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二个品系海带细胞壁的组成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海带荣城1号品系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初期(前3d),破壁酶对其单细胞或原生质体的相对产率显著降低,而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相对产率的下降越加明显.3d后,随着感染的继续进行,单细胞或原生质体的相对产率变化不明显.而海带901品系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整个过程中单细胞或原生质体的相对产率始终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指示海带荣城1号品系细胞壁组成对褐藻酸降解菌感染发生了响应性变化,而海带901品系的细胞壁组成未做出响应变化.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褐藻酸降解菌感染过程中海带荣城1号细胞壁组成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褐藻胶的变化上,而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成分无关.  相似文献   

2.
高效纤维素分解菌混合培养及其降解能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某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堆腐物及四川农业大学农场的畜粪和土样中分离到3株降解纤维素能力较高的菌株B1、F1和F2,经初步鉴定,其分别为纤维单孢菌属(Cellulomonas)、木霉属(Trichoderma)和青霉属(Penicillium)。其中混合菌株B1F1、B1F1、F1F2摇床培养8d时滤纸纤维素失重率分别达到49.76%,52.30%,46.02%,均高于单一菌种的滤纸失重率。且CMC酶活也明显提高,比其单一菌株的酶活提高了1.5倍。试验结果表明,由两种不同菌株组成的混合菌分解纤维素能力明显强于其中任何单一菌种,其中两真菌F1F2组合效果最好,且将其制成高纤维素酶活的固体曲,为今后纤维素的固态发酵生产和混合发酵降解纤维素废弃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热重分析测定TC60/C70混合物的明显升华起始温度约为600℃.在高真空(10(-3)Pa)中加热C60/C70混合物使其升华,在KBr晶体上形成薄膜,对不同升华条件下所得薄膜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进行比较,得出了薄膜成分变化规律.发现600℃加热混合物足够长时间,能去除混合物中低碳素富勒烯杂质,再恒温700℃升华混合物,薄膜主要由C60组成.  相似文献   

4.
研究诱导剂、诱导剂浓度、诱导时间、锌离子以及在发酵培养基中组合添加乳糖对提高重组新型溶栓酶外源蛋白的表达效率的作用,结果表明:IPTG诱导效果优于乳糖,IPTG诱导浓度选择1.5mmol·L^-1,诱导时机选择菌体OD600接近4.0时,诱导后的最佳培养时间为6h,加入1.0g.L^-1的ZnCl2后,外源蛋白表达可提高40%,发酵结果提高29.8%.在培养基中组合加入微量的乳糖,可以使外源蛋白的表达效率提高10%~15%.  相似文献   

5.
用改进的R.May方程(X'n+1=rX'n(1-X'n)研究了乙酰短杆菌(Brevibacterium acteylicum)发酵过程中细菌浓度的变化。在R.May方程的基础上,引入r1和r2两个特征参数,以确定体系的混沌特征是否明显。结果表明,实验曲线的r1和r2的值约为3.7。此时,理论曲线和实验曲线吻合较好,由于实验曲线的r1和r2略大于混沌临界值3.55,说明细菌发酵过程中存在混沌。这表明在目前工艺条件下无法对Brevibacterium acteylicum菌株发酵过程进行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6.
以发酵槽、沸石膜和渗透气化分离装置等组成的膜型生物反应器,在酒精发酵过程中,进行酒精连续发酵和连续分离.选择葡萄糖为原料,利用活性干酵母进行酒精发酵并同时利用渗透汽化分离的方式对酒精进行膜分离,经过48h以上的连续发酵和连续分离试验表明:发酵液中的酒精浓度在5%左右时,透过液的酒精浓度稳定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7.
19种(株)海洋微藻脂肪酸组成及充气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静态和充气2种培养方式下对19种(株)海洋微藻进行了培养,冷冻干燥后用Bligh-Dyer法提取总脂,皂化后进行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定性定量分析,共鉴定出56种脂肪酸.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纲微藻都有相近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不同纲微藻的脂肪酸组成特性则不同,冲气培养的微藻脂肪酸种类比静态培养的微藻多,这是由于在充气过程中带入了微生物的缘故,但仅仅改变充气条件并不能明显改变微藻累积脂肪酸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发酵技术是提升海洋鱼产品加工副产物价值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而作为沙丁鱼加工副产物的鱼头是一种优质蛋白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的绝佳来源.本文拟利用从传统鱼露中分离筛选的具有多种蛋白酶活性的贝莱斯芽孢杆菌SW5发酵沙丁鱼下脚料鱼头制备抗氧化活性物质,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ANN-GA)相结合方法,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蛋白水解度(DH)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沙丁鱼下脚料抗氧化物质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42 h,发酵温度37℃,接种量3%,并在此条件下通过实验验证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1.26%.研究结果可为SW5菌株在海洋蛋白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功能性海洋食品生产应用上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
灵芝富碘培养及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灵芝TW的富磺液体深层培养及富磺菌丝体的生物学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灵芝TW富碘能力较强,添加1000-8000mg/L范围为内的无机磺化物,在26℃,130r/min条件下培养96h,富集碘的范围为3.05-7.75mg/g;TW灵芝富碘发酵的终点PH值为4.5-4.9之间,发酵周期为96h,富碘灵芝菌丝体能明显增强动物的耐缺氧、抗疲劳能力及提高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使动物体重显著增长,并安全  相似文献   

10.
酱油多菌种液态前发酵条件及其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米曲霉、黑曲霉、香菇菌等多菌种液态发酵酱油研究了液态条件下三种菌的酶系组成、产酶条件及特点以及蛋白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菌在酶系组成上有取长补短的效果,可以明显促进氨基酸的生成,改善酱油风味。酶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液态中酸性蛋白酶量适pH为2.6;中性蛋白酶pH6.9;碱性蛋白酶pH9.8,酶作用温度在35~45℃范围内,酶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1.
从新疆甜菜主产区采集的60份具丛根病症状的根,叶标样,经分离,纯化获得7个代表性病毒分离物,上述分离物分别人工接种昆诺阿藜,显症后,提取人工接种的昆诺阿藜患病组织的dsRNA,RT-PCR检测表明,7个分离物均为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dsRNA-RT-PCR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强及操作简便,安全等优点,可有效地完成对甜坏黄脉毒属(Benyvirus)不同分离物的鉴定,其应用在国内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2.
用新疆地产甜菜渣制备膳食纤维粉生产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膳食纤维粉是当代功能性食品的一种重要添加成份,它具有明显的降血脂,降胆固醇,预防便秘,降血糖作用,同时能大幅度降低膳食热量,新疆光照时间长,制糖后的甜菜渣持水性好,量大,但利用率低,本文主要对甜菜渣制备膳食纤维粉工艺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北美海蓬子种子为材料, 采用RACE技术获得北美海蓬子BADH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 结果表明: BADH基因cDNA全长为1836bp, 其中开放阅读框(ORF)为1503bp, 编码500个氨基酸, 预测蛋白的分子量为54.5kDa, 理论等电点为5.31. 推测出BADH氨基酸中含有甜菜碱醛脱氢酶家族高度保守的十肽序列(VTLELGGKSP)及与酶功能相关的半胱氨酸残基(Cys). 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显示, 北美海蓬子与盐节木和盐穗木的亲缘关系最近, 同源性达94%. 并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BADH, 将其成功导入到农杆菌EHA105中, 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混合培养的方法,通过CBS混合培养基,在37℃条件下,对丁酸梭菌与鼠李糖乳杆菌进行了混合培养.试验结果显示,两者在混合培养体系中表现出良好的互惠共生关系,混合培养生物量分别可达6.3×10~8,43.5×10~8 CFU/mL.较纯培养生物量分别增加80%和51.7%;混合培养液较纯培养对常见肠道致病菌具有更强的抑菌活性,抑菌活性大小依次为大肠杆菌,痢疾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甜菜糖蜜酒精废液含有大量的有机物,pH值低,BOD、CDO值高,直接排和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又损失了一些有机物,在此废液中可直接接入酵母菌,使其大量繁殖,生产出的菌体粗蛋白含量达41.7%,CDO值降低了20%以上,减轻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6.
黑曲霉脂肪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黑曲霉F044脂肪酶N-端氨基酸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找到与黑曲霉脂肪酶基因同源的候选基因A84689.根据该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直接经RT—PCR扩增得到黑曲霉脂肪酶全长基因anl.anl全长1044bp,含3个内含子,编码297个氨基酸(含信号肽27个氨基酸),与其他脂肪酶基因没有明显的同源性.将成熟脂肪酶基因连接到pPIC9K载体上得到重组表达质粒,转化P.pastoris GSll5.脂肪酶基因在P.pastoris GSll5中实现了分泌性表达.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研究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SW5菌株对发酵鳀鱼鱼露品质的影响,以低值鳀鱼为原料,通过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SW5菌株,并添加多种蛋白酶协同发酵鳀鱼鱼露.测定氨基酸态氮(AA-N)质量浓度、pH值和总酸质量浓度的变化,采用电子舌和色差仪测定鱼露发酵完成后发酵液的鲜味成分含量和色泽,与商品鱼露和酶解液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采用贝莱斯芽孢杆菌SW5菌株与中性蛋白酶协同发酵,发酵第7天AA-N质量浓度达到最高,为13.93 g·L-1,符合市售一级鱼露标准.3个处理组的色泽和鲜味成分含量与商品鱼露相近.综上所述,通过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SW5菌株和蛋白酶对鳀鱼鱼露进行协同发酵可以缩短发酵周期,提高鱼露的产量以及AA-N和鲜味成分的含量.因此,该菌株可用作海洋蛋白源物质的发酵深加工.  相似文献   

18.
光照和氮素对外来植物凤眼莲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光照和氮素营养处理的外来植物凤眼莲的生长、生物量分配、硝酸还原酶活性、游离氨基酸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探讨其对环境适应性的生理学机制。凤眼莲表现出极强的可塑性,随光照和氮素营养的增加,凤眼莲生长速率明显加快,氮素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活性上升。根部吸收的硝酸根离子大部分运输到叶片中还原,氮素同化效率高。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明显的变化,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根冠生物量分配显著相关。本研究表明风眼莲对光照和氮素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其快速生长和高可塑性依赖于对环境变化的牛理响廊。  相似文献   

19.
外源水杨酸对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根的NaCl胁迫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25mg/L外源水杨酸对0,50,100mmol/L NaCl处理下水稻幼苗根的胁迫缓解效应,测定了根组织内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氨同化关键酶活性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外源水杨酸可使组织内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至与正常对照相当水平,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说明外源水杨酸存在时可溶性糖作为主要渗透胁迫调节物并对盐胁迫适当缓解,表现在幼苗根谷氨酰胺合成酶及依赖于NADH的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上升20%左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提高,氮同化加强而对盐胁迫有一定的抗性.对50mmol/L NaCl胁迫处理的材料缓解效应较显著.  相似文献   

20.
硫化橡胶因其良好的力学和物理化学性能而被广泛作为摩擦副的基础材料. 本文提出了一种硫化交联算法, 实现了C—C键的硫化互交联和自交联, 构建了硫化丁苯橡胶的分子动力学磨损模型, 从微观摩擦学的角度阐明了硫化交联结构对改善丁苯橡胶磨损性能的机理, 研究了不同界面参数对硫化橡胶微观磨损性能的影响. 结果发现 硫化使丁苯橡胶分子链的界面黏附能力和活动能力更弱, 拉伸和解缠能力更低, 磨损过程中界面累积能量更低, 更不容易脱离橡胶基体, 因此可以表现出更好的摩擦学性能, 更强的抗磨损性能; 随着速度的增大, 硫化橡胶的磨损率降低, 与宏观实验结果一致, 原因是硫化橡胶的原子分布函数和相互作用能随着速度增大而降低, 说明橡胶分子链的黏附能力和活动能力随着速度增加趋弱, 温升更低, 导致较低的磨损率; 压入深度对磨损率的影响规律则呈现相反的结果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