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以滦河流域的人口变化为经,以土地垦辟和天然植被的变化的为纬,对历史上这一地区人类活动地滦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了滦河下游在地期的变化与其上、中、下游人类活动的规律和程度密切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对我国地理环境变迁历史的回顾,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划分为4个阶段,说明了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指出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以滦河山区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趋势检验、经验正交、Budyko敏感性系数等方法,对流域气象和水文要素及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变化环境下滦河山区流域水文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1961—2018年滦河山区流域降水呈不显著下降趋势(-3.4 mm/10 a),潜在蒸散发呈显著下降趋势(-7.5 mm/10 a),且二者空间变化方向具有一致性;径流呈显著下降趋势(-4.1×108 m3/10 a),并呈现出干湿交替的周期变化特征;(2)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整个变化期(1980—2018年)径流量减少11.8×108 m3;(3)归因分析表明,气候在径流变化的贡献中占比27.2%,人类活动的贡献度达69.6%,是引起滦河山区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利用考古和历史文献资料,探讨福建地区自古以来在人类活动轨迹映射下的华南虎地理分布情况。采用历史文献考证法、统计法、表格法、GIS制图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虎记录随人类活动轨迹的延展而不断增多、扩散:史前主要在闽西中低山丘陵区和近海的闽东地带;先秦至隋虎记录阙如,但虎有分布并且生存条件优越;唐至五代零星出现于闽北、闽东的山地;两宋至元闽北、闽东虎记录继续增加,并扩展至闽西、闽南,山地、平原都有;明清至民国虎记录遍及福建全境,平原、山地、沿海皆有。福建历史上华南虎分布广泛,遍及全省境域。在人类活动轨迹之内的分布涉及当前9个地级市及其所辖14个县级市、40个县(区),其中有12个市(县)是华南虎的典型栖息地。  相似文献   

6.
7.
黄河流域的洪水灾害历来是我国的心腹之患.在过去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决口泛滥达1 500多次,给下游两岸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依据历史文献记载,统计分析了黄河下游历史时期发生的主要洪水事件,并重点论述了黄河洪水对东平湖变迁的影响,研究发现: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发生洪水的次数平均间隔年数越来越短,发生洪水的频率越来越大;由大野泽、梁山泊、安山湖演变而来的东平湖是黄河下游重要的自然滞洪区,黄河下游洪水泛滥、决口是导致东平湖的变迁和形成的主要原因.正确认识东平湖变迁与黄河洪水的关系,有助于深刻理解东平湖防洪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对黄河下游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河自古以来就善改多徙.战国中期黄河下游筑堤以来,下游河道发生过七次大规模的迁徙改道.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综合治理,黄河才能真正实现长期安流,造福于人民.  相似文献   

9.
汾河上游流域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森林覆被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尤其是森林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汾河上游流域,作为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一个独立的流域单元,是太原市唯一的水源涵养地和供水区,其森林植被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本身的生态安全和对汾河流域的大城市的生态屏障作用能否正常发挥.所以应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汾河上游流域的森林变迁的历史,追根溯源,进行研究,目的是找出人类活动对植被影响的规律,从而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恢复植被,为汾河上游流域的生态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阿人类活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自然中水文规律,也改变了天然河道水流的特性.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这种影响越来越大,如何从这种影响中重新找出水文规律,是水文工作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滦河流域人类活动对河流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滦河流域人类活动对河流径流的影响唐亦功(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西安710062;作者,女,36岁,博士)滦河发源于河北省丰宁县巴延图吉尔山麓,称闪电河.沿途先后有小滦河、兴州河、伊逊河、武烈河、瀑河等数条支流汇入.与小滦河汇合后,始称滦河.其中游迂回于...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historical transition of human being's activities and the eco-environment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Minjiang River. The history is divided into 4 periods, each with its own feature.During the period of nomad immigration, the top-line of the subalpine forest was forced downward by the expanding subalpine meadow. During the period of farming nationality immigration, the bottom-line of middle mountain forest had moved upward forced by the needs for land or timber of the increasing population in the valley basi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early exploiting, the focus resource was the timber. The total output was limited, comparing with the later period, because of the bad accessibility.But it was large enough to impact the forest ecosystem of the deforesting area. The recent 50 years is the crucial perio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environment degradation.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impact of human being's activities for environment lies on 3 factors: 1) physical features control the location and tendency eco-environmental change;2) population and productivity control the scale and speed of eco-environmental change; 3) regional accessibility controls the time and location of eco-environmental change.  相似文献   

13.
情报与反情报作为情报战中相互牵制、长期共存的两个方面,共同推动着情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探讨了反情报活动在近代中国情报史上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反情报活动的发展进程,总结了近代反情报活动的特点,分析了近代反情报活动对今后情报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辽宁省内辽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以小流域为评价单元.在相关数据调查基础上,构建辽河流域水生态干扰性的组成和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指标标准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在此基础上运用ArcGIS技术生成辽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干扰性评价分级图.结果表明:辽宁省辽河流域低、中、高干扰区域分别约占全流域面积的37.3%、58.4%、4.3%.低干扰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丘陵和低起伏山地区,主要集中在抚顺、本溪、阜新和锦州等市(县);中干扰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山区和西南部河流冲积平原地区,主要位于辽河干流沿线城市,包括铁岭、沈阳、本溪、辽阳、鞍山、营口、锦州、盘锦等市的部分地区;高干扰主要分布于中部平原地区,主要是沈阳、鞍山、辽阳等市的部分地区.人类干扰度贡献率排序依次为资源利用状况社会发展水平污染物排放压力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北方地区人类活动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中国北方地区黄河、海河、辽河、松花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长期水文观测数据,就人类活动对不同时空尺度(包括日、月、年、10年)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及河川径流演变的驱动力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从自然流域的角度还是从行政区域的角度来说,中国北方河川径流都减少的趋势;除气侯变化的影响之外,河道外用水量的增加是导致中国北方地区实测径流减少的直接原因;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影响程度强于湿润地区,主要表现在小流量出现的频率增大,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同量级的降水量产生的径流量较五六十年代减少20%-50%。  相似文献   

16.
为定量评估环境因子对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实现统计降尺度环境因子的科学选取,针对现有方法存在无法避免线性假设、无法保证多自变量共线性免疫和无法有效探索因子间交互作用对降水分布影响的问题,采用地理探测器的定量分析方法,以滦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从因子探测、交互探测和生态探测3个方面探究了环境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因子探测中,在年、季、月和旬时间尺度上,经度、纬度、坡度、坡向、NDVI、高程的影响力均超过1%,能够直接影响降水的分布,其中纬度、经度和高程对降水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交互探测中,除2月高程-坡度及7月上旬NDVI-经度外,其余交互作用均达到增强的效果,且所有因子交互结果的影响力均超过10%,相较于单因子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生态探测中,不同环境因子对降水分布的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水文学方法计算生态流量时采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实测径流系列而导致计算结果偏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长系列降水径流资料分析的改进7Q10法,并将其应用于滦河上、中、下游代表水文站的最小生态流量的计算中。结果表明:滦河河道径流量在1979年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为剧烈;与传统方法相比,改进7Q10法计算的最小生态流量结果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8.
滦河位于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核心区域,精准分析其水质演变特征及污染来源,对于流域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滦河上游流域19个监测断面、8个水质指标进行监测,采用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公式进行富营养化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源解析模型确定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滦河上游流域属于弱碱性水体,大部分水体处于过饱和状态,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数值丰水期变幅相对较大,年际超标率为7%,总氮(TN)浓度整体远大于氨氮(NH4+-N)浓度,且TN年际超标率高达94%,枯水期全样本超标,说明水体氮素污染较为严重。总磷(TP)全年均值为0.09mg/L,年际超标11%,整体浓度相对较低。滦河上流流域全监测区域处于富营养、中营养以及重富营养等不同程度富营养化,且处于富营养状态区域占比高达78.94%。其中丰水期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重富营养化均出现于丰水期。根据污染源贡献率解析可知,对水体TN、NH4+-N贡献最大的是农业非点源污染,支流还受到畜禽养殖及生活污水影响,干流TN有一部分潜在污染来源,TP和CODmn主要来自城市面源污染,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支流主要来自于畜禽养殖、生活污水,干流区域来源相对较为复杂只受潜在污染源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浅析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水资源管理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总结国外流域水资源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包括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机制不统一,缺乏信息共享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等.并提出建议,包括改革流域水资源管理机制,探索流域综合管理道路.  相似文献   

20.
近50年来珠江河网区水动力对地形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发生的河道采沙、航道整治等人类活动对河网区河床形态的自然演变过程产生了较大影响,引起河网区水动力产生相应的调整。根据平原感潮河网水力特性建立一维河网模型,并对50年代和90年代珠江河网区水动力过程进行了模拟,同时结合数值试验探讨了珠江河网水动力对地形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河床形态变化导致西、北江干流洪季水位及水位梯度较50年代明显下降,西江水位梯度由7.2 cm/km下降至4.1 cm/km,北江水位梯度的下降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区,其中三水至三围由9.3 cm/km降至5.0 cm/km,而三围至口门变化不大,两个年代分别为4.9和4.8 cm/km,北江干流平均水位梯度由7.1 cm/km下降至4.9 cm/km。两个年代枯季水位梯度变化不明显,不同区域日均水位有升有降。数值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地形变化导致各主要节点分流比也产生不同程度调整,三水-马口、天河-南华等地形变化显著的区域分流比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