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LiCl熔盐急冷形成非晶固体的分子动力学计算机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卤化物玻璃目前已成为引人注目的光纤新材料,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液态急冷形成非晶态的过程,对于卤化物玻璃的形成过程研究也应是有用的。鉴于碱金属卤化物是最简单的熔盐,其动态结构亦很清楚。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其急冷以形成玻  相似文献   

2.
研究发现稀土卤化物与一些金属卤化物所形成的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1,2]。为了寻找这类新化合物及其它们的形成机理,文献研究了稀土卤化物与碱金属卤化物在盐酸介质中的相化学关系,且发现了新物相化合物Cs5EuCl8·14H2O和Cs2EuCl5·4H2O具有上转换发光性能[3~5]。为比较过  相似文献   

3.
熔盐复卤化物形成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熔盐复卤化物形成规律的研究,不仅对于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原子能工业有很大作用,而且对理论研究也有很重要的意义.一些作者曾对卤化物二元熔盐相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其中间化合物的形  相似文献   

4.
微量溴通常采用分光光度法,中子活化分析法进行测定。但这些方法由于干扰太大,生成物不固定,实验条件过于苛刻,目前,卤化物电极已广泛用于测定液、乳酪、食品、生物制药、土壤、腈以及硅酸盐矿石等试样中的卤化物。本文采用我所自制的溴离子电极,测定光色玻璃中的溴化物,结果与比色法相符。  相似文献   

5.
王稼国  荆西平 《化学通报》2018,81(3):278-287
金属卤化物水溶性规律一直是困扰大一新生的问题。本文从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出发归纳了金属卤化物的化学键,再根据化学键的强弱分析其水溶方式,同时配以热力学数据讨论了其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最后归纳出了金属卤化物的水溶性规律。  相似文献   

6.
腈类化合物由于氮原子具有孤电子对,它可以和很多含有空轨道的金属卤化物配位生成分子配合物。Walton曾对乙腈、苯甲腈等腈类化合物与一些金属卤化物的分子配合物作过综述。文献亦曾报道脂肪族二腈与金属卤化物能形成配合物,而芳香族二腈和金属卤化物生成分子配合物则未见文献报道。此外,芳香族二腈在某些金属氯化物Lewis酸存在下,于300℃左右能进行聚合。为了探讨芳香族二腈在这些Lewis酸  相似文献   

7.
铒硼硅酸盐玻璃形成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新的玻璃形成区研究方法探索了铒硼硅酸盐玻璃的形成区范围,研究了A12O3含量和Er2O3含量对玻璃形成区的影响和相应的玻璃形成区图。结果表明:当A12O3含量从15%增加到20%时玻璃形成区相应增大,Er2O3含量从20%增加到30%时玻璃形成区缩小。同时利用热分析结果所得到的玻璃析晶倾向参数β值,讨论了铒硼硅酸盐玻璃的形成能力,发现含有Er2O3的铝硼硅酸盐玻璃的玻璃形成能力比较弱,但在一定的组成范围内随着Er2O3含量的增加,铒硼硅酸盐玻璃的形成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另外,在铒硼硅酸盐玻璃系统中加入A12O3,可以加强玻璃的网络结构,从而能够提高玻璃的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8.
有机-无机卤化物钙钛矿是一类优异的光电材料. 在过去四年内, 基于有机-无机卤化物钙钛矿的光电器件实现了超过15%的光电转换效率. 而有机-无机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的可控制备是保证其在光电器件中应用的基础. 本文采用新的沉积方法在玻璃衬底表面制备了一种典型的有机-无机卤化物钙钛矿CH3NH3PbI3薄膜. 其制备过程是: 采用超声辅助的连续离子吸附与反应法在玻璃衬底表面沉积PbO-PbI2复合物膜, 之后与CH3NH3I蒸汽在110 ℃环境下反应, 将PbO-PbI2复合物膜转化成CH3NH3PbI3钙钛矿薄膜. 对CH3NH3PbI3薄膜的微观结构, 结晶性及其光电性能等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CH3NH3PbI3薄膜呈晶态, 具有典型的钙钛矿晶体结构. 薄膜表面形貌均匀, 晶粒尺寸超过400 nm. 在可见光范围, CH3NH3PbI3薄膜透过率低于10%, 能带宽度为1.58eV. 电学性能研究表明CH3NH3PbI3薄膜表面电阻率高达1000 MΩ. 高表面电阻率表明CH3NH3PbI3薄膜具有一定的介电性能, 其介电常数(εr)在100 Hz时达到155.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制备高质量CH3NH3PbI3钙钛矿薄膜的新方法, 所得CH3NH3PbI3薄膜可望在光、电及光电器件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
卤化物钙钛矿不仅具有光吸收系数高、激子束缚能低、载流子迁移率高等优异的光电性能,而且具有缺陷容忍度高、低温溶液法生长、带隙可调等传统半导体不具备的优点,迅速成为光电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单个光电器件的基础上,开发阵列型器件将推动卤化物钙钛矿在(柔性)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但卤化物钙钛矿因对常规有机溶剂较敏感而与现有光刻工艺不兼容,开发适合卤化物钙钛矿的微纳制作工艺尤为重要。 本文系统归纳了近年卤化物钙钛矿微纳阵列制备采用的各种策略和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介绍了卤化物钙钛矿微纳阵列在光电领域的应用,并对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新型卤化物钙钛矿光电器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有机卤化物长期以来一直在生产、科研中被广泛应用.这些物质排放进入水体后,造成对水体的污染,其中芳香卤化物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毒物质.为消除污染,研究芳香卤化物水相脱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将银旋转圆盘电极在给定时间内浸在漂白液中进行氧化。在氧化过程中,来自漂白液中的卤化物在银电极表面与氧化生成的银离子形成卤化银。氧化反应生成的卤化银量可以用电化学还原方法进行定量测定。利用这种简单的方法可以研究漂白动力学,研究漂白液的组份、浓度和pH对漂白速度的影响。通过记录在银电极上氧化还原对的电流。电位曲线可以定量描述漂白过程。  相似文献   

12.
碱金属卤化物与NaA分子筛之间的固态离子交换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低于碱金属卤化物熔点的温度下热处理碱金属卤化物和脱水NaA分子筛干混样品时,一部分分散到分子筛内孔的金属离子能够与脱水分子筛进行程度不同的固态离子交换反应,生成的非挥发性NaCl产物将扩散到分子筛笼外单独结晶或剩余的原卤化物形成溶体.热处理温度愈度,离子交换度愈大;在一定温度下热处理干混样品,存在最大离子交换度.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机镍化学的发展十分迅速,据估计,已发表了上万篇研究论文和有关专著。π-烯丙基镍卤化物的制备和应用,是近几十年来有机镍化学的重要成果之一。用π-烯丙基镍卤化物,可以方便的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进烯丙基,并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从而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成碳一碳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OTS自组装单分子膜在玻璃表面形成过程的AFM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十八烷工碱氯硅烷在玻璃表面自组装形成单分子膜的过程。通过对样品表面的显微图像,表面平均粗糙度及前进接触角的测量分析,揭示了自组装单分子膜在玻璃表面的生长规律,并探索反应初期玻璃表面的吸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运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十八烷基三氯硅烷在玻璃表面自组装形成单分子膜的过程.通过对样品表面的显微图像、表面平均粗糙度及前进接触角的测量分析,揭示了自组装单分子膜在玻璃表面的生长规律,并探索反应初期玻璃表面的吸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作为一类新型的离子型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在电致发光二极管(LED)中有着重要应用前景. 但实现其应用的前提在于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需要保持高的发光效率和好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金属卤化物钙钛矿作为LED发光层的激子结合效率, 从而提升其发光效率, 设计和合成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材料是一个有效途径. 目前, 基于纳米晶材料设计的金属卤化物钙钛矿LED在绿光和红光(包括近红外光)范围已经展现了高的发光亮度和外量子效率(EQE), 其中最高EQE已经超过了20%, 但其稳定性仍无法满足器件应用的要求. 此外, 更值得关注且更重要的是, 蓝光钙钛矿LED的发光亮度和EQE目前仍然不高. 如何制备高效、 稳定的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LED, 特别是蓝光LED, 是一个具有重大应用前景且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本文重点介绍了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纳米发光层的结构设计和合成方法及金属卤化物钙钛矿LED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金属卤化物钙钛矿LED不稳定的原因, 并对金属卤化物钙钛矿LED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用原子参数-模式识别方法研究了AX-BX2型卤化物熔盐体系形成固溶体的规律性,并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该体系形成的最大固溶度作定量计算,同时预报了LiC-NiCl2熔盐体系能形成以LiCl为基的广泛固溶体,其最大固溶度计算结果为21.5(mol)%NiCl2,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详细研究了Fe-Al-卤化物(Ⅰ)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的基本规律。开发了一类新型配位体。研究了卤化物、烷基铝、催化剂配比以及温度等因素对体系催化活性、聚合物分子量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光催化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在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方面得到广泛研究。本文概述了多金属氧酸盐光催化降解有机卤化物、染料、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多金属氧酸盐与半导体氧化物、层状双氢氧化物、分子筛与介孔材料、离子交换树脂形成的复合材料,以及与半导体氧化物、聚乙烯醇等形成的复合膜材料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大力开发深海天然气资源是发展清洁能源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会给开采作业带来严重的挑战,水合物动力学抑制剂是一类可以解决深海开采技术问题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动力学(MD)模拟对于研究水合物抑制剂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作用,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利用MD评判抑制剂性能,分析可能发生的抑制方式和机理,研究影响抑制剂效果的因素及开发新型抑制剂的方法,并对今后MD模拟在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剂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