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安千里  匡柏健 《自然科学进展》1999,9(A12):1262-1268
利用内生固氮菌在植和体内固氮有可能开辟一条非豆科作用直接利用生物固氮的捷烃.KlebsiellaaxytocaSA2是一株从生长在流沙地的先锋植物-沙竹(Pxam-maochloamongolica)内分离到的固氮菌。水稻幼苗接种SA2限菌培养,免疫金银染色根和芭匠石切片确证了SA2的内生特性。SA2可以从水稻侧根发生时产生的裂隙和根表皮胞间入侵支细胞间隙内向和纵向迁移。SA2可以进入根中柱,在导  相似文献   

2.
水稻内生阴沟肠杆菌的定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海莲  孙晓璐 《自然科学进展》1999,9(A12):1241-1244
用分离自水稻品种越富苗期根内的阴沟肠杆菌MR12接种品种越富表面灭菌种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接种后种子发育的幼苗根,茎和叶,发现水稻内生阴沟肠杆菌MR12不仅可以分布于水稻幼苗的根表面和根内部,而且能够分布于茎麦,茎内,叶表面。  相似文献   

3.
变形斑沙雷氏菌336x是一株从健康小麦根系分离获得的对于小麦全蚀病具有有效生防作用的内生细菌.本研究扩增出336x基因组cheW基因的上游和下游片段,连接后构建cheW基因敲除载体,通过接合作用将敲除载体导入336x菌株,获得336x菌株的cheW基因敲除菌株(ΔcheW).比较测定基因敲除菌株ΔcheW及其野生型对于小麦根系分泌物的趋化性和在小麦根系的定殖能力,结果显示,突变体ΔcheW的趋化性丧失,在小麦根系的定殖能力下降.以上结果表明,336x的趋化性参与该细菌在小麦根系的内生定殖.  相似文献   

4.
小麦纹枯病生防细菌筛选及其定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自土壤的4个细菌菌株对小麦纹枯病菌具有较强的颉抗作用,平板抑制率达80%以上.采用生防细菌发酵液处理小麦种子,室内盆栽人工接种试验,生防细菌B296、B253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分别是65.5%和41.9%.对B296进行抗药性标记后处理小麦种子,研究其在小麦根际的定殖特性,结果发现B296的数量随小麦生长呈下降趋势,在自然土中下降速度比灭菌土更快.  相似文献   

5.
在限菌条件下,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植物根际解盐促生细菌菌株在棉花根部的定殖情况,结果显示,PGPR菌株在棉花根部定殖具有宏观不均匀性,在根面的部分区域能够大量定殖,即存在有利于PGPR生长繁殖的生态位点;供试PGPR菌株在根部的扩展方式主要是根尖的被动携带。  相似文献   

6.
土壤及其微生物对真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测试了云南省峨山、蒙自、弥勒、玉溪等地14份土样对4种生防菌(厚孢轮枝菌、淡紫拟青霉、粉红粘帚霉、贵州节丛孢),2种植物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水稻稻瘟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进行了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抑菌作用普遍存在,但不同地区、类型、土壤对不同菌株间抑菌作用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以峨山烟地土样抑菌作用最强,对生防菌ZK7,IPC孢子萌发抑制率达82%和81.6%,玉溪烟地土样相对较弱,对ZK7,IPC抑制率达42%和57.4%.病原真菌对土壤抑菌作用的敏感性低于生防菌,其孢子萌发平均抑制率为31.1%,大大低于生防菌的57.3%.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与抑菌作用成正相关,微生物数量是影响抑菌作用的主要因素.从土壤中分离到的几种细菌发酵挥发性物质对真菌的抑菌作用超过土壤,其对生防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在64.2%~75.6%,明显高于对病原菌的抑制率(15.2%~20.4%).同一细菌培养液挥发性物质对真菌的抑菌不具普遍性,而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对含有外源几丁质酶编码基因的重组菌株——巨大芽孢杆菌B13011和B13012进行了小麦根际定殖能力,平板抑真菌能力和盆栽防病试验。两重组菌株均能在小麦根际及根内成功定殖;在盆栽条件下,对小麦全蚀病、小麦纹枯病、棉花立枯病、棉花枯萎病四种真菌病害的防效与受体菌B1301相比达显著性差异(P=0.05,LSR测验),其中B13011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到了81.61%。两重组菌株均能提高受试作物的生物量,其中B13011提高棉花的生物量达39.40%。  相似文献   

8.
以生防细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reus)0-9菌株为试材,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敲除中性蛋白酶编码基因nprB,构建基因缺失突变体ΔnprB,测定了野生型0-9及其突变体ΔnprB的胞外蛋白酶产生能力和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oni)的拮抗能力.结果显示,相对于野生型菌株0-9,ΔnprB产胞外蛋白酶能力下降,但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能力没有改变.盆栽实验测定两种菌株在绿豆根际的定殖能力和对绿豆立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突变体ΔnprB的定殖和生防能力均低于0-9菌株.上述结果表明,蜡样芽孢杆菌0-9能够通过中性蛋白酶的作用促进其在绿豆根部的定殖借以持续发挥生防效果.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生防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中常用的种类、开发利用、生防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沙蟒皮肤,消化及雌性尿殖器官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沙蟒(Eryx miliaris)的皮肤、消化和雌性尿殖器官进行了组织学研究。皮肤缺少皮肤腺,消化管的共同组织学特征是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组成。卵巢为长囊状致密器官,位置不对称,右侧前于左侧,卵巢外层为生殖上皮,内为结缔组织,输卵管壁分为粘膜层、肌层和浆膜层。肾为长形,分5~6叶,右侧输尿管较长。  相似文献   

11.
植物在煤矸石堆上的定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淮南的煤矸堆上,自然定居植物共89种,隶属于35科80属,主要包括禾本科(14种、菊科(16种)、豆科(10种),全部植物中,1、2年生草本植物63种,多年生草本植物16种,木一植物10种,影响植物定居的主要因素是物理因子,包括石块大小、表面稳定性、坡度、坡向等等;较好的营养状况对于植物生长有利,风播种子和果实是煤矸石堆上繁殖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2.
土壤有益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病害给农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防治植物病害主要是利用抗病品种和化学防治。抗病品种难以获得并且容易丧失抗性;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种类少、防效差,而且滥用化学农药会造成农药残留污染。利用有益微生物控制病原菌是一种可行的措施。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利用土壤有益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土壤有益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多菌剂的配合使用,通过基因工程改造产生新型、高效、稳定、适生性强的拮抗菌以及添加生防菌诱导物质将是今后生防菌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在污水中能繁殖生长,并通过氧化还原发酵等途径分解氧化有机物,把有害有毒物质转化为无害无毒有机物,从而在污水治理中发挥作用。本文综述了目前污水处理中的常用微生物处理法,对应用于污水处理的部分现代生物工程处理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在污水中能繁殖生长,并通过氧化还原发酵等途径分解氧化有机物,把有害有毒物质转化为无害无毒有机物,从而在污水治理中发挥作用.本文综述了目前污水处理中的常用微生物处理法,对应用于污水处理的部分现代生物工程处理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指示作用以及对污水中的有机和无机物质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分子生物学在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生物学方法正被广泛地用于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与温度梯度电泳技术、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等技术在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由于传统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局限,分子生物学技术避开了传统微生物培养分析的环节,直接从样品中抽取总DNA,然后通过PCR扩增及其相关技术、核酸杂交技术、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对直接提取的总DNA进行分析,了解其中微生物信息.这些通过遗传物质进行研究的分子方法,为微生态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传统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局限,分子生物学技术避开了传统微生物培养分析的环节,直接从样品中抽取总DNA,然后通过PCR扩增及其相关技术、核酸杂交技术、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对直接提取的总DNA进行分析,了解其中微生物信息.这些通过遗传物质进行研究的分子方法,为微生态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染废水由于色度高、水质变化大、生化性差等特点,是当前工业废水处理的难点和焦点之一。通过制备的固定化小球对模拟印染废水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印染废水处理的最佳条件为:pH值7,进水浓度300 mg/L,停留时间16 h,COD和色率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在90%和7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均匀设计在微生物发酵条件优化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芽孢杆菌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试验为例,选用U10^*(10^8)均匀设计表安排试验,运用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估测最佳发酵条件.通过试验验证估测结果的准确性,并获得了较高的活菌数,达到了优化发酵条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