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就实际应用中如何解决扬子乙烯装置废热锅炉在内外管焊接中存在的间隙小、施焊困难的问题,以及确保工艺质量的措施作了相关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实际应用中如何解决扬子乙烯装置废热锅炉在内外管焊接中存在的间隙小、施焊困难的问题,以及确保工艺质量的措施作了相关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固两相流对废热锅炉的换热管传热特性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管径、流速对传热的影响。其中连续相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求解,颗粒相采用DPM模型求解,并且考虑了颗粒的辐射特性及其与离散相间的双向耦合;采用DO模型计算辐射方程。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针对大型合成氨装置 U 型管转化气废热锅炉爆管问题,在高压电加热水回路试验系统上研究了垂直 U 型管弯管段沸腾传热特性,得出了发生传热恶化的规律和壁温飞升特性,提出了用管内扰流子及改进 U 型管结构来消除传热恶化,以保证U 型管废热锅炉工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煤气发生炉的运行现状,论述了在当前能源紧缺的情况下回收煤气发生炉废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技术方案,最后进行了效益估算. 相似文献
8.
9.
浮头式废热锅炉工艺气侧的传热过程属于辐射状扩缩流横向冲刷管束的强迫对流换热,这种对流换热既不同于定截面流的横向冲刷管束的换热,又不同于一般的变截面流的横向冲刷管束的换热,文中用大比例尺(M1:2)模型测定了该换热过程的对流放热系数与雷诺数间的关孔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流动方式强化了对流换热过程,辐射状扩压流的放热系数比平行流横向冲刷错列管束的放热系数增加16%,而辐射状收缩流横向冲刷管束的放热系数比平行流横向冲刷错列管束的放热系数则增加40%左右。 相似文献
10.
某化肥厂废热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发现壳体局部发“红”和鼓胀,采取应急措施淋水降温,并按国家标准GB150-89及JB4732-95进行壳体局部变形后的安全评定,评定结果表明,该设备可继续运行,保证了全厂年生产任务的完成,并使用至次年年中厂大修时才停车检修,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硬度法预测锅炉高温管道的剩余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在高温、高应力状态下运行的锅炉高温管道蠕变损耗的评价,过去一直沿用新材料的寿命损耗曲线,并没有考虑锅炉高温管道长期服役所产生材质退化现象的影响。该文通过对淮北发电厂使用不同年限的在役锅炉高温管道材料试验结果的分析及研究,建立了锅炉高温管道材料的硬度与使用寿命的函数关系式,为老机组安全可靠运行及评估其使用寿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采取分析、比较和论证的方法,选取了燃烧劣质油燃烧器的型式,论证了提高该种锅炉热效率的途径及其结构型式.在结合该种锅炉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该种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对盘管强度计算进行了推导,并与国家强度计算标准相结合,给出了该种锅炉强度计算方法;分析、比较了现有盘管内流体流动阻力计算方法对导热油流动阻力计算的适用性,并与国家标准计算方法相结合,给出了该种锅炉导热油流动阻力计算方法.结合该型锅炉烟、风流动特点,运用烟、风流动阻力计算原理,给出了该种锅炉烟风阻力计算方法.通过上述工作,为该种锅炉的设计和计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热泵工作原理、热泵替代燃油锅炉的工艺流程、工程实例及经济效益对比分析,并指出热泵在油田应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盘管对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室内装修等施工作业造成地板辐射采暖盘管缺陷,从而导致系统运行时泄漏事故的发生,为减低此类事故的危害性及时判定泄漏点位置对防止泄漏的扩散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地板辐射采暖盘管泄漏特性,建立盘管泄漏过程传热传质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模确定盘管泄漏前后地板和水泥层表面温度场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盘管泄漏初期,水泥层表面原始温度场迅速被破坏,而整个地板表面变化较弱;随着泄漏时间的加长,地板表面温度场也造成破坏,可以通过其表面温度场明显判断泄漏点位置。(2)泄漏影响区域主要由三个区域组成,在泄漏口附近较大区域为1区恒定高温区,温度梯度变化较小;临近1区外为2区温度梯度区,温度梯度变化剧烈;受泄漏影响较弱区域为3区地板稳态温度区,其温度主要由原始地板温度场控制。 相似文献
16.
韶钢新一钢两座130吨转炉配备有两套余热锅炉汽化冷却系统,可以在转炉运行过程中吸收高温烟气中的余热产生蒸汽,一方面降低了烟气温度,便于转炉煤气的回收;另一方面冷却产生的蒸汽可用于发电,有助于冶炼行业的节能降耗.通过分析余热锅炉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针对余热锅炉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一定的优化措施,使余热锅炉在转炉炼钢过程中运行更加稳定和节能.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为实现含相变的缠绕管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提出了一整套计算模型,对传统模型中的Gilli公式进行了改进,大幅提升了该模型的计算速度。基于提出的计算模型以及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利用Python语言编写了缠绕管换热器的多目标优化程序,以径向间距、轴向间距以及缠绕角作为设计变量,以总换热系数、管程及壳程压降作为目标函数对缠绕管换热器的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实例验证,改进后的模型传热误差最大不超过3.6%,压降误差最大不超过8.5%,因此改进的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程序优化结果表明:相比初始结构,优化结构一总换热系数提高了7.1%,而壳侧压降降低了21.0%,管侧压降降低了0.7%;优化结构二总换热系数基本不变,壳侧压降降低了23.0%,管侧压降降低了27.0%。因此该优化程序可以有效优化缠绕管换热器的几何结构。 相似文献
20.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传热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定量分析受热面布置、床内流动、管内流动和床温等对循环流化床内传热和炉内辐射换热份额的影响,利用已有循环流化床炉内传热计算模型,比较了工程中常见工况下传热系数与设定标准工况下传热系数的偏差。结果显示:局部物料浓度是影响传热系数的最重要因素,相对偏差可达50%;流化风速、床温、工质温度或受热面金属导热系数影响下的传热系数相对偏差在5%~50%内变化;而烟气辐射厚度、管节距和管径的影响相对较小,传热系数相对偏差在5%以下;工质侧换热系数大于3 kW.m-2.K-1时,对传热系数的影响较小。工程上传热系数的辐射贡献通常约为6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