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为合理利用地热资源,通过对五大连池的各种地热显示和地热要素的对比、分析,得到五大连池地壳中存在浅部地热源的结论。根据地热要素分析地壳中存在岩浆房,确定了地热储热层、盖层和导热通道,分析了该区冷泉和局部地热异常的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观为冷泉,从沉积特征看,第四系玄武岩沉积是重要的隔热因素。地热异常仅在NW向张性断裂局部地段出露。  相似文献   

2.
五大连池火山地质旅游资源特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提出了地质旅游的特点奇异性、地质成因大众易于接受和易于维护性.在五大连池火山区的实地地质考察基础上,总结了五大连池独特的火山地质景观和五大连池地质旅游的资源特色.其最大的特色是地质景观独特且旅游资源丰富,观赏性强.  相似文献   

3.
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火山喷发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反映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火发方式的几个事实入手,通过与当代著名的裂隙式喷发火山-新托尔巴奇克火山对比,探讨老黑山火烧山的喷发式,说明它们先经由裂隙式喷发,而后转为中心式喷发。  相似文献   

4.
干热岩资源开发工程储层激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热岩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 在中国分布广泛。初步估算, 10 km 可开发利用的干热岩资源占地热资源总量的90%, 经济地获取深部干热岩资源成为迫切任务。干热岩资源开发最关键的技术是储层建造, 为满足商业化开发的目的, 激发后储层必须达到一定体积的有效换热空间, 同时开采井应满足理想的开采流量及保证较长的开采年限。本文总结目前国际干热岩工程的储层激发情况及相关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浅层地热能与干热岩是地热能中最具潜力的部分,前者通过给建筑供暖(制冷)减少国家能源需求,后者则通过高温发电增加国家可再生能源供给,两者都具有资源潜力大、清洁环保的优势,其开发技术地源热泵与增强型地热系统也具有原理上的相似性。本文对比分析了浅层地温能与干热岩的基本概念、资源潜力、节能效果、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等,讨论了两者间的优缺点及开发前景,针对中国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国家能源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地热向深部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热资源是一类备受青睐的新型绿色能源,虽研究已久但缺乏结合多源环境因子进行建模研究。以福州地区为研究区,利用城市热异常越级融合提取算法(UTLFAE)处理由Landsat8反演所得的地表温度消除城市热岛,将燕山期侵入岩划分为早期与晚期两个证据因子作为改进,使用加权信息量模型融合地质背景、地理背景、地球物理3类数据共7个因子进行建模,并结合地热温标对圈定的地热潜力区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城市热异常越级融合提取算法能兼具大窗口与小窗口的提取特性从而尽可能地完整识别出城市热异常区域,主要水系对福州地区地热资源影响最大,燕山早期侵入岩对福州地区地热资源的影响大于燕山晚期侵入岩。ROC曲线评价结果显示,加权信息量模型预测能力优于信息量模型。福州地区地热资源模型表明,高地热潜力地区的分布与主要水系的分布具有明显关联性,市区、县区附近区域的地热潜力均较高并以福州市区、永泰县区、连江县区3处最为突出。永泰县区、连江县区能作为地热生态示范区与地热旅游品牌建设的优选区,未来可以考虑在闽侯光明、闽清汤兜两处开展干热岩远景勘探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较系统地叙述了香港地区所出露的地层、断裂和岩浆活动。在过去被认为是中生代的地层,近年作者新发现有古生代化石,因此将地层重新进行了划分;区内断裂构造极为发育,主要有三组,对其特征进行了描述;对区内火山喷发及岩浆侵入活动的期次和年代进行了划分和测定;对区内所经历的地质构造演化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铀矿化及异常的详细解剖、总结及测试数据的综合分析,系统研究了该区铀矿化类型,探讨了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与铀成矿的关系。将区内铀矿化划分为白音高老型(火山岩型)和花岗斑岩型(次火山斑岩型)两种类型;中晚侏罗世的火山岩浆活动为本区成矿作用提供了部分铀源和热源,早白垩世是铀矿化形成的主要时期,早期的火山事件与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事件应是同一期构造-岩浆热事件的产物。小尖山地区的主要含矿层为白音高老组的凝灰岩、熔结凝灰岩、角砾熔岩及鱼脊山岩体晚期的花岗斑岩;花岗斑岩型铀矿化受断裂-火山构造及潜火山岩控制,主要产于石英二长斑岩与花岗斑岩内外接触带。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铀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和Tolman-Oppenheimer-Volkoff方程来研究中子星的微观和宏观性质。与最新的脉冲星J1614-2230的观测数据作比照,可以发现除了传统的中子星物质外,Δ共振态中的Δ-和Δ0粒子也很可能大量存在于PSR J1614-2230的内部。另外,也进一步探讨了Δ共振态对中子星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六安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实地调研,着重分析了全区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存在的旅游产业化发展缓慢、资金投入有限、基础条件薄弱、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旅游产业化建设、发展多种投资主体、建立项目决策制度、完善旅游管理体制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汝城热水镇出露98℃天然热泉,该地区深部干热岩地热资源相当可观。通过大量钻孔地温测量和大地热流测试等勘探工作,评估了该地区干热岩地热资源的基本情况。勘探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平均地温增温梯度为18.7℃/100 m,最高值达35.2℃/100 m,主要高温钻孔的大地热流量介于60~170 MW/m2,地热资源较为可观。该地热田的热源来自深部岩浆余热,热储主要是F1、F3断裂带上盘及其他次级断层派生的密集裂隙系统。区内热水河以东花岗岩体为浅部水热热储盖层;热水河以西震旦系的板岩为深部热源盖层。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地热田热储层下底面温度为260℃,热储层上顶面温度为255℃,热储层以上厚度为3500~4000 m。汝城地区热储埋藏深度较浅,热储温度较高,是较好的干热岩开发靶区。  相似文献   

12.
干热岩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热岩蕴藏着巨大的热能,是世界发达国家积极开发的重要资源之一。在干热岩技术基础上提出的增强型地热系统,已经历40 余年的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取得了重要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本文总结世界干热岩的研究发展历程、示范工程中失败和成功的经验,论述开发过程中关键科学技术的重要成就和不足之处,阐明今后的技术发展方向,对包括干热岩在内的高温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2011 年以来,国家及青海省政府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地区相继开展了一批地热资源勘察工作,发现共和盆地基底由印支期花岗岩组成,岩体地温梯度异常明显,最高可达11.5℃/100 m,2200 m 左右温度达到150℃,3000 m 岩体温度接近200℃,预计4000 m 时温度可达260℃以上,表明盆地具有分布广泛、埋深相对浅的干热岩资源。利用此干热岩资源,不仅填补中国新能源利用的一项空白,而且对当地人居条件改善、工农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干热岩地层通常为火成岩,地层可钻性差、温度高,钻探过程中容易发生漏失、井喷、井涌等事故。中国干热岩钻探井控技术及装备略显不足。为满足干热岩钻探高温井控需要,保障施工安全,分析了干热岩钻探地层温度、压力与井喷的关系。针对干热岩钻探特点,设计了旋转防喷器及配套控制系统,该旋转防喷器具有结构简单、耐高温、高转速、操作简单等特点。应用该旋转防喷器可有效改善干热岩钻探工作环境,降低钻探风险,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5.
干热岩钻探关键技术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热岩资源是一种储量巨大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开采干热岩资源的方法是钻开储层、建立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干热岩地层通常为火成岩,研磨性强、可钻性差,温度高于200℃,对钻探工艺、设备、材料要求极高。本文在分析干热岩高温钻探特点和难点的基础上,介绍了高温钻井液、井下钻具、高温井控、火山岩压裂、分布式测温等关键技术及其进展,提出了中国干热岩高温钻探技术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干热岩水力压裂实验室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壳中干热岩所蕴含的地热能量巨大,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研究开发的新能源。干热岩资源开发的增强型地热工程的场地试验研究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在现场压裂和人工热储层建造示范工程前,实施干热岩水力压裂实验室研究很有必要。为此,吉林大学深部地热和干热岩研究团队建设了大尺寸高温高压下干热岩水力压裂实验室模拟系统,为现场压裂工艺设计和储层改造提供参数和技术支持。本文介绍模拟系统的实验设备、实验条件和初步的实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从岩石受压破裂过程电阻率特性、裂缝型岩石电阻率特性、岩石电阻率与渗透率关系3个方面出发,总结了电磁法水力压裂监测评价相关的岩石物性基础研究,介绍了干热岩水力压裂现场电磁法监测应用案例。基于岩石电性基础研究总结得出:岩石在受压破裂过程中会伴随着显著的电阻率变化,且电阻率变化特征与岩石中的含水饱和度紧密相关;裂缝数量、宽度与粗糙度等都会对岩石的电阻率产生影响,影响趋势与裂缝是否含水有关;可通过修正Archie定律与Kozeny-Carman模型建立特定岩石的电阻率与渗透率关系模型。讨论了电磁法应用干热岩水力压裂监测评价所面临的难点,包括:(1)研究高温高压条件裂缝型致密岩石的电阻率性质;(2)研究高温高压条件裂缝型致密岩石渗透率与电阻率关系模型;(3)研究开发具有更高精度、更小分辨率、更强抗干扰能力及更远探测距离的电磁法探测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装备。  相似文献   

18.
基于以往对干热岩开发的研究,不难发现其主要赋存介质为花岗岩,而此类岩石的组构分布与裂隙发育关系对其开采能效有较大影响。鉴于此,针对花岗岩组构分布与裂隙发育规律的考虑。利用空间相关性函数构建出不同组构的花岗岩表面图像,然后利用离散元数值软件针对图像组构进行建模,结合多种室内试验对数值模型参数进行校准,并进行抗拉强度试验,将裂隙发育情况采用分形维数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空间相关函数随机场随着其参数的变化能够有效表征岩石内部组构变化情况;(2)随着花岗岩试件组构分布的变化,试件的强度也随之变化;(3)裂隙发育的分形结果表明,矿物组构的不同导致破坏过程中破裂点数目和破裂点发育状态不同,从而对试件的强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干热岩开发的工艺和热交换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