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城市设施水平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多元统计分析的一种评价方法: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城市设施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就各地区城市设施水平进行统计评价,揭示我国城市的发展质量、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找出各地区在设施建设各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为我国今后的城市化道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2006、2011和2016年广东省各市邮电业务数据,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邮政和通信事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发展水平层次划分,从时间和地域空间两个维度对广东省各地区邮电业发展情况进行排名分组.结果表明,当前广东省各地区邮电业发展状况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3.
基于改进DEA模型的科技投入产出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地评价各地区的科技投入产出,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一种改进的DEA模型(简称M DEA),对2000—2002年间我国各地区的科技投入产出相对效率进行了充分评价和排序.并将三年的数据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参考集,用同样的M DEA模型进行评估,得出各地区三年科技投入产出相对效率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对各地区城镇单位就业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各地区长期就业规划提供客观依据.构建各地区城镇单位行业就业指标体系评价模型,选择全国29个省市2008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各省市的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将就业指标归结为第一产业信息因子、第二产业信息因子和第三产业信息因子3个因子,得出各省市在各因子上的排名和就业情况综合排名.客观地分析了各地区城镇单位就业情况在各行业间的优势和劣势,为各地认清优劣,做出适合的产业结构调整,构建扩大就业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两种综合评价方法 ,对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的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和分类 ,为规划和发展各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两种综合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克服了单一评价方法的片面性 ,评价结果较为全面、客观  相似文献   

6.
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了能源要素利用效率测度模型,对2005-2009年中国32个地区工业部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能源要素利用效率的差异小于传统的宏观效率(单位GDP能耗)差异,说明在考虑能源与资本、劳动的不完全替代关系后,采用要素利用效率指标来分配、考核各地区节能指标会使得政策设计和评价更有针对性.在考虑了各地区劳动力质量差异的影响后,这种差异性变得更小.同时根据"十一五"规划的各地区能源消耗降低指标,对2006-2009年各区域实施中央政府制定的区域节能目标情况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虽然统计上单位能耗值下降了很多,但是在要素利用效率框架下节能效果并没有预期理想.研究结果为全面评价节能降耗完成指标提供了建议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作为国家城市发展的核心城市,城市发展水平备受关注.文章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民生活、公共服务6个方面选取28个核心指标构建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各城市综合实力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地区城市综合实力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城市整体实力较为强大,而西部地区城市相对较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地区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运用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法,对山东各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在将山东省农村各地区分为四类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类地区消费结构的差异及其成因;最后就如何促进山东农村居民合理消费,以此拉动山东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广西地区经济指标评价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杨善朝,李志友.广西地区经济指标评价.数理统计与管理,1997,16,(4),1~4本文试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广西七个地区的经济生产情况作出综合评价,分析各地区在广西的经济地位。并提出了一种构造加权综合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1997年~2003年共同构成的关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时序立体数据表,对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整体状况的各项指标进行变量聚类,以区分对我国高教发展背景与现状分别产生影响的各项指标,然后对每一类作主成分分析,选出能够代表该类的主成分。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各地区各年度主成分的增长度;再对各年度主成分的增长度作主成分分析,以期对我国高教发展背景与现状的总体变化趋势做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针对江苏各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本文选用十个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较为突出,主要受综合实力因子和农业因子影响.大体分为三类:经济发达城市、经济次发达城市、经济发展滞后城市.最后,文章提出缩小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东西部城市经济实力比较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亮  罗汉 《经济数学》2003,20(3):48-53
本文运用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 ,对我国东、西部所辖 2 1个中心城市的 2 0 0 0年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进行实证分析 ,给出这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及其排序 ,进而对我国东、西部城市的经济实力进行定量比较 ,其结论得到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的印证  相似文献   

13.
I construct a 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model of municipal fragmentation and Tiebout competition and show that factors such as income heterogeneity,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the discretionary power of municipalities to tax can substantially affect both where individuals choose to live and how cities form. Conclusions are drawn about the types of cities that form when secession is an option. These conclusions support the idea that increasing the range of choices available to municipalities and to individuals can actually leave a majority of residents worse‐off. © 2004 Wiley Periodicals, Inc. Complexity 9: 62–70, 2004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元统计的农业产业化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海南省农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一些研究,对海南省19个地区的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出:第一主成分反映了各省市农业总体发展实力,第二主成分反映集体企业发展程度。过判别分析后,并没有误判发生,证明了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在现有城市经济竞争力分析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城市竞争力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评价机构的评价模型和分析体系,构建出湖南省大湘西地区城市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大湘西地区城市经济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各个城市的经济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大湘西地区城市经济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因子分析法在中国乡镇企业发展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乡镇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和谐是造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本文基于《农业统计年鉴》(2006)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0个省市的乡镇企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统计排序,并结合区域总体经济实力予以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地区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均衡性;区域内部乡镇企业经济与区域总体经济实力之间存在不协调性;中国乡镇企业经济发展与区域总体经济发展之间呈现不和谐特征。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各地市州居民生活水平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恩格尔系数研究居民生活水平的优点,采用聚类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对2004年湖南省各地市州居民生活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给出了这些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综合得分及其排序,从而更真实地衡量湖南省各地市州居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就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解决了确定影响因素的问题;建立了主成分分析模型和基于序列相关性的误差修正模型,解决了各影响因素和城镇登记失业率之间关联的问题;并利用所建模型对未来我国的就业前景作出仿真预测,得出了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9.
采用熵值法、基尼系数、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对2007-2016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时空格局与演化规律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维度看,大中城市创新能力在先期提升明显,末期有所回落,但仍呈现出整体上的提升;知识创新能力>政府支持与服务>创新基础环境>技术创新能力,技术短板突出;城市间创新能力的差异有向优化均衡方向发展的趋势,但创新基础环境的空间失衡加剧;G2> G1、G4> G3,城市之间创新能力的差异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能力上。(2)从空间维度看,莫兰检验显示样本期内城市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与先期相比,2016年创新能力高水平城市数量增加,且表现出了更强的空间"集群化"特征,总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经济依赖性;样本期内大中城市创新能力的局部集聚模式变化不大,体现出一定的时空惯性,且高高集聚模式的城市具有较强的经济依赖特征;创新冷热点总体上呈"东热西冷"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湖南各市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综合实力,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经济发展情况做出综合评价,得出了各市州在湖南省的经济地位.最后用系统聚类分析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用多元统计分析法来评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