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光杠杆测定金属线胀系数实验中涉及仪器多、待测物理量多以及实验调节繁琐等问题,利用现有的金属线胀系数测量仪,设计了一种用游标卡尺测定金属线胀系数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金属铜杆受热而发生的微小形变量,再通过计算获得线胀系数值。  相似文献   

2.
利用交流电桥和约利弹簧秤测金属的线胀系数和液体密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交流电桥和约利弹簧秤组成实验装置,测量了金属的线胀系数和液体的密度。  相似文献   

3.
干涉法线胀系数测量实验装置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利用迈克耳逊干涉仪构造的干涉法线胀系数测量实验装置,并通过实验应用过程阐述了研究该实验装置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戴玮  刘欣  张连庆  刘伟 《大学物理实验》2012,25(5):23-24,27
利用PID温控技术,对传统的光杠杆法测量固体线胀系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5.
利用夫琅禾费单缝衍射中衍射条纹对缝宽的线性放大作用,设计了单缝衍射法测量金属线胀系数的实验装置.采用可控比例杠杆,使衍射狭缝随金属伸长按一定的比例变宽,扩大了测温范围.  相似文献   

6.
给出测量金属线胀系数的一种新方法。本文根据夫琅和费衍射原理,利用CCD来测量金属体随温度升高的伸长量,对黄铜的线胀系数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金属线胀系数测量方法,该方法是利用霍尔位移传感器的位移与输出电压的线性关系,对位移量的测量能精确到千分之一毫米,从而实现对微小位移的测量。利用该方法通过对铁的线胀系数测量结果表明:此法操作过程简单,测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利用光杠杆装置测量了微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用微位移传感器测量了铜的线胀系数,结果显示,与传统的光杠杆放大法相比,微位移传感器测量结果更加稳定和可靠.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金属线胀系数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以方便数字化测量与微机处理,以PSD光电传感器为核心实现微位移测量,采用光学放大机构提高微位移分辨率,利用BOS-PSD0018芯片实现微位移转换,并用单片机系统实现金属线胀系数的数字化处理与显示.用铜棒进行了标定测试,用铁棒进行检测试验,检测试验表明金属线胀系数最大相对误差为±2.3%,用光学放大机构使微位移分辨率比提高4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用激光衍射来测量金属的线胀系数的原理,实验装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利用非平行矩形板电容器测量金属的线胀系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永  袁广宇 《物理实验》2006,26(7):45-47
根据非平行矩形板电容器测量弹性模量的实验原理,提出了用非平行矩形板电容器测量金属线胀系数,并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实验的灵敏度,降低了相对非线性误差.  相似文献   

12.
读数显微镜在测量金属线膨胀系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穆晓东 《大学物理实验》2005,18(3):17-18,24
本文提出了传统光杠杆法测量金属线膨胀系数的缺点,根据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测量原理,采用读数显微镜测量金属线膨胀系数,并做了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测量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测量固体线膨胀系数是工程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套非接触固体线膨胀系数测量系统利用激光三角法进行了设计。通过采用线阵CCD作为信号传感器来实现自动化测量。通过采用无衍射贝塞尔光束来提高测量精度和增大测量范围。  相似文献   

14.
使用相对比较法对聚氨酯泡沫从液氮温度到室温的平均线膨胀系数进行了测试。采用的试验装置具有微机自动测温系统、抽真空系统以及电加热系统 ,保证了测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 :聚氨酯泡沫具有非常低的平均线膨胀系数 ,在平行与垂直发泡方向的膨胀性能差异不大。最后对试验进行了误差分析 ,得到最大相对误差为 8%。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实验室常见的液体体胀系数测量方法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测定时间长、实验费用高等缺点,设计了光杠杆测量液体体胀系数的实验装置,使装入试管中的液体温度缓慢变化,通过光杠杆测量液面的高度的变化,可以准确地测量出液体的体胀系数。  相似文献   

16.
利用F-P干涉仪测量固体材料线膨胀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固体线膨胀时的长度改变引起入射到法布里-波罗干涉仪的激光光束角度发生变化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测量固体线膨胀系数的装置,并使用CCD精确测量干涉光斑发生的位移,测量了固体棒的线膨胀系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同时介绍了一种可以用于精确测量两平行平面间距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用劈尖干涉测金属线胀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结合劈尖干涉原理和金属线胀系数计算公式,通过测量受热前后黄铜丝直径的微小变化,导出黄铜丝的线胀系数.实验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试装置, 用于测试超导材料在拉伸应力下的临界电流特性. 装置的固定臂与活动臂配合,给样品材料施加拉伸应力. 测试前对作为称重传感器的固定臂进行了应力标定, 并通过理论计算验证了标定的准确性. 在此基础上, 本文对固定臂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 探究装置是否满足后续实验的要求. 分析结果表明, 固定臂与活动臂相互配合可以给样品施加满足实验条件的拉伸应力.  相似文献   

19.
The paper is concerned o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optimal thickness of measured material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easurement error. The minimum relative error of a measurement is determined as a function of the gamma radiaiton linear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material used. Various types of fluctuations are considered and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background detected in the same arrangement without measured material. The results are summarized into simple figures. The conclusion is made that the optimal thickness increases with poorer quality of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相似文献   

20.
电热法测量固体线胀系数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华 《物理实验》2005,25(5):42-44
设计了控温电路并改进了测量方法,消除了电热法测量固体线胀系数实验中,由于被测固体棒的线膨胀速度、系统加热速度及测温器响应速度不同步而引起的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