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通过稀土氯化物与席夫碱钠盐的交换反应制备了一系列以 3,5-二叔丁基水杨醛缩苯胺为配体的稀土席夫碱配合物. 对其中的钕席夫碱配合物进行了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 发现其单晶结构为五角双锥构型, 所得席夫碱稀土配合物可以单组分催化 ?-己内酯开环聚合. 深入研究了钕席夫碱配合物催化己内酯的开环聚合机理, 考察了不同聚合条件对单体转化率、产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该聚合反应速率为一级, 聚合反应具有较好的可控性. 聚合物端基分析表明, 聚合反应以配位-插入机理进行.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2,6-二异丙基苯胺缩苯甲醛或2,4-二氯苯甲醛席夫碱(L1和L2)及其钯配合物(1和2)的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席夫碱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与已报道的席夫碱L1及其钯配合物1结构相比较,发现引入吸电子取代基合成的一个新的席夫碱及其钯配合物(L2和2)对抑菌及催化活性有较大影响。抑菌活性试验表明,配体及配合物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配合物相对于配体具有更好的抑菌效果,配体苯环上的吸电子取代基能有效提高抑菌活性。研究了两组配合物(1和2)对溴代苯和丙烯酸Heck交叉偶联生成苯丙烯酸的催化性能,考察了不同反应因素(缚酸剂种类、反应温度及溶剂)对该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催化实验结果显示吸电子基团的引入增加了钯配合物的空间位阻效应进而降低其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2, 6-二异丙基苯胺缩苯甲醛或2, 4-二氯苯甲醛席夫碱(L1和L2)及其钯配合物(1和2)的合成, 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席夫碱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与已报道的席夫碱L1及其钯配合物1结构相比较, 发现引入吸电子取代基合成的一个新的席夫碱及其钯配合(L2和2)对抑菌及催化活性有较大影响。抑菌活性试验表明, 配体及配合物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配合物相对于配体具有更好的抑菌效果, 配体苯环上的吸电子取代基能有效提高抑菌活性。研究了两组配合物(1和2)对溴代苯和丙烯酸Heck交叉偶联生成苯丙烯酸的催化性能, 考察了不同反应因素(缚酸剂种类、反应温度及溶剂)对该反应的影响, 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催化实验结果显示吸电子基团的引入增加了钯配合物的空间位阻效应进而降低其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性双席夫碱配体与异丙氧基铝反应制备了席夫碱铝配合物。经NMR和X射线晶体结构衍射分析证明,该配合物是双核结构。席夫碱配体上的氧和氮原子同时与铝原子配位形成独立单元。2个铝单元由甲氧基基团桥联形成双金属结构。其中铝原子与甲氧基氧原子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也包含该配合物分子的对称中心。该配合物可以催化ε-己内酯开环聚合。动力学研究表明,单体的转化率和聚合产物的数均分子量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线性增加,并与理论计算值接近,而分子量分布没有明显变化,反应呈活性聚合的特征。NMR分析证明,寡聚物的端基为甲氧基和羟基,因此聚合反应为配位插入机理。  相似文献   

5.
设计、 合成了一系列不对称席夫碱配体, 得到了相应的金属铝配合物. 研究了配合物在外消旋丙交酯的开环聚合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系列配合物对外消旋丙交酯(rac-LA)的聚合催化活性明显提高, 并具有立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在聚钴-席夫碱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一种新合成的杂环席夫碱N,N’-二乙酰吡啶缩双苯胺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聚合、聚合膜与钴(Ⅱ)的配合反应及聚合物膜的电化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该席夫碱可在电极表面通过电化学聚合反应形成具有良好的机械、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的聚合物膜,该聚合物膜可与钴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这种配合物对和分子一氧化氮的电化学氧化有显著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氯化钕配合物在4—乙烯吡啶聚合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菊  于薇等 《分子催化》2001,15(3):222-224
氯化钕配合物是双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之一 ,与烷基铝所构成的二元体系对丁二烯聚合具有较佳活性 [1,2 ] ,但用氯化钕配合物催化极性单体的聚合反应尚未见报导 .极性单体的聚合是人们感兴趣的课题 ,例如 Benito等 [3 ]用过渡金属化合物 (VCl3-Al Et3)体系催化聚合 4-乙烯吡啶 (4VPy)极性单体 .但是它的催化活性较低 ,催化效率为 3.1×1 0 -4 kg· mol-1· h-1.我们研究了将含少量的氯化钕配合物催化剂用于该聚合反应 ,催化活性得到很大提高 ,催化效率达到 50 .71 Kg· mol-1· h-1.表明氯化钕配合物催化体系不仅对双烯烃而且对极性单体聚…  相似文献   

8.
对氯化钕丙酰胺配合物与烷基铝组成的二元体系催化 4 乙烯吡啶极性单体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 ,考察影响聚合反应的各种因素。氯化钕配合物催化活性随Al Nd(摩尔比 )、催化剂浓度、聚合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添加吡啶给电子体可提高氯化钕配合物催化活性。不同种类烷基铝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活性顺序为 :(i Bu) 3Al>(i Bu) 2 AlH >Et3Al。聚合温度在 50℃时 ,配合物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9.
用自由配体法将对称、不对称Co(II)Salen型席夫碱配合物封装于Y型沸石分子筛的超笼中, 并采用FTIR、UV- Vis、热分析和催化技术研究了其空间结构和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被封装于分子筛超笼中的Salen型席夫碱配合物, 同样具有未封装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能, 也没有影响分子筛的框架结构;在以O2作氧化剂, 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中表现了非常高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金属配合物的量子化学密度泛函计算结果揭示了配合物的催化性能与轨道能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用自由配体法将对称、不对称Co(II)Salen型席夫碱配合物封装于Y型沸石分子筛的超笼中,并采用FTIR、UV-Vis、热分析和催化技术研究了其空间结构和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被封装于分子筛超笼中的Salen型席夫碱配合物,同样具有未封装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能,也没有影响分子筛的框架结构;在以O2作氧化剂,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中表现了非常高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金属配合物的量子化学密度泛函计算结果揭示了配合物的催化性能与轨道能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π-烯丙基卤化铁含氮配位体的络合结构被认为是铁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反应的活性中心,所以合成具有这种结构的模型化合物并研究其催化活性是很有意义的。我们曾合成了π-烯丙基氯化铁三吡啶配合物并研究了它对丁二烯聚合的催化活性,但所得配合物混有近等当量的卤化镁难以分离。Nesmeyanov曾合成π-烯丙基卤化铁三羰基化合物η~3-C_3H_5FeX(CO)_3(X=Cl,I)。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类配合物对丁二烯聚合无催化活  相似文献   

12.
介孔分子筛MCM-41在催化、吸附和分离等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而席夫碱在催化、生物活性和医药等方面也表现出很好的活性,席夫碱配合物修饰的介孔分子筛MCM-41催化有机反应的应用已成为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近年来席夫碱修饰的介孔分子筛MCM-41在烯烃的氧化、醇的氧化、Suzuki偶联、不对称催化及其它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有强供电子、大体积基团tert-butyl的α-二亚胺配体1及其Ni(Ⅱ)配合物2,并利用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FT-IR,XPS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2/氯化二乙基铝(DEAC)组成的催化体系催化乙烯聚合显示了非常高的活性,最高可达3.15×108 g PE/(mol·Ni·h·MPa).所得聚乙烯的支化度也较高,最高可达131branches/1000C.并研究了聚合条件如聚合反应温度、Al/Ni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在反应温度为5℃,Al/Ni物质的量比为600时,该催化体系催化乙烯聚合活性最高.采用1H NMR,GPC,DSC,TG分别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利用稀土金属化合物三氯化钐(SmCl3)和二氯化钐(SmCl2)之间的单电子转移反应,以AIBN/SmCl3/乳酸作为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ReverseATRP)的催化体系,成功地实现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反向ATRP,并考察了温度、溶剂和组分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MMA在该体系中的聚合反应是一级反应,所得PMMA的分子量与单体转化率成正比,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较窄(Mw/Mn<1.5),具有活性聚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席夫碱配体N-(2-吡咯甲基)-1-苯基乙亚胺与三乙基铝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在无氧无水的条件下反应,合成了席夫碱铝的有机金属化合物N-(2-吡咯甲基)-1-苯基乙亚胺·二甲基铝。其结构分别用核磁氢谱、碳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进行了表征。铝化合物在催化外消旋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中表现出了中等的活性并得到了以等规聚合为主的高聚物。  相似文献   

16.
对FeBr3/Me6TREN催化的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进行了研究.在不同的催化剂、引发剂的配比、聚合温度和配体用量等条件下,该催化体系催化的MMA聚合反应动力学为一级反应,聚合物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很窄,说明该体系催化的聚合反应为活性可控聚合.通过实验计算了反应的活化能,并利用UV光谱对催化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茂金属催化烯烃聚合的活性中心被认为是14电子结构的金属阳离子配合物[Cp2MR] +(R为烷基 ),并且金属中心的Lewis酸性和周围茂配体的空间构型对其催化活性及聚合产物的结构有直接的影响[1,2].然而,茂金属须大量MAO存在下才能显示高活性,并且其稳定性较差,这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茂金属催化剂的实际应用.近几年来,将含非环戊二烯基配体的金属配合物应用于烯烃均相聚合的研究大量出现[3],其中非环戊二烯基配体有含氮化合物 [4~9]和含氧化合物[10~15]等,这些非茂配合物可催化乙烯或丙烯聚合,但活性一般较低 .  相似文献   

18.
以水杨醛为母体, 与胺类化合物缩合形成席夫碱配体, 用分子自组装法合成了一系列水溶性席夫碱型金属锰单核、双核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配合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结果表明, 这些水溶性锰配合物具有良好的SOD活性.  相似文献   

19.
微波辅助合成了取代席夫碱铜金属卟啉。 实验结果表明,取代苯甲醛与四(对氨基苯基)铜金属卟啉的缩合反应速率和产率与芳香醛取代基的种类有关,含吸电子基团的芳香醛大于含给电子基团的芳香醛,且随吸电子性的增强而增加,随给电子性的增强而减少。 水杨醛席夫碱铜金属卟啉侧链可与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形成铜配合物,其催化氧化环己烷的转化率达到了7.68%,环己酮的选择性达到了60.87%。  相似文献   

20.
手性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可以高效催化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因此其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一直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较详细地综述了最近十年来合成的手性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其对烯烃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新型的对称和非对称salen型配体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应用,分析探讨了手性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催化剂的优缺点、催化机理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