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田园山水诗同古典绘画艺术有着极其相似的美学特质。王维是唐代著名的画家和山水诗人,他的诗作呈现出“诗画合一”的审美特色。这种艺术成因主要来自诗人创作时将写作与绘画两种技法的融合,诗人将白描、瞬间画面捕捉、色彩烘托以及构图方法融于诗歌创作,产生了“诗画合一”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从三个角度评述了《红楼梦》研究新《红楼梦艺术精神》的价值:该书对《红楼梦》艺术精神的探讨溯及庄子,开辟了一条认识《红楼梦》艺术精神和终极价值的新途径;该书从多角度进行的艺术形式个案研究揭示了《红楼梦》的特殊艺术魅力;该书对研究和普通读的其他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唐代大草书家怀素的书法形成原因的分析,指出中国草书家的艺术精神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悲剧精神”即“酒神精神”,他大量存在于中国文人的思想深处,并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精神雄逸刚健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中国诗歌语言的造境艺术,可简要归结为因言成象,立象尽意。汉语言文字的表意特征,使其在与事物的意义的结合过程中,就成为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独有方式。汉语词自身具有象征意义,诗人着意点染,铺展出人与世界相互关照的生动形象。物象与心境交融,构成了主客观彼此辉映的诗歌审美境界,获得言词之外的丰富意蕴。借助语言文字符号从而超越汉语言文字的表意功能,是中国诗歌语言特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现实主义精神贯穿中国文学创作始终。分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精神的发展轨迹,概括了从五四时期到新时期各个阶段的特点,探讨了底层文学如何继承并发扬了现实主义精神,从而获得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北宋时期的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第一次将“逸品”放在了神、妙、能三品之上,这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在美学追求上的一个历史转折,“逸”从历史上看首先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后成为知识分子生活的常态,因此对绘画乃至整个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倪云林为代表的元代画家将逸品绘画推向了高峰。“逸品”的特征是“崇自然”和“尚简”这种形式因素的突出恰恰形成了绘画中的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1949年特殊的历史情势视作影响该时段中国作家进行精神选择的一个重要的精神背景,以此探寻和挖掘形成作家精神蜕变和精神选择的实质因素。以1949年中国作家的人生选择作为透视中国作家重要精神现象的切入口,以具体的历史事实证明了处于政治规约和艺术召唤之间的当代中国作家既具有政治激情又怀着艺术向往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8.
具有自觉的比较文学意识,综合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将使中国文学研究得以拓展广度和深度。把中国文学放在世界文学发展的总格局中进行考察,有助于认识中国文学不同于其它民族文学的特点与价值。在以西方文学理论为参照的同时,立足本民族文化,坚持自身的学术传统将使中国文学的研究更有成效。比较文学研究作为开放性的文学批评体系,强调多种研究方法的融合,同时强调以文学性为研究的中心和归宿。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作家的精神核体是政治激情与艺术追求的融合体。当代中国作家一方面从一开始就或自主或被动地接受到来自政治层面的规约,另一方面新政权的浪漫构想也实实在在地鼓舞了部分作家。时代要求作家作出政治选择,但作家作为有着独立精神向往的个体又时时得听从艺术的召唤。于是,回旋在艺术和意识形态之间便成为20世纪50...  相似文献   

10.
白族民间歌谣内容丰富,形式奇特,民族风格比较鲜明,是白族人民心中的歌,是白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白族的民间歌谣,体现了白族文学关注人生的现实精神;执著的追求精神;包容与创新精神以及不懈地追求善美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学的伦理精神>一书对象独特、角度新颖,方法稳健、纵横交错,资料丰富、笔力灵动,不失为一部结构严谨、闪烁灼见而晓畅精辟的好书.  相似文献   

12.
"性情"与"学问"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两大命题,如果说中国文学强大的抒情传统决定了"性情"是古典诗歌占据主流地位的诗学主题,那么"学问"则是古典诗歌创作与批评史中静默潜流的另一支。与诗歌性情化课题的蔚然成风不同的是,迄今为止,学界对古典诗歌学问化问题的研究还处于一个片段、不  相似文献   

13.
14.
讨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变化,需要把它放置在与80年代前的社会生活相比较的过程中展开。在这一过程中,影视艺术以流行文化的方式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在影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互文中认识和理解自己当下的生活,从而对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教师应有严谨的治学精神。梁光华教授在三十多年的莫友芝研究历程中,向我们展示了他崇德、博学、敬业、创新的治学精神。以莫友芝研究为线索来梳理梁光华教授的治学精神,既是对莫友芝先生的高度景仰和隆重纪念,也是我们青年教师学习梁光华教授治学精神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6.
《边事研究》系20世纪30年代中国边疆研究的代表性刊物,其刊载旨趣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边疆研究的内容取向。这一时期的边疆研究,重视对边疆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边疆国际关系等的探索;并呈现出边疆研究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政府组织与推动边疆研究、重视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考察、研究专业化趋势进一步增强等特点。虽然这一时期的边疆研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尚未形成具有代表性或系统性的专门的边疆研究理论与方法,并且研究的深度不够。这一时期边疆研究的内容及其特征体现了近代中国边疆研究的发展大势,同时也是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文学30年的发展历程中,象征诗艺始终贯穿于现代小说的创作之中。对于这一文学史现象,新时期以来尽管有研究者开始关注到象征对现代小说的渗透,但未能对象征与中国现代小说关系的进行系统梳理和探索,因而不可能对中国现代小说象征的生成背景、艺术形态以及由此带来的小说艺术的变化等问题构成切实有效的回答。基于这样一种学术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8.
寒山说:“一旦你的精神驻足此地,你将永远属于这里。”当我携带着《唐宋诗词》,乘着轻轻摇晃的列车行驶在中国宁静广阔的乡野时,梦中的景象便次第展开在眼前。  相似文献   

19.
文章把对主导文化艺术形态的分析和对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电影艺术、电视剧艺术获奖文本的分析结合起来 ,梳理了主导文化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关于艺术的几个主要方面的话语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形象”是一种想象性的建构物,是一整套内含话语机制的隐喻符号系统。这个形象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根据需要被创造出来的。这个他者形象的构建过程,实际上是在历史的延续与断裂的张力中不断转变的过程,构成了“时而乌托邦,时而黄祸地狱”的隐喻系统。本文就这一过程,对“中国形象”在文化形象变迁过程中如何进行“他者”身份的变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