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1 毫秒
1.
NiAl类水滑石/皂石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NiAl类水滑石和八面体片阳离子为Zn2+的皂石为前体,利用两前体层板带电荷的相反性和层间域离子的可交换性,在室温、常压的温和实验条件下,将带正电荷的类水滑石层板引入到带负电荷的皂石层间,首次合成出了一种新型层状复合材料——NiAl类水滑石/皂石层状复合材料。XRD、DTA、IR和27Al MAS NMR的测试结果表明,类水滑石八面体层板已顺利插层到皂石片层之间,复合材料在c轴方向是单个皂石层板与单个类水滑石层板的交叉堆叠。DTA分析结果还表明,该层状复合材料具有高热稳定性,结构破坏温度高达837 ℃。  相似文献   

2.
新型含氧亚甲基和亚胺桥键的液晶化合物的合成及介晶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一类新的、结构通式为MeO2CC6H4CH2OC6H4CH=NC6H4Y, Y=OCnH2n+1, Me, Cl, Br, NO2, H 的棒状液晶化合物的合成. 通过DSC和偏光显微镜对其介晶性研究发现, 除Y=H外, 这些化合物均具有介晶性. 当Y为非烷氧基时, 呈向列相液晶; 当Y为较短的烷氧基时(n=1~3), 液晶化合物具有向列相(N); Y为较长烷氧基时(n=4~16 ), 液晶化合物只有近晶B相(SB)和近晶A相(SA); SA-I相变的熵变随烷氧链原子数而奇-偶变化, 但与N-I相变的“奇-偶效应”相反.  相似文献   

3.
SAPO-18/SAPO-34共晶分子筛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乙胺(TEA)和N,N-二异丙基乙胺(DIEA)为双模板剂经恒温水热晶化法合成了SAPO-18(AEI结构)与SAPO-34(CHA结构)两相共生的SAPO分子筛. 考察了DIEA用量、 硅铝比及晶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手段对所得样品的晶相、 形貌和酸性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当n(DIEA)/n(Al2O3)=0.2, n(SiO2)/n(Al2O3)=0.6, 晶化时间为4 d时, 得到形貌规整, 结晶度高且AEI/CHA结构比为74:26的共生相SAPO分子筛. 随着晶化时间的延长, SAPO-18在AEI/CHA共生相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 表明SAPO-5, SAPO-34和SAPO-18三者中SAPO-18的热力学稳定性最高. 二甲醚制烯烃(DTO)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AEI/CHA共晶结构比为74/26的共生相分子筛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双烯(C2=+C3=)选择性(84.29%), 同时积碳生成速率较慢.  相似文献   

4.
陈红梅  赵可清  胡平  汪必琴 《化学学报》2007,65(14):1368-1376
全氟烃链的憎氟效应(fluorophobic effect)可有效地促使棒状分子形成近晶相, 并稳定液晶相. 为进一步探讨氟效应对盘状分子介晶性的影响, 合成了一系列全氟酯链的苯并菲化合物C18H6(OCnH2n+1)5(OCOC2H4C6F13) (a), 以及另一系列相对应的不含氟化合物C18H6(OCnH2n+1)5(OCOC8H17) (b), n=4~9. DSC检测和偏光显微镜观察显示两类化合物都为柱状相热致型液晶. 化合物a与相对应的化合物b比较, 其熔点和清亮点上升, 柱状相的热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5.
用微波水热法合成了NiCoPrLa类水滑石前驱体,并用XRD和TG分别对不同pH值合成NiCoPrLa类水滑石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同时用XRD、TPD、TPR、TPO和SEM等对不同pH值合成NiCoPrLa类水滑石的衍生复合氧化物的晶相结构、吸附性能、还原性、抗积炭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增大类水滑石的结晶度逐渐降低,热稳定性逐渐升高,pH为9和11时制备的NiCoPrLa类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性能,pH为9的样品在乙醇水蒸汽重整制氢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和对H2的高选择性,而pH为11条件下制备的样品表现出较好的抗积碳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双滴共沉淀法,结合水滑石层板阳离子和层间阴离子调变,制备十种锌铝水滑石,运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差热分析(DTA)技术对合成样品的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光照时间等变量对水滑石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均具有典型水滑石特征衍射峰,调变阳离子种类合成的六种水滑石中,Zn-Al-Ni-CO3-LDHs的催化效果最好;不同阴离子插层水滑石中,以ZnAl-CO3-LDHs的光催化效果最佳;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0.1 g,光照时间65 min,两种水滑石材料光催化降解率可达82%以上。  相似文献   

7.
华春燕  李娟  戴立益  单永奎 《化学学报》2005,63(22):2082-2088
利用pH值的调变, 以H4SiMo12-nWnO40•(20~25)H2O (n=2, 4, 6, 8, 10)和Zn(NO3)2饱和溶液为原料制得一系列锌硅钼钨多元取代多金属含氧簇合物, 通过IR, XRD, XPS等方法对合成的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 并利用吡啶吸附红外及氨程序升温脱附分别测定样品表面的酸种类和酸强度. 考察了催化剂对异丙醇气相反应的活性, 同时详细研究了异丙醇气相反应产物分布与催化剂组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酸性橙阴离子插层锌铝水滑石(Zn/Al-AO7 LDHs),研究不同pH值及原料金属离子配比对产物结构的影响,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热分析(TG-DTA),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等表征手段,对插层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确定了制备酸性橙插层锌铝水滑石的最适宜条件.用量子化学的B3PW91/6-31G(d,p)方法对Zn/Al-AO7 LDHs模型分子的空间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通过结构组合得到的层间距为2.33 nm,接近XRD测试得到的层间距,从而说明了酸性橙离子在水滑石层板间的排列方式.进一步以甲酰胺为溶剂对水滑石层板进行剥离,得到澄清溶液,根据剥离产物的XRD谱可以确定剥离实验成功.  相似文献   

9.
镁铝类水滑石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丙酮缩合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的类水滑石样品.用XRD、TEM等表征了合成样品的结构及表面形貌;用NH3-TPD、CO2-TPD测试样品表面酸碱性质,优化了镁铝水滑石的合成条件,重点考察了镁铝比对合成样品晶形的影响和样品表面酸碱性变化的规律,阐述了层板上原子配位分布的微观结构,以及不同镁铝比的类水滑石在催化丙酮缩合制备双丙酮醇反应中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丁涪江  何云清  赵可清 《化学学报》2005,63(18):1747-1752
由于电子离域, 长链体系的轴向超极化率随链长增长而增加, 直到达到饱和. 由于不能计算无限长体系的超极化率, 需要对有限的数据用函数拟合, 再根据拟合函数外推求得饱和值. 每单元超极化率有两种表示方法, 于是有两个拟合函数γ(n)/nab/nc/n2和γ(n)-γ(n-1)=ab/nc/n2. 用聚乙烯、氢分子链、聚乙炔和长链硅烷为例, 表明后者在链增长时没有正确的渐近行为. 其原因是后者与γ(n)的一个含有对数项的拟合函数等价, 而这个对数项是不需要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系列有序性好且酸性较强的介孔硅铝酸盐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27Al核磁共振(27Al NMR)、氨气程序升温脱附(HN3-TPD)及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FT-IR)对制备的介孔硅铝酸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并考察了材料在苯甲醚和苯甲醇的傅克烷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合成过程中,表面活性剂的用量、硅铝物质的量之比会影响材料结构的有序性,醋酸用量对材料结构有序性影响很小;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nSi/nAl比会影响材料的酸催化活性,当nSi/nAl=10时材料的酸催化活性最高。氨气程序升温脱附和吡啶吸附红外光谱表明nSi/nAl=10的材料含有最多的B酸酸量。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硅铝比(nSiO2/nAl2O3)的合成凝胶(含纯硅凝胶)中引入晶种,合成了纯相的EU-1分子筛。研究了铝源、模板剂和晶种添加量对EU-1分子筛的结晶度、形貌尺寸等的影响;重点研究了不同硅铝比对样品结晶度、晶粒尺寸、酸性、比表面积和孔容等的影响。将合成结果绘制成了纯相EU-1分子筛的合成条件三元图,从三元图可看出,晶种法可显著扩大纯相EU-1分子筛的合成区域。将Pt/H-EU-1用于正己烷异构化反应,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正己烷异构化活性及稳定性,对异构烷烃有较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以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水热条件下合成了硅铝比(nSi/nAl)为18、26和95的ZSM-5沸石纳米片,采用离子交换方法制备了铜改性的ZSM-5纳米片样品,并测试了其催化分解N_2O性能。结合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X射线荧光光谱(XRF)、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_2-TPD)和原位红外漫反射光谱(CODRIFT)等表征结果 ,探讨了沸石硅铝比对于催化剂N_2O分解性能的影响及其原因。结果表明,ZSM-5纳米片硅铝比越低,CuZSM-5纳米片催化剂的活性越高。催化活性的提高归因于低硅铝比催化剂上Cu~+活性物种可还原性的增强和吸附氧脱附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硅铝比(nSiO2/nAl2O3)的合成凝胶(含纯硅凝胶)中引入晶种,合成了纯相的EU-1分子筛。研究了铝源、模板剂和晶种添加量对EU-1分子筛的结晶度、形貌尺寸等的影响;重点研究了不同硅铝比对样品结晶度、晶粒尺寸、酸性、比表面积和孔容等的影响。将合成结果绘制成了纯相EU-1分子筛的合成条件三元图,从三元图可看出,晶种法可显著扩大纯相EU-1分子筛的合成区域。将Pt/H-EU-1用于正己烷异构化反应,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正己烷异构化活性及稳定性,对异构烷烃有较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对NaY分子筛(nSi/nAl=2.65)进行了草酸脱铝处理并作为载体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CuY催化剂,应用于常压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反应。NaY分子筛及其CuY催化剂通过N2低温吸附-脱附、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29Si固体核磁共振、NH3吸附程序升温脱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H2程序升温还原、原子吸收等方法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酸处理NaY分子筛后,骨架铝被脱除,导致骨架nSi/nAl比增加、相对结晶度降低并产生介孔,有利于产物分子的扩散,从而影响催化活性。采用4 h、2 mol·L-1草酸处理NaY分子筛作为载体制备的CuY催化剂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性能,DMC时空收率和甲醇转化率分别从103.6 mg·g-1·h-1和6.3%增加到184.9 mg·g-1·h-1和10.2%。产生的介孔能够促进催化剂中铜活性位的可接近性及反应物分子和产物分子的扩散。  相似文献   

16.
对NaY分子筛(nSi/nAl=2.65)进行了草酸脱铝处理并作为载体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CuY催化剂, 应用于常压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反应。NaY分子筛及其CuY催化剂通过N2低温吸附-脱附、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29Si固体核磁共振、NH3吸附程序升温脱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H2程序升温还原、原子吸收等方法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 酸处理NaY分子筛后, 骨架铝被脱除, 导致骨架nSi/nAl比增加、相对结晶度降低并产生介孔, 有利于产物分子的扩散, 从而影响催化活性。采用4 h、2 mol·L-1草酸处理NaY分子筛作为载体制备的CuY催化剂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性能, DMC时空收率和甲醇转化率分别从103.6 mg·g-1·h-1和6.3%增加到184.9 mg·g-1·h-1和10.2%。产生的介孔能够促进催化剂中铜活性位的可接近性及反应物分子和产物分子的扩散。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高负载量的丝光沸石/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考察了晶种添加、晶化方式(静/动态)和投料硅铝比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称重计算了丝光沸石负载量,并结合XRD,SEM等表征手段对其结晶状况和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位合成可有效制备高负载量(最高可达47.4%)的丝光沸石/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晶种添加有利于提高丝光沸石负载量。静态晶化负载量一般高于动态晶化,但动态晶化方式则有利于更高水硅比条件下丝光沸石的生成。投料硅铝比和晶化方式的协同作用,共同影响分子筛负载量和形貌。  相似文献   

18.
《Comptes Rendus Chimie》2005,8(2):229-234
Influence of the synthesis medium on the saponite crystallisation: formation mechanism in acidic and basic media. The present work is relative to th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saponite, a clay mineral having the following chemical formula per half unit cell : MxMg3 (Si4–xAlx)O10(OH,F)2, 0.2 < x < 1.20, where M is an hydrated exchangeable cation and x is the layer charge. Syntheses were performed in fluorine medium in the pH range 1 to 12. Two mechanisms can be proposed: in acidic medium, tetrahedral polysilicic acid incorporate Al3+ cations and, in basic medium, silica polycondensation occurs around a [Mg(OH)2] brucite-like layer. To cite this article: M. Jaber, J. Miéhé-Brendlé, C. R. Chimie 8 (2005).  相似文献   

19.
使用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有机模板剂,以低硅铝比(nSiO2/nAl2O3)的Y分子筛为铝源,通过转晶法制备结晶度良好的SSZ?13沸石分子筛。从凝胶配比方面考察了不同原料组成对分子筛合成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表征水热反应过程中的物相、形貌、硅铝比等变化,揭示分子筛合成过程。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反应显示该分子筛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为其工业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Using cheap n‐butylamine as template, ZSM‐5 zeolit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and coated on monolithic interconnected macroporous Al2O3 by the secondary growth method. The use of cheap n‐butylamine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synthesis cost. Hierarchical monolithic ZSM‐5 zeolites were prepared from synthetic mixtures with different H2O/Na2O or SiO2/Al2O3 ratio. The synthesized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X‐ray diffraction (XR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d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erarchical monolithic zeolites were obtained with cheap n‐butylamine template as template. During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process, the morphology of the micrometer‐sized support was well maintained. The irregular crystals were formed in a wide range of the H2O/Na2O or SiO2/Al2O3 ratio of synthetic mixtures and coated on monolithic Al2O3. The relative crystallinity of the zeolites was highest at H2O/Na2O=250 or SiO2/Al2O3=160. This type of composites exhibited hierarchical porous structures and relatively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