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金果榄系防己科植物(Tinospora capillipes Gagneg)别名:地苦胆、山慈姑、九牛胆、金牛胆,是我国常用中药,有清热解毒之效.性苦寒,入肺、胃经,用以治疗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黄维垣、朱任宏等曾从中分得非洲防己苦素(1)和巴马亭(2).现作进一步研究,先后分得十余种化学成分,除上述两种外,已鉴定了一个新的配糖体3,经鉴定为呋喃二萜苷——金果榄苷(异非洲防己苦素4-β-D-葡萄糖苷),还鉴定了异非洲防己苦素(4),药根碱(5)  相似文献   

2.
金果榄(Calystigia hydraceae)的块根含一植物硷及一中性物质,最近我们鉴识后者为 Columbin;由于 Columbin 常与巴马汀碱(Palmatine)共同存在于数种防己科的植物中,如 Jatrorrhiza Palmata Miers,Tinospora bakis Miers 及 Cocculus leaebaD.C.等,我们推测金果榄碱可能与巴马汀碱相类似,本文以化学方法证明该植物碱即为巴马汀碱。  相似文献   

3.
基质固相分散提取桃儿七根中鬼臼毒苷和异鬼臼苦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基质固相分散提取桃儿七根中的鬼臼毒苷和异鬼臼苦酮,并用高校液相色谱法进行了测定,选择硅胶为分散剂和甲醇为洗脱剂对鬼臼毒苷进行提取,硅藻土为分散剂和甲醇为洗脱剂对异鬼臼苦酮进行提取,与回流提取法相比,提取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金果榄中巴马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金果榄中巴马亭,以氯仿∶甲醇∶0.2mol·L-1盐酸(2∶1∶1)溶剂体系,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移动相,流速2ml·min-1,仪器转速800r·min-1,进样量100mg,2h后分离出了16.8mg巴马亭(组分Ⅱ),并经HPLC测定,组分纯度>99.6%,并由UV、IR、MS和1H NMR确定结构。  相似文献   

5.
藏药麻花艽中四种苦苷类化学成分的HPLC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藏药麻花艽中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落干酸(loganic acid)、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和獐牙菜苷(sweroside)4种苦苷类成分的HPLC分析方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C8(4.6 mm i.d.×150 mm,5μm),流动相为体积分数5%乙腈 10 mmoL甲酸~95%乙腈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回收率,为麻花艽中苦苷类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白花败酱草中的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以乙酸乙酯:乙醇:水(4:1:5)为两相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流速2.0mL/min,主机800r/min,检测波长254nm。以此分离条件经一步洗脱,从300mg白花败酱草粗提物中制备得到异荭草苷24.1mg和异牡荆苷49.8mg,产物纯度经HPLC检测高达98.0%,结构经UV、IR、MS、^1HNMR和^13C NMR鉴定,二者均为首次从败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在水溶液中经自然光照射后, 发生光氧化反应, 主要降解产物为(3S)-短小蛇根草苷. 采用通入氧气和日光灯照射的方法可加速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光降解, (3S)-短小蛇根草苷的产率为56%.  相似文献   

8.
苦玄参化学成分的研究VIII: 苦玄参苷II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苦玄参(Picria fel-tarrae lour)提取的有抗癌活性的B部分,在分离苦玄参苷IA和IB,还分离到另一少量新苦味苷-苦玄参苷II.系四环三萜.径光谱分析,确定其结构为3-O-[α-L-吡喃鼠李糖基(1→)]-β-D吡喃葡萄糖苦玄参苷.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建立了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云南丽江粗茎秦艽中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异牡荆苷6种成分的含量,并对各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粗茎秦艽药材质量的全面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采用Sepax Gp-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甲醇-0.1%磷酸为流动相体系,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35 nm(0~51 min)、270 nm(51~57 min)、243 nm(57~65 min)、270 nm(65~80 min)。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异牡荆苷的量分别在0.01000~10.0000、0.00216~2.1600、0.0480~48.0000、0.0010~1.0000、0.00034~0.3400、0.00026~0.2600μg范围内与色谱峰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52%~99.31%,RSD均小于3.5%(n=6);对各成分含量间相关性分析发现环稀醚萜苷类与黄酮类组分含量间无相关性,四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两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之间也存在相关性。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更符合中药材复杂体系的多指标质量控制发展趋势,为粗茎秦艽药材的质量控制找到了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葡萄糖和半乳糖碳苷的选择性乙酰化。通过比较四-O-乙酰基和三-O-乙酰基碳苷的^1H NMR谱证明糖环的2位羟基没有发生乙酰化。三-O-乙酰基半乳糖碳苷的构型用^1^3C NMR进行了鉴定。由其^1H NMR谱与通常规律相反的原因, 讨论了乙酰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黄瑞香生物活性二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瑞香科植物黄瑞香的根和茎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一新的活性二萜,命名为黄瑞香丙素(1)和两个已知活性二萜,瑞香毒素(2),12-羟基瑞香毒素(3)及已知双香豆素(daphnoretin, 4),根据它们的光谱数据和衍生物数据确定其结构.1,2,3均具有刺激皮肤粘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民间抗生育药山苷草Mussaenda pubesecus的总皂苷酸水解产物中, 分离得到MP-C、D、E和F四个化合物, 经UV、IR、NMR、MS解析和化学方法, 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MP-C为一种新型的含有酰胺键接γ-内酯环的三萜化合物, 一新近报道的Heinsiagenin A的结构一致。MP-D、E和F分别为MP-C的β-D吡喃葡萄糖苷、β-D-吡喃木糖苷和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木糖苷, 均为新化合物, 分别命名为MussaendosideA、B和C。  相似文献   

13.
款冬花化学成份的研究I.款冬酮的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从中药款冬花(Tussilago farfara L.)中分得一个升高血压有效成份--款冬酮(tussilagone 1),根据13C NMR, 400MHz1H NMR,UV, IR, HRMS, 2D 1H-1HCOSY, 2D13C-1H COSY, 2D NOE以及生物2,3和4的各种数,推定了1的化学结构,根据1及6的DCD确定其绝对构型为3S, 4S, 5S, 7R, 9R及14R.  相似文献   

14.
中药升麻的化学成分II. 升麻酰胺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兴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根茎分得一个新的桂皮酰胺衍生物, 命名为升麻酰胺(cimicifugamide, 1)经解析其IR、MS、1^H和13^C NMR、1^H-1^H COSY、1^H-1^H NOESY、13^C-1^H COSY、13^C-1^HCOLOC及选择性远程DEPTN图谱, 确证其结构为N-(3'-甲氧基-4'-羟基苯乙基)-4-O-β-D-吡喃半乳糖-阿魏酰胺。  相似文献   

15.
缪振春  蔡定国 《有机化学》1992,12(5):503-509
本文从峨眉千里光中分得二个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经测定,一个为阔叶千里光碱,另一个为新阔叶千里光碱.采用选择性远程^13CDEPT技术对这二个化合物的结构及其^1H和^13CNMR谱峰归属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细花百部碱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海南岛产野生细花百部(Stemona parciflora Wright, C.H.)的根部分得一新生物碱-细花百部碱(parviatemonine), 根据MS, ^1H NMR去偶, ^1H-^1HCOSY , NOESY, ^1^3C-^1H异核相关谱, ^1^3C NMR及^1H NMR 宽峰效应等技术推定了结构, 在百部类生物碱中首次归属了质子和碳原子的NMR信号, 该结构业经X单晶衍射法证实。  相似文献   

17.
祝明松 《化学学报》1983,41(10):974-976
谢德龄研制出一种新的农用抗生素,具有防治农作物真菌病害的显著效果.由不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ahygroscopicus)产生.经离子交换法,从中分离出三个组分,均系碱性水溶性抗生素.其中之一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熔点200~205℃,[α]_D~(20) 54.9(c.1,H_2O). 对上述抗生素样品作了电子轰击(EI)质谱和场解吸(FD)质谱分析.从EI质谱的碎片峰m/z 67(C_3H_3N_2~ )、68(C_3H_4N_2~ )、69(C_3H_5N_2~ )及111(C_4H_5N_3O~ )推断,分子结构中存在一个胞嘧啶(cytosine)核甙组分;由FD质谱m/z 444(M H)~ 峰确定分子量  相似文献   

18.
从玉柏石松中分得三个新的△^1^4-serratene型的五环三萜酯(1-3), 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运用二维核磁共振新技术异核远程相关谱(HMBC), 证明1为16-oxo-lyclanitin-30-yl-p-coumarate, 2为16-oxo-diepilycocryptol-30-yl-p-coumarate, 3为diepilycocryptol-30-yl-p-coumarate, 并指定了1中所有碳和氢、2和3中所有碳和部分氢的NMR信号的归属。  相似文献   

19.
山芝麻内酯化学结构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梧桐科植物山芝麻(Helicteres angustifolia L.)中又分离出一新型香豆素类化合物, 命名为山芝麻内酯(Heliclactone). 其化学结构经波谱和X衍射推定为6,7-二羟基-3,8, 11-三甲基环己烷嵌[d,e]香豆素.  相似文献   

20.
黄芪属植物化学研究 II: 梭果萤芪花A和B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梭黄芪的干燥根中分得胡罗卜芪, β-谷甾醇和两个新黄芪皂芪A和B, 经光谱和化学方法确证, 芪A为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木吡喃糖基]-25-O-β-D-葡萄吡喃糖基环黄芪醇花B为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3'-O-乙酰基)-β-D-木吡喃糖基]-25-O-β-D-葡萄吡喃糖基环黄芪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