性。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了3种不同管型参数、固气比Z和气体速度u与差压Δp1m、Δp2m的关系,从物理意义上分析了上述关系的合理性,并进一步分析了气固两相流流经文丘里管产生压力损失的机理。从测量精度、重复性和压力损失等方面对3种不同的文丘里管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了设计文丘里流量计的基本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标定了3种文丘里流量计的系数。实验表明,管径比为0.71的文丘里管测量煤粉流量的最大误差不超过5%。 相似文献
11.
微波衰减常数与电解质溶液浓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微波衰减常数与电解质溶液浓度的关系,首先讨论了将电解质加入到溶剂中后溶剂性质的变化,并对这些作了数学描述。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关于微波衰减常数与电解质溶液浓度的定量关系式。此外,还讨论了温度对电解质溶液的微波衰减常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1台35 t/h煤粉锅炉,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配风方式、煤粉粒径以及空气过量系数对NOx排放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计算的几种工况中,束腰型送风方式生成的NOx浓度最低,倒塔型的次之,而均匀型的最大;相比均匀型配风方式,束腰型配风方式的NOx排放浓度可降低15.6%;当三次风比例从20%增大到25%时,NOx排放浓度可降低20.5%;锅炉NOx排放随着煤粉粒径的减小而明显降低;与设计工况相比,当煤粉粒径由90μm降低至50μm时,NOx的排放浓度可降低14.3%;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减小,锅炉出口处的NOx浓度减小,合适的过量空气系数为1.1,此时NOx排放浓度可降低5.8%。 相似文献
13.
14.
杨宇亮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5):186-188
针对电厂煤粉锅炉易结焦的现象,从燃煤灰分的化学性质、炉气的性质、空气动力场以及运行操作等方面分析了产生结焦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燃煤灰分的监督、保证良好的炉内气氛、采用双通道燃烧器和提高管理人员预防结焦的意识等防止结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浓度煤粉着火阶段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滴管处对烟煤粉气流着火阶段燃烧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高浓度煤粉的着火是挥发分燃烧的均相着火,初期挥发分相燃烧生成CO,当煤粉浓度降低时,着火方式由均相着火经联合着火向非元相着火过渡,此外还对煤粉粒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采用穆斯堡尔谱学方法分析不同粒径的煤粉在微波辐照下各煤样中黄铁矿向磁黄铁矿转变的效果,结果表明颗粒粒径越小,在微波照射下黄铁矿向磁黄铁矿转化的程度就越高,粒径最小的煤样黄铁矿几乎完全转化,煤样中黄铁矿向磁黄铁矿的高转经率为利用强磁场脱硫提供了前期条件。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四角切向燃烧锅炉烟温偏差产生的原因和锅炉实际运行参数 ,提出了将三次风下移来降低大型锅炉燃烧过程中烟温偏差的方法 ,对汉川电厂 3 0 0 MW机组锅炉的热力计算结果说明 ,三次风下移后不会对燃烧稳定性及结渣性产生不良影响 . 相似文献
18.
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WR型燃烧器一次风射流的速度分布,V形稳燃体尾迹回流区的大小,以及边风与一次风组合射液的程度分布,用K-ε方法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一种气固两相流质量浓度在线实时检测的测量方法———摩擦电法 .推导了固体颗粒与管壁摩擦产生的电流与气固两相流固相质量浓度、气体平均流速以及固相颗粒大小间的关系 .以煤粉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研究 ,煤粉质量浓度在 1 7~ 45g/m3 、气体速度在 3~ 7m/s范围内 ,测量段产生的电流和气体流速、颗粒质量流量关系为 Im =4.92× 1 0 -11 u1.77W ,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基本符合 ,误差分析表明其测量误差为 2 0 % ,从而也验证了摩擦电法的可行性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