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川盆地形成和盖层构造演化主要受中生代以来深断裂压剪活动的控制。川东区宽约200—300km之间展布着7—8排高陡背斜带。它们和隐伏的深断裂有成因联系。晚中生代以来,这些深新裂从深层向浅层发展,从盆地边缘向盆地内延伸,导致盆地内断褶构造发育。川东南区气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断褶构造发育程度及储层后生孔洞缝发育程度的控制。发育程度适中的低缓或隐伏构造圈闭是天然气聚集的场所。川东南区已知的气藏基本上分布在这类圈闭中。隐伏断裂及构造圈闭是目前钻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碳酸盐岩是四川盆地内重要的产层之一.对嘉陵江组天然气组成和碳同位素特征的分析表明:嘉陵江组的天然气干燥系数大,热演化程度高,油型气和煤型气混源特征明显,但川中地区除外,主要为高熟油型气.经盆地区域构造活动和成藏要素分析,恢复了嘉陵江组天然气成藏过程,建立了川中、川东和川南地区典型构造带嘉陵江组天然气的成...  相似文献   

3.
川东地区海相地层沉积早(Z—T2),断褶构造发生晚(N—Q)。断褶构造发育程度低及隐伏构造内致密储层后生孔洞缝发育区控制气藏分布。梁平向斜内及两翼变陡部位发育众多的隐伏构造,向斜是气源区。根据地震资料解释出隐伏断层及构造,优选了3个构造,定出4口井位供钻探。  相似文献   

4.
首次运用接触应变理论分析研究了四川盆地褶皱构造接触应变现象,通过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提出四川盆地及邻区岩石圈结构模式和岩石圈楔入构造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龙门山系属上扬子地台内晚中新生代断褶活动形成的山系。川西断陷属龙门山系的前陆盆地,是地台型海相沉积和前陆型陆相沉积组成复合型的含油气区。新生代断褶构造发育程度控制了山前带构造圈闭的发育和裂缝性气藏的形成。印支晚期天井山古隆起因受喜马拉雅期强烈断褶上升活动,使原有的油气藏遭到破坏。天井山古隆起北东倾伏端的广元地区,发育隐伏断裂系伴生的背斜群,是较理想的油气聚集区。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地区是新构造运动表现明显地区之一.新第三纪以来受地应力作用,发生各种地壳形变,它直接表现在构造演化和地貌形态上.这种活动与本区地震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地拉张-挤压构造环境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全球构造着眼,动态地从时间-空间四维阐述了拉张-挤压构造动力学环境的辩证关系,指出了不同构造动力学环境对应于不同的构造变形系统。结合四川盆地地质演化历程,从9个方面论证了四川盆地自其形成以来,构造动力学环境曾经历了早期拉张、中期过渡、晚期挤压的过程,相应地在对四川盆地进行构造分析时,要注意早期伸展构造、中期反转构造、晚期挤压构造的识别和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8.
所谓新构造运动是相对于老构造运动而言的.因为新构造运动是新生代后半期的构造运动,距现在最近、也最新,所以它与地壳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又因为新构造运动具有活动时期与稳定时期的相互交替特性,所以地壳稳定性也具有不稳定时期与相对稳定时期的相互交替。在地貌表面上就留下了高度不同的多级夷平面与河流多级阶地.其中,活动构造地带时常发生.运动造成地震灾害,也是地壳最不稳定的地带.但不稳定地区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地块,被称为“安全岛”,为重大建设提供了基地.  相似文献   

9.
南堡凹陷断裂系统形成机制及构造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南堡凹陷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成果,结合平衡剖面技术可以判断断裂系统的发育情况、研究断裂系统形成机制、重现凹陷的构造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南堡凹陷构造样式可分为"坡坪式"、"铲式"和"多米诺式"构造样式,构成了深部的"Y"型断裂组合、浅部的"X"型断裂组合.古近纪为凹陷的裂陷发育阶段,其发育机制为郯庐断裂带控制的伸展变形机制;新近纪为凹陷的拗陷发育阶段,其发育机制为重力、热演化共同控制沉降机制.现今不同圈闭类型的构造格局主要受古近纪构造活动及东营、馆陶期构造活动的控制,受断裂发育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古地温梯度和中-新生代构造热历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7口井的镜质体反射率剖面,恢复了四川盆地早白垩世末—古新世时的古地温梯度.结果表明,古地温梯度介于20~25℃.km-1,总体呈南部略大于北部、东部大于西部的分布特征.根据古今地温梯度的对比,川西坳陷新生代早期以来地温梯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川东和川东北地区晚中生代以来地温梯度下降,而川中和川南地区晚中生代以来地温梯度升高.结合构造演化背景分析,盆地中新生代热历史主要受二叠纪末期的构造热事件、中生代晚期以来岩石圈厚度演化以及现今活动构造的影响.其中,二叠纪末期的构造热事件波及盆地大部分地区;现今活动构造对川南地区有明显的影响;中生代晚期以来的岩石圈厚度演化,可能是控制中新生代盆地大部分地区热历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西昌地区中、新生代地层、古生物、岩相古地理及区域地质的研究,将该区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分为两大阶段:早、中三叠世以拉张为主的块断差异升降阶段和晚三叠世至今以挤压为主的盆地形成与演化阶段。前者控制了区内海相层系的分布;后者可进一步分为前陆盆地形成阶段、盆地形成和发展阶段、盆地萎缩阶段和盆地改造阶段。  相似文献   

12.
新疆柴窝堡盆地属天山地槽褶皱带博格达复背斜的一个中新生代山间盆地 ,含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柴窝堡盆地总的轮廓和结构 ,严格受构造控制 ,而地形和微地貌则主要受河流水系的制约。根据新构造格局 ,把柴窝堡盆地分割成三个独立的水文地质区 ,提出新构造断块上升 ,盆地沉降 ,不但控制了柴窝堡盆地第四纪沉积物厚度和岩性 ,也控制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川东复合气藏成藏机理及立体开发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川东地区三叠,二叠,石炭碳酸盐岩储层纵向发育五套产气层,不同储集类型的产层相互叠置,不同成因类型的气藏各成体系,构成独特的复合气藏,综合考虑高陡构造带圈闭条件,保存条件,富集程度及产层多少而划分为四种成藏类型,从含气系统的基本地质要求及成藏作用在时空上的匹配关系分析入手,剖析复合气藏的成藏机理,指出Ⅰ型和Ⅱ型所藏是高陡构造带天然气最为富集的复合气藏,建立了复合气藏纵向多产层有效的立体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14.
川东大池干井高陡构造是在先期断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台阶状道断层控制的断展褶皱和断层转折褶皱。大池干井构造带的形成不仅在石炭系内形成了众多的裂缝,而且使背斜核部的孔隙度增高。  相似文献   

15.
对比分析了库车坳陷与川西坳陷的构造演化、变形区、变形层、滑脱层系,认为两者在构造变形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库车坳陷的应力特征以压性为主,横向上变形特征差异较小,纵向上由北向南变形强度逐渐减弱;川西坳陷的应力特征,在晚三叠世须四段一晚侏罗世蓬莱镇组时,表现为很强的扭动特征,构造变形在平面上变化较大,不同区块主变形期及变形特点差异明显,造成深坳陷及斜坡带断裂构造不发育,油气垂向输导作用较差。  相似文献   

16.
荷包场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的平缓鼻状构造,目前已在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获工业气流。该文主要通过岩心及薄片鉴定、扫描电镜以及测井试井等分析手段,重点研究了嘉二段的储集特征,认为其主要储集空间为溶蚀孔、晶间孔和裂缝,储层类型主要为裂缝-孔隙型,其中嘉二上段为主要的勘探目的层。文章还探讨了嘉二气藏的形成条件,认为嘉二气藏的形成是受沉积成岩作用、古今构造变迁以及区域石膏层发育等地质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下二叠统断层与缝洞发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川盆地下二叠统碳酸盐岩为典型的缝洞型储层,断层带钻探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较多的研究认为断裂带是有利的裂缝发育带并沿裂缝形成溶洞,研究发现地表剖面溶洞充填物被断层切割错动,溶洞次生方解石充填物中可见沥青质包裹体和沥青团块,沥青物质为原油裂解成天然气后残留,而石油裂解成气的时间远早于构造断层菜成期,钻井质资料统计表明,放空的井次在断点附近并没有明显优势,放空井段通常造近侵蚀面顶部,而断层带以裂缝发育为主,因此,下二叠统储层中溶并非断层裂缝形成后的产物,溶洞发育时间在构造褶皱,断层形成之前,而构造褶皱,断层发育后并发未发生较大规模的岩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